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473 2022-05-20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
2.感受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3. 探究怀古题材诗词的一般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本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课时:1课时
四、授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登高望远,缅怀古人,追慕先贤,感慨个人身世和遭遇,是古诗词常用手法。大家分析以下几位诗人抒发了什么情感?(学生回答)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鹤楼》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风疾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 甫《登高》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看看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时是什么心情,有什么感受?
(二)朗诵词作
1.播放朗读录音
2.师生共同朗诵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三)初读感知
1、学生翻译大意(预习已经布置)
(参考译文)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但是)无处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了。当年的歌舞楼台,繁华景象,英雄业迹都遭受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流逝了。(如今)夕阳照着那草木杂乱、偏僻荒凉的普通街巷,人们说这就是(当年)寄奴曾住过的地方。回想当时,刘裕率兵北伐,武器坚利,配备精良,气势好象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
南朝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而仓皇失措。四十三年过去了,(现在)向北遥望,还记得当年扬州一带遍地烽火。往事真不堪回想,在敌占区里后魏皇帝佛狸的庙前,香烟缭绕,充满一片神鸦的叫声和社日的鼓声!靠谁来问我:谦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2、思想内容理解:
典 故 作 者 情 思
(四)学生典型问题展示
(五)问题探究
1.分析上阕
①问题:本文用了哪些典故?
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
②思考: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何会想到孙权和刘裕?
千古江山 斜阳草树
孙权 刘裕
舞榭歌台 (英雄、风流) 寻常巷陌 (气吞万里如虎)
孙权:怀念英雄,表现收复失地的决心。
刘裕: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
③上阕小结
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2.分析下阕
①思考一:词人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想说明什么?
展开全文阅读
借古讽今,表明伐金必须作好准备,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写作背景介绍)
②思考二:诗人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会的一幕景象,是什么心情?
今昔对比,不堪回首。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人民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③思考三:作者以廉颇的典故作结,表达了什么感情?
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有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和,权奸当道,多用少年轻进之士,又有谁会想到自己呢?一腔悲愤溢于言表。词人抒写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却不被朝廷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而这正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④下阕小结
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
3.老师质疑
(1)文中用到几个典故,提及五个人名,谁知道分别用的什么来称呼的,为什么?
典 故 作 者 情 思
孙仲谋(孙权的字)表尊敬,赞扬他在京口建立吴都,击退北方曹操军队。
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字即乳名)草根出身,少年卖草鞋为生,少有大志,收复失地。强调出身并不妨碍其成功。
元嘉(南朝刘义隆年号)对政事的高瞻远瞩,告诫当权者不要好大喜功盲目出兵。不屑提起他的名和字。
佛狸(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字)对朝廷无能偏安江南,百姓到异族皇帝那祭拜百姓松懈的痛心,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虏马饮江水,佛狸明年死)
廉颇(名)以廉颇自比,写怀才不遇的悲情,相当于自称。
(2)本词采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来.
对象 作用
英雄业绩 可悲现实 隐讽南宋的萎靡不振
刘裕“气吞万里如虎” 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 ” 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
烽火扬州路 佛狸祠下,一片神雅社鼓 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
廉颇 自己 壮志难酬的苦闷
4.全词总结
这首词通过登高怀古,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愤懑。
(六)学生学完后完成本词结构图
典故: 内容 情感 手法
孙权:江山依旧、英雄难觅
上阕 建功立业、令人仰慕 用典
刘裕:寻常巷陌、金戈铁马
刘义隆:草草出师,仓皇北顾 警告当朝 咏史抒怀
烽火扬州路,神鸦社鼓 愤斥偏安 借古讽今
下阕
诗人: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壮志未酬 对比
(七)学生批注展示
(八)迁移拓展(若时间不够可留作课后作业)
1、学过的怀古诗有哪些?
有什么共同点?
归纳怀古题材词作的特点
怀古题材词的一般特点:
①怀古实为伤今
②多将当时的国势身世写入
③上阕多为写景起兴,下阕多为抒情议论
④多用典,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当今
⑤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
⑥往往有英雄相惜之意
解读思路:读懂大意—弄清史诗(典故)——联系作者作者自身——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
2、阅读赏析《桂枝香。金陵怀古》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赵任芝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永遇乐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陈情表》优质课教案
下一篇:
2022高考语文知识点讲解:古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