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246  2022-02-22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2022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兰亭集序》优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回顾并归纳“信”“与”等词的意义及定语后置等重要文言知识。

      2、理清作者的情感思路,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3、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教学步骤一、导入王羲之素有“书圣”的美誉,其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更是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看大屏幕,出示临摹图,欣赏王羲之的书法),遒劲有力,入木三分,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只可惜我们看到的是临摹本,据说其真迹已随唐太宗葬入昭陵而失传。但同时《兰亭集序》又被称为“书中上品”,虽跨越千年却依然动人,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欣赏这篇优美的文章。

      二、课堂检测:重点字词句(纸片爬黑板形式)

      1、重点实词:一词多义(回顾复习以前学过的句子)信与  

      一2、定语后置:梳理整合学过的定语后置局过渡:文言基础知识课下要做好落实,积累与整合。前面我们学习了李密的《陈情表》,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陈情表》的至孝亲情,感人肺腑,《项脊轩志》的故园旧情,悲喜交加,那么,《兰亭集序》又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呢?

      三、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试从每段中找出一个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字眼。明确:乐——痛——悲(板书)【过渡】: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王羲之的情感世界。

      2、思考:为何而乐?为何而痛?为何而悲?四、分析讨论、鉴赏探究文本:

      (一)研习第一、二段:1、思考:在这一段中作者说“信可乐也”,那么作者到底乐什么? 结合文中的语句来分析一下。(学生在书中划出相关语句,自由讨论两分钟,学生分析,老师点拨并引导概括。)课件展示补充:农历一、二、三月为春季,暮春也就是三月。南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想以江南暮春之美景,故国之思激发屈膝事敌的陈伯之翻然悔悟。可见,暮春三月是人间最美的一段时光。

      2、比较王羲之笔下春景与其他文人笔下的的春景的不同: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明确:《忆江南》和《晚春》写的是花红水绿,尽显春色之浓艳;《兰亭集序》:映入眼帘的只有山、水、竹、天、风而已,可以说,真是洗尽铅华。写竹,只言其“修”而舎其翠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波,尽显春色之素淡、雅致、清幽,这样的山水,正可以韬养宁静淡泊的心性。清风拂面,水声泠泠,在这里,足以让人心境澄明,心旷神怡,物我同化。(文如其人,补充引用《屈原列传》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明确: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人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美景

      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乐事

      暮春三月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良辰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赏心

      【小结】汤显祖在《牡丹亭》里写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在这里,四种美好的景物都具备了,作者怎能不乐?下面齐读第一段,让我们在一起合作者分享快乐的心境吧!朗读指导:明确:舒缓—稍快—舒展曼婉,语调要清新。学生齐读,并尝试背诵。

      【过渡】:第一段主要是记叙了兰亭宴会的盛况,表达自己的快乐心情,兰亭盛盛会的情景虽历历在目,但毕竟已化为了过眼云烟,胜景不常,盛筵难再,王羲之的心情一下子由乐转入到痛中来。

      (二)研习第三段思考:请同学们在第二段中找出能体现作者“痛”的语句,并加以分析。(学生找原句,并加以分析概括,最后分条回答,老师做好点拨)

      【明确】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人生短暂

      欣之所遇,老之将至————时光易逝生命短暂

      所之既倦,感慨系之————欲望永不能满足世事无常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世事变化之快欢乐有尽往事不再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生命终归于毁灭生死无常

      补充拓展:(1)回顾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年轻貌美之时和年老色衰之时的不同境遇(学生回顾背诵“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来进一步感受世事无常的感慨。


展开全文阅读
      (2)生死是绕不过去的,正如史铁生所说“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板书:痛 ——————  生命短暂,世事无常

      【小结】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实在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之情。其实很多文人在其文学作品中都流露出了这种感慨,请同学们回顾以前都学过哪些诗句?

      (生尝试回顾并作答————课件展示补充内容————生齐读并进一步感受)明确:已学过的诗句: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前赤壁赋》;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拓展补充: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知北游》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 昂《登幽州台歌》)

      【过渡】:由此可见,“人生苦短”已成为古人难以解开的心结,其实这种心结不仅古人有,今人乃至后人也都有,可谓是古今同慨,千古同悲,研习第四段: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表达千古同悲的句子:

      (1)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2)虽事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3)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思考:痛和悲的区别:痛:一己之痛;悲:人类之大悲学生齐读三、四段,再次体会作者的痛惜和悲叹之情

      3、思考:面对生和死,最后作者也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找出和作者生死观有密切联系的一句话,说说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明确:“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1)理解“一死生,齐彭殇”介绍背景:东晋时人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认为人生无常,生死等同。(先概括东晋时期的这种风尚,再谈为何会有这种思想。)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最黑暗的时代,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思想虚无。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生就是死,死就是生,即所谓“一死生,齐彭殇”。

      (2)作者对这种“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那么,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提倡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呢(或者是怎样的一种人生观)?

      学生思考并积极交流讨论:生答————师展示课件,帮助理解:生齐读并体会。明确:对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判: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生死有别,二者不能等量齐观,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后一切皆无。这表明了他对生死问题的看重,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流连珍惜,含蓄的表达了对生的眷恋和热爱,暗含了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莫空谈玄理。当积极用世,“兼济天下”。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

      4、学习了王羲之的人生观,面对短暂的人生,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呢?(学生写,然后展示)。

      5、补充拓展: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面对生与死都发出了对生命价值的叩问与思考,并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同学们能不能想起这样的语句?课件补充展示,生齐读再次感受:明确:(1)  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当生与义不能兼顾时,孟子选择了舍生取义。  )(2)屈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毅然赴死,爱国之心铸就中华之魂)(3)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忍辱而生,著成《史记》,光耀千秋)雷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愿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4)臧克家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五、总结: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会,都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六、当堂检测:(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开始就点明聚会的季节、地点和事由的句子是: “,         ,          。”

      ( 2 )《 兰 亭 集 序 》 的 作 者 用 了 四 句 话 来 表 现 兰 亭 环 境 的 优 美 :“                ,            ,。”

      (3)在《兰亭集序》中,“________________,        。”是写气候宜人之乐(良辰)。

      (4)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忘我的状态而忽视时光的流逝,这很容易  让  我  们  想  起  王  羲  之  《  兰  亭  集  序  》  里  的  句  子  :“         ,____________,        ,________。”

      七、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全文2.完成学案“巩固练习”部分

      【板书设计】

      乐   集会盛况    良辰美景,乐事赏心         

      痛  人生感慨    生命短暂,世事无常         

      悲 写序缘由   “生死问题,古今同慨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2022学年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山水间的生命沉思——《兰亭集序》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下一篇: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优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