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高考复习指导
阅读:157  2022-04-24
标签: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资料: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特殊称谓
 1.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元元、氓等。

      注意:白衣

      ①白色的衣服。杜甫《可叹》:“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成语“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也说“白衣苍狗”。

      ②古代无功名的人代称。平民、百姓。《汉书崔驷传》,誓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宪谏,以为不宜与白衣会。静意思是:过了不多久,皇帝来到窦宪家。当时崔骃正好在窦宪家,皇帝听说后想要召见他。窦宪劝谏皇帝,认为不宜与平民相见。③古代替官府办事的小官吏。

      2.职业的称谓。

      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

      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师说》中的“师裹”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提到的“师旷”,“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柳敬亭传》中的“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优”,亦称优伶、伶人,古代用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

      3.对父母的称谓。

      椿萱:大椿长寿,后世因以椿称父。萱草令人忘忧,后世因以萱称母。椿萱连用,代称父母。怙恃:依靠、凭借,后作为父母的合称。《诗经小雅》:“无父何怙,无母何恃!”严父和慈母的合称。清代周亮工《北上留别冯伯宗》诗:“莫悲弟妹凋零尽,须慰严慈衰老馀。”考妣:《札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考妣,指死去的父母。从上文可见,“嫔”可作死去妻子的代称。

      4.年龄的称谓

      称  呼 年   龄 说     明

      汤饼之期 出生3天 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襁褓 未满周岁的婴幼儿 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

      睟盘之期 1岁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 :“三朝洗儿,曰汤饼之会;周岁试周,曰睟(zuì)盘之期。”试周,婴儿周岁时,“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取。”

      周晬(zuì)小儿周岁 婴儿满百天或周岁叫晬。

      初度 周岁 后来泛指生日为“初度”,如六十岁生日称“六十初度”。

      冲龄 幼年

      孩提 幼儿

      (约2-3岁)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儿笑也。

      黄口 幼儿 《淮南子》:“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

      垂髫之年 儿童(3、4到7、8岁)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

      鸠车之戏 5岁 晋代张华《博物志》:“小儿五岁曰鸠车之戏,七岁曰竹马之戏。”鸠车是古代一种儿童玩具,抚尘是堆沙之类的游戏。这是用儿童爱作游戏的特点代指年龄。李白《长干曲》:“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竹马之游 7岁

      总角之年 童年时期 古时儿童束发为两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称总角。

      童龀(chen4) 童年

      (7、8岁)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

      幼学之年 10岁 《札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金钗之年 女子12岁

      豆蔻年华 女子13、14岁 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舞勺之年 男子13岁 《札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

      舞象之年 男子15岁

      成童之年 男子15岁

      束发之年 男子15岁 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成童。

      志学之年 男子15岁 《论语为政》: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及笄之年 女子15岁 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表示成年。

      待字之年 女子15岁 女子成年待嫁。古代女子到了15岁,会把头发梳起,插上簪子,表示已到出嫁年岁,称“待字”或“待字闺中”。

      碧玉年华 女子16岁

      桃李年华 女子20岁

      弱冠之年 男子20岁 古代仪礼,男子20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年。由父亲主持。

      花信年华 女子24岁 花信,开花的信息。二十四番花信风,又称二十四风,因为是应花期而来的风,所以叫信。根据农历节气,从小寒到谷雨,共八气,一百二十日。每气十五天,一气又分为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气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


展开全文阅读
      而立之年 30岁 见上“《论语为政》”

      不惑之年 40岁

      成丁之年 传说40岁 丁年,壮年。《李陵答苏武书》:“丁年奉使,皓首而归”。

      知命之年 50岁 见上“《论语为政歹》”

      知非之年 50岁 《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1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

      耆艾之年 五六十岁 《札记》:“五十曰艾,六十曰耆。”

      耳顺之年 60岁 见上“《论语为政》”

      花甲之年 60岁 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

      杖乡之年 60岁 《札记王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子国,八十杖于朝。”意思是说:五十岁可以拄杖行于家,六十岁可以拄杖行于乡里,七十岁可以拄杖行于国都,八十岁可以拄杖出入朝廷。

      杖国之年 70岁

      古稀之年 70岁 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从心之年 70岁 见上“《论语为政》”

      悬车之年 70岁 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

      杖朝之年 80岁 见上“《札记王制》”

      鲐(tái)背之年 80至90岁合称 老年人背部的褶皱如同鲐鱼的斑纹,泛指老人。

      耄耋之年 八九十岁 《札记,曲礼》:“七十曰耋,……八十九十曰耄。”

      期颐之年 100岁 期是期待,颐是供养。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需期待别人供养或照顾。

      注:  民间称77岁为“喜寿”,88岁为“米寿”,99岁为“白寿”,108岁为“茶寿”。

      ●朋友关系称谓

      称呼 释义 出处

      益友 对自己有益的朋友 《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损友 对自己有害的朋友

      金兰之交 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刎颈之交 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患难之交 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贫贱之交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交的朋友 《后汉书宋弘传》:“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竹马之交 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好朋友 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布衣之交 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 《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忘年交 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南史何逊传》:“逊字仲言,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

      忘形交 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 《新唐书孟郊传》:“孟郊者,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愈一见,为忘形交。” 

      车笠交 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 《古越谣歌》:“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君担簦,(deng1,斗笠)我跨马,他日相逢为君下。”

      君子交 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 《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苦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神交 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三国志诸葛瑾传》:“孤与子瑜,可谓神交。”

      管鲍之交 彼此信任了解的朋友 《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

      竹林之交 亲密的朋友 魏晋竹林七贤游集于竹林之下。

      (三国魏时七位名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

      鸡黍之交 守信用的朋友 后汉书范式和张邵的故事。

      死友 交情笃厚,至死不相负的朋友 《后汉书范式传》:“范式与张劭为友,劭病笃……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

      ●避讳

      避讳分狭义和广义两种。避讳的范围很广,有国讳、私讳、俗讳等。从感情色彩看,避讳又分敬讳、忌讳、憎讳。狭义的避讳就是不直称尊长的名字,凡遇到和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面,则用改字、缺笔等办法来回避。

      ◆避国讳

      统治者为突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维护森严的等级制度,强迫全国的人避用他们的名。此为国讳,或叫公讳。秦始皇姓赢名政,为了避讳“政”字,便改“正月”为“端月”,或改“正”字的读音为平声,于是就读“征月”了。直至现代,民间仍是这样读法。

      ◆避家讳(避圣人、尊者讳)

      家讳是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作法。与“国讳”相对,也叫“私讳”。杜甫父亲叫“杜闲”,一生写诗近三干首,不用“闲”字。杜甫母亲名“海棠”,寓居盛产海棠的四川,从未写过海棠诗。宋朝时,为避孔子讳,将“丘”姓改为“邱”。

      ◆避恶人讳

      如“人从宋后少名桧,我来坟前愧姓秦。”

      ◆其他避讳

      古人忌讳言“钱”,“古人以钱之名不雅驯,缙绅先生难道之,故易其名曰赋、曰禄、曰饷,天子千里外曰采。采者,采其美物以为贡,犹赋也。”常见说法是“孔方兄”。将请人作诗文、字画的钱称作甜润笔“。忌讳说大小便,称作“更衣、出恭”等。

      ◆避讳的方式

      比较常见的有改字法、空字缺省法、缺笔法。以同音字、同义字、近音字、近义字来代替应避讳的字,是最常用的方法。如秦朝为避秦始皇嬴政的讳,该“正月”为“端月”。晋代为避晋景帝司马师的名讳,改“师”为“帅”等等。

      ◆避讳举例

      (1)佛教观世音菩萨,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称“观音菩萨”。柳宗元《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人风”其实是“民风”,因避李世民讳。


展开余文
      (2)康熙朝因避“玄烨”讳,唐玄宗改称“唐明皇”,李玄霸为“李元霸”,玄武门为“神武门”。

      (3)司马光出使辽国,辽主名“耶律德光”,因同名“光”而辞退差使。

      (4)宋御史中丞刘温叟因父亲名“岳”,为避讳终身不听音乐,因“乐”“岳”同音。如果他父亲名“帆”,大概只能饿死,因为“帆”“饭”同音。

      (5)吕后名雉,凡遇雉字均改“野鸡”。

      (6)汉文帝刘恒,把恒娥改名“嫦娥”,把恒山改为“常山力。

      (7)汉宣帝刘询,荀子在汉代成“孙卿”。

      (8)汉光武帝刘秀,秀才改为“茂才”。

      (9)汉明帝刘庄,《庄子》改为《严子》。

      (10)晋文帝司马昭,王昭君改称“明君”或“明妃”。

      (11)西晋孝愍帝司马邺,地名建业改为“建康”。

      (12)晋简文帝郑后小字阿春,《春秋》改为《阳秋》。

      (13)孔子儿子名孔鲤,后世子孙称鲤鱼为“红鱼”,祭祖时不用鲤鱼用鲫花鱼。

      注意:  掌握‘讳’字。舅讳“可以作为“死”的委婉说法。在死后的君主或尊长名字前加叠讳序字,表示尊敬。例如,明代归有光《先妣事略》:“先妣周孺人……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先妣事略》是归有光追忆亡母的文字,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舅母亲名桂,外曾祖叫周明,外祖父叫周行,是位太学生。孺(rú)人:明清时代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封孺人,后成为古人对母亲或妻子的尊称。

      【专项训练】

      1.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氏”在夏商周时用来区别贵贱,贵者有名有氏,贱者无名无氏。氏可用国名、邑名、官名、职业名、住地名等。(贱者有名无氏)

      B.“闾里”可以指乡里或城里平民居住的地方。“闾里”在汉代也是对城市居民实行监管、宵禁、征役的基本单位。

      C.“西域”是汉以来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其广义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

      D.“谥”分为官溢和私谥、褒谥和恶谥等。君主的谥号一般由礼官确定后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

      2.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姓是族号,氏是姓的分支)

      A.慕容是非汉族的复姓,上古有姓有氏,氏是一种族号,姓是氏的分支,后来姓氏不分。

      B.禁中,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为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随意出入,也称宮禁。

      C.节是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如《苏武传》中“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

      D.百姓上古指百官,《尚书》“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就以百姓、黎民对称。

      3.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供长辈呼唤,字供平辈和晚辈称呼,字和名有联系。

      B.古人的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C.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陛下、孤、寡、不谷等,分别有台阶之下、小国之君、少德之人、不善等义。

      D.古人称籍贯或郡望时也有所不同,籍贯就是称其出生地,而郡望则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4.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伉俪”喻夫妇,对老师称“子”“夫子”“师”“先生”。

      B.臣民称皇帝为陛下,皇帝对臣下表示宠爱时称臣下为“卿”“爱卿”。

      C.古人在称谓前加“先”字,表示己死,如已死的父亲为“先考”,已死的母亲为“先妣”。

      D.“卑已尊人”是民族的传统,称别人的父亲为令堂、令尊等:自己的父亲为家慈、家尊。

      5.(2017年全国1卷)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二、教育科举

      【取士制度】

      ●世卿世禄制

      夏,商、周时期。选官以“亲贵合一”为原则,官位世袭,君主不能任意罢免。

      ●荐举(察举)制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是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方法可以分为特举和常举。特举是指有朝廷下诏朝臣、郡国太守,推举贤良方正、敢直言进谏者,经皇帝策问后授以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汉代避光武帝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等。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注意:(1) 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两种科目。孝,孝悌之人。廉,清廉之士。后来合称孝廉。明清时成为举人的称呼。

      (2)秀才,汉代举荐人才的科目,是“才之秀者(才华秀美)”的意思。唐初设秀才科,后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称呼。明清时专门称府、州、县的生员为秀才。

      ⑶官吏向君主举荐人员,泛称贡举。由古代“乡举里选”及“诸侯贡士”发展而来。汉初令郡国举孝廉,为贡举之始。后来用以指科举考试。

      ●对策

      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称为对策。自汉代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射策

      汉代考试取士的方式之一。一种以经术为内容的考试方法。主试者提出问题,书之于策,覆置案头,受试人拈取其—,叫做“射”;按所射的策上的题目作答。后来泛指应试。唐代皮日休《三羞》诗序:“丙戌岁,日休射策不上,东退於肥陵。”

      ●征辟制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是指朝廷、官府直接征召某人当官。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注:征聘,东汉时,任命中央高级官员不从其他官职中选调,而是地方举荐,由皇家直接下诏礼聘知名人士,也叫“征”“征召”“征举”。

      ●九品中正制

      也叫“九品官人之法”,魏晋南北朝时的官吏选拔制度,曹丕设立。通过品评,将人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朝廷任命中正官到各地主持品评,被评为上等的人将被推荐到各级政府中去做官。

      ●科举制

      指(隋唐到清朝)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的四书五经等,文章格式必须是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准。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止。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特点

      (1)分科考试。(2)取士权归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与察举制的“他荐”相区别)。(3)主要以成绩定取舍。

      ●科举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展开余文
      ●科举制度的发展

      ◆唐代

      (1)唐代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⑵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秀才科后来渐废。明经、进士两科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进士科主要考诗赋。

      (3)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誉”。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到曲江宴饮,称“曲江会”,酒宴时挑选少年俊秀者,遍游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探花郎)”。所以,“曲江会”也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叫“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4)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

      (5)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名人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

      (6)武则天时创殿试和武举(以后历朝沿袭)。武举由兵部主考。

      ◆宋代

      (1)宋代的科举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宋代常科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进士科最受重视。宋以后科举仅有进士科。进士科考试内容王安石改为主要考经义。

      (2)宋代科举实行糊名和誉录制度,防止徇私。

      (3)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誉录就是将考生的试卷另行抄录。

      【明清科举】

      考试名称 考试时间 考场 主考官 中者称谓 备注

      院试 三年两次 县、府、州 各省学政 生员(秀才)第一名:案首

      乡试

      (秋闱)子、卯、午、酉年八月(桂榜)京城和各省城贡院 中央政府特派官员 举人 第一名:解元(jiè)

      会试

      (春闱)乡试次年三月(杏榜)京城礼部 钦差大臣 贡士 第一名:会元

      殿试 会试同年四月(金榜)皇宫 皇帝 进士 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相关名词解释

      ◆童生试

      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每三年举行两次。丑、辰、未、戌年叫“岁考”,寅、巳、申、亥年叫“科考”。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成名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院试

      明清时童生试最后一阶段考试,由各省学政主持。院试分正试、复试两场进行。被录取者送入府、县学校,叫“进学”,也叫“入泮”。

      ◆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考试,也叫“大比”,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闹。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人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录科等考试合格者,均可应考。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到庆典加科为恩科。

      ◆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考试,分三场,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阉。考期在二月,乾隆时改为三月。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逢辰、戌、丑、未年为正科,若乡试有恩科,则第二年也举行会试,称会试恩科。

      ◆殿试

      也叫廷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时间在会试后一个月。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疗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也叫殿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鼎甲

      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进士

      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披宫锦

      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故“披宫锦”代指考中进士。清朝袁枚《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

      ◆状元

      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状元的别称还有状头、榜元、榜首、殿魁、廷魁、魁元等。

      ◆殿撰

      这是明清时代对状元的别称。唐代的状元并不特别被看好,其授官也与普通进士无差别。宋代状元的地位逐渐提高,但最初授职大多为从八品的州府推官、通判或军的签判。元代左右榜状元开始授予集贤院或翰林院修撰一职,这是从六品的中央官。自明代始,状元的起步宫为翰林院修撰成为惯例,一直到清末相沿不变,翰林修撰基本成为状元的专属,于是就有了殿撰这一称谓。

      ◆会元

      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

      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也叫“解首”。唐代投考进士的考生随地方贡品解送入京考试,称之为“解”或“解送”,故后世称乡试为“解试”,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就是“解送者之首”的意思。

      ◆贡士

      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

      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

      ◆生员

      即秀才,通过院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

      ◆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明朝三百年历史也只有黄观、商辂(lu4)两人连中三元。

      ◆同年

      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唐代称同中进士的人为同年,明清乡试、会试同榜登科者都称同年。顾炎武《生员论》“同榜之士,谓之同年”。

      ◆及第(登第、登科)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注意:策名

      在竹简上写上名字。指①报名参加科举考试。②科试及第。③入仕做官。如成语“策名就列”:书名于策,就位朝班。意指做官。

      ◆金榜

      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副榜

      科举时代会试或乡试取士,除正榜外另取若干名,列为副榜,相对正榜而言。始于元至正八年。明永乐中会试有副榜,给下第举人以作官的机会。嘉靖中有乡试副榜,名在副榜者准作贡生,称为副贡。清只限乡试有副榜,可入国子监肄业。

      ◆座师

      科举制度中,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

      ◆科举四宴

      (1)鹿鸣宴

      “鹿鸣宴”是为乡试后新科举人而设的宴会。起于唐代,宋没有,明清沿用,因为宴会上要唱《诗经小雅》中的“鹿鸣”之诗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之所以取名“鹿鸣”,是因为鹿与禄谐音,古人常以鹿来象征“禄”的意思,新科中举乃是入“禄”之始。)

      此宴设于乡试放榜次日,宴由地方官吏主持,宴请之人除新科举子外,还有考场工作人员等。

      (2)琼林宴

      琼林宴是为殿试后新科举人举行的宴会,始于宋代。赐宴都是在汴京“琼林苑”举行,故有此称。政和二年以后,又改称“闻喜宴”。元、明、清三代,又称“恩荣宴”。

      (3)鹰扬宴

      “鹰扬宴”是武科考乡试放榜后而设的宴会。清制,武乡试放榜后,考官和考中武举者要共同参宴庆贺。所谓“鹰扬”,乃是威武如鹰之飞扬之意,取自《诗经》。

      (4)会武宴

      “会武宴”是武举考殿试放榜后举行的宴会。自唐朝开始,武科殿试放榜后都要在兵部为武科新进士举行宴会,以示庆贺,名曰“会武宴”。

      【学校、老师、学生、考试】

      【学校】

      ◆学校

      西周时,京城由国家设立的学校称“学”,即“国学”;地方学校最高级别的称“校”,设于乡,称“乡校”。

      ◆国学

      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国学根据学生入学年龄和程度的高下,分大学和小学两级。大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刀(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大学以礼、乐、射、御为主。

      天子所设者叫“辟雍”,诸侯所设者叫“泮宫”。后世国学为京师官学的通称,尤其指太学和国子学。近代称古代的学术文化为国学。

      ◆乡学

      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庠序

      中国古代的地方学校。夏称学校为“校”,商代称学校为“序”,周代称学校为“庠”。《孟子》:“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辟雍

      本为周天子所设大学,校址圆形,取四周有水,形如璧环为名,又叫“璧雍”。方位不同,称呼也不同,南称“成均”,北称“上庠”,东称“东序”,西称“瞽宗”,中称“辟雍”。其中,“辟雍”最受尊崇。

      ◆泮(pàn)宫

      西周时诸侯设立的国学。规模小于辟雍。泮是半圆形之水,泮宫三面有水,形似半璧。明清时,生员(秀才)入学称“入泮”。

      ◆太学

      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太学”之名西周就有。汉武帝元朔五年,始置太学,立五经博士。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而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唐设国子、太学、广文、四门,隶属园子监。明以后只设国子监,不设太学。总之,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

      ◆国子监

      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稷下学宫

      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书院

      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精舍

      东汉时为学者读书教授之所。僧侣、道士也称他们传经授道之处为精舍。书院兴起后,书院也称精舍。

      ◆官学

      中国历代各级官府直接举办和管理的学校。

      ◆私学

      中国历代私人办的学校。私学有多种形式,如蒙学、书馆、经馆、私塾、书院等。孔子是私学的开创者。

      【老师】

      ◆学官

      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

      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古代祭祀或宴会时,由年高望重者一人举酒祭神,所以祭酒原是一种荣誉之称,后来指学宫的主持人。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长,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之长。

      ◆博士

      古代学官名,始于战国。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汉文帝置一经博士,汉武帝置五经博士,晋置国子博士,唐设太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医博士等,后世沿置。《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注意:旧时博士也指从事某些服务行业的人,如茶博士。

      ◆五经博士

      汉初,《易》、《书》、《诗》、《礼》、《春秋》每经只有一家,每经置一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故称五经博士。

      ◆司业

      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

      学官名。清代设“提督学政”,简称“学政”,也称“督学使者”。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库。”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教授

      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

      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经师

      汉代以儒家经学教授生徒的学官。

      ◆教谕、训导     学宫名。

      ◆教习     学官名。明代选进士入翰林院学习,称庶吉士,训课庶吉士者称教习。

      ◆直讲    学宫名。始于唐代。掌佐博士、助教讲授经术。

      ◆山长    宋代书院的负责人,或称“山主”“洞主”。

      ◆学正    一种是宋、明、清国子监中的学官。协助博士教学。一种是地方学校的学官。

      ◆西宾    也说“西席”,旧时宾位在西,故称。常用于对墊师或幕友的尊称。

      【学生、考试】

      ◆监生

      “国子监生员”的简称,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上舍

      宋代太学分外舍、内舍和上舍,学生可按一定的年限和条件依次而升。明清因以“上舍”为监生的别称。“上舍”也可作为对一般读书人的尊称。如“邑令亦素有嫌隙,因诬君通海上,置诸狱中。君素勇健,夜毁梏,踰垣出,  匿某上舍家,久之,亡走滇南。”

      ◆诸生

      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纳贡

      明清两代,府、州、县的生员,捐纳白银若干而取得贡生资格,可以进入国子监学习的贡生称为“纳贡”。

      ◆经魁

      明代科举有以五经取士之法,每经各取一名为首,名为“经魁”。乡试中每科必于五经中各中一名,列为前五名,称“五魁”。后五经取士废除,仍沿称乡试第三、第四、第五名为“经魁”。(乡试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

      ◆北闱、南闱

      ①明代北京的顺天乡试贡院,称“北闱”,明清两代的顺天(北京)乡试也称“北闱”。明代南京的应天乡试贡院称“南闱”。

      ②明代的会试(礼部试、礼闱)从仁宗洪熙元年(1425)起,南人、北人分房取中,规定录取名额中,南人占十分之六,北人十分之四,称为南闱、北闱。

      ◆棘闱    科举时代对考场、试院的称谓。闱,考场,如春闱、秋闱。

      ◆贡院

      贡院,科举时代举行科举考试的机构和场所。贡,就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贡献给皇帝或国家的意思。贡院最早始于唐朝。现存有江南贡院、北京贡院、定州贡院、川北道贡院等遗址。

      ◆八股文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博学鸿词科

      唐代吏部考选进士及第者的科目,称“博学宏词”,考中后授予官职。宋设宏词科,后改为博学宏词科,直至宋末。清康熙、乾隆年间重设,因乾隆名弘历,“宏”音形义与“弘”相近,故改为博学鸿词。

      【专项训练】

      1.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的一种大学,始设于汉代,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而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国于监。

      B.冠,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也称弱冠,表示成年。冠礼在宗庙进行,一般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加冠礼的青年加冠。

      C.进士,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之称,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D.书是对帝王的呈文,有不同的称呼,如章、奏、表、疏、封事等,封事是预防泄露的意思,是一种秘密的奏议。

      2.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3.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B.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宫。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C.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原则。

      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做“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4.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通判泉州”中的“出”,指的是京官外调。如自居易《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

      B.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宫学,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而非教育行政机构。

      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

      5.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讳嫌”就是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古代避讳的总原则。如东汉为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秀才”为“茂才”。

      B.擢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但是唐宋时的“进士”有别于明清时的“进士”。

      C.“谥”即谥号,是古代对君、侯、臣等有一定地位的人在其死后追封的称号,用以表彰其

      功绩或品德,谥号只能由朝廷授予。

      D.礼部是古代官署“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之一,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等事宜。 

侯晓旭

标签: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2022年高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资料: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三)宗法礼俗
下一篇: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资料: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四)天文地理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