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高考复习指导
阅读:107 2022-04-22
标签:
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2022年新高考语文全国卷复习资料中国古代文化题总论
与传统文化复兴相呼应,消失近二十年的文化常识题从2014年开始,登陆全国语文卷。2018年的《考试说明》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列为考点。回顾考题,能发现这一考点呈现出因文设题、结合语境、衔接教材、适度拓展的特点。兹举三例:
1.( 2017年高考全国I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2.(2017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左:文中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将东。
B.三代:文中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须如实填报三代履历。
C.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饭。多形容清贫者对长辈的供养,如成语“菽水承欢”。
D.趋庭:《论语》中有孔鲤“趋而过庭”的记载,后世将子承父教称为“趋庭”。
3.(2017年高考天津卷)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干支纪年法中的“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B.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C.古代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D.土地孕育五谷,五谷之长为稷,古代帝王对土神“社”和谷神“稷”进行祭祀,后世以“社稷”代称国家。
从上面三题来看,文化常识题的特点有:
①强化了文化常识的语境意识。选择项内容表述正确的不一定是相关词语的语境意义。如江苏卷B项说“三代”是“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须如实填报三代履历”,这句话本身没有问题,但文中指的是夏、商、周三代。
②源于教材,衔接教材。如江苏卷“趋庭”源自《滕王阁序》“他日趋庭,叨陪鲤对”,选项表述是对教材内容的合理延伸。天津卷B项直接取材《师说》。
③因文设题,取材范围更加广泛。全国卷对“以字行”的考查,江苏卷对“菽水承欢”的考查,天津卷对“社稷”的解说,都是根据选文特点,巧妙拓展,让学生有似曾相识之感。
平时进行文言文训练,要根据题目,挖掘没有设题的陌生的文化常识,及时积累。同时要注意有些文化常识和成语的关联,如江苏卷的“菽水承欢”,这一动向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如成语策名就列、策名委质。(请参考本书相关章节,理解这两个成语。)
此外,要了解文化常识题常见的错误类型:
①扩大范围。如将“朕”解释为诸侯王和皇帝的自称,对“六部”的职权区分不清。
②缩小范围。如将“崩”解释为仅仅指帝王的死。
③种属错位。“姻亲”和“血亲”的关系。
④张冠李戴。如“庙号”和“谥号”,“贡士”和“进士”。
⑤忽视语境。如“闻人”特指旧社会流氓帮会中威势显赫的头面人物。但在《荀子。宥坐》:“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中,指“有名望的人”。
⑥以今释古。如“首相”“山东”“中国”。(请参考本书相关章节。)
⑦故意曲解。如“古人读书,无乐器伴奏称为弦歌,有琴瑟伴奏称为诵”,“有”和“无”应该颠倒。再如,将年号“贞元”,故意解释为“古代以元亨利贞喻春夏秋冬,故借指时令的周而复始和天道人事的转换。”
侯晓旭
标签:
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2022年新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2022年新高考语文全国卷复习资料:整体连贯三注意,前后句式看关键——语句补写方法
下一篇:
2022年新高考语文全国卷复习资料:新闻题解题技巧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