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阅读:330  2022-06-15
标签: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审题立意参考及适用素材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甲卷)

      作文导写

      一、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命题分析

      审准题意:首先要读懂作文材料的意思,不能囫囵吐枣,更不能抓一点就开始写作,读懂材料是第一步,材料中,要给大观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取“翼然”二字属于直接移用,取“泻玉”二字属于借鉴化用,前两者虽说产生了一定的艺术效果,但是,前者与环境明显不符,后者显然失去了雅致,最后贾宝玉用“沁芳”二字,显得新雅,此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结论:根据情景创作才能产生出更加独特的艺术效果。

      把好方向:找准命题者的“密码”。揣摩命题者的意图,这是考生在考场上必做的一件事,否则就会偏离题意,这道作文题里面有一个非常隐秘的“密码”,虽说几个给亭子的匾额题名都产生了艺术效果,显然这个艺术效果存在优劣的问题,这个命题的隐秘“密码”就是艺术效果优劣的比较,这就需要考生在审题时必须破解这个“密码”。

      三、审题指导

      这道作文题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考生具有思辨性:三种艺术效果的比较,取前人的精妙是直接利用,但犯了没有考虑情景限制之错;借鉴化用,看似匠心独运,但不合元妃省亲之事的雅致;既能考虑情景又能独创还能不落俗套,这就需要更高的艺术修养。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这三种“艺术行为”,本身就有优劣之分,考生要具备对问题的思辨。

      就命题材料而言,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描述现象,介绍传统文化经典《红楼梦》中众人给匾额题名三种不同的方式;第二部分是对上述三种题名方式的评价,暗示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直接移用”是继承,“借鉴化用”是发展,“根据情境独创”是创新,对应了直接学习、借鉴、创新三种不同方式。在此基础上,可以由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内涵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材料中这三种“艺术行为”的范畴属于“审美意识”作用于客观世界的话题,也就是艺术主体用“艺术审美”意识作用于客观世界,即认识客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在艺术领域是如此,那么在其他领域呢?

      四、写作指导

      此题以写议论文为宜,论证角度丰富。可以采取两者方式,第一:可以从三种方式中任意选择,从“艺术行为”“审美意识”延伸开去,从学习、借鉴他人(国)的方法经验或根据自身情况加以创新,进而对效果进行评价方面立意;第二:可以对三种方式综合理解,逐层分析:从模仿借鉴到不断发展再到自主创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这个规律,采用层级式(即递进式)进行论证。笔者觉得鲁迅的《拿来主义》可以借鉴。

      注意:写作时一定要注意小处着眼,大处落重墨,切不可着眼太大,否则不可收拾。可以从个人的学习生活到国家的发展繁荣,从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坚定全民抗疫、航天创新梦圆到科技助力中国梦的实现,选材俯拾即是。

      命题的写作引导语“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明显把材料中的审美行为迁移到“更广泛的领域”,这就超越了艺术领域,考生可以从文化领域、科技领域、哲学领域,甚至社会生活意识形态领域等领域进行思考立意。不管怎样的领域,此则材料作文的真正“落点”在于,把“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根据情境独创”这三种文化行为延伸到不同的社会领域,给客观世界、现实生活带来怎样的发展效果。

      总体概括其写作思路为:行为主体——审美观念、行为或方法(选定相应的社会领域)——改造客观世界(发展)——产生积极效果(创新的表现,要联系当今社会的发展)

      经过分析,其实不难发现,此题的“落点”还是要联系当今社会的发展,处于社会大变革的今天,社会各个领域都在进行深度改革,唯有创新才有出路,这正好与材料中贾宝玉创新地用“沁芳”更为新雅,与环境契合,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适用文体】没有限定文体,偏向议论文

      五、参考题目

      考场作文,一定要有一个好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一定会吸引阅卷者的眼球,受到阅卷者的青睐。此题如果写作议论文,考生一定要注意,中心论点必须从材料中来,题目是从中心论点而来的,分论点根据中心论点来确定,分论点可以采取并列结构,也可以采用递进结果。先确定中心论点,再根据中心论点来拟一个好的题目。这样,一篇议论文的“骨架”就出来了:中心论点、题目、分论点(一般为三个,或并列或递进)(分别从正反、事例+理论进行论证,使用多种论证方法)。


展开全文阅读
      下面提供一些好的题目供大家参考:

      (一)正面立意

      文明的步伐:传承-发展-创新

      善于“移用”,合理“化用”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创新精神

      合理“化用”,形成“创新”

      弘扬传统文化,缔造华夏智慧

      创新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与时俱进

      传播古典文化,成就华夏修养

      传古今文化,播东方神韵

      往事越千年,创新永向前

      继承优良传统,创新时代文化

      汲取优秀文化,积淀创新底气

      (二)反面立意

      机械“移用”不可取,“创意”发展才正道

      创新不可抛弃时代

      与其盲目“创新”,不如合理“化用”

      六、抓住问题,构思文章层次。

      要写议论文就要写得深刻,首先抓住材料的关键,然后再转化为问题,即提出中心论点。

      考生引述材料后提出中心论点,再通过讲道理和摆事实相结合,使用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归纳论证、演绎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对“直接移用”“借鉴化用”和“情境独创”三者进行分析比较,权衡出优劣高低,显然“借鉴化用”要优于“直接移用”,因为“借鉴化用”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情境独创”要优于“借鉴化用”,因为“情境独创”不仅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外,还尤其关注多因素条件下的现实情境需求,然后水到渠成地凸显“独创”的优势,这主要是采用演绎推理方式来进行写作议论文,通过一篇作文,完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三级跳,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有思辨的深度了。

      温馨提示:虽然作文提示语中有“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之语,但一定注意不能全写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这样的文章不容易写出深度与高度,只能泛泛而谈,最后也许连最基础的分数都很难拿到。如果写成记叙文要注意适时点题,同时要通过矛盾冲突来推进作文,至少塑造一个鲜明的性格有发展的人物。

      七、名师作文

      文化在于创新,创新源于积淀

      《只此青绿》,衣袖翻飞,希孟的生命随着青绿流动,让深藏在故宫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图》进入大众视野;“北斗”“嫦娥”,巡天登月,辽阔的宇宙随着国人不断地仰望,让口耳相传的千年神话成为我们自豪的科技成就。科技为表,文化为里,古为今用,创新为实,文化的创新助力科技的腾飞,科技也应文化的积淀多了一份柔软和美好。

      宝玉“沁芳”二字的题名,兼顾优美风景和省亲事理,显然优于贾政等人的“移用”和“化用”。宝玉的独创获得众人首肯,固然有贾政的考验,以及家养文人的有意卖俗和阿谀奉承,但依然显示出其杰出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宝玉的“沁芳”用诗意的词汇浓缩了眼前的词汇,同时一语双关,暗示浩荡皇恩对元春、元春对贾府的润泽。如果我们身处宝玉的处境,能想出什么样的题名呢?可能连“翼然”和“沁芳”也不见得能想得出来吧。宝玉能仿照《洛神赋》写《芙蓉女儿诔》,给黛玉取字“颦颦”,原因就在于他饱读诗书,不热衷科举,但热爱真正的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学积淀,和不拘一格的创造性转化能力。

      创新源自于深厚的积淀。我们常用“源远流长”来描述优秀文化,强调的就是文化在不断创新中发展的属性。否则就像一湖水,没有水流进,就会干涸,没有水流出,就成死水。我们只看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蒸汽机轰鸣,工厂浓烟滚滚,没有看到启蒙运动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产阶级革命的解放了人们的双手,知识、技术、资本积累到了,时代的风帆已经张起,只待改革的春风吹来。厚积薄发,水之积也不厚则无法负载大舟。牛顿说他自己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莫言说他的很多创作其实是模仿,陈景润说自己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1+1”往前推一步,樊锦诗说我是在常书鸿等先辈的基础上继续着敦煌研究……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虽然“江月年年望相似”,但现在的月亮毕竟跟过去不一样,除了文化韵味的延续,多了对其科学的认知。历史是相似的,但每个时代的历史却又如此不同,翻开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就明白每个朝代都努力解决前代的问题,同时要面对新产生的各种问题。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不同时代的华夏儿女都为其注入新的元素。从诸子散文,到唐诗宋词,再到明清小说;文学如此,其他领域莫不如此。江河奔流入海,要有众多支流汇入,文化要想发展,也要兼容并包,兼收并蓄。

      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色,也是国家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三种方式,解析重构、移植再造和创新发展三种。从1840年直至今天,这三种方式中运用最多的还是解析重构和移植再造,科技领域如此,制度领域如此,文化领域也是如此。别人的鞋子穿在别人脚上再好,穿在自己脚上总有不合适,以前总是拿古人的鞋、外国人的鞋改一改,穿在自己的脚上。但现在,我们的脚长大了,我们也有自己的审美要求了,这时就需要根据脚的共性和我们的个性,创新出我们自己的鞋。穿上这样的鞋,既好看,还要跑得快跳得高。

      红楼一梦,青绿江山。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需要有厚实的积淀,需要有虚怀若谷的谦逊,需要传承发扬的使命担当,更需要确知我之为我的自信。须知,树高千尺根在沃土,海纳百川才能澎湃。

      八、备考启示

      在高三备考阶段,要多次尝试写作思辨性的作文,也要训练用演绎推理方式进行练习,当然,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归纳论证、演绎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式的综合运用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深度研究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学习把议论文写得深刻》《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议论文既要论证深入透彻,又要让文章丰富多姿。尤其论据的准确、充分的使用,能展现考生思维的灵活和精确,还能让论证饱满充实。

      九、参考资料

      附:命题材料出处《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节选)》


展开余文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泻'字。”有一客道:“是极,是极。竟是`泻玉'二字妙。”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侍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籍含蓄者。”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

      十、关于创新的素材积累:

      有关创新的古代名人事例及名言

      1. 鲁班发明锯的故事

      鲁班大约生于公元前507年,本名公输般,因为“般”与“班”同音,是春秋战国时代鲁国人,所以称之为鲁班。

      他主要是从事木工工作。那时人们要使树木成为既平又光滑的木板,还没有什么好办法。鲁班在实践中留心观察,模仿生物形态,发明了许多木工工具,如锯子、刨子等。

      2. 张衡发明浑天仪和地动仪

      中国的历史上,除了文人雅士、帝王将相 ,也有很多的科学家,张衡就是其中很著名的一个。张衡一生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他最有名的发明就是“地动仪”了。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课本《张衡传》有记载。

      3. 蔡伦造纸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把字写在或刻在竹片上,再编成册,那种用来写字的丝绸叫做纸。丝绸很贵而竹简又太笨重,并且不便于人们使用。蔡伦于是想出一种方法,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造成纸。元兴(汉和帝年号)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说“蔡侯纸”

      4. 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卫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

      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

      5. 郑板桥独创一体

      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他自幼爱好书法,立志掌握古今书法大家的要旨。他勤学苦练,然开始时只是反复临摹名家字帖,进步不大,深感苦恼。据说,有次练书法入了神,竟在妻子的背上画来画去。妻子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是在练字。

      他妻子嗔怪道:“人各有一体,你体是你体;人体是人体,你老在别人的体上缠什么?”郑板桥听后,猛然醒悟到:书法贵在独创,自成一体,老是临摹别人的碑帖,怎么行呢!从此以后,他力求创新,摸索着把画竹的技巧渗在书法艺术中,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板桥体。

      6.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7.司马迁,“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有关创新的当代名人事例及名言

      冬奥会,“燕山雪花大如席”。

      “神舟”飞船,“北斗”卫星,“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祝融”火星车。

      白先勇,传统昆曲的现代推广。

      樊锦诗,用现代科技保护敦煌莫高窟。

      屠呦呦,用现代科学利用中医药。

      吴姥姥,大学教授成科普网红。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是太空领域的创新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农业的创新

      创新作文素材

      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商君书》

      [适用主题]创新,破除偏见等,

      [译文]普通人安于旧有的习俗,学者则沉溺于旧闻之中。此句是说习俗和旧知易产生偏见

      [示例]创新与创造的过程往往是艰难的,因为人们常常被旧的习俗与知识所局限。“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故习与旧知易滋生偏见,使人蒙昧。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踏出创新与创造的第一步, 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鲁迅

      [适用主题]任何关于拼搏进步、对现状的更高追求、科技的不断革新等立意。

      [示例]正如鲁迅所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正是由于人类的不自满,不断探索世界,不断地追求更高的目标,才能一路走到今天。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桓宽

      [适用主题]关于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变通、对科技发展的思考、勇于变革创新、把握机会等作文立意。 

      [译文]明智的人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有学问的人会根据事情的发展变化而改变策略。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适用主题]创新的重要性,创新与继承的关系等。

      [译文]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说明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创新。 

侯晓旭

标签: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2022年高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2年高考语文七套作文审题立意与构思详解
下一篇:2022年新高考Ⅰ卷(本手、妙手、俗手)教师下水范文及素材参考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