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460  
标签:教师随笔
略谈论说文的立意技巧(教师中心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中 王吾堂)

      论说文一般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两种。立论文就是证明所要论证的某一观点(论点)之正确,使观点在特定意义上或一定条件下成为“道理”的论述过程。在立论过程中注意运用以下技巧,能使所“立”论点无懈可击。

      一、点界定在特定意义上。

      有一组看似对立,实则皆可成立的观点:

      I、眼泪+悔恨› 再来一次……①

      眼泪+ 悔恨‹ 再来一次……②

      若要证明①正确,可界定这样的特定意义:在遭受挫折和失败以后,反省主观的行为失误,寻找失败的原因,比盲目的碰运气式的“再来一次”要强得多;反之,要证明②正确,则可把命题界定为:一味的伤心和悔恨,甚至一蹶不振,还不如振作精神,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来一次”。语言既有明确性,又有模糊性。明确性是指在一定语境中表意的确定性、疑固性。模糊性是指同一词语、同一观点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分析,尤其是脱离语境的标题或观点,只有在文章论述分析的具体语境中才能界定其具体意义指属,进而达到论点鲜明、论述严密。

      把观点规定在一定范围类内。

      任何道理都是相对的,都有其成立的条件,这犹如数学上的定义域,某一公理、定理一旦超出这一界定区域便不能成立。因此,展开论证时,一定要给论点确定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请看第Ⅱ组观点:

      Ⅱ、金钱是万能的……③

      金钱不是万能的……④

      初看起来,④正确而③难以立脚,但若给③确定一个适用范围,它也就成为千真万确的真理了。这个范围可确定为: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在市场经济中,在商品交换和经济生活中,钱是不可取代的价值符号和财富象征,钱也是一切经济活动中的中介和杠杆。在这个意义上说,没有钱就没有市场经济,没有钱就寸步难行;反之,有了钱,不仅可以发展市场经济,还可以进行一切形式的市场运作。所以说,“金钱是万能的”。若有人质问说:即便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钱可以买来爱情吗?我说可以,如果你的爱情是商品的话;如果爱情不是商品,那就超出了我的命题所设定的适用范围。

      三、把论据规定在同一价值取向上。

      有些材料具有多种价值取向,它既可以证明这个观点,换个角度也可证明另一个观点。笔者曾给学生出过这样一个道材料作文:

      据载美国、日本等国曾出价一亿美元索购一尊秦始皇兵马佣,国家没有出让,蔡子民先生发表《卖掉几个兵马佣如何》一文,主张用卖兵马佣得来的钱开发和保护文物。你同意不同意蔡先生的意见,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阐述你的见解。

      作文中,大多数学生反对卖,其中有一名学生列举了历史课本上一则史料作为反对卖的论据:沙皇俄国1867年曾把白令海峡彼岸的大片疆土即现在的美国阿拉斯加州卖给了美国,但后来那里发现了大量的石油和黄金,俄国人后悔了。一此证明兵马佣如国土资源一样是不可再生的,其潜在价值是难以估量的,因而是万万不能出卖的。但令人困惑的是,在为数不多的同意卖的学生作文中,有一篇也使用了这则史料,而使用取向截然相反——“沙俄在1861年废除农奴制以后,国内急需资金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国际上面临实力已经超过俄国的美国的对外扩张,沙俄果断地卖掉了白令海峡彼岸的那片疆土,既缓解了国际矛盾,又为发展国内经济获得了一笔可观的资金,岂不两全美?”

      同一历史事实,竟然在不同使用者手里证明了截然相反的观点,孰对孰错呢?这就要看所证明的现实条件或现实针对性与事实论据产生的背景及针对性是否一致。一致者为是,不一致者为非。所以,使用论证一定要充分注意材料的多种价值取向,使多向性材料的使用价值与所要论证的观点在取向上、背景上和针对性上相互一致,这样才能使论证过程严密不懈,使论证结果确真可靠。

      四、把论证置于对比或比较思维的流程中。

      既然任何道理都是相对的,那么,说理文展开论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就是要在思维的流程中通过对比或比较的方法显示出“理”的相对性。请看第Ⅲ组观点:

      Ⅲ、时代需要热心肠……⑤

      冷漠一点又何妨……⑥

      这又是一组针锋相对的观点。证明⑤比较容易,也易于读者接受。但有一篇《关于冷漠》的文章,作者认为对“冷漠”不仅不该一味贬损,而且还反问说:冷漠一点又何妨?其中一段便是通过比较显示“道理”的正确性的:

      冷漠者显然达不到“雷锋精神”的道德高度,面对苦难很难指望他奉献爱心,

      但冷漠者绝少破坏性,帮不了人也害不了人。如果一定要说冷漠是当今社会的病态,

      那它与虚伪的包藏祸心的“热情”相比,又要积极有益得多。

      通过比较,道理彰然若揭,令人信服。

      作文无定法,但也有技巧。尤其是初事写作的人,一方面要通过生活感悟和阅读思考,提高自己思维境界,思维素质和认识水平,并丰富自己的写作材料之库存,使写作过程中有兵可调,有将可用;而另一方面,文章并非材料的堆积,更不是观点与材料的简单相加,而是思想观点与思维材料的有机、有序、有法的统一体。所以,学习写作方法,注意行文技巧,对于中学生学习写作而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信地址: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中 王吾堂

      邮编:712100

      电话:(029)7098623(宅) 7092770(办
标签:教师随笔 略谈论说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香菱学诗》 对语文学习的启示 (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第一章 东山奇缘 (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