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高考复习指导
阅读:172  2022-04-13
标签: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2022高考二轮复习课:散文划线句子赏析专练
 考点:

      1. 李修文《枪挑紫金冠》

      2. 黄秋耘《丁香花下》与文学评论

      3. 黛安《烟火翁丁》

      4.洪忠佩《一座古城的新气象》

      5.林非《从乾陵到茂陵》

      【考点研究】

      一、考点

      1.抓关键词语

      2.抓上下语境

      3.抓表现手法

      4.抓结构作用

      5.抓内容情感

      二、解题思路

      1.赏析句子

      ①看表现手法

      ②抓关键词句

      ③看结构效果

      2.结合语境(上下文)暗示信息

      3.组织答案——三段论

      表达形式(手法、结构)+内容(情感)+效果

      【考题对接】

      一、李修文《枪挑紫金冠》

      枪挑紫金冠

      谁要看这般的戏?新编《霸王别姬》。霸王变作了红脸,虞姬的侍女跳的是现代舞,一匹真正的红马扮乌骓。我先是手足无措,而后生出了深深的羞耻——所谓新编,在许多时候,并不是将我们送往戏里,而是在推我们出去。它像镜子,只照出两样东西:胆大妄为与匮乏。

      羞愧地离席。出了剧院,二月的北京浸在浓霾里。没来由想起了甘肃,陇东庆阳,一个叫做小崆峒的地方,黄土上开着一树树的杏花。三月三,千人聚集,都来看秦腔,《罗成带箭》。我到时,恰好是武戏,一老一少,两个武生,耍翎子,咬牙,甩梢子,一枪扑面,一锏往还,端的是密风骤雨,又配合得滴水不漏。突然,老武生一声怒喝,一枪挑落小武生头顶的紫金冠,小武生似乎受到了惊吓,呆立当场。

      我以为这是剧情,哪知不是,老武生一卸长髯,手提长枪,对准小的,开始训斥;鼓锣钹之声尴尬地响了一阵,渐至沉默,在场的人都听清了,他是在指责小武生上台前喝过酒。说到暴怒处,举枪便打。这出戏是唱不下去了,只好再换一出。我站在幕布之侧,看见小武生在受罚:时代已至今天,他竟然还在掌自己的嘴。

      梨园一行,哪一个的粉墨登场不是从受罚开始的?这台前幕后,遍布着多少不能触犯的律法:玉带不许反上,鬼魂走路要手心朝前,上场要先出将后入相……如此讲究戒律,却是为何?

      千百年来,多少伶人身上承载着这样的命数:三天两头被人喝了倒彩,砸了场子,不得科举,不得坐上席,甚至不得被娶进门去;在最不堪的年代里,伶人出行,要束绿巾、扎绿带,单是为了被人认出和不齿;就算身死,也难寿终正寝。

      戏台上那烟尘里的救兵、危难之际的观音,实际都不存在。唯有信自己,信戏,以及那些古怪到不可理喻的戒律。这些戒律因错误得以建立,又以眼泪、屈辱浇成,越是信它,它就越是坚硬和无情,虽然它不能改变那可怕的命数,但它总能赏你一碗饭吃,给你些许做人的尊严。

      在江西万载县乡村场院里,我看过一出赣剧《白蛇传》,那大概是我此生看过的用时最长、记忆也最刻骨的一出戏。

      这出戏只五回,而每一回竟长达一个多小时。戏台上,小青与法海,一场打斗,但见翎子翻飞旗杆挑枪,但见金盔跌落银靴生根。可能是我想多了,——编排这出戏的人真是看透了人世。漫长的时间之下,戏台上的打斗正如生活中的对抗,几乎将无休止地进行下去,既认真,又厌倦。

      戏台上,白素贞和许仙,他们说着西湖,说着芍药,彼此挨近着,端的是:隔墙花影动,金风玉露一相逢。就要挨在一起之时,又有意无意地闪躲开……一切都在微小处展开,又牵动着我的神经:他在如火如荼,我却知道好景不长;她那边莲步轻移,我这厢敲的是急急锣鼓;她深情款款,我看了倒是心有余悸。到最后,这许多的端庄、天真和痴恋只化作山水画上的浓墨一滴,剩余处全是空白,演戏的人走向断桥、残垣,看戏的人则奔向空白处的千山万水。

      这便是戏啊,老生和花旦,凤冠和禅杖,纷纷聚拢,造出幻境:这一方戏台,虽无波涛却会江水长流,不事耕种也有满眼春色。所谓“强烈的想象产生事实”,它让你沉醉其中,到了这时候,还分什么你看戏我演戏?我还清楚地记得散场之后的夜路。那一隅戏台被空前扩大,连接了整个夜幕:在月光下走路,折断了桃树枝,再去动手触摸草叶上的露水,都像一场戏。

      还记得安徽的一个小县城,在长江边一艘废弃的运沙船上看徽剧《单刀会》。那只不过是个寻常的戏班子。

      可是,这里的关云长,全然不是人人都见过的那个关云长。上百种关公戏中的关云长,先是人,后是神,在不断的言说中变得单一和呆板,戴上了一副面具,成为了人们所缺失之物的化身。他不再是刘玄德一人的二弟,而是万千世人的二弟。他的命运,便是被取消情欲,受人供奉。可是,且看这出戏里的关云长:虽说逃脱了险境,惊恐、忐忑、侥幸却一样都没少,置身在回返的行船上,一遍遍与船家说话,以分散一点惊惧,惶恐得像个孩子。


展开全文阅读
      这一出乡野小戏,几乎照搬了元杂剧,竟然侥幸逃过了修饰和篡改;可以说,这出戏,以及更多的民间小戏,其实就是历史典籍。只不过,修撰者不是翰林史官,而是人心。是人心将那些被铲平的复杂人性、被抹消的文化印记,全都放置于唱念做打里残存了下来。这诸多顽固的存留,就是未销的黑铁,你若有心,自将磨洗认前朝。

      还是二月的北京,再次踏入美轮美奂的剧院,去看《战太平》。又是要命的新编,又要继续一夜的如坐针毡:声光电一样都没少。管他蟒袍与褶衣,管他铁盔与冠帽,都错了也不打紧,反正我有声光电;谋士的衣襟上绣的不再是八卦图,名将花云的后背上倒是绣上了梅兰竹菊,都不怕,反正我有声光电。

      唯有闭上眼睛。闭上眼后,却又分明看见一个真实的名将花云正在怒发冲冠,正在策马狂奔。他穿越河山,带兵入城,闯进剧院,来到没有畏惧的人中间,立马横枪,劈空断喝,一枪挑落他们头顶的紫金冠。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语言,分析作品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的能力。

      首先分析用“想象”手法写了什么内容,需要概括描写的文段,可以得出“作者想象真实的花云一路赶来,用挑落紫金冠的方式教训这些对戏剧艺术不知畏惧的人”。

      其次分析写这内容的用意,“穿越河山, 带兵入城,闯进剧院,来到没有畏惧的人中间,立马横枪,劈空断喝,一枪挑落他们头顶的紫金冠”刻画生动、形象、细致,能使读者感受到花云的果敢英武、威风凛凛、怒气冲冲,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从主旨意图上分析这样写的效果是:使作者对缺乏敬畏、胡乱改编者的愤怒之情表达得更加酣畅淋漓。

      (取材于李修文的同名散文)

      1.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想象的手法,请结合相关内容对该手法加以赏析。

      2.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滴水不漏:形容技巧高超。 B.粉墨登场:指化装登台演戏。

      C.不可理喻:指不通情理。 D.如火如荼:形容情感热烈。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二段中作者“羞愧地离席”,是因为发现自己不能理解作品被如此改编的用意,惭愧于自己与新编作品间的隔膜。

      B.文章中对白素贞与许仙相逢的描写,体现了中国戏剧表演中的含蓄细腻,能引人入戏,这样的表演令作者十分欣赏。

      C.叙写《单刀会》时,作者特意交代这个寻常的戏班是以“废弃的运沙船”为舞台,是想突出戏班面临的生存困境。

      D.文章结尾处,作者重复“反正我有声光电”,是在强调和肯定现代技术手段可以给新编戏剧带来别样的舞台效果。

      4.文章写了作者看过的三出戏《罗成带箭》《白蛇传》《单刀会》,请分别概括作者借这三次观看经历所表达的对戏剧艺术的认识。作者这样构思体现了怎样的匠心?

      一、李修文《枪挑紫金冠》【答案】

      1.作者想象真实的花云一路赶来,用挑落紫金冠的方式教训这些对戏剧艺术不知畏惧的人。想象的内容生动、形象、细致,能使读者感受到花云的果敢英武、威风凛凛、怒气冲冲,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同时也使作者对缺乏敬畏、胡乱改编者的愤怒之情表达得更加酣畅淋漓。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鉴赏文章语言、分析作品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的能力。

      赏析句子,首先指出句子运用的手法——想象,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是如何运用该手法的,最后指出句子运用该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作者什么情感。

      划线语句运用了想象的手法,首先分析用“想象”手法写了什么内容,需要概括描写的文段。想象着真实的花云一路赶来,“穿越河山,带兵入城,闯进剧院,来到没有畏惧的人中间,立马横枪,劈空断喝”,用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细致地刻画了花云的果敢英武、威风凛凛、怒气冲冲;

      然后看对于主旨情感的作用:用“一枪挑落他们头顶的紫金冠”方式教训这些对戏剧艺术不知畏惧的人,使作者对缺乏敬畏、胡乱改编者的愤怒之情表达得更加酣畅淋漓。

      最后明确表达上的妙处:作者运用想象,以想象场面作结,花云一路赶来,能使读者感受到花云的威风与怒气,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2.A【解析】A.滴水不漏:一滴水也不外漏。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也形容钱财全部抓在手里,不肯轻易出手。文中的意思是配合得非常完美,无懈可击,并非形容技艺高超。

      3.B【解析】A.“因为发现自己不能理解作品被如此改编的用意,惭愧于自己与新编作品间的隔膜”错误。作者“羞愧地离席”,是为缺乏敬畏、胡乱改编新编戏的行为感到羞愧,选项原因分析错误。

      C.“作者特意交代这个寻常的戏班是以‘废弃的运沙船’为舞台,是想突出戏班面临的生存困境”错误。由原文“在长江边一艘废弃的运沙船上看徽剧《单刀会》。那只不过是个寻常的戏班子”可知,这是强调戏班子寻常;由原文“但是这一出乡野小戏,几乎照搬了元杂剧,竟然侥幸逃过了修饰和篡改” 可知,表达作者对戏班子的赞叹之情。

      D.“是在强调和肯定现代技术手段可以给新编戏剧带来别样的舞台效果”错误。文章结尾处,作者重复“反正我有声光电”,不是“在强调和肯定现代技术手段可以给新编戏剧带来别样的舞台效果”,而是对胡乱编造的新编戏的讽刺与批判。

      4.千百年来伶人地位卑微、命运悲惨,只能自己拯救自己。那些繁多的戒律是前人根据错误总结出来的,遵守戒律才可以避免错误,才能得到饭碗和些许尊严。

      认识:①《罗成带箭》:戏剧艺术要遵守戒律。

      ②《白蛇传》:戏剧与人生一样漫长真实、内涵丰富。(借小青与法海的戏表达了“戏如人生”的道理;借白素贞与许仙的戏说明优秀的表演能引人入胜,让观众觉得戏剧与生活似乎没有分别。)

      ③《单刀会》:戏剧应记录复杂真实的人性。

      匠心:作者以这三出戏与新编戏剧的胆大妄为与匮乏形成对比,表达了戏剧要遵守戒律、内涵丰富的观点,从而表达了对那些胡编乱造的新编戏的批判。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和分析结构安排的能力。

      题干要求分析概括作者借这三次观看经历所表达的对戏剧艺术的认识以及这样构思体现了怎样的匠心。


展开余文
      首先看第一个问题,考生需要到文中找到作者观看《罗成带箭》《白蛇传》《单刀会》这三出戏的内容,然后圈出作者的观看感受,概括注意抓住文中的句子。

      如观看《罗成带箭》之后,作者想到“梨园一行,哪一个的粉墨登场不是从受罚开始的?这台前幕后,遍布着多少不能触犯的律法:玉带不许反上,鬼魂走路要手心朝前,上场要先出将后入相……如此讲究戒律,却是为何”“唯有信自己,信戏,以及那些古怪到不可理喻的戒律。这些戒律因错误得以建立,又以眼泪、屈辱浇成,越是信它,它就越是坚硬和无情,虽然它不能改变那可怕的命数,但它总能赏你一碗饭吃,给你些许做人的尊严”,这表明戏剧艺术要遵守戒律。

      如观看《白蛇传》之后,作者想到“可能是我想多了,——编排这出戏的人真是看透了人世。漫长的时间之下,戏台上的打斗正如生活中的对抗,几乎将无休止地进行下去,既认真,又厌倦……这便是戏啊,老生和花旦,凤冠和禅杖,纷纷聚拢,造出幻境:这一方戏台,虽无波涛却会江水长流,不事耕种也有满眼春色”,这表明戏剧与人生一样漫长真实、内涵丰富。

      如观看《单刀会》之后,作者想到“可以说,这出戏,以及更多的民间小戏,其实就是历史典籍。只不过,修撰者不是翰林史官,而是人心。是人心将那些被铲平的复杂人性、被抹消的文化印记,全都放置于唱念做打里残存了下来。这诸多顽固的存留,就是未销的黑铁,你若有心,自将磨洗认前朝”,这表明戏剧应记录复杂真实的人性。

      再看第二个问题,从结构安排上看,可以和文章所要批判的主体内容新编戏剧相联系,用这些尊重戏剧艺术规律和原则的戏与胆大妄为与匮乏的新编戏形成对比,表达了戏剧要遵守戒律、内涵丰富的观点,从而表达了对那些胡编乱造的新编戏的批判。

      二、黄秋耘《丁香花下》与文学评论

      文本一:

      丁香花下

      黄秋耘

      今年的暮春和初夏,我是在北京度过的。除了刮风天和阴雨天,我吃过晚饭后就遛到中山公园去,去紫丁香花丛中消磨掉整个黄昏。一个人安静地坐在公园的长椅子上,让那浓郁的花香弥漫在包围着我的气氛里,沉思着四十多年来像云烟一般的前尘往事。对于一个性情孤僻而心境寂寞的老年人来说,这恐怕是最难得的享受了。

      一个熟悉而亲切的面孔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怎么,老黄,又是在这儿碰到你,你好像对紫丁香花有点特殊的感情似的。”

      “唔,也许。”

      他狡黠地眨着眼睛:“在你的一生中,说不定有一件不寻常的事情和紫丁香花有点什么关系。比方说,在年轻时候,你是不是认识过一个像紫丁香花一般忧郁的姑娘?”

      我稍微沉默了一会儿,就开了腔。

      “这是44年前的事了。1936年3月31日,北平的大、中学生在沙滩北大三院开过一个追悼在狱中受刑病死的战友的大会,会后举行抬棺游行。我们的队伍跟上千名反动军警碰上了,他们挥舞着警棍、皮鞭和大刀片向游行队伍冲击。我在前面跑,两个警察在后面追,我后脑勺挨了一下警棍,鲜血渗出了便帽。看着有一户人家虚掩着门,我推开门一闪身躲了进去。当时我浑身都是污泥和血迹,脸上也是红一块花一块的,不像个人样。院子里收拾得挺干净,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影。过了半晌,门帘子一掀开,走出来一个很文静的姑娘,小个子,大眼睛,年纪看来还比我小一两岁,大概是个高中学生吧。她看到我这个模样,吓了一跳,但还是很镇定地问我‘您怎么啦?哪儿受的伤?’”

      “‘我是个学生,刚才去参加游行,被警察打伤了。他们要抓我。借您这儿躲一躲,行不行?假如您不同意,我马上就出去。’

      “‘您不能出去。这个样子出去,岂不是自投罗网!’接着,她把我领进屋里,拿出绷带和药棉,上了药,给我包扎好伤口,用酒精擦干净我的脸孔,关切地问道:‘弄痛了您没有?不难受吗?’

      “我整理整理衣服,站起来:‘不怎么痛啦!我可以走了。’

      “她拦住我:‘不行,您身上有血迹,警察会认出来的!’她从衣柜里拿出一件蓝布大褂儿和一顶旧呢帽:‘是我大哥的,您穿戴上大概还合适,他个子和您差不多。’

      “我一再推辞,她有点生气了:‘唉,您这个人呀,真是个书呆子!生死关头,逃命要紧嘛,还顾得上那么多礼数?’

      “我走出这户人家,回头望一眼门牌号码。靠着蓝布大褂和呢帽的掩护,我安然无恙地脱险了。”

      “我养好伤以后,总想着要把蓝布大褂和呢帽还给人家。直接送到她家里去吗?万一出来应门的不是她而是别人,那我该怎么说才好呢?我只好写了一封短信,请她在下一个星期六的傍晚亲自到中山公园来今雨轩旁边的紫丁香花丛附近,取回我借去的大褂和呢帽。收信人的姓名只写着‘大小姐’收。”

      “我们终于在紫丁香花下见面了。她很大方地走到我面前,稍微点点头示意。

      “当时我总觉得,随便询问一个不认识的姑娘的姓名或者介绍自己的姓名都太唐突的。我只是激动地对她说:‘非常感谢您的帮忙,那一天,要不是换了衣服,我一出门就会被捕的。’

      “‘别客气!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其实这些旧东西您大可不必还给我。’

      “‘我怕您不好向您的大哥交代!’

      “‘不要紧。他不是经常穿戴的。再说,他和您一样,也是个大学生。他是爱国的,不过,没有您那么勇敢。’“她将手上的纸包递给我:‘给,这是您那天换下来的布大褂和便帽,上面的血迹我给洗掉了。多可惜啊!’”

      “‘其实,您也大可不必还给我。这件血衣,留下来作纪念不是很好吗?’”

      “她稚气地笑着说:‘您叫我搁在哪儿呢?假如家里的人问起来,我又该怎么说才好呢?这件事,除了咱俩,现在还没有第三个人知道!我爹是个好人,在中学里教书,他胆子小得要命!假如让他知道了……’

      “她默默地望了我一眼,好像要记住我的容貌似的。但很快就说:‘假如没有什么事,我该走了!’临别时我们轻轻地握了握手,手指尖仅仅接触到对方的手指尖。她走到离开我约莫十多步的地方,迅速地回过头来望了我一眼,好像有点依依惜别的样子。她那轻盈而苗条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苍茫的暮色和茂密的紫丁香花丛里面了。我猛地想跑上前去跟她多说几句话,至少问清楚她的姓名,但我终于痛苦地克制住自己,我不愿意株连她,因为我还随时有被捕的危险。

      “这就是全部事情的经过,要说是‘爱情’吧,恐怕算不上;要说是友谊呢,又和普通的、寻常的友谊不太一样,好像多了一点什么东西——革命的情谊,一种患难与共、信守不渝的革命情谊,这是人世间最值得珍贵的东西。不知怎的,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每当我一看到紫丁香花,一闻到紫丁香花的香味,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这么一件事,这么一个人,仿佛又看到她那消逝在紫丁香花丛中的身影,仿佛又听到她离去时轻轻的脚声。”

      听完了我的故事,那位老先生无限感慨地说:“在我们一生中,生活有时会像河流一样,和另一条河流遇合了,又分开了,带来了某一种情绪的波流,永远萦绕着我们的心灵……唉!怪不得你那样喜欢紫丁香花。不过,你真是个古怪的老头儿,在斑白的头发底下还保持着一个二十岁小伙子般强烈的感情,这样的人是不会幸福的。”

      (选自《丁香花下》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有改动)

      文本二:

      雨巷(节选)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之作。这首诗中的“我”彷徨在江南的悠长的雨巷,等待看一位姣好的姑娘,也许是这位姑娘的家就在雨巷的尽头,也许是她回家时必然要穿过这条小巷,冬去春来,日复一日,雨巷是显得那样的寂寥、凄清,更触人愁的是“我”希望逢着的这位姑娘又偏偏结着愁怨。诗人拿丁香来比喻姑娘显然寓有深意。我国古诗里有好些吟咏丁香的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等。丁香开花在仲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不过丁香姣好,却又容易凋谢。丁香一样的姑娘,即做着脆弱的梦的姑娘,她的愁怨恐怕也少不了吧?

      从诗的更深的象征性意蕴看,这首诗中的姑娘形象其实就是诗人的理想。他的仿徨求索,就是为了寻找姑娘——理想。姑娘出现了,但是她的步履,她的颜色,连同她的太息与惆怅,莫不带有可望而不可即——执著追求但又无法把握的象征意味。诗人就这样表达了他追求美好理想的信念是徒劳的那种孤苦心情。


展开余文
      1.赏析文中画线语句。

      生活有时会像河流一样,和另一条河流遇合了,又分开了,带来了某一种情绪的波流,永远萦绕着我们的心灵……

      2.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紫丁香美丽、高洁、香气馥郁,引逗了作者的情思,老年的“我”觉得在紫丁香花下回忆过去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B.姑娘说她的大哥也是爱国的,只不过“没有您那么勇敢”,表明了对“我”的赞赏,也流露出对哥哥的埋怨。

      C.“我”对姑娘说大可不必把血衣还给“我”,是希望姑娘留下它作纪念,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姑娘的好感。

      D.“我”性情孤僻、心境寂寞,但对紫丁香花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对四十年前的往事有着年轻人一般的迷恋,无怪那位老先生说“我”是个“古怪的老头”。

      3.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香花下》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采用倒叙的手法,由盛开的紫丁香花引出对往日曾邂逅的少女的回忆。

      B.在叙述结构上,《丁香花下》采用了镜头切换的方式,突破了讲述者的时空限制,加快了情节的推进。

      C.文章的心理描写生动、细腻,与动作、语言、肖像描写有机结合,揭示了特定环境下小姑娘的真实复杂的内心世界。

      D.文本二《雨巷》节选部分,节奏舒缓、低沉而又优美,营造了具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映照出诗人的孤独感伤。

      4.《丁香花下》和《雨巷》两篇作品虽然都将少女的形象和丁香花联系在一起,但又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本加以简析。

      二、黄秋耘《丁香花下》与文学评论【答案】

      1.①运用比喻,把生活中人的遇合分离比作河流的交汇分流,强调一时产生的美好情感会长久地保留在生命中。

      ②借老先生的感概解释了“我”难以忘怀姑娘和那份情感的原因,首尾呼应,丰富了文章内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

      “生活有时会像河流一样,和另一条河流遇合了,又分开了”运用比喻修辞,将“生活”比作“河流”,将“人的相遇”比作“河流的交汇” ,将“人的分离”比作“河流的分开”,生动形象地写出人与人相遇又分离的状态;“带来了某一种情绪的波流,永远萦绕着我们的心灵”写出人的遇合产生了许多美好的情感,这种情感伴随终生,强调一时产生的美好情感会长久地保留在生命中。

      开头写“我”到老年留恋公园的紫丁香花,“去紫丁香花丛中消磨掉整个黄昏”,写“我”对姑娘的思念,对年轻时期情感的眷恋,结尾是老先生的感慨,借老先生的感概解释了“我”难以忘怀姑娘和那份情感的原因,在内容上丰富了文章内涵,在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首尾圆融,结构完整。

      2.B【解析】B.“流露出对哥哥的埋怨”错误。“不要紧。他不是经常穿戴的。再说,他和您一样,也是个大学生。他是爱国的,不过,没有您那么勇敢”只是表明姑娘的哥哥不够勇敢,选项属于过度解读。

      3.C【解析】C.“文章的心理描写生动、细腻”错误。文中虽然有“您不能出去。这个样子出去,岂不是自投罗网!”等语言描写;也有“她拦住我”“她从衣柜里拿出一件蓝布大褂儿和一顶旧呢帽”等动作描写;还有“很文静的姑娘,小个子,大眼睛,年纪看来还比我小一两岁”等肖像描写,但是文中只有“好像有点依依惜别的样”这一处心理描写,所以不够细腻。

      4.①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雨巷》中的“姑娘”并非现实中的人物,与丁香相连,象征着诗人美好的理想,她的可望不可即暗示了理想的落空及诗人迷惘感伤又若有所待的情怀。

      ②《丁香花下》的少女是现实中的人物,与丁香相连,是用丁香花的美丽高洁来衬托少女纯朴、善良、勇敢的美好形象。

      ③《丁香花下》的少女在丁香花丛中出现又消失,丁香花的高洁象征着彼此患难与共、信守不渝的革命情谊,丁香花的愁怨,增添了少女消失带给作者的感慨怅惘,令人回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比较作品中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两首诗中的丁香都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

      《雨巷》中的丁香“结着愁怨”,美丽、高洁。由“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他的仿徨求索,就是为了寻找姑娘——理想”可知,《雨巷》中的“姑娘”与丁香相连,象征着诗人美好的理想;由“姑娘出现了,但是她的步履,她的颜色,连同她的太息与惆怅,莫不带有可望而不可即——执著追求但又无法把握”可知,她的可望不可即暗示了理想的落空及诗人迷惘感伤又若有所待的情怀。

      《丁香花下》中的“盛开的紫丁香花”美丽、香气氤氲,就像“我”遇到的那位姑娘,美丽、善良,却最终消失在“我”的生命是,“我”可望而不可及的情感的象征。由文本一可知,文中的“她”文静、美丽、善良,及时救助了处于危险中的“我”,是一位真实的人物,文本一借充满“浓郁的花香”的丁香来衬托姑娘的纯朴、善良、勇敢。由“我们终于在紫丁香花下见面了”“她那轻盈而苗条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苍茫的暮色和茂密的紫丁香花丛里面了”“革命的情谊,一种患难与共、信守不渝的革命情谊,这是人世间最值得珍贵的东西”可知,少女在丁香花丛中出现又消失,丁香花的高洁象征着彼此患难与共、信守不渝的革命情谊。由“仿佛又看到她那消逝在紫丁香花丛中的身影,仿佛又听到她离去时轻轻的脚声”可知,丁香花的愁怨,增添了少女消失带给作者的感慨怅惘,令人回味。

      三、黛安《烟火翁丁》

      烟火翁丁

      黛安

      火塘在屋子正中。没有灶,一只三角铁架支在火上,大锅,小锅,大壶,小壶,做饭,烧水,都在这只架子上。它支撑着翁丁佤族一家人的日子。火塘不熄,常年燃着粗而长的木头。北方的乡下,灶膛里多是玉米根、玉米秆、玉米槌、麦秸,从灶膛一眼就望见了田野。那些柴禾不耐烧,火苗轻飘,柔软,需要不停地往灶下续柴,人不能离开。我们偶尔也烧木头,但都是用斧头劈成窄细的木条,或干脆是捡来的枯枝。

      翁丁大。翁丁大气。翁丁也种玉米,但秸秆不烧,砍下来任其烂掉肥地,只烧木头。木头粗的仿佛人腰,细的也要阔于碗口。而长度,若竖起来,比人高是很寻常的。佤族一词本意即为住在山上的民族。翁丁四面皆山,林高树密,有一种树,生来就是为了烧火的,越砍,长得越旺。还有,森林里,总有一些树在莫名死去。或许是像人一样老死的。死去就要砍下烧火。死去的树在火光中重生。所以,在翁丁原始部落,随处可见一堆堆码得齐齐整整的木头。走近了,会看见一根木头的年龄。没有两棵树的年轮是完全一样的。就像人的指纹。那是翁丁人的日子,是日子里的刻度和温度。

      木堆旁边闲置着一把弯刀,一只竹篓,一副篾筐,一绳晾晒的各色衣物,像一张张油画,静立在岁月里,任时光像一只猫,轻轻在上面走过。

      木头大,人就不会被火拴住了。把添满水淘好米的锅往铁架子上一蹲,就去忙其他活计了。日子一天到晚,也说不上多忙,但也闲不住。猪在圈里,鸡在街上,芭蕉、茶树、水稻、谷子、玉米、菜蔬在地里,地在山上,山在寨子外。每一样都在时空里排好了序,等着人去收拾。织布机随时拉开着架势,蒸玉米的时间就能坐下来再织一小截布。翁丁织布一直用最古老的腰机织法。腰机由几根木棒、木刀、竹签组成。人坐下后,双脚蹬住撑经木的两端,绷紧经线,然后一遍遍地提综、穿梭、打纬。

      人们日常的衣服床单围巾背包,哪一样都离不开布,都要女人一毫米一毫米经经纬纬地织出来。布的颜色,没有谁统一规定,织布的女人想怎么织就怎么织,想怎么搭配就怎么搭配,织完往那一挂,好看。

      高山流水里长大的女人,从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蓝天白云,红花绿草,看到的都是大自然最本真最纯粹的颜色,对美的感知,是天生就存在于骨子里的。那布是艺术美的范畴,更是寻常百姓日子的一部分。翁丁人的日子,都是翁丁人自己一样一样经纬分明地整理出来的。

      大木头是经历过世面的。里面有天地日月,雪雨风花,经了沧桑的大木头懂人心。大木头只管自己烧,不用人守着。火苗真大,真多。锅底下满满的鲜艳的火苗,锅的四周也是满满的鲜艳的火苗。火燎着锅盖了。翁丁偏,二三十公里外,翻过几座山,就是缅甸了。仅仅七十年前,翁丁还处在刀耕火种的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屋子一律为中国南方典型的杆栏式二层茅草房——一楼养猪啊牛啊羊啊鸡啊狗啊,二楼住人。我来的时候,翁丁正值雨季。翁丁的雨,一下就是几个月。

      在雨季,只要哪天还没下雨,那一天的夜或黎明就不会按时到来。一天中,一定要等到至少一场雨。也许就是雨的缘故,茅草屋脊陡,坡长,密严,只向天开了一扇小芭蕉叶大的窗,整个房屋像一间暗室。可是火让茅草房里明亮起来了。黑篾桌亮汪汪的,黑竹凳亮汪汪的,黑铁锅亮汪汪的,黑水壶亮汪汪的。竹木的黑立柱亮汪汪的,竹木的黑地板亮汪汪的,竹木的黑墙壁亮汪汪的,竹木的黑屋顶亮汪汪的,绻在火塘边睡觉的大黑猫亮汪汪的。常年不熄的火塘,日日夜夜的烟熏火燎,屋里什么都成黑的了。翁丁是一幅油画,黑是它的主色调。那是岁月的黑衣衫,是日子的黑包浆,是一个民族的黑皮肤。在色彩的王国,黑侵蚀并战胜了其他任何颜色。黑是一只罐子,把所有其他的颜色都一一盛在了里面。主人不在跟前,火把主人的日子角角落落旮旮旯旯都照得亮汪汪的了。

      也有不黑的物件。一摆洗净的瓷碗,亮汪汪的,是月亮栖落在了茅草房里;几瓶去年采的野蜂蜜,亮汪汪的,是金子融化在了茅草房里;三两个垂挂在钉子上的七色手织布包,亮汪汪的,是一抹彩虹升起在了茅草房里。它们是画面恰到好处的点缀。它们让黑的更黑,让黑迸溅出火光来,照进了翁丁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有删改)

      1.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描述翁丁人平凡朴实的日常生活,生火做饭、耕织养殖、家居环境等,娓娓道来,不急不缓,处处体现了翁丁的烟火气。

      B.翁丁原始部落到处堆放用作烧火的木头,烧火只用木头,自然与其所处的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但也体现了翁丁人大气的民族特征。

      C.翁丁女人从小就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有着与生俱来的对美的感知能力,她们织出的布供家庭日常使用,同时具有审美价值。

      D.翁丁所处的地域每天必定要下雨,这决定了翁丁人居住建筑的特点;而翁丁人在火塘生火并保持长年不熄,也与此有一定关联。

      3.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对翁丁部落的烧火和北方乡下的烧火进行了比较,让读者对翁丁人火塘烧火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B.文章多处使用排比、反复手法,使得语言轻盈跳动,有节奏感,有益于呈现翁丁人宁静、朴实的生活状态。

      C.文章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以“油画”设喻,都是为了突出翁丁的色彩丰富而又浓烈,表现翁丁人生活的热情。

      D.文章结构较为松散,看似信笔写来,但都围绕翁丁的“烟火”特色展开,体现出散文“形散神聚”的艺术特征。

      4.文章结尾两段着重写了翁丁的“黑”与“亮”,有何意蕴?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黛安《烟火翁丁》【答案】

      1.①使用拟人手法,将“大木头”拟人化;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其经历过较长时间生长因而耐烧的特点。②从而间接表现出翁丁人经历风雨沧桑,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生存状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经历过世面”,一般用于形容人的阅历丰富,此处用于修饰“大木头”,属于拟人修辞。根据后面“里面有天地日月,雪雨风花……锅的四周也是满满的鲜艳的火苗。火燎着锅盖了”分析,大木头经历的时间长,历经了岁月沧桑,更懂人心,表现在“大木头只管自己烧,不用人守着”“火苗真大,真多”等。也就是说大木头历史悠久,形状粗大,这样就比较耐烧。而且前文也说了“人就不会被火拴住了”,可以更为灵活自由的处理生活中的琐事,由自然物的客观特点,转变为主观倾向,让人读来倍感亲切,充满温情和暖意。

      大木头和人一样,经历风雨沧桑。大木头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慢慢懂得人心,人对大木头也是有感情的,表现翁丁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状态。

      2.D【解析】D.“翁丁所处的地域每天必定要下雨”错误。原文为“在雨季,只要哪天还没下雨,那一天的夜或黎明就不会按时到来”,可见选项表述绝对。

      3.C【解析】C.“都是为了”错误。原文第一段以“油画”设喻,是为了表现翁丁的日常生活在岁月积淀下呈现出的厚重感;第二处主要是为了突出翁丁“黑”的主色调。

      4.①“黑”表面是指翁丁人家中各色物件在长年累月的火塘烟火熏燎下变成的黑色,深层意义是指翁丁人在经历岁月沧桑后形成的并一直保持到现在的朴实厚重的民族特性。②“亮”表面是指翁丁人家中各色物件所反射出来的亮光,深层意义是指翁丁人生活中的安逸、甜蜜、诗意、热情和温暖。③“黑”是翁丁日常生活永不变更的底色,“亮”是翁丁人的生活追求,两者对比强烈,而又完美融合,深刻揭示出文章的主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

      结合“黑魔桌亮汪汪的,黑竹凳亮汪汪的,黑铁锅亮汪汪的,黑水壶亮汪汪的。竹木的黑立柱亮汪汪的,竹木的黑地板亮汪汪的,竹木的黑墙壁亮汪汪的,竹木的黑屋顶亮汪汪的,缕在火塘边睡觉的大黑猫亮汪汪的。常年不熄的火塘,日日夜夜的烟熏火燎,屋里什么都成黑的了”等分析,文中列举了黑魔桌、黑竹凳、黑铁锅、黑水壶、黑立柱、黑地板、黑墙壁、黑屋顶、大黑猫等事物,这些日常物件的黑是因为“常年不熄的火塘,日日夜夜的烟熏火燎”。也就是说“黑”的表面意思为翁丁人家中的东西,被火塘中的烟火日日夜夜熏燎,都变成黑色的了,这是浅层意思。

      结合“那是岁月的黑衣衫,是日子的黑包浆,是一个民族的黑皮肤。在色彩的王国,黑侵蚀并战胜了其他任何颜色。黑是一只罐子,把所有其他的颜色都一一盛在了里面。主人不在跟前,火把主人的日子角角落落音音晃晃都照得亮汪汪的了”分析,黑色是翁丁的主色调,是生活留下了的颜色,黑色包容了其他所有的颜色。经过岁月的洗礼,翁丁人形成的质朴厚重的特性,在这些物件之上得以体现,得以保存,这是深层的内涵。

      结合“一摞洗净的瓷碗,亮汪汪的,是月亮栖落在了茅草房里;几瓶去年采的野蜂蜜,亮汪汪的,是金子融化在了茅草房里;三两个垂挂在钉子上的七色手织布包,亮汪汪的,是一抹彩虹升起在了茅草房里”分析,作者列举了一摞洗净的瓷碗,几瓶去年采的野蜂蜜,三两个垂挂在钉子上的七色手织布包等例子,“亮”是指瓷碗、野蜂蜜、布包等反射的亮光,这是浅层意。抓住“是月亮栖落在了茅草房里”“是金子融化在了茅草房里”“是一抹彩虹升起在了茅草房里”分析,“月亮”带来诗意,“蜂蜜”带来甜蜜和幸福,“彩虹”等带来热情和温暖等。所以,“亮”还指翁丁人生活中的甜蜜、闲适、安逸和温暖等,也具有了深层象征意蕴。

      “黑”侵蚀并战胜了其他任何颜色,把所有其他的颜色都一一盛在了里面,是翁丁日常生活永不变更的底色。“亮”是翁丁人的生活追求,追求生活的安逸、甜蜜、诗意、热情和温暖等。坚守不变的底色,追求生活的亮色,形成强烈对比,又彼此融合,揭示文章主旨。

      四、洪忠佩《一座古城的新气象》

      一座古城的新气象

      洪忠佩

      蚺城山与儒学山牵手,向着锦屏山蜿蜒,环抱着的星江生发出无尽的气象。粼粼波光之中,古老的渡口埠头还在,朱熹命名的廉泉清澈如初,然而星江河畔却早已是景观桥拱立飞架。古朴的婺源延展开来,呈现出一江两岸的城区格局。

      婺源县城又称蚺城。蚺城,得名于五阜起伏的蚺城山。那“瑞虹、环带、嘉鱼、宝婺、弦歌、壁月、保安、锦屏”八大城门,俨如历史的时间戳。城内,粉墙黛瓦的民居,氤氲着水墨的气息。鳞瓦间,屋檐下,飘逸的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市井味道。

      山环水绕,婺源显得质朴而灵秀。顺着保安门的石阶而下,是小北门埠头。洗衣妇女在水面撩起的涟漪,水边玩耍孩童的嬉闹声,像是按下了时光机的回放键,让我与婺源的过往在水面上一圈圈地浮出。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个秋日,我背着帆布书包从大鄣山沿轮溪而下,转校到了县城读中学。彼时,婺源只有星江大街两侧的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进出县城,只有西门是钢筋水泥大桥,其他的都是木桥与浮桥。

      毕业后,几经辗转,我留在了县城工作。当时,我的工作单位就在星江河畔,与廉泉只隔一条马路。和廉泉做邻居多年,有时远方的朋友来了,我便提壶去廉泉取水泡茶,与来客共同分享一份古城的甘甜、惬意。

      真正让我沉下心来解读婺源,是十几年前调到县文化馆工作之后。十字街19号的二层砖木小楼,是与县图书馆合用的办公楼。在那里,我逐渐读到了李白、苏轼、黄庭坚、宗泽、岳飞等历史人物与婺源的交集,读到了朱熹等先贤在婺源留下的文脉,以及这片土地上千年传承的耕读之风。

      我试着从婺源出发,沿着时间的河流去追寻他们。可有时候,他们留给我的,却只有一个个远去的背影。

      未曾改变容颜的是蚺城山,至于山上的“溪山第一楼”、山下的“紫阳书院”,我只有去西湖荡的担水巷中听老人讲古了。“咕咚”一声,水桶落在古井里,倾斜、汲水、提起,老人一气呵成,而他讲述起“溪山第一楼”的来龙去脉,却是模糊的。

      婺源的肌理实在是神秘,我想要亲近她,常常需要通过一条河流、一棵古树、一块城砖、一条深巷,抑或是一口古井。婺源的街巷之中,遗存有许多古井,唯独虹井是在朱熹故居的小院里。“道寓斯人,如水在地;汲之益深,有味外味。”想来,朱熹父亲朱松在为虹井题写井铭时,已经有了超出井水之味的体味。

      夜里,南门街一片静寂,我与妻子住的阁楼与虹井近在咫尺。

      对一座古城作深度的注视,是需要耐性与时间的。走进婺源青石板的街巷,那鳞次栉比的古旧与深幽里,处处彰显着张力——先儒街、儒学前、大庙街、武营巷、衙前巷、龙船巷、四柱牌楼下、八角亭下……婺源有六十多条叶脉状的街巷,那是一个怎样的历史纵深呢?

      时常,我独坐街巷中,望着屋檐之间挤出的一线天光,听到的是弹棉花的声音、踩缝纫机的声音、敲铁皮的声音、剖竹起篾的声音,倏忽由远及近,又渐渐远去。

      每一次,我都恍若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从清代旧志的手绘图上看,婺源的城郭受三面环水的影响,历史上没有多大的变化。我常以为,婺源县城小有小的好处,比如上下班可以选择步行。甚至,早晚可以从新城区走到老城巷口,站着等一箅气糕或一笼韭菜豆腐包子蒸熟出锅,或者直接坐下,等摊主炒一盘螺蛳嗍嗍。如果愿意,还可以走去廊桥上听徽剧票友吹拉弹唱,抑或去星江河畔看老者垂钓。

      一晃,又是几年了。代替十字街19号的,是钟鼓楼,是武营广场,往前是“文公阙里”牌楼下的街市。新城区呢,变化可谓日新月异,文公路、书乡路、天佑路、文博路、才仕路纵横交错,新建的幼儿园、小学、中学、茶叶职业学院、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非遗中心、徽剧传习所,还有体育中心与高铁站,无不显示着一座县城的发展与更新。

      所有这些,一条河流都在见证着。

      事实上,星江是江西五大河流饶河的源头之一。每天我在星江河畔徜徉,就是漫步在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区范围之内。生活在婺源的居民是幸福的,在城区的星江河面上,就可以看到白鹭飞舞、鸳鸯嬉戏,不用走出五公里,还能捕捉到靛冠噪鹛、中华秋沙鸭的身影。

      婺源,是我栖息的地方,也常常走进我的创作之中。这座位于赣浙皖边界的古城的气质,星江河流的浸润,以及生活在古城里的人,不断地影响着滋养着我。贴近婺源,贴近星江,就贴近了我的精神原乡。

      一年四季,循环往复,有了天光云影,有了波光潋滟,有了鸟语花香,一座古城的气象,在星江河畔荡漾开来。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12月21日)

      1.文中画线句子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分析。

      我试着从婺源出发,沿着时间的河流去追寻他们。可有时候,他们留给我的,却只有一个个远去的背影。

      2.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二段写城名由来,说婺源城八大城门“俨如历史的时间戳”,形象地写出婺源城年代久远的特点。

      B.文章写李白、苏轼等历史人物与婺源有交集,写朱熹等先贤给婺源留下文脉,可知其人文底蕴深厚。

      C.文章说婺源城“历史上没有多大的变化”,又说“变化可谓日新月异”,透出作者对“新气象”的自豪。

      D.作者写自己时常“独坐街巷中”,“从新城区到老城港口”吃传统美食,说明作者是一个怀旧的人。

      3.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开篇即点题,写到了“古老的渡口”“朱熹命名的廉泉”还在,同时写到“景观桥拱立飞架”,照应了题目。

      B.文章写婺源城,从古城门、山水、古井、街巷、各色美食等方面着手,选材多样,内容丰富,体现了散文的“形散”。

      C.“一条河流都在见证着”婺源城的“历史纵深”与现在的“发展与更新”,两者对比,表现出作者内心今非昔比的感慨。

      D.文章说婺源城是自己的“精神原乡”,表达了自己对婺源城的依赖,卒章显志,对婺源古城新气象的赞许溢于言表。

      4.本文为《人民日报》“我与一座城”征文刊登作品,如果你是编辑,请谈一谈刊用本文的理由。

      四、洪忠佩《一座古城的新气象》【答案】

      1.①婺源城历史悠久,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有很多先贤事迹,行文写出作者对他们的仰慕之情。②年代久远,很多人文事迹已经无从考证,透露出作者对历史人文记忆丢失的失落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他们”指上文所写的“我逐渐读到了李白、苏轼、黄庭坚、宗泽、岳飞等历史人物与婺源的交集,读到了朱熹等先贤在婺源留下的文脉,以及这片土地上千年传承的耕读之风”,即历史上的先贤,作者想要“沿着时间的河流去追寻他们”,表达作者对他们的仰慕之情;

      但作者的追寻并没有结果,“留给我的,却只有一个个远去的背影”,点出历史过于久远,想要在婺源寻找这些伟大人物遗留下的痕迹和事迹已经很难再找到,流露出作者对无法寻觅历史文化记忆的遗憾,下文作者问询老人时“他讲起……却是模糊的”也可知这点。

      2.D【解析】D.“怀旧的人”错,这并不是怀旧,只是作者对婺源城生活节奏的感受。

      3.C【解析】C.“内心今非昔比的感慨”错,作者对这两方面是同等看待的,从“生活在婺源的居民是幸福的,在城区的星江河面上,就可以看到白鹭飞舞、鸳鸯嬉戏,不用走出五公里,还能捕捉到靛冠噪鹛、中华秋沙鸭的身影”可看出,作者并不认为今非昔比。

      4.①本文写了我与婺源城的渊源,在此读书,在此工作,婺源城是我的精神原乡,符合“我 与一座城”征文主体要求。②本文写“一座古城的新气象”,既涉及到婺源城的传统文化的保留,又在此基础上谈到婺源城的新气象,符合当今保护与开发并举、经济与传统兼顾的主题。③文章语言上突出的特点是大量堆叠同类词语或词组,如“瑞虹、环带、嘉鱼、宝婺、弦歌、壁月、保安、锦屏”“文公路、书乡路、天佑路、文博路、才仕路”,形成繁复恣肆的效果,表现出城的历史底蕴与现实变化。④行文上时空交错,给人立体感。文章既以时间为轴,写了婺源城的变化,又从空间变化,展现了婺源城的面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我与一座城”征文,其主要内容就是要写作者与一座城的渊源故事,本文从内容上符合其特点,写自己从在婺源读书开始,便有了长久的渊源;

      本文写婺源,不只着眼于自己的经历,也写了婺源的传统文化,如诸多历史名人“李白、苏轼、黄庭坚、宗泽、岳飞等历史人物与婺源的交集,读到了朱熹等先贤在婺源留下的文脉”,婺源的古城风貌“……先儒街、儒学前、大庙街、武营巷、衙前巷、龙船巷、四柱牌楼下、八角亭下”等,还写了婺源的现代化变迁“变化可谓日新月异,……无不显示着一座县城的发展与更新”,可以说既有传统又有现代气息,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不忘发展经济,主题鲜明而富有时代气息;

      文章语言也富有特色,多处采用当地的地名,“瑞虹、环带、嘉鱼、宝婺、弦歌、壁月、保安、锦屏”“先儒街、儒学前、大庙街、武营巷、衙前巷、龙船巷、四柱牌楼下、八角亭下……”“是钟鼓楼,是武营广场”等,这些名词随手拈来,展现出作者与这座城的熟稔程度,同时也在古名与新貌的对照中展现婺源的历史底蕴与现实变化。

      写作结构上,有时间结构,写“我”从读书上学到工作,与这座城市始终不断的缘分,也有从历史上溯源和随着作者生活在此时间流逝中,婺源的变化;也有空间结构,文章一开头就写了山、河、城的地理位置,写其变化时,也点出“代替十字街19号的,是钟鼓楼,是武营广场”等,写出其新面貌;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恍若有穿越时空的感觉”,既古老,又新鲜,带给人丰富立体的印象。

      五、林非《从乾陵到茂陵》

      从乾陵到茂陵

      林非

      汽车开出了西安市区,就在一片望不到边缘的丘陵地上,缓缓地攀登着。

      这黄土高原上,有多少数不清的方阵:火红的,是辣椒;碧绿青翠的,是玉米;黄澄澄一片的,是刚收割后耙平的土地。这缤纷的色彩,这几何的图形,真秀丽迷人。庄稼人的手真巧,心真灵,我觉得自己似乎是进了艺术家们精心开垦的花园。

      在这些图案的外面,却又是苍茫、寥廓和雄浑的大地,层层地包围着它,不由得使我从心底里感到舒展,想要伸出手掌,触摸那离得多近的天空,扯几朵白云下来。

      在这高原上,望着头顶的云彩,沉思着天地的悠悠,回忆着祖先的足迹,我的多少情丝,随着起伏的丘陵,越过人生,越过历史,在半空里翱翔,就这样到达了乾陵底下的一片平滩上。

      我沿着夹道的石俑,穿过两行碧绿的枫树,往顶上攀去。这埋葬着武则天和她丈夫唐高宗李治的乾陵,远远看去,也许只能说是一座矮矮的小丘。我心里想,走不了几步路,就能站在顶上眺望了。不过真的走起来,却还挺费劲的。那一段陡峭的土路,爬得我气喘吁吁,额头冒汗,幸好路畔有丛丛的柏树,遮住燥热的阳光,阵阵的凉风,习习吹来,给了我跋涉的兴致,于是信步走了上去。

      我的心儿在胸口突突地跳,喉咙里不住地喘着粗气,原来我刚才过早地轻视它了。我将会功亏一篑,屈服于被自己轻视的小丘吗?绝对不行,这不合我的脾气,于是我在峻峭的乱石中,寻觅着平稳的立脚点,左手按住石块的边缘,右手拉住石缝里的青草,连奔带跑,总算走到了小丘的顶上。

      这里,是附近一大片平原的制高点。往四周极目远眺,苍茫的大地,尽收眼底。连同武则天在内的多少帝王,或者是不用帝王称号的那些独裁者,当他们活在世上时,都想牢牢地统治这幽谷里的子民;一旦死去,还要将他们的尸骨,永远高踞在群氓的顶巅,这是多么狂妄和愚蠢的念头。对于不甘做奴隶的人们,对于具有自尊心的人们来说,是多大的不公,多大的侮辱。

      可是他们在生前也许不会想到,千百年后竟有许多平凡的人们,站在他们的头顶,缅怀往昔和瞻望未来。让他们的幽灵在地下哭泣吧,多少平凡的人们,终将拨开专制的迷雾,走向自由和平等的坦途。

      看完了乾陵,背着一身历史的重担,又乘上车,赶往南边百里以外的茂陵去。在阴沉沉的暮霭中,远远望着那座埋葬汉武帝刘彻的坟墓,觉得很晦暗和凄凉。比起陡峭的乾陵来,自然要矮小得多了。不过它的形状也规则得多了,简直是立体几何中最为标准的铲型图案。有几个操着南方口音的老人,冒着零零落落的雨丝,在路旁眺望着这座土丘,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不知道是充满感情的膜拜,还是理性的否定﹖当我在暮色苍茫中,匆匆赶往霍去病墓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在他的墓前凭吊一番,对这个年轻有为的大将军,作历史的遐想了,虽然他那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语,曾在我的青年时代,鼓舞过我踏上人生的途程。

      我迎着一阵阵潮湿的雾气,迎着从天顶上垂下的夜幕,大步流星地走去,终于寻觅到了墓侧两庑的石雕。这十多件艺术品都凝结了那些无名艺术家构思的智慧,天真的情绪,这幼稚和笨拙,却透出一股晶莹的灵气。瞧瞧那个石俑吧,只是就着一块椭圆形的巨石,稍加凿磨,便活脱脱是个焦躁不安的人,睁大了眼睛,紧紧闭住了阔嘴,在诅咒着天道的不公,瞧他那硕大的手,还伸开粗糙的指头,压住自己凸起的肚子,憋着满腹的怒气,实在太难以忍受了。我分明像是看到了他在不住地抽噎。

      看完了石人,我还想仔细揣摩人与熊搏斗的那座石雕,可是天色愈益昏暗了下来,我只好迈开脚步,浏览了精神抖擞的卧牛,英姿勃发的跃马,眈眈疾视的伏虎。而当我站在那座马踏匈奴的石雕前,辨认着威武的马头下面,在那石像扬起的脸颊上,眼睛和鼻梁都被压扁了似的,可是他拉住马腹的手指,却镂刻得太清晰了,显出一种蠕动和挣扎的力量。这无名的艺术家,用模糊的影子强调那石像狰狞的神情,却又用分明的笔法强调他抗拒的力量,审美的情趣实在丰富多彩,像这样来刻画力度的艺术似乎还不多见,它顿时使我想起贝多芬《命运交响曲》那样磅礴的气势。

      我深深庆幸着今天这后半段的旅程,能在无意间亲炙不少稀世的艺术珍品。从黎明到黄昏,我在汽车里颠簸了将近四百里路,我的收获却或许是漂洋过海也无法得到的。

      (有删改)

      1.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下列对文本内容及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写到汉武帝墓前几位老人的眺望,并对他们的心理进行想象和推理,实则表现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思考。

      B.第二段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土高原色彩绚烂、苍茫雄浑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C.在写到霍去病墓时,作者只引用了他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话,却足以表现出他对霍去病的无限尊重。

      D.这是一篇记游散文,作者以景点、行踪来安排材料,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3.文章最后作者写道“我在汽车里颠簸了将近四百里路,我的收获却或许是漂洋过海也无法得到的”你认为作者都收获了什么?请结合原文分析。

      五、林非《从乾陵到茂陵》【答案】

      1.①在内容上,此句写作者远望所看到的乾陵,昔日帝王武则天和李治的陵墓在作者的眼中成了矮矮的小丘,表达了作者的历史观,即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的帝王与帝王陵墓也是渺小的(或者说曾经的帝王如今也不过是一丘黄土,没有永恒)。

      ②在结构上,为后文作者对封建帝王与人民百姓的议论张本(作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从这句话的内容上看,交代“乾陵”埋葬着武则天和她丈夫唐高宗李治;“远远看去,也许只能说是一座矮矮的小丘”,这是在作者眼中“乾陵”的特点,武则天和高宗李治是帝王,他们生前都站在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最高端,可死后的墓穴,也如今在作者眼中不过是一丘黄土,比较渺小,这表现了作者的历史观。

      从结构的作用上看,这句话为后文第7、8段议论作铺垫,表达了作者的历史观,从原文“让他们的幽灵在地下哭泣吧,多少平凡的人们,终将拨开专制的迷雾,走向自由和平等的坦途”可知,在作者看来,不平等的封建专制已成历史,平凡的百姓终享受自由和平等的新生活。

      2.B【解析】B.“写出了黄土高原色彩绚烂、苍茫雄浑的特点”错误,“火红的,是辣椒;碧绿青翠的,是玉米;黄澄澄一片的,是刚收割后耙平的土地”,这组排比写出了黄土高原的色彩绚丽,没有体现“苍茫雄浑的特点”。

      3.①封建独裁历史的可笑。登上乾陵,追忆武则天等历代封建帝王的独裁历史,不过是一场虚空。②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自由平等永远属于人民;历史的独裁最终被不甘奴役的人们推翻,人民对自由平等的追求是历史进步的永恒动力。③无名艺术家创作的艺术珍品是人类的瑰宝。岁月悠悠,沧桑变迁,人类文明的创造会历久弥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文章的第一部分是作者游览乾陵,乾陵“埋葬着武则天和她丈夫唐高宗李治的乾陵,远远看去,也许只能说是一座矮矮的小丘”,由此引出文章第7、8段的议论,表现了作者的历史观,“一旦死去,还要将他们的尸骨,永远高踞在群氓的顶巅,这是多么狂妄和愚蠢的念头”,最终“千百年后竟有许多平凡的人们,站在他们的头顶”,可见,在作者看来封建独裁历史的可笑,独裁的制度和狂妄的想法不过是一场虚空。

      从原文“让他们的幽灵在地下哭泣吧,多少平凡的人们,终将拨开专制的迷雾,走向自由和平等的坦途”可知,作者看来自由平等永远属于平凡的人民。

      文章第二部分写了作者游览了茂陵,游览茂陵过程中,重点写了有代表性的艺术品,“这十多件艺术品都凝结了那些无名艺术家构思的智慧,天真的情绪,这幼稚和笨拙,却透出一股晶莹的灵气”,作者对艺术品的细致描写中,表现了他对艺术家的赞美。专制已成为历史,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却千载流传,岁月悠悠,沧桑变迁,人类文明的创造会历久弥新。 

侯晓旭

标签: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2022高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2高考二轮复习课:散文标题考点专练
下一篇:2022高考二轮复习课:文言文选择题答题技巧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