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高考复习指导
阅读:135  2022-04-22
标签: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指导:时评写作的基本结构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理解“引——议——联——结”的写作思路的具体要求。

      2.能用简洁精炼的语言写好时评开头“引-评-立”三步。

      3.培养学生关注时事新闻、善于思考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重点难点

      重点:写好时评开头,熟练运用材料,明确“引-评-立”的写作步骤。

      难点:借助范文理解“引议联结”的写作要求。

      【预习案】

      一、问题导读

      2022年3月21日,一则突发新闻震惊中国。中国东方航空MU5735航班从昆明飞往广州时,于14:23分坠毁于广西藤县境内,机上共载有123名乘客及九名机组人员。

      空难发生后,各部门迅速投入紧急救援之中,得知消息的人们纷纷为机上人员祈福,期盼奇迹发生。然而,在这举国同悲的时刻,网上却有人蹭起了热点。

      飞机失事以后,短短一两个小时,网络上竟出现了20多位“幸运儿”,自称没登上飞机,大谈“听到坠机新闻后”的感受。而经记者多方采访求证,目前可以确认,真正没登机的只有两人。

      与此同时,各种自称“坠机前最后画面”的视频充斥网络,事后证实基本上都是假的。

      还有一些营销账号,借着事故推销起了人身保险。

      某楼盘的一张“愿MU5735航班的亲人平安回家”的海报也在网络流传,上面还附上了楼盘案名、电话、地址。

      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先后发布公告,对一些发布不实消息、利用东航空难炒作营销的账号进行封禁处理。 

      对以上现象,你如何看?                                        

      二、知识梳理

      引议联结 循序渐进 写好新闻时评

      怎样写好时评?

      先看一例。

      别把“惩戒”和“伤害”混为一谈

      钟焦平

      几天前,网曝陕西一小学生未完成作业,遭班主任撕裂耳朵,这很容易让人把它和另一条新闻联系起来:青岛市制定《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赋予了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惩戒权。“惩戒”和“伤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应当明确,撕裂学生耳朵根本不是什么教育惩戒,而是教师伤害学生的反教育行为,是任何学校教育都不允许的。有媒体提醒,教育惩戒不等于可以体罚学生。提醒当然有必要,但如果以此类恶劣个案作为否定教育惩戒的反面例证,那就等于把“惩戒”和“伤害”混为一谈,客观上是对教育惩戒的“污名化”。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教育需要说服,也需要惩戒,没有惩戒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培养受教育者对真理道义的敬畏之心。不作说服教育,人心无以生“敬”,没有批评惩戒,则人心无以生“畏”。必要的惩戒,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是很重要的教育手段,但今天却成了需要讨论的话题,真是耐人寻味。就算是当下欧美现代教育中,学校和教师也保有适当的惩戒权。比如在英国,教师可以像中国古代的私塾先生那样给学生来个打手心,教育惩戒何以在咱们这里有了敏感性呢?

      应该看到,这些年来,一些学校和教师之所以对少数学生不敢管、不敢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某些偏执观念得以流行并成为一种评价标准,不断影响和渗透到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来,使教育的舆论环境严苛有余,宽容和理解不足,这使得对学生的教育惩戒,成为教育者不愿为、不敢为的事情。比如一些媒体常常把权利意识强调到极致,对任何学校教育的手段和过程,都放到极端权利的天平上来衡量,对复杂教育过程的简单裁判,压缩着学校和教师正常的教育空间,连对学生的必要批评都让人顾虑重重。

      任何人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都应保护和尊重,但把个体的普遍权利和必要的教育惩戒对立起来,那权利意识就成了脱离学生成长实际的绝对“正确”,以这种凌空蹈虚的虚妄标准来评价教育过程,最终影响的只能是学生的健康成长。近些年来,校园暴力问题突出,缺少惩戒教育无疑是原因之一。如果我们有完备的教育惩戒体系,孩子们表现出的任何非社会性行为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矫正,也许校园暴力就不会这么普遍和严重。在教育评价中滥用西方的权利观念审视教育,这是缺少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的表现。没有这点自信,还能有自信的教育吗?

      青岛提出的教育惩戒,是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手段提出来的,体现了一种教育担当。作为地方规章,其探索和尝试值得鼓励,也值得期待。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身心能够健康成长才是最大的权利,学校教育如果不能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权利,才是对学生真正的伤害。

      (选自《中国教育报》,略有改动)


展开全文阅读
      这是按照“引——议——联——结”思路写就的时评文,如何写好新闻时评类材料作文,本文可以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总结如下:

      (一)“引”须简洁。

      文章第一段为“引”——引析材料,形成论点。作者先以一句话概述两则新闻事件,再以“‘惩戒’和‘伤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句作评议,以“不能混为一谈”表明态度,提出中心论点。有事件概述,有简要评议,有中心论点,“引—评—立”,步骤齐全,全段两句话,105个字,要言不烦。

      (二)“议”有深度。

      文章第二、三两段为“议”——回议新闻事件,阐述论点。第二段阐述将“惩戒”和“体罚”混为一谈的实质,指出把“惩戒”和“伤害”混为一谈客观上是对教育惩戒的“污名化”;第三段阐述教育惩戒和说服教育的关系,着重指出,没有惩戒的教育,人心无以生畏,不是完整的教育。第二段给“混为一谈”定性质,第三段阐述教育惩戒的意义,两段议论就事说理,透过现象看本质,颇有深度。

      回议新闻事件是时评文最为重要的内容,本文二三两段是从“定性质”和“谈意义”两个方面进行“回议”的。也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回议”,如:论是非,即对事件的是非优劣进行分析评判,指出事件或人物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或是错在什么地方;说危害,即分析事件会有对社会哪些的危害,会产生怎样消极的后果;挖根源,即从社会、历史、心理等方面探寻事件产生的原因,为时代号脉,为社会把诊;等等。

      (三)“联”有高度。

      第四五两段为“联”——联系扩展,例析议论。这一部分是联系实际说道理,是回评的拓展和延伸。本文第四段联想教育现状,分析教师对少数学生不敢管、不敢问的社会原因,指出根源之一在于“某些偏执观念得以流行并成为一种评价标准”;第五段联系校园暴力,分析把个体的普遍权利和必要的教育惩戒对立起来的危害。这两段议论,既紧扣新闻事件,又超越新闻事件本身,作者站在时代前沿,联系当前教育中的热点话题,居高临下地予以评议,高屋建瓴,颇有“指点江山”的气势。

      (四)“结”须扣题。

      文章第六段为“结”——回扣材料,升华总结。这一段先以“青岛提出的教育惩戒” 回扣开头的新闻事件,再以“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手段提出来”,“体现了一种教育担当”升华总结,最后以什么“才是对学生真正的伤害”回扣中心论点和标题。全文扣题紧密,纲举目张,既展得开,又收得拢,挥洒自如,一气呵成。

      三、预习自测

      阅读“问题导学”的新闻材料,从“网络乱象”为切入点,写一则时评的开头,即“引”,要求:字数在150字以内,落实“引——评——立”三步骤。

      

      

      

      

      

      

      

      

      【探究案】

      一、探究问题

      如何写好时评的开头?“引——评——立”如何做到要言不烦?

      (一)简明扼要“引材料”。

      “引”非照搬材料,而是要对材料进行加工,从你选择的切入点出发进行概括。

      比较下面两个片段:

      (1)东航MU5735折翼,132名空乘人员的生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网络上,人们为救援工作出谋划策,发言祈祷平安、期盼奇迹,慰问遇难者家属,积极举报借空难造谣、营销等不良行为……

      (2)针对一些借东航空难造谣、炒作、营销的网络乱象,官媒连续发文痛斥,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迅速行动,采取禁言、封号等措施,有力地遏制了这股歪风……

      很显然,切入点不同,引用材料的角度就会有差异,思考:上述两则材料分别是从哪个角度切入?

      片段一:                                                     

      片段二:                                                     

      (二)一句话“评议”,亮明观点。

      “评”是你给“引”的新闻事实定性、亮明态度的过程。要注意,“评”不是简单地说“对”或“错”,“赞成”或“反对”,需要有相应的一依据和理由,这就是文章的立意,也是整篇时评展开议论的根本出发点。

      比如片段一,可以如下立意:

      1. 清朗网络,需要你我共同努力。

      2. 网络文明折射社会文明素养。

      3. 人文关怀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面镜子。

      ……

      立意不同,“评”的内容也会不同。试上面三个立意中选择一个,片段一接上一句话的“评”。

      东航MU5735折翼,132名空乘人员的生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网络上,人们为救援工作出谋划策,发言祈祷平安、期盼奇迹,慰问遇难者家属,积极举报借空难造谣、营销等不良行为……                                                                         

      二、课堂小结

      【检测案】

      当堂检测

      就“片段二”引用的内容,你觉得可以怎样立意?至少写两个,并就其中一个完成开头段“引-评-立”的写作。

      立意一:                                                    

      立意二:                                                    

      针对一些借东航空难造谣、炒作、营销的网络乱象,官媒连续发文痛斥,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迅速行动,采取禁言、封号等措施,有力地遏制了这股歪风。 

侯晓旭

标签: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2022年高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指导:学写时评(总论)
下一篇: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指导:时评写作(有针对性地阐发议论)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