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1922
标签:
作文指导
话题作文的表述篇•发表议论(之十四)(网友来稿)
江苏省镇江中学 陈乃香
[策略解读]
首先,要展开议论。所谓展开议论,就是要在提炼出一个中心论点之后,从关键处入手,将中心论点分解为两三个分论点。一是并列法。对中心论点进行条分缕析,分解出几个分论点,以显示出思维的全面性。如《梅花香自苦寒来》可以分解为这三个分论点:①苦可以激发进取心;②苦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③苦可以培养创造精神。很明显,这几点之间是并列关系。于是,一点一段,分点排列,议论就展开了。二是递进法。对事理作纵深剖析,以显示出思维的深刻性。如《在困难面前》可以分解成这样的几个分论点:①要承认困难,因为困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②要不怕困难,因为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③要分析研究困难,千方百计地战胜困难。这三个分论点一层一段,分层推进,议论也就展开了。三是对照法。将事理分解成正反两个方面,以显示出思维的鲜明性。如《学贵多问》可以分解成这两个分论点:①多问可以相互参照,便于释疑;②孤陋寡闻导致学业荒废。像这一类论题的中心论点句,一时看不出可用并列法还是可用层进法,就可采用正反对照法展开议论。
其次,要材料丰富。①采用不同分类标准选择论据(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时间上从古到今,或从今到古;地域上从中到外,或从外到中;伟人如何说,科学家如何论,平凡人怎样看;正面论据有哪些,反面论据是什么。这样一排列,行文有序,论据分别从不同角度证明观点,材料不是非常丰富吗?②采用点面组合方式交代材料。论据材料要丰富,涵盖面要宽,又不能罗列怎么办?点面组合方式是通常采用的最佳方案。点上详细交代主要材料,面上概述次要材料,一般来说是由“点”到“面”。作“点”的论据避免了材料的空泛,具有典型可感性;作“面”的材料扩充了论据的容量,浓缩了文章的篇幅。如果将面上的一系列材料用一个排比句表达,效果会更好。
再次,《考试大纲》在作文的发展等级中规定: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为将这一要求落实到自己所写的议论文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提出疑问。质疑通常是创新的先导。随着时代的发展,重新评价那些传统观念,重新审视一些过去约定俗成的事物,你会发现有些观点是片而的,甚至是错误的。②变换角度。多数同学都习惯于从某个固定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时间长了,老话连篇,如果换个角度去思考,就可能出新意。③限定范围。不少道理只有在一定范围内、一定领域里才说得通。如果你把某些观点、某些现象限定在另一个特定的范围内去分析,就可能出新意。④纵横推进。纵,就是深入地想。如果要你谈创新,你得首先肯定创新很重要,但必须指出创新很不容易。为什么不容易?有哪些障碍?如果你能结合实际往深处想,就能出新意。横,就是扩展去想。
[请你试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节目里,曾有这样的镜头:窝里的幼鸟嗷嗷待哺,它们的父母却远走高飞了。
请以“挫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佳作示例]
为“挫折教育”叫好
俞洁
幼鸟嗷嗷待哺而它的父母却远走高飞了;发现了走散的孩子而其父只是在后面悄悄地跟着;自行车被放了气,中学生一时竟惊慌失措;应聘的日本大学生因听到讹传的未被录取的消息居然去自杀。前两例其父母似乎“残酷无情”,然而“道是无情却有情”;后两例结果虽有轻重之分,然而原因恐怕有相同之处。以上从正反两方面给人以深刻启示:让青少年健康成长,从小接受点“挫折教育”很有必要。
人是社会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磕磕绊绊,不可能一帆风顺。为此,一个人要立足于社会,有益于社会,对社会有所贡献,从小就得有经受挫折的心理准备,有意识地接受一些这方面的教育和锻炼,重视意志和能力的培养。正如俄国物理学家别捷列夫所说:“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选不出时代的伟人。”只有顺应社会和自然的客观规律,主动应战,勇敢磨砺,才能在各种困难和灾祸来临时从容镇定,坚韧不拔,使人生的航船永不后退,在社会上有所作为。
在社会生活中,经受挫折而后有为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贝多芬没有考上大学,在爱情上也遇到了不幸,在他成为音乐家之后,又失去了听觉,但他发誓“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以惊人的毅力继续作曲,最终成为闻名世界的“乐圣”。“试飞英雄”邹延龄,只有高中文化程度,在试飞员这一技术性、科学性很强的岗位上,困难和失败曾接踵而来,但他没有气馁,凭着献身国防现代化的坚定信念和科学态度,自学微积分,研读了700万字的军事科技专著和航空理论书籍,大胆实践,终于创造了国产飞机试飞史上16个第一。可见,只要勇敢地面对挫折,并顽强地与之斗争,挫折有时非但不是坏事,而且还催人奋进。
目前,教育界已响亮地喊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素质教育是多方面的,无疑,其中也包括让学生接受一些“挫折教育”。有识之士认为:智力因素固然重要,然而心理坚强、人格健康的非智力因素更为重要,有意识让孩子经受一定的贫穷、饥寒、磨难和委屈,从小培养吃苦耐劳和克服困难的精神,这样,才能使他们成年以后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坚强独立的人格去迎接生活的挑战。为此,从小接受点“挫折教育”,也是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
展开全文阅读
为避免那种压力稍大或动辄轻生的学生再出现,我要理直气壮地说:“‘挫折教育’好!”
[简要评析]
本文将中心论点分解为两三个分论点,层次清楚,观点鲜明,且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本文论据使用上很有特色:文章开头概述正反两组材料,足以引出全文的中心论点;例证与引证相结合,正例与反例相结合,使得观点鲜明有力;叙例与分析相结合,如第三段,在举例后,用一句话对两例进行分析,揭示实质,阐述要旨。
[迁移训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母亲领着五岁的儿子上了公共汽车,母亲谢绝了为儿子让座的人:“让他站着吧,他已到了可以站的年龄了。”
请以“让中国青少年站起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深入理解“让他站着吧,他已到了可以站的年龄了”的含意,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孩子,不知道回声是什么东西。一次,他独自站在旷野,大声叫道:“喂!喂!”附近小山立即反射出他的回声:“喂!喂!”他又叫:“你是谁?”回声答道:“你是谁?”他又尖声大叫:“你是蠢才!”立刻又从山上传来“蠢才”的回答声。孩子十分愤怒,向小山骂起来,然而,小山仍旧毫不客气地回敬他。孩子回家后对母亲诉说,母亲对他说:“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对。如果你和和气气地对它说,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其实,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啊!
请以“回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思维点拨]
1.本题中“站”的内容博大精深,可以理解为自立、自强、自治、自理和自信;“站”可以是精神上的站,思想上的站,人格上的站,体魄上的站。这体现了中国青少年勇敢、顽强的生活精神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种人能大胆地迎接艰难困苦环境的挑战,表现出坚强不屈和坚韧不拔的性格特征。
2.“回声”是一种自然现象。其实,世上许多事情都与其有相似之处、相同之理。名言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古诗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说的都是“回声”之理。现实生活中,我们只要稍微留心一下便会发现许多“回声”现象:付出与回报,理解他人与被人理解,欺骗生活与受生活捉弄,破坏环境与遭环境惩罚等。“回声”蕴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人生、社会哲理。“回声”又有极富现实意义的话题:创造良好的人际、社会、自然环境是时代的呼唤。
作者邮箱: 13952865227@vip.163.com
标签:
作文指导
话题作文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爱莲说》语言自读涵咏课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教育感悟(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