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高考复习指导
阅读:132  2022-04-21
标签: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2022年新高考语文全国卷复习资料:小说语言特色题型专练
 必备知识:

      1.从表达方式和其它手法上分析:  表达方式:如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叙事议论描写相结合等;  修辞:如比喻、比拟、夸张、排比、象征、衬托、对比等。  表现手法:如动静、视听、虚实、色彩渲染等。

      2.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分析:叠词、拟声词的使用,朗朗上口,有音韵美;动词、形容词的使用准确鲜明、生动形象;用词对举,不落俗套《书房的窗子》;反复咏叹《月,阙也》等。

      3.从句式角度分析:长短句相结合、整散句相结合。

      4.从语言风格分析:如平实质朴、华丽典雅、清新自然、幽默讽刺、多用反语、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冷峻、诗化语言等。

      5.从语体色彩上分析:多用口语,地域色彩鲜明;引用或化用诗句。另外,语言风格的赏析还要注意以下三点:(1)时代特色。常表现为文章的一些词语只在某一些特定的时代使用,有明显的时代气息。如“斗私批修”“早请示晚汇报”等词语反映了“十年探索”时期的时代特征;“共享汽车”“手机支付”“云计算”则展现了当前的时代风貌。(2)地域特色。常表现为大量使用方言、俚语等。比如老舍出生并长期生活在北京,他的《骆驼祥子》中就带有浓郁的北京口语化的词汇。(3)语体特色。口语充满生活气息,书面语则典雅庄重。高考真题

      有声电影

      老舍

      ①二姐还没看过有声电影。可是她已经有了一种理论。在没看见以前,先来一套说法,不独二姐如此;此之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也。她以为有声电影便是电机嗒嗒之声特别响亮而已。不然便是当电人——二姐管银幕上的英雄美人叫电人——互相巨吻的时候,台下鼓掌特别发狂,以成其“有声”。她确信这个,所以根本不想去看。

      ②但据说有声电影是有说有笑而且有歌,她才想开开眼。恰巧打牌赢了钱,于是大请客。二姥姥三舅妈,四姨,小秃,小顺,四狗子,都在被请之列。

      ③大家决定看午后两点半那一场,所以十二点动身也就行了。

      ④到了十二点三刻谁也没动身。二姥姥找眼镜找了一刻来钟;确是不容易找,因为眼镜在她自己腰里带着呢。跟着就是三舅妈找钮子,翻了四只箱子也没找到,结果是换了件衣裳。四狗子洗脸又洗了一刻多钟,总算顺当。

      ⑤出发了。走到巷口,一点名,小秃没影了。折回家里,找了半点多钟,没找着。大家决定不看电影了,找小秃更重要。把新衣裳全脱了,分头去找小秃。正在这个当儿,小秃回来了;原来他是跑在前面,而折回来找她们。好吧,再穿好衣裳走吧,反正巷外有的是洋车,耽误不了。

      ⑥二姥姥给车价还按着老规矩,多一个铜子不给。这几年了,她不大出门,所以现在拉车的三毛两毛向她要,不是车价高了,是欺侮她年老走不动。她偏要走一个给他们瞧瞧。她确是有志向前迈步,不过脚是向前向后,连她自己也不准知道。四姨倒是能走,可惜为看电影特意换上高底鞋,似乎非扶着点什么不敢抬脚。她过去搀着二姥姥,要是跌倒的话,这二位一定是一齐倒下。

      ⑦三点一刻到了电影院。电影已经开映。这当然是电影院不对;二姐实在觉得有骂一顿街的必要,可是没骂出来,她有时候也很能“文明”一气。

      ⑧既来之则安之,打了票。一进门,小顺便不干了,黑的地方有红眼鬼,无论如何不能进去。二姥姥一看里面黑洞洞,以为天已经黑了,想起来睡觉的舒服;她主张带小顺回家。谁不知道二姥姥已经是土埋了半截的人,不看回有声电影,将来见阎王的时候要是盘问这一层呢?大家开了家庭会议。不行,二姥姥是不能走的。至于小顺,买几块糖好了,吃糖自然便看不见红眼鬼了。事情便这样解决了。四姨搀着二姥姥,三舅妈拉着小顺,二姐招呼着小秃和四狗子。看座的过来招待,可是大家各自为政的找座儿,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复合,主张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儿。直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的满头是汗。观众们全忘了看电影,一齐恶声地“吃——”,但是压不下去二姐的指挥口令。二姐在公共场所说话特别响亮,要不怎样是“外场”人呢。 

      ⑨直到看座的电筒中的电已使净,大家才一狠心找到了座。不过,还不能忘了谦恭呀,况且是在公共场所。二姥姥年高有德,当然往里坐。可是四姨是姑奶奶呀;而二姐是姐姐兼主人;而三舅妈到底是媳妇;而小顺子等是孩子;一部伦理从何处说起?大家打架似的推让,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叫老天爷。好容易一齐坐下,可是糖还没买呢!二姐喊卖糖的,真喊得有劲,连卖票的都进来了,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

      ⑩糖买过了,二姥姥想起一桩大事——还没咳嗽呢。二姥姥一阵咳嗽,惹起二姐的孝心,与四姨三舅妈说起二姥姥的后事来。老人家像二姥姥这样的,是不怕儿女当面讲论自己的后事,而且乐意参加些意见,如“别人都是小事,我就是要个金九连环。也别忘了糊一对童儿!”这一说起来,还有完吗?说也奇怪,越是在戏馆电影场里,家事越显着复杂。大家刚说到热闹的地方,忽,电灯亮了,人们全往外走。二姐喊卖瓜子的;说起家务要不吃瓜子便不够派儿。看座的过来了,“这场完了,晚场八点才开呢。”

      9322;只好走吧。一直到二姥姥睡了觉,二姐才想起问:“有声电影到底怎么说来着?”三舅妈想了想:“管它呢,反正我没听见。”还是四姨细心,说看见一个洋鬼子吸烟,还从鼻子里冒烟呢。“鼻子冒烟,和真的一样,你就说!”大家都赞叹不已。


展开全文阅读
      (有删改)

      3. 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答案:

      ①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或“一部伦理从何处说起”,借用并改换了经典语句,以造成幽默效果;②如出门时二姥姥找眼镜、三舅妈找钮子,四狗子洗脸,同一行为模式重复多次,产生喜剧效果;③如“既来之则安之,打了票”,或“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复合,主张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儿”,将书面语与口语混搭,庄谐并出;④如“直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的满头是汗”,使用了排比手法描写人物窘态,带有打油诗的诙谐意味;⑤如二姐等人打架似的推让座位,“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喊叫老天爷”,把抱怨说成“感化”,反话正说,既讽刺又幽默;⑥如二姐喊叫卖糖的,声音之大令人“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这种夸张令人忍俊不禁。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的语言特色的能力。根据题目要求,先引原文,然后分析手法及效果。原文中涉及的手法很多,引用经典语句、排比描写人物情态、夸张、口语化、反语等,都可以让语言诙谐幽默。在指出原文内容之后针对手法进行分析并说出幽默的效果即可。

      专题训练

      醋 栗【俄】契诃夫我们弟兄两个,我伊万伊万内奇和弟弟尼古拉伊万内奇,他比我小两岁。尼古拉从十九岁起就坐了省税务局的办公室。一年年过去了,他还是坐在同一个位子上,老在抄写那些公文,但是总想着一件事情:怎样回到乡下去。他的这种思念渐渐地成为一种明确的愿望,要在什么地方的河边或湖畔买下一座小小的田庄。他的脑子里经常描绘出花园小径、花丛、水果等画面,可是不知为什么所有的画面上必定有醋栗。他不能想象一座庄园,一处富有诗情画意的地方,居然会没有醋栗。他是个温和善良的人,我喜欢他,可是这种把自己关在小庄园里过一辈子的愿望,我却素来不同情。盼望有个庄园,那是好事。可是要知道,这种庄园也就是三俄尺土地。离开城市,离开斗争,离开生活的喧嚣,隐居起来,躲在自己的庄园里,这算不得生活,这是自私自利,偷懒。人所需要的不是三俄尺土地,也不是一个庄园,而是整个地球,整个大自然,在那广大的天地中人才能够尽情发挥他自由精神的所有品质和特点。几年过去,他被调到另一个省工作,当时已年过四十,但还在读报上的广告,还在攒钱。后来我听说他结婚了,目的还是买一座有醋栗的庄园,于是他娶了一个年老而难看的寡妇,只因为她手里有几个臭钱。他俩一起生活他照样很吝啬,经常让她吃个半饱,把她的钱存进银行却写在自己名下。她原先的丈夫是邮政支局局长,她过惯了吃馅饼、喝果子露酒的生活,现在在第二个丈夫家里连黑面包也不多见。她变得憔悴不堪,三年不到干脆把灵魂交给了上帝。当然,我的弟弟从来没有想过他对她的死负有责任。金钱如同伏特加,能把人变成怪物。妻子死后,他通过代售人买了一个有一百十二俄亩的田庄,有主人的正房,有仆人的下房,有花园,但没有果园,没有醋栗。可是我的尼古拉伊万内奇毫不气馁,他立即订购了二十棵醋栗,动手栽下,过起地主的生活来了。我去年去探望过他。那天天气很热。到处都是沟渠围墙、篱笆、栽成一行行的杉树,弄得人不知道怎样才能走到院子里去,应该把马拴在哪儿。我朝一幢房子走去,迎面来了一条毛色红褐的狗,皮球似的。它想叫几声,可是又懒得张嘴。厨房里走出来一个厨娘,光着脚,很胖,像刚灌好的香肠。她告诉我,老爷吃过饭正在休息。我走进屋里,他坐在床上,膝头盖着被子。他苍老了,发胖了,皮肉松弛。他的脸颊、鼻子和嘴唇都向前突出,看上去,就像一只肥鹅躺在被子里。“哦,你在这儿过得怎么样?”我问他。“还不错,感谢上帝,我过得挺好。”他已经不是从前那个胆小怕事的可怜的小职员了,而是真正的地主老爷。他已经习惯这里的生活,过得很有滋味。他吃得很多,在澡堂里洗澡,已经跟村社和两个工厂都打过官司。农民若不称呼他“老爷”,他就大为恼火。他做好事不是实心实意,而是装模作样。他当初在税务局里甚至害怕持有个人的见解,现在呢,说的都是至理名言,而且用的是大臣的口气。“我了解老百姓,善于对付他们,”他说,“老百姓也喜欢我。我只消动一动手指头,他们就会替我办好我想要办的所有事情。”这些话,都是面带精明而善良的微笑说出来的。他不下二十遍反反复复地说:“我们这些贵族,我,作为一名贵族……”显然他已经不记得我们的祖父是个农民。傍晚,我们喝茶的时候,厨娘端来满满一盘醋栗,放在桌子上。这不是买来的,而是自家种的,自从栽下这种灌木以后,这还是头一回收摘果子。尼古拉伊万内奇眉开眼笑,足有一分钟默默地、泪汪汪地看着醋栗,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随后他把一枚果子放进嘴里,得意地瞧着我,那副神态就像一个小孩子终于得到了自己心爱的玩具。“真好吃!”他贪婪地吃着,不断地重复道:“嘿,真好吃!你也尝一尝!”醋栗又硬又酸,不过正如普希金所说:“对我们来说,使我们变得高尚的谎言较之无数真理更为珍贵。”我看到了一个幸福的人,他梦寐以求的理想无疑已经实现,他已经达到生活中的目标,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他对自己的命运和他本人都感到满意。每当我想起人的幸福,不知为什么思想里常常夹杂着伤感的成分,现在,面对着这个幸福的人,我的内心充满了近乎绝望的沉重感觉。 (选自《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有删改)

      3.契诃夫被列夫托尔斯泰誉为“一流的幽默作家”,这小说就有强烈的幽默讽刺风格,请举例说明作品在手法运用上是如何体现这种风格的。(6分)

      ①比喻:如把尼古拉的狗、厨娘和他本人都比作猪,刻画了他们的可笑形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成为地主之后的尼古拉生活的慵懒无聊,极具讽刺性。

      ②夸张:如反复描写尼古拉对有醋栗的田庄的执念,夸大他为买到田庄而不顾一切存钱的行为,夸大他成为地主后的肥胖骄横等,达到了幽默讽刺效果。

      ③细节描写:如尼古拉把妻子的钱存进银行却写在自己名下的细节,突出了他的吝啬自私;尼古拉用苏打和蓖麻油给农民包治百病、摆出半桶白酒的细节,突出了他的伪善做作;尼古拉心满意足吃醋栗的细节,表现了他对平庸生活的满足。这些细节描写的运用,使人物可笑可悲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在幽默诙谐中传达出强烈的批判性。

      ④对比:通过对尼古拉在得到田庄前后待人接物不同态度的对比,突显了他的愚蠢可笑,幽默中有冷峻的思考,直讽社会现实。

      ⑤侧面烘托:写尼古拉的狗又胖又懒,厨娘邋遢肥胖,从侧面烘托了主人尼古拉慵懒和满足于平庸生活的形象,极具讽刺性。

      ⑥反语:如“他做好事,用苏打和蓖麻油给农民包治百病”,正话反说,突出了他的伪善做作,极具讽刺性。(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手法1分,分析1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麦子

      红柯

      他们住在祖国边疆旷野中的土房子里,要一直守护下去。不管是谁,问他们搬不搬走?他们都说要住下去。当然了,老婆婆的回答要平和一些:“搬走怎么办呢?你前脚走,草就后脚跟过来,这儿的草有多凶哇,你刚转个身,它们就爬到窗户上,往屋里钻。”老头脾气躁:“往哪搬?我搬走你住呀。”老头总以为他住的是宫殿。


展开余文
      房子又矮又小。房子高不起来,房子周围的树就不怎么高。这儿的树都是矮个儿,都是那种憨厚的榆树,树杈很多,叶子很密,就是长不高。风大。树像绿狮子,毛发纷乱,疯狂地扑打风,风疼得满地打滚,蹿到天上,发出长长的哨音,又跌落到洼地里发出猛兽似的嗥叫。风嗥叫起来,地都动呢。老头吓唬老婆婆:“树抽打它们呢,树是老天爷的鞭子,老天爷要抽它们,它们只能哇哇乱叫。”老婆婆战战兢兢:“老天爷为啥抽它们?”老头说:“谁让它们乱跑,老天爷可容不得谁整天乱跑。”

      老婆婆走到浓密的树林里,老头发现她竟然一身金黄,飘动着团团芳香,就像一头金色的豹子。豹子走在麦田里,麦子哗哗响起来。麦子的金光洒在榆树上,榆树叶子油汪汪的;麦子的金光洒在云朵上,云就像戴了金笼头,云跟牲畜一样弯下脖子在明净辽阔的苍穹上吃草,云吃草的声音很柔和,窸窸父。老婆婆摸麦穗呢。她的手像一只跳鼠,跳到麦芒上,麦芒浓密绵长就像夏天的睫毛,老婆婆触摸到夏天最美丽的地方。

      麦子在老婆婆掌心里颤动。

      老婆婆的手黄巴巴的,长满了像豆子一般的金黄的茧,那些茧豆真大呀,又圆又壮实,比麦粒儿大,比麦粒儿好看,就像一颗小太阳。大漠的太阳都这样子,小小一点,原野就像合起来的手掌,太阳在金色的指缝间回落。有时太阳会挂在树梢上,挣扎半天也挣不脱,把树都拉弯了,茂密的树梢牢牢地抱着太阳不肯松手,就像一个粗野的汉子紧紧抱着他心爱的女人。

      老婆婆的额头闪动着快乐的光芒,发出梦呓般的叫声:“长高了,长胖了。”老婆婆搓开一只麦穗,麦粒肥肥胖胖,软乎乎的,就像刚出生的婴儿。老婆婆用手轻轻拍打着:“哭哇哭哇,快哭上一声。”

      老婆婆曾生过一个孩子,那孩子夭折了。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生过孩子。

      那时,他们年轻力壮,老头自己动手做了几只木碗,换了一口大锅,好像他们要生一大群孩子。她说:“拿什么养活他们呀?”丈夫自豪得不得了:“咱们这里,想要多少娃娃就有多少娃娃。”丈夫大手一指,外边是辽阔的原野。

      旷野无边无际,伸向远方,好多年以后,从大城市来的洋学生把这辽阔的土地叫太平洋。

      老头不知道什么太平洋,老头只知道他要养许多娃娃,老头就从太平洋开始的地方垦荒。老头端着簸箕①把金黄的麦种大把大把撒出去,那正是落日时分,泥土波涛汹涌就像沸腾的金属。老头的手臂跟鹰一样伸向苍穹,把落日给遮住了,手臂粗壮的黑影投落到地上,随即发出一阵粗重的刷刷声。麦种的大网捕获了土地,肥大的土块跟鱼群一样跳起来,向四周奔窜。太阳落下去,麦子升起来。

      老头端着空簸箕,眼睛充满梦幻般的光芒。

      那年,他去团部接受重要任务。他已经30岁,他在农场最偏远的地方开荒种地,领导想起了他的婚姻问题。传他去团部的重要任务就是解决这个问题。他骑马跑了三天三夜,赶到团部。他喊报告进去的时候,政委正给一个青年女子谈话,政委的脸色不太好看。那女子却眉是眉眼是眼,长得很好看。他都看呆了。女子不看他,他看人家。政委说:“怪我无能,没把工作做通。”漂亮女子转身走了。他劝政委别生气:“那么漂亮的女子根本不适合我。”政委吃惊地看他,他说:“我那地方需要结实的女人,跟马一样结实的女人。光漂亮不中用。”政委说:“你要身体棒的,还真有一个,长相差些,心灵绝对美。”

      他很快就见到那个大块头女人,他们在猪圈见面的,她是炊事班长,兼管猪圈。她接触过好几个男的,都没谈成。她跟猪呆在一起,那些猪个个肥壮无比。大家发出惊叹:谁跟她过日子,谁就能肥壮起来。就是没人动这个念头。他们见面,她就说:“你这么壮,你还来找我。”他说:“谁不想壮。”“你想壮?”“我想壮。”“你找对人啦。”

      他们就这么说好了,她跟他走。她骑上团部最好的大白马,跟他走了。

      走进荒漠她就显出优势,她在空旷荒凉的景象中亮丽起来,他不停地看她,他故意把她让到前边,她圆浑浑的长脖子跟枯死的胡杨打个照面,胡杨就亮起来。坚实的木纹显得很清晰,她整个庞大的身躯一下子让大荒漠充满了生机。

      女人和骏马走在太阳的谷地里,女人就像起伏的群山。他没想到他能娶这么大一个媳妇儿,一个顶三个。

      “你说我一个顶三个。”

      “三个女人才顶你一个。”

      “从来没人这么说过我。”

      “我是你男人才这么说你。”

      “你是我男人,你就天天这么说我,我喜欢你这么说我。”

      跟那个年代所有的边疆故事一样,他们的洞房在地窝子里。他们说:“我们虽然住的是地窝子,但我们种的是太阳。”麦子生长的样子就像太阳升起来……

      长满谷地的麦子,大片大片的麦子……太阳落下去,麦子长起来。

      老头端着大簸箕,麦种撒光了,簸箕里还有泥土的光芒。“我把泥土的光芒端回来啦。老婆子开门啊。”泥土金闪闪的,老婆婆被吸引住了。

      “我们是簸箕命。”

      他们伸出手,手指蛋上指纹的纹路,没有一只斗,全是簸箕。斗才聚财,簸箕不聚财。老婆婆说:“咱不要财。”老婆婆搓开一只麦穗,搓出几十颗胖乎乎的麦粒,轻轻拍打着:“哈哈我有这么多孩子。”

      (注)①簸箕:用竹篾或柳条编的器具,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用来簸粮食等

      3.小说用多种风格的人物语言塑造了主人公多方面的品格,试作分析。(6分)

      答案:

      ①质朴的语言,塑造主人公长期守土的坚毅品格,如作品第一自然段中的人物语言。

      ②诗化的语言,塑造主人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品格,如“我们种的是太阳”。

      ③含蓄的语言,塑造主人公大美不言的奉献品格,如“我们是簸箕命”。

      关联教材:

      从《拿来主义》看鲁迅的幽默技巧 

      何娟

      《拿来主义》是鲁迅后期的一篇著名杂文,文章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革命文艺阵线内部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批判继承和借鉴才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正确态度。文章切中要害,举重若轻,亦庄亦谐,充分展示了鲁迅高超的幽默艺术。

      幽默,源于拉丁文humour,中文译名始见于20世纪20年代林语堂先生的《论幽默的译名》一书,是从英语单词Humor音译过来的,意思为有趣可笑而意味深长。举凡一切通过讽刺、影射、嘲笑、调侃等方式,将生活中不正常现象的本来面目和荒唐可笑之处暴露出来,引起人们发笑和思考的手段和刺激,都可归入“幽默”的范畴。幽默与鲁迅的杂文有不解之缘,鲁迅说杂文“是匕首、是投枪……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小品文的危机》)鲁迅的杂文既针砭时弊、切中肯綮,又尽可能幽默风趣。但其幽默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慧;不是诡辩的小伎俩,而是清醒的头脑、敏捷的思维所特有的大手笔。下面结合《拿来主义》一文略谈鲁迅的幽默技巧。

      一、妙用修辞

      1.活用反语,幽默而含讥。反语即反切,用与本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反语是鲁迅幽默艺术中最突出的技巧之一。在《拿来主义》一文中,鲁迅灵活、巧妙地运用反语,给一切反动势力以无情揭露和猛烈鞭挞。如: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发扬国光”是1934年5月28日《大晚报》报道美术家徐悲鸿、刘海粟去欧洲一些国家举办美术作品展览时的用语。鲁迅在这儿借用来反讽“送去主义”者不以卖国为耻、反以为荣的丑恶嘴脸。“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进步”似褒实贬幽默国民党反动政府媚外求荣、愈演愈烈的丑行,表达出鲁迅对学术退步、文化堕落的现实的强烈愤慨。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仿卖国者口吻,不顾事实上国家经济贫乏,却以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为由欺世惑众。“大度”在这里当然不是“慷慨大方”的意思,意在幽默“送去主义”者对民族利益的无耻而彻底的出卖。

      “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寓贬于褒,“国粹”指文化遗产中的精华,这儿用来指烟枪和烟灯,辛辣讽刺了对文化遗产中的糟粕恋恋不舍的封建遗老遗少们。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贬义词褒用,似贬实褒。“鼓吹”决不是唆使、煽动别人去干坏事,而是理直气壮、义正辞严地宣扬真理。“吝啬”不是“小气”,而是“珍惜”,借以强烈表达对经济、文化财富应有的正确态度。

      反语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战斗性。古往今来,许多愤世嫉俗的文人墨客,忧国忧民的有志之士,都常运用这一有力武器抨击时弊,抒发情怀。鲁迅作为一名反帝反封建的猛士,在他的杂文中每遇敌人“好用反语,每遇辩论,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迎头一击”(《两地书致许广平十二》)。或似褒实贬,或似贬实褒,使文章幽默而含讥,乐观而悲愤,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这种“迎头一击”的幽默是辛辣犀利而不留情面的,是能“正对‘论敌’之要害,仅以一击给与致命的重伤”《(鲁迅全集》第十一卷第40页)的。


展开余文
      2.生动比喻,幽默而形象。运用比喻说理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风趣,变陌生为熟悉,从而增强杂文的形象性和感染力,这也是鲁迅幽默艺术最突出的技巧之一。《拿来主义》一文中鲁迅就如何对待中国文化遗产这一个抽象繁难、困扰文艺界许久的话题,化繁为简,举重若轻,以“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然后叙述一个穷青年可能有的三种做法,以孱头式的“徘徊不敢走进门”,昏蛋般“放一把火烧掉”,废物般“接受一切”谐谑革命文艺阵线内部的三种错误倾向,即割断历史的逃避主义、全盘否定的“左倾”错误和主张全盘吸收的“右倾”错误。这种近似调侃的笔法,非常幽默风趣,但又很见批驳的力度。然后作者又分别以“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有益无害、高贵典雅的内容,要“拿来”而且“使用”;“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既有益处又有害处的东西,要吸取、使用它有用的方面,清除它有害的方面;“烟枪”“烟灯”“姨太太”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要“毁掉”“走散”,三层比喻深入浅出地指出“拿来主义”者应如何从文化遗产中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耐人寻味。

      又如:“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鲁迅使用老百姓口语中常用的比喻“打破大门”“碰钉子”形象地刻画出清政府从闭关锁国至落后挨打,最终与帝国主义签订一系列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事实,揶揄“闭关主义”的同时,又把“闭关主义”演化为“送去主义”的道理一语道破,较之于直陈史实来得风趣、幽默。借助生动的比喻以幽默风趣的说理,早在儒道争辉、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思想家们就创造性地运用了,无论是孟子的“引人入彀”,还是庄子的“涸辙之鲋”,都显示了这种独特的东方式的智慧。鲁迅继承了这一幽默传统,并结合时弊,充分发挥这种幽默技巧诙谐有趣的优点,尤其是在对待同盟者或自己队伍中人们的那些可笑、可鄙、落后、怪诞的言行和思想时,鲁迅常以比喻和故事作出形象的暗示,犀利却不沉重,谑而不伤,希冀被刺者苦笑着弃旧图新。

      3.引用群众语言,谑而不虐。鲁迅在谈到提倡白话的原因时说道:“四万万中国人嘴里发出来的声音,竟至‘不值一哂’,真是可怜煞人。”(《鲁迅全集热风》)鲁迅不仅提倡用群众语言,并亲笔力“写”,在文章中普遍地使用口语、俗语、惯用语、民间谚语等群众语言。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化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话本中的散场套话“欲知后事如何”,指出这批古董的下落不明,讽刺“送去主义”者的卖国行径。“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音译词“摩登”是“现代”“时髦”的意思,这是当时的流行语,鲁迅引用来自嘲批判“送去主义”主张“拿来主义”,这一思想在当时“送去”思想盛行的时代是极不合潮流的。

      “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引用民间俗语“不管三七二十一”,态度坚决,无论如何反正是做定了,再用口语“拿来”,态度鲜明,主张明确,短句掷地有声,形象跃然纸上。

      鲁迅的杂文用人们司空见惯似乎难登大雅之堂的词语表达深刻的思想或沉重的现实,明白如话,通俗易懂,使行文更加有生气,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幽默效果。

      4.精于仿词,妙趣横生。鲁迅为了增强幽默嘲讽的效果,在选词炼字方面,常常打破语言的常规,根据语境故意模仿某些现成的词语,翻造一些新词。“拿来主义”就是鲁迅运用仿词的修辞手法独创的新鲜而奇特的概念;“主义”指一种重大的原则和主张,是堂而皇之的政治术语,而“拿来”是最普通的日常生活的口语,这两个词十分有趣地嫁接在一起,不伦不类地惹人发笑。“送去主义”也很妙,不说“卖国”,而说“送去”,挖苦嘲讽的意味更强。鲁迅运用仿词这种修辞手法,尤其关注的是语言中所包含的含蓄而深沉的情感,反过来这种情感态度使这些表达也引人注目。

      二、描摹丑态

      一般意义上的论说文,靠的是说理的逻辑性、雄辩性,行文中以议论、叙述为主,很少出现绘画意义上的“描摹”。可鲁迅在杂文创作中往往运用绘画笔法描摹细节、表情、动作,活化丑态,让“画面”把读者带入更为深刻的理性思辨之中。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几位”和“几张”说明大师不多,作品极少,几乎到了少而无奈、寒碜可怜的程度。“捧”字颇富深意,动作的发出者是国民党政府的御用文人——“几位大师”,诚惶诚恐的“捧”,恭恭敬敬的“捧”,呈送对象则是帝国主义殖民者,一个“捧”字活画出“大师”们的奴性嘴脸。“欧洲各国”点明此次画展涉及到的国家之多,“一路”点明此次展览路线之长,“挂”则勾画出“大师”们大张旗鼓、自鸣得意却又寒酸可怜的丑陋之态。

      又如对于“送去主义”的危害,鲁迅形象地写道:“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形象的描摹,读者稍加想象眼前即可浮现出山河沦丧的不堪场面。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思想观点寓于传神的描摹中,不加评论,但取舍的角度却可以让读者在一览一思中得到。当然,作为作家的鲁迅的“画面”往往有更多的漫画性质,然而这正是鲁迅活化丑态力求神似的特点。

      三、“顺带一枪”

      鲁迅杂文中常有这样一种写法,在集中论述某一问题时,偶尔横插一句不动声色地对其他人或事予以讽刺,这种行文技巧鲁迅称之为“顺带一枪”。如:“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顺带幽默一下作了富家翁的女婿而炫耀于人的邵洵美等人的虚荣。鲁迅杂文中这种“顺带一枪”式的幽默是自然的,轻松的,温和的。既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添杂文的幽默效果,又可以增强杂文的战斗性,让对手有“芒刺在背”之感。

      从《拿来主义》一文中我们可以约略窥见鲁迅的幽默技巧。或妙用反语、比喻等修辞手法,或生动描摹,或“顺带一枪”,总能让读者从现实的深沉痛感中伴着苦笑而流下晶莹的泪珠,正如郑振铎所指出的,鲁迅“富有一种作家视为至宝的品格——这就是他所向披靡的幽默”(《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第4期)。但鲁迅又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者”,有“情不可遏”的激情,这就形成了鲁迅杂文独特的幽默风格,并对后世杂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侯晓旭

标签: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2022年新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2年新高考语文全国卷复习资料:现当代散文阅读专项突破
下一篇:2022年新高考语文全国卷复习资料:小说人物形象的概括方法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