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45 2022-09-04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家乡文化生活》第2课时《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第2课时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教学目标
1、了解调查报告的定义、性质、及格式
2、记住调查报告的一般格式,试写调查报告
3、学习如何做调查
4、学生调查家乡的人际关系、道德风尚、文物古迹的保护、文化生活的方式等。
教学重点
收集家乡传统习俗并思考这些传统习俗对家乡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教学难点
撰写调查报告。。
教学课时
2课时(不含调查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引入课题
1.播放《瑶王宴》视频,体验民俗风情“瑶王宴”。同学们知道刚刚观看的是什么视频吗?
2.家乡不仅是生活的地方,也是文化熏陶的场所。家乡有哪些方面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风俗习惯?这些习俗现在保存下来的有哪些?家乡的文化生活现状如何?那里的文化设施是否齐全?使用情况何?人们日常都开展哪些活动?有没有图书阅览室?是否经常开展阅览活动?我们这个专题的活动,将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访谈考察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现状,然后撰写成调查报告。
二 如何开展调查工作?
1.什么是调查?
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调查报告主要通过事实说明其观点,对调查对象作出评价,阐明其意义,或从总结点上的经验入手,讲明某个道理。
调查的特点
调查的分类
三 开启调查活动
做好规划,确定流程
1.选择调研课题。
选题,即选择调查、分析的内容、对象和角度。选题是调查分析的第一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参考题目如下:
(1)家乡文物保护情况调查。
(2)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查。
(3)家乡传统技艺传承情况调查。
(4)家乡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开展情况调查。
(5)家乡春节、清明等传统节日文化习俗的调查。
(6)家乡生活习惯变化情况的调查。
(7)家乡商业招牌体现的文化倾向调查。
(8)家乡流行语变化情况的调查。
(9)家乡各年龄段阅读情况调查。
(10)家乡文化娱乐情况调查。
2.做好调查准备工作
⑴选择调研课题。选题,即选择调查、分析的内容、对象和角度。选题是调查分析的第一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参考题目如下:
①家乡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查
②家乡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开展调查
③家乡图书室藏书与借阅情况调查
④家乡商家招牌体现的商业文化调查
⑤家乡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的变化调查。
⑵确定调查方法。根据自己选择的课题,确定灵活有效的调查方法。比如:问
卷调查、街头采访、个别访问、开会调查、现场观察、蹲点调查等等。
⑶收集调查资料。运用专题访谈、网上查阅、实地考察等调查方法获取资料。
⑷加工整理。对资料进行整理,使之明确化、条理化,并对资料进行深入挖掘、分析,形成对家乡文化现状的深入理解。
⑸补充相关素材。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加工,会得到初步的研究印象和结论,为了支撑、印证这些初步印象和结论,还要搜集一些必要的补充素材。
3.确定调查方法。
根据小组讨论选择确定的课题,确定灵活有效的调查方法。比如:问卷调查、街头采访、个别访问、开会调查、现场观察、蹲点调查,等等。
具体操作:
⑴设定调查范围:要从选题的目的和需要着眼,绝不能偏离;对问题回答的可能性亦要有一个基本的估计,有些属个人私隠的问题,恐怕不易得到答案;问题不宜太多,问题太多导致完成问卷的时间太长。
展开全文阅读
⑵写出具体问题:所列问题应简单明确;消除受访者的疑虑,一般一个问题只包涵一个调查指标;问题不带倾向性,不能诱导受访者回答;同类问题排列一起,问题排列的先后以先易后难为原则,开放性问题尽量放在后面;一般而言,涉及事实的问题是用选择性;有关了解看法的问题可用1-5来表示(例如:1代表极不同意;5代表极同意)。
4.设计问卷调查表,收集调查资料。
设计问卷,应包括以下的部份:进行调查的目的;答题说明;问题和选项;受访者背景资料;致谢。
问卷要点注意事项:指示要清楚易明;问卷前面的问题是比较容易回答的;供选择的答案项目要尽列;同一个题目的所有选项必须相互排斥;问题的用词要精确及适当;问题要具体;问卷的布局要美观、清晰;预留足够的空间给受访者填写资料/意见。
运用专题访谈、网上查阅、实地考察等调查方法获取资料。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问卷 (示例)
本章问卷大约会消耗您五分钟的时间填写,非常感谢您为我们提供参考。
1. 您对家乡的理解是:
A 我出生的城市 B我的籍贯地 C 我生活时间最长的城市
2. 您觉得自己了解家乡的历史吗?
A 了解 B不清楚
3. 您对自己家乡的文化感兴趣吗
A 是 B否
4. 您对家乡文化生活的态度是:
A 非常重视 B 重视 C一般 D无所谓 E无意义
5. 对于传统文化生活的未来,您所持有的态度是:
A 乐观 B 一般 C悲观 D不清楚
6. 您认为如何才能改善当前不乐观的处境? (请尽量给出有价值的答案)
7. 即刻您能回想起的具有家乡特色的事物的数量为:
A 0 B1-3 C 4-6 D大于6
8. 能给出一些富有家乡特色的例子吗?(请举出具体的例子)
9. 如果可以您愿意给他人介绍您的家乡吗?
A 愿意 B不愿意
10. 不愿意的理由是:
5.分工协作,实施调查
围绕课题,小组成员采用自己喜欢、擅长的方式展开调查,也可以分不同区域或人群进行调查。注意相互比较,取长补短。
6.补充相关素材。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加工,会得到初步的研究印象和结论,为了支撑、印证这些初步的印象和结论,还要搜集一些必要的补充素材。
7.进行加工整理。
对资料进行整理,使之明确化、条理化,并对资料进行深入挖掘、分析,形成对家乡文化现状的深入理解。
四 撰写调查报告
怎样撰写调查报告?
1、调查报告是对某一事件、某一情况、某一问题、某一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之后,把调查研究成果写成的书面材料。
调查报告是一种使用广泛的文体。新闻记者使用调查报告的形式,通过树立正面典型,扶持先进,指导工作;或通过揭露反面典型,批评落后,引以为戒。由于调查报告与现实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2、调查报告的特点
针对性:围绕一个时期的中心,从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调查某一问题或事件,分析其规律,总结其经验教训,回答群众所关心的问题。
典型性:对象是有典型意义的,以点带面,指导一般所决定的。
事实性:调查报告必须尊重事实,用事实说明道理,并且事实一定要真实,必须以充分的可靠的事实为依据,用事实证明工作,检验效果,说明问题,讲清产生道理。
逻辑性:探明发展的原因,预测变化的规律,逻辑严密,揭示本质。
3、调查报告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5种,即关于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关于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关于历史事实的调查报告。
关于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是反映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等方面基本情况,其目的在于通过客观叙述这些方面的情况,为制定某项方针政策、做出某项决策提供依据。
关于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是反映先进单位或先进个人的典型经验的,其目的在于推广典型,带动一般。
关于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反映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具有生命力的新生事物,其目的在于发挥指导作用。
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是揭露政治领域、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使人们有所警觉,从中吸取教训。
关于历史事实的调查报告是反映历史真相的调查报告,其目的在于澄清事实,还历史本来面目。
4、调查报告的写作
①调查报告的结构环节和写法: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正文、署名构成。
标题。调查报告的标题常见的有一般文章式的、公文式的、正副标题组合式的3种。一般文章式的标题即概括主要内容或直述主旨的标题,也可以是结论式的,或提问式的,如《兴国调查》《走集约经营之路》《同一地区的农村经济为什么有快有慢》;公文式标题即由调查对象、主要内容和文种组成的标题,如《关于邯郸钢铁总厂管理经验的调查报告》;正副标题组合式标题也称复式标题,是由正标题和副标题组合而成的标题,如《严控土地供应总量——对江苏昆山市土地管理近况的调查》。
展开余文
正文。调查报告的正文一般有前言、主体、结尾组成。
前言也就是开头,一般是说明调查的目的、意图、原因,或交代调查的过程,或介绍被调查对象的有关情况。不论如何开头,都应当简洁明快,引领下文。
主体是调查报告的主要部分。在这部分中要围绕形成的基本观点、中心思想写出调查的事实、情况和结论。通常采用纵式结构、横式结构或纵横交叉式结构展开内容。
结尾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一般要归纳全文,做出结论;也有的是表达意见,提出希望;还有的是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总之,结尾要自然、贴切,要与正文融为一体,千万不可画蛇添足,也不可削足适履。
署名。署名一般居于标题下方。如果是以单位名义进行的调查要署单位名称,如果是个人调查的则写个人姓名。写作日期居于正文右下角。
②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深入调查,占有材料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毛泽东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话很有道理。调查报告是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而事实是客观存在的,这些事实对于调查者来说可能是知之甚少,或一无所有,他只有经过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有所了解、有所掌握,才能进行分析,形成观点,得出结论,才有写作的资本。因此,一定要做好调查,详尽的占有材料。
认真分析,把握本质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前提。写作调查报告的目的是让人们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因此必须对材料进行分析。对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判断、归纳、综合,才能分清现象与本质,真实与虚假,从而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把握本质,引出正确的结论。
精心筛选,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调查报告的观点是从大量材料中提炼出来的,观点一旦形成就要统率材料,做到观点与材料的一致。
调查报告的撰写技巧
(1)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2)要详细地占有材料。
(3)要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4)要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主题。
(5)要善于运用统计数字来说明主题。
(6)要了解读者需求。
五、示例引路,规划活动
对瑶族习俗“男女对歌定终身”的调查
1.总则:
调查目的:了解本地瑶族“男女对歌定终身”的习俗
2.调查对象:对哪一类人群或单位进行调查。
3.调查时间:一般指调查的周期。
4.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口头调查、还是组织活动调查,或是其他的调查方式;也可以是几种方式并用。问卷调查:后面附张附表,为问卷的内容,这里只是说明问卷调查如何来进行,可以再分细:如是抽样调查,还是指定人群调查,抽样如何做,指定又如何做,尽量写细。
5.活动执行小组:做一个表格,说明谁负责什么项目,要完成什么目标,以及工作内容等。
6.撰写活动报告。
附:调查报告写作示例
报告标题:瑶族习俗“男女对歌定终身”调查报告
调查日期:XXXX年X月XX日
调查地点:新宁黄金瑶族乡
调查对象:部分瑶族居民
调查方式:查阅书籍,网络查询,走访询问等
调查人:XXX
报告内容:
瑶族习俗“男女对歌定终身”调查报告
相传八峒瑶的会仙桥头,很久以前长了一棵会唱歌的榕树,日夜唱着优美动听的瑶歌。时间久了,会仙洞里的萨香老祖嫌它聒躁,一斧头将才榕树砍倒,仍进河里。从此鱼儿吃了榕树叶子,学会了唱歌,鸟儿啄食飘在水上的榕籽儿,也学会了唱歌。一个叫细崖的打鱼人发现了鱼肚子里有歌,就把歌装到箩筐里,挑向七宝龙图,杂百贯峒去。不料挑到兰峒桥上扁担断了,满箩的歌撒到桥面和河里。有的被鸟衔飞,有的被风吹散,有的被水推走。抓到一把歌的人,就成了著名的歌手。吹散的歌被瑶民们吸到肚里,所以瑶族自古以来歌多,人人会唱。
凡是从外寨来的男女青年,本村塞的见面就和他对歌。姑娘来,小伙子就上前对歌。小伙子来,姑娘就上前对歌,接待客人也是这样,客人进门先唱“赞歌”,称赞这个家庭的兴旺发达,称赞主妇的贤惠能手。主要就致“谢歌”,表示谦虚,对歌后,就热情地请客人喝茶抽烟,吃饭时拿出桐禾糯米酒,主客人吃得酒醉饭饮。晚上又请他参加寨子里的歌堂。好歌手,无论走到哪个寨子去都会受到最丰盛的招待。青年男子要是不会唱歌,那就很难找到爱人。生理有缺陷的青年只要有满肚子的歌,姑娘们也会跟他相爱。
峒歌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的分“随口答”、“烂口讽”、“祝祷词”三种。劳动和迎送宾客时,随编随唱,有感则发,因此称“随口答”,字数不等,音韵不定。鞭鞑丑恶、挖苦讥讽的歌,称为“烂口讽”。节日、婚丧中的歌属“祝祷词”。八峒瑶族人民,用丰富多彩的歌唱,抒发自己的欢乐和哀愁,表现本民族特有的文明和风度,也有独出心裁的风格。
在庆古堂中结识的情侣,常常只是表面的选择。如男的从女方的古堂衣镶制技术,判断姑娘的心性灵巧程度,姑娘从男方的舞姿歌声推测他的巧拙才情,互相选出了初步目标,要等庆古堂散场后再进一步了解考察,真正的恋爱是从晚上的对歌开始的。男女各踞一方,坐在石头或树桩上,起一声悠长的“窝呵”声,接着歌声就像悠忽而起的林风飘飘而飞:
“丝茅草,盖凉亭,声声问郎哪里人?家住哪峒哪个寨?问上姓名好交情。
丝茅草,盖凉亭,郎是桃盆峒里人,前门正对万字寨,后门两树四季青。”
他们的恋爱就这样开始了,如同瑶家人的性格一样,表达的方式就这样率直、大胆、明白。如果姑娘不满意追求她的男子,那姑娘同样以极其明快的态度拒绝对方,甚至不惜用各种比喻,讽刺挖苦对方,这种歌词叫做“烂口风”,例如:“笑你痴来笑你疯,灯草架桥白费工。桐油烧火火更旺,竹篮打水一场空。”
如果双方谈得拢,通过通宵达旦的对歌、轮唱、合唱以后,两人建立了浓厚的感情,他们就各自表白自己坚贞不渝的爱情信念。如:“哥在深山妹在冲,正好相逢路不通,哥妹变成鸳鸯鸟,半天云中也要逢。茅草盖屋不齐边,燕子不离草屋檐,阳雀不离桂花树,小郎不离妹身边。”
感情沟通后,男女相约来年再会,临别时互赠野花,并唱告别歌,例如女方唱:“山泉好饮合心欢,唱歌跳舞妹来陪,燕子归了春也归,桃花赠哥莫空回。”
以后还唱《十买》,《十送》,《赠绣鞋》等歌子,倾诉绵绵柔情。经过数次对歌之后,双双盟誓,表示在未来的共同生活中互敬互爱,永不负心。这类歌词感情真切,娓娓动听:“天上星子像盘棋,石板雕花冒走移。风吹云动天不动,水涨船移岸不移。”
调查结果、收获:
瑶族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她的民俗特点既有中国民俗文化的共性,也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瑶族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美丽,人文气息浓厚,其峒歌独特具有研究意义。峒歌反应了瑶族人们淳朴的生活习俗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需要对这样的传统文化传承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不能让太多的现代化侵蚀。
侯晓旭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家乡文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家乡文化生活》第3课时《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建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下一篇:
《家乡文化生活》第1课时《记录家乡的人和物》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