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课堂实录
阅读:266  2022-02-25
标签:课堂实录 高二课堂实录 统编版高二课堂实录
杜甫《客至》名师教学实录(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师:最近我们班一直在 尝试“批注”式学习,之前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现在,就我们同学的预习情况做一个测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喜崔明府相过”这句话?

      生(齐):看到了,在书下注释。

      师:这句话是诗题下诗人的自注。老师在读这段话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杜甫母亲姓崔,出自名门,有不少舅舅散居各地。杜甫曾写诗颂扬“贤良归盛族,吾舅尽知名”,有人据此认为崔明府是杜甫娘家人,你同意吗?为什么?请这位举手的同学说一下,你同意吗?

      生:我不同意,因为崔明府这个称呼比较生分,生疏,不够亲切。

      师:我们假设崔明府是杜甫的娘家人,诗歌题目最好叫什么?

      生(笑):......舅至....

      师(追问):怎么就能确定是舅舅呢?万一是舅舅家孩子呢?

      生:....亲至......

      生(纠正):戚至。

      师:是“亲至”精准,还是“戚至”精准?

      生(齐):戚至。

      生:内亲外戚。

      师:是的,用戚至更符合娘家人的身份。据此,我们有理由认定,崔明府是不是杜甫娘家人?

      生(齐):不是。

      师:这次的预习测验说明大家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失之浅表,不够深入。下面,我们一起再深入研读这首《客至》。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批注,推荐同学展示批注成果。我们推荐三位同学来展示,哪个小组先来?

      生:(展示课本批注)我给大家说一下首联和颔联。“舍南舍北皆春水”点出了家的位置,“春水”给人感觉环境有清幽的特点。“但见群鸥日日来”诗人应该是孤独的,“群鸥”有热闹的样子,感觉是反衬的手法。“日日来”用了叠词,韵律感很强。“花径不曾缘客扫”中“花径”是用典,没有因为客人来而扫地,说明之前就没客人来过,很可能这是诗人家的第一个客人。 “蓬门今始为君开”“蓬门”看出诗人家境不是特别好,今天才为你打开门,显示了对客人来访很高兴,很喜欢。这一句呼应了标题,承上还启下,有一点感觉下文要写自己如何招待这个客人,谢谢大家!

      师:翟琪同学的批注,抓住了很多重要的点:比如叠词、反衬、用典。除了手法,还能从结构的角度研读诗句,很好!下面我们推荐哪一位同学呢?

      生:(展示课本批注)我们组重点批注的是尾联。“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此句诗歌抒情句,大意是,你如果愿意和我的邻居面对面的喝酒,那么我就把他喊过来,咱一块喝。一个“肯”字表现了对友人的尊敬,“相对饮”看出主客间的关系非常好。最后的“尽余杯"是把杯中剩余的酒全部喝掉,可见诗人至此非常高兴,尽兴。谢谢大家!

      师:他在解读“尽余杯”时用了“高兴”“尽兴”两个词,很有层次感。接下来是哪位同学给我们展示呢?

      生:(展示课本批注)我试做赏析的是颈联。“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盘飧”“家贫”写出了诗人家境贫寒,离市集遥远,无法用丰盛的佳肴美酒去招待客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一个歉意。诗人如此坦诚的表达,可以看出他与友人友情深厚。“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肯”字是征询友人的意见。“隔篱呼取”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诚挚真率的友情。我的赏析完毕,谢谢大家!

      师:我发觉,三位同学的批注有不少共性:都用了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批注,都出现了反衬的手法,都看出了“喜悦”这一情感,都针对诗题《客至》进行了批注。那么诗歌中哪一联看出客人至杜甫家呢?

      生(齐):颔联。

      师生齐读: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师:我们可以用一个简短的话来概括这一联的内容吗?

      师(提示):客至.....

      生(齐):门开。

      师:客至门开,很精炼了,就是感觉少了些情感。

      生(齐):喜,客至喜开门。

      师:客至喜开门,很好,概括得有内容与情感。那其他三联该如何概括呢?请大家思考讨论一下,准备好了就自主上黑板书写。记得,要有内容有情感。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同学的板书。有三位同学选择了概括尾联,可见尾联给了大家深刻的印象!三位同学的尾联概括大家最喜欢哪一个?

      生:我喜欢“畅饮显乐情”。

      生:我喜欢“邀邻相尽欢”。

      生:我喜欢“邀邻尽余欢”。

      师:我们发觉这三条概括都十分精彩,我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条、两条写到自己的课堂笔记上。颈联的板书是“远市家贫",大家对这一联的概括,作何评价?

      生:“远市家贫”有内容,没有情感。

      师(追问):嗯,那请你试着完善一下呢?

      生:愧疚,可以改为远市家贫有愧。

      师:很好,这样颈联的概括就完美了。首联只有一位同学写了,是“等客意孤独”。老师觉得这则概括挺玄妙的。大家觉着哪一个字最为玄妙?


展开全文阅读
      生(齐):“意”字挺玄妙。

      师:老师也这么看,“意”字挺玄妙.....经过同学们课前的批注和现在的概括,这首诗歌的诗境就慢慢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了。诗境的营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等等。其中核心之核心是什么?

      生(齐):情感。

      师:赞同!诗歌是抒情的,正所谓“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对于首联情感的把握,大家似乎形成了一个共识——忧伤 、孤独。在之前的批注展示环节,两位同学也批注了“反衬”这一手法。如果老师说,首联表达了诗人快乐、喜悦的情感。大家同意吗?

      师(引导):我们还是回归首联选取的景物吧!“春水”“群鹏”都是什么景呢?

      生(齐):乐景。

      师:对的,乐景可以反衬愁情,也有可能烘托乐情。首联写的是等客这件事。我们可以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的想象一下,学业繁重的你,难得放一次假,约了挚友,早上五点就起床,在家等是什么心情?

      生(齐):期待。

      师:会不会忧伤?我难过死了,要和两年未见的初中挚友见面,我太难过了!

      生(笑):不会!

      师:我们继续身临其境啊。早上五点就起床,等了一个小时,还没来,什么心情?

      生(齐):焦急。

      师:又等了一个小时,还没来,什么心情?

      生(齐):担心。

      师:我们发觉这等待中,有孤独,有期待,有喜悦,有焦急,有担心.....这份情感很丰富。我们学习的杜甫诗的专题叫“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我们习惯用“沉郁"来概括杜甫的诗歌风格,你是如何认识“沉郁”的?

      生:消极的。

      生:郁闷的。

      生:抑郁的。

      生:孤独的。

      师:我把大家的认识概括一下:普遍认为“沉郁”是情感趋向于低徊惆怅。老师发觉大家对“沉郁”的认知失之浅表了。我们还是来看看诗词鉴赏大家是如何解读“沉郁"的。

      (PPT):叶嘉莹在《杜甫诗浅讲》中说:杜甫所写的不再是一个事件,不再是一项苦难,一份欣喜,是平生经历和感情的整体融汇,就是“沉郁”。如果给这段话找一个关键词的话?你会选择哪一个?

      生(齐):整体融汇。

      师:叶嘉莹先生告诉我们,杜甫的“沉郁”是诗人平生经历和感情的整体融汇,远比我们目前认识的“沉郁”要复杂、丰富。我们再回到文字的本身,来看看《说文解字》是如何解释“沉郁"的。

      (PPT):郁yù形声。字从邑,从有,有亦声。“有"为“以手持肉”之形,意为“肉食”。“有’与“邑”联合起来表示“鱼肉之乡”。本义:膏腴之地,富庶之乡。引申义:茂盛,浓郁;愁苦,忧郁

      师:以手持肉,富庶状,你手里老是拿着肉,别人会来抢,就会愁苦;你身处富庶之乡,就担心富庶不长久,而心生忧郁。所以这“沉郁"远比我们知道的要复杂,我们更应该将其解释为茂盛,浓郁,而不单单是愁苦,忧郁。

      师:我们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生成的,我们的认识也许有不足、有瑕疵,但我们可以借助学者大家的观点来完善我们的认识,这样我们就会形成自己新的、更好的观点。就如这“沉郁”。我们现在知道了,这“沉郁"可能是低徊徘徊的忧伤,也可能是平平淡淡的喜乐...“沉郁”的核心应该是茂盛、浓郁、丰富、充...随着将来学习的深入,我们会对“沉郁”的内涵生成更为完善的认识。

      师:至此,我们终于可以完善一下,刚才那个玄妙的首联的概括了。“等客意孤独”如何完善呢?

      生:用几个字太难了!

      师:那我们还是回归诗歌本身吧。什么是诗歌?钟嵘在《诗品序)中写道:“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咏。”钟嵘用了一个特别好的词“摇荡”。杜甫看到了舍南舍北的“春水”,和院子前的“群鸥”,院子里的“花径”开始摇荡性情,写出了这么好的诗歌。但是,我们会写诗吗?

      生:不会啊!

      师:我们是读诗的人,叶嘉莹先生用了“激荡”这个词来描述读诗的感受。今天大家都看出了邀邻相尽欢的欢愉,家贫市远的愧疚和客至家门的喜悦。这些是一对一的感动。而本诗的首联给了我们丰富,荡漾心灵的感动,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既然是无穷,我们不如勇敢的留白。本诗首联的概括就用一个省略号吧!

      生:同意!点赞!!

      师:像杜甫这样的诗人我们称为大诗人,用英语说就是great。中西方都认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不仅需要艺术水平高超,还要给我们塑造一个理想的人格,给后世提供一个理想人生境界的范式。我们今天读杜甫的诗歌,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其浓郁真挚的情感,既言客至之喜,又谈地偏市远的孤寂;坦言家贫有愧,又能隔篱呼取尽馀杯。如此好的诗歌,不读不足以激荡性情!我们在刚才孙丽楠同学朗诵的基础上,试着读出“沉郁”的感觉来。

      (生齐读)

      师:我没有听出诗歌情感的变化。客至的喜悦应该是什么样的语调?

      生:上扬。

      师:对的,家贫有愧,应该读出什么语调?

      生:低徊。

      师:点赞。那么首联的情感丰盈充沛,老师建议个人根据自身体悟,可高扬,可低徊。咱齐读之后,一准能产生沉郁之感! 

      (生再次齐读) 

      师:这次的诵读进步了许多,还有一个问题,老师跟大家商量一下。客至的喜悦和尽余杯的喜悦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哪里不一样?

      生:尾联更喜悦。

      师:我们如何读出这种更喜悦呢?

      生:声音更欢快高扬些。

      师:老师听了那些朗诵名家的朗诵,发觉他们喜欢把意蕴丰富的尾联读两遍,这种连读特别能体现出言尽意远的特点。下面我们再努力一次,读出诗人摇荡其中的丰富情感。

      (生齐读)

      师:掌声送给大家。同学们的朗诵让我们又一次走入诗境,又一次激荡了感动。我们内心的感动就是感悟诗歌的开始。杜甫的心是不死的,他心中永远有着一份博大、深厚的情感,宇宙万物的形象都能引起他内心的关切和感动。我们今天读诗,读大诗人的诗,就是要让人心不死,永远心怀感动!谢谢大家!下课。 

侯晓旭

标签:课堂实录 高二课堂实录 统编版高二课堂实录 杜甫《客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议论文接龙式论证片断范例作文指导
下一篇:议论文辩证分析方法论之矛盾论、实践论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