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高考复习指导
阅读:76  2022-04-08
标签: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2022年高考文言文阅读二轮复习:文言虚词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常考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会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技巧;

      3.加深对古文的理解,提升古文化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技巧。

      二、课型  复习课

      三、课时 2课时  

      四、教具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考点解析: 

      高考对文言虚词一般不单独考查,通常融合到断句题和翻译题中, 隐性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并且对虚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上。鉴于虚词在理解文意中的重要作用,考生需要学会辨析易错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掌握文言虚词的推断技法。 

      (二)文言虚词意义及用法

      1.而

      词性 用法 释义

      连  词 ① 表示并列关系 不译,可译“又”

       ② 表示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

       ③ 表示承接关系 就,接着,或不译

       ④ 表示转折关系 但是,却

       ⑤ 表示假设关系 假如,如果

       ⑥ 表示修饰关系 地,着,或不译

       ⑦ 表示因果关系 因而

       ⑧ 表示目的关系 来

      代词 ⑨ 表示第二人称 通“尔”,你

      (1)练习:

      ①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 故其国富而兵强。 

      ③ 知文而不知武,知一而不知二。 

      ④ 图穷而匕见。 

      ⑤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⑥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⑦ 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⑧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2)高考真题 

      ① (2016全国卷)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5分)《宋史曾公亮传》

      ② (2018全国卷Ⅱ)(任峻)威风猛于涣(王涣),而文理不及之。 

      2.何 

      词性 用法 释义

      代 词 ① 单独作谓语,问原因 为什么,什么原因

       ② 作宾语,代处所,事物 什么,哪里

       ③ 作定语 什么,哪

      副 词 ④ 表示提问(动词前) 为什么

       ⑤ 表示程度(形容词前) 多么,怎么

      常见文言疑问代词:胡、奚、曷、何、孰、安、焉、恶。 

      (1)练习 

      ①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② 豫州今欲何至。  

      ③ 何不试之以足。 

      ④ 水何澹澹。  

      ⑤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⑥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⑦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高考真题 

      ① (2014湖北卷《吴德基传》)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3分) 

      译:百姓不懂道理,当众羞辱我,你却放了他们,为什么(怎么能)轻视我到这种地步? 

      ② (2015课标2卷《北史 来护儿传》)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译:不能清除凶残的逆贼,让王室到了这种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呢! 

      3.乎 

      词性 用法 释义

      助  词 ① 表示疑问语气   吗,呢


展开全文阅读
       ② 表示反问语气   呢

       ③ 表示推测语气   吧

       ④ 表示感叹语气   啊

       ⑤ 表示句中停顿  不译

       ⑥ 形容词、副词词尾 的,地,或不译

      介词 ⑦ 相当介词“于” 在,或其他

      练习 

      ①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②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③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④ 摄乎大国之间。 

      ⑤ 其志可以行乎天下 

      ⑥ 以吾一日长乎尔。 

      ⑦ 异乎三子者之撰。 

      4、乃

      词性 用法 释义

      副词 ① 表示承接 就,于是

       ② 表示范围 仅仅、只

       ③ 表示结果 才(能够)

       ④ 表示出乎意料 竟,竟然,却

       ⑤ 表示判断 是,就是

       ⑥ 表示递进 甚至

      代词 ⑦ 表示第二人称 你,你的

      (1)练习 

      ①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② 胜败乃兵家常事。 

      ③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④ 良乃入,具告沛公。 

      ⑤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⑥ 家祭无忘告乃翁。 

      (2)高考真题 

      ① (2019全国卷Ⅰ)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 

      ② (2019全国卷Ⅱ) 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 

      ③ (2019全国卷Ⅲ)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啊。”吴起这才明白自己不如田文。

      5.其 

      (1)代词:

      ①指示代词:那(这)、那(这)个、那(这)些。 

      ②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他(它),他(它)们,他(它)们的; 

      第一人称:自己。 特指若干个中的一个:其中。 

      (2)语气副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命令等语气,可以译作“难道、还是、大概、一定”等意思。 

      (3)练习

      ① 余嘉其能行占道,作《师说》以贻之。 

      ②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③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④ 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⑤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⑥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⑦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6.且 

      词性 用法 释义

      连 词 ① 表示递进 况且,而且

       ② 表示假设 如果,即使是

      副 词 ③ 表示让步 尚且,都,还

       ④ 表示将要 将,将要

       ⑤ 表示暂时 暂且,姑且

       ⑥ 表示将近 将近,将要

      (1)练习 

      ①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② 得过且过。 

      ③ 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④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2)真题

      (2017全国卷Ⅱ)憙以因疾报杀(憙认为趁仇人患病而报仇),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 

      7.若 

      词性 用法 释义

      连词 ① 表示假设 如果,假如

      代词 ② 表示第二人称 你,你们,你的

       ③ 指示代词 如此,这样

      动词 ④ 表示比拟,比较 像,如,好像

      练习

      ①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② 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③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④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翻译:以您这样的办法,来求取你想要得到的东西,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8.所 

      词性 用法 释义

      助词 ① 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 …的人,…的事,…的情况

       ② 为+所,表示被动 被

       ③ 所+以,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 用来…的,…的凭借


展开余文
       ④ 所+以,表示原因 …的原因

      代词 ⑤ 表示处所 处所,地方

      练习 

      ①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②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③ 某所,而母立于兹。 

      ④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⑤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⑦ (2019全国卷Ⅲ)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9.为 

      词性 用法 释义

      介 词 ① 表示对象  替,给,对,向

       ② 表示原因,目的 因为,为了,因此

       ③ 表示被动(常和“所”搭配) 被

      助词 ④ 表示疑问语气 呢

      动词 ⑤ 表动作行为 认为,做,是,治理等

      练习

      ① 木直中绳,177171;以为轮,其曲中规。

      ② 吾属今为之虏矣。

      ③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④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⑤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⑥ (2019全国卷Ⅰ)吴廷尉为河南守。

      10.焉 

      词性 用法 释义

      代 词 ① 表示第三人称 他(她),它

       ② 表示疑问语气 什么,哪里,怎么

      兼 词 ③ 相当于“于+之” 对它,对他(她)

       ④ 相当于“于+此” 在这里,对这件事

       ⑤ 相当于“于+何” 在哪里,从哪里

      助 词 ⑥ 表示各种语气 了,呢,啊,或不译

       ⑦ 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地

      练习 

      ① 心不在焉。 

      ② 人之所罕至焉。 

      ③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④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⑤ 割鸡焉用牛刀。 

      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⑦ 且焉置土石? 

      11.也

      (1)句中或句末语气词

      ① 表陈述或解释语气。

      ② 表判断语气。

      ③ 用在句中或句末,表肯定、感叹的语气。

      ④ 句中语气词, 表示语气停顿。

      (2)复合虚词

      ①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

      ②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③ 【也欤】表感叹,“啊”。

      12.以 

      词性 用法 释义

      介  词 ① 表示工具、手段 拿,用,凭,“凭借...的身份”

       ② 表示对象 把

       ③ 表示时间、处所 在,于,从

       ④ 表示原因 因,因为,由于

       ⑤ 表示方式 按照,依照,不译

      连  词 ⑥ 表示并列、递进 而,而且,并且

       ⑦ 表示承接 而,来,或不译

       ⑧ 表示目的、结果 用来,以便

       ⑨ 表示原因 因为

       ⑩ 表示假设 如果,假如

       9322; 表示修饰 而,或不译

      动词 9323; 表动作行为 认为,做,用

      (1)练习

      ① 持之以恒。 

      ② 虽董之以严刑。 

      ③ 斧斤以时入山林。

      ④ 以勇气闻于诸侯。

      ⑤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⑥ 强秦之所以不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⑦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⑧ 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2)高考真题 

      (2018全国卷Ⅰ) 

      ① 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人名)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译文: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兵征讨,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② 帝以芝(人名)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译文: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 

      13.因 

      词性 用法 释义

      介  词 ① 表示依据 依靠,凭借

       ② 表示条件 趁着,趁机

       ③ 表示方法 通过,经由

      连 词 ④ 表示原因 因为,由于

       ⑤ 表示结果 因此

      副词 ⑥ 表示承接 于是,就

      动词 ⑦ 表示动作行为 沿袭,接着

      练习 

      ①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② 不如因而厚遇之。 

      ③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④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 

      ⑤ 府史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⑥ 单于使使晓(告知)武,会论(一起审讯)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14.于 

      词性 用法 释义

      介  词 ① 表示时间,处所 在,到,从

       ② 表示对象 对,向,对于

       ③ 表示对象 与,跟,同

       ④ 表示被动 被

       ⑤ 表示比较 比

       ⑥ 表示原因 由于

      练习 

      ① 乃设九宾礼于庭。 

      ②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③ 君幸于赵王 

      ④ 业精于勤,荒于嬉。 

      ⑤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⑥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5.与 

      词性 用法 释义

      介词 ① 表示对象 跟,替,同

      连词 ② 表示连接 和,及

      助词 ④ 表示疑问、感叹语气,同“欤” ——


展开余文
      动词 ⑤ 表示动作行为 结交,亲附

      练习 

      ①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②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③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④ 子非三间大夫与? 

      16.则 

      词性 用法 释义

      连词 ① 表示承接 就,于是,便

       ② 表示转折 却,反而,然而

       ③ 表示并列 就,或不译

       表示假设 如果,那么

      副词 ④ 表示确认 就,就是

      练习

      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②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③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④ 入则孝,出则弟。 

      ⑤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7.者 

      词性 用法 释义

      助  词 ① 形容词、动词+者,组成名词性短语,常译为“...的人”

       ② 表示判断

       ③ 表示停顿,,不译

       ④ 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⑤ 数词+者

      练习 

      ①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②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③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④ 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 

      ⑤ 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18.之 

      词性 用法 释义

      代 词 ① 代人、物、事 他,他们,它,它们

       ② 表示近指 这,这种

      助  词 ③ 表示修饰,限制 的

       ④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不译

       ⑤ 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不译

       ⑥ 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不译

       ⑦ 补足音节 不译

      动词 ⑧ 用在表示处所的词语前 往,去,到……去

      (1)练习 

      ①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② 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③ 之二虫又何知。 

      ④ 不刊之论。 

      ⑤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⑥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高考真题【2019年全国卷2】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    

      译文: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用千计算。 

      期年,满一年;之,到。“令行于民”是介词短语后置句。  

侯晓旭

标签: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2022年高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2年高考文言文阅读二轮复习:读懂文本之人物传记
下一篇:2022年高考文言文阅读二轮复习:文言文简答题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