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277  2022-09-12
标签:教师随笔 高一教师随笔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群文联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雄浑壮阔的意境,分析周瑜形象,体会词人壮志难酬的情感,了解这首词的豪放风格;

2.掌握《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典故的含义及作用,赏析这首词的豪放风格;

3.对比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体会两首词作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异同。

【重点难点】

1.赏析两首词的豪放风格;

2.探究《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如何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进行抒写的;

3.掌握《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典故的含义及作用。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本课属于必修课程“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我们今天要学习两首宋词,品味词作中“生命的诗意”。宋词是中华民族文学的瑰宝,时光流逝千年依旧无法磨灭其光华,深深浸润着中华儿女的内心。其文词或是蕴藉婉约、绮丽柔媚,或是积健为雄、壮怀激烈,我们的内心可以随着文词突破时空的限制,感受古人生活的点滴与情感世界。

二、学习任务分析

(一)知识要点

1.赏析两首词的豪放风格;

2.探究《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如何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进行抒写的;

3.掌握《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典故的含义及作用。

(二)承担的单元任务

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

三、学习活动

环节1:知人论世,介绍苏轼生平及《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写作背景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礼部郎中、翰林学士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史苏轼传》中记载:嘉佑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陈鹄《耆旧续闻卷二》中记载宋仁宗曾言,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此两人便是苏轼与苏辙。

王士祯《带经堂诗话》中曾写到: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顾所号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

可见苏轼在政治、文学、艺术等多方面都有着极高的才华。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七月,正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的作品,他政治抱负遭遇重挫,人身行动受到限制,内心极度彷徨苦闷,试图通过踏寻古迹、咏怀古人,实现精神的突围!

环节2:从意境、语言、手法、人物塑造等方面,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特征。

活动1:请从此词写景语句中,找出体现豪放特征的字,并加以赏析。

明确:““乱石穿空”三句,是现场写景,选取细部显示赤壁一带江景特点。写山石用“穿”写浪涛用“拍”,写出了景物的动态美,表现了山之奇峭高峻,水之汹涌澎湃。用“雪”比喻波涛,“千堆”是数量上的夸张,更写出波涛的气势。几种物象作用于视觉、听觉,视听结合,引发想象,呈现出一个有声有色富有动感的豪放壮阔的画面。

活动2:词人塑造了周瑜怎样的形象?词人用什么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

明确:“羽扇纶巾”写周瑜手持羽扇,头戴纶巾,通过描写人物典型装束,塑造了他的儒将形象。“谈笑间”,极言周瑜指挥若定、从容不迫的大将风度。“灰飞烟灭”,极言强大的敌人在周瑜面前不堪一击。这里,不但写出了周瑜辉煌的战功,而且写出了他潇洒的风度、沉着的性格。

塑造人物形象时,还用到了衬托的手法。衬托,是利用事物之间的类似或相反相异的事物,使本体仗着他体的陪衬而更加鲜明的一种手法。衬托,可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类。前者如词中用“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陪衬周郎;后者如以“雄姿英发”的周郎反衬“早生华发”的词人自我。

周瑜作为一个典型的“风流人物”和“豪杰”而登场,周瑜在孙策手下担任将领时,才二十四岁。人们看他年轻,称为“周郎”。他性情温厚,善于和人交游。人们赞赏说:“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他精通音乐,如果演奏发生错误,他立刻就会察觉。人们说:“曲有误,周郎顾。”他的婚姻很美满,娶的是当时著名的美女,乔家的二姑娘——小乔。他在三十四岁的时候,与二十八岁的诸葛亮,统率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中,用火攻战术,将久经沙场、老谋深算、年已五十四岁的曹操打得一败涂地。这样的人物,在苏轼眼中,当然是值得向往的了。因此,面对如画江山,他对这位历史人物展开了想象。

活动3.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本诗的情感。

明确:词作写景开篇写出了山之奇峭高峻,水之汹涌澎湃,感慨“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表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此部分为咏史部分,写风流人物雄姿英发战功卓越,表达了词人对英雄豪杰的仰慕赞颂。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才转入自抒怀抱。“故国”,即赤壁古战场。作者临“故国”,思“豪杰”,精神进入了想象中的当时环境里面,想到周瑜在三十四岁的时候,便建立了那样惊天动地的功业,而自己呢,却贬谪在这里,没有取得周郎般的丰功伟业,头发也很早就花白了,相形之下,是多么不同啊!头发变白,是由于多情,即不能忘情于世事。然而这种自作多情,仔细想来,又多么可笑!所以说“多情应笑我”。“故国神游”,即神游故国;“多情应笑我”,即应笑我多情。它们都是倒装句法。

江山依旧,人事已非,沦落无聊,徒伤老大,于是引起“人生如梦”的感慨,认为既是如此,还不如借酒浇愁吧。“酹”本是将酒倒在地上,表示祭奠的意思,但末句却是指对月敬酒,即李白《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之意。所邀乃江中月影,在地不在天,所以称为“酹”。


展开全文阅读
这首词在内容上,表现了作者用世与避世或入世与出世思想之间的矛盾,这是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具有的普遍性的矛盾,既然没有机会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就只有在无可奈何的心情之下,寻求解脱。

总结这首词的情感,苏轼临江而望,想起赤壁之战古人古事,联想自身,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感慨,同时转念一想,不如月下举杯逍遥,寻求内心的解脱。

总结:本词的“豪放”体现在三个方面:

(1)描绘壮丽之景。“大江东去”“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等句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呈现出一派广阔的景致,显示出宏大的气魄。

(2)刻画豪迈之人。肯定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关键作用,赞颂其才华与功勋,塑造其指挥若定、从容不迫的儒将形象。

(3)表现词人壮志难酬又能自我解脱的放达。生不逢时,空有一腔抱负,壮志难酬,不如在江月下举杯逍遥,词人在失落中找到了解脱。

环节3:请同学们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思考词人是如何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进行抒写的。

明确: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词作写景开篇,写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卷雪,江山如画,写出了山势高峻,水势澎湃,感慨“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写景为后文咏史,刻画周瑜,叙写赤壁之战场景做铺垫,同时表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下阙在咏史、抒情,词人回想起周瑜指挥赤壁之战的场景,此时,周瑜青春年少,意气风发,风雅闲散,谈笑自若,运筹帷幄之中,很容易地就挫败了敌人。写“小乔出嫁了”,花费笔墨去渲染他的婚姻,说有一个国色天香的美人刚刚嫁给了他,用美人衬托周瑜这位英雄。表达了对英雄豪杰的仰慕赞颂。词人咏史,由周瑜想到自身,为之后抒发情感做铺垫。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词人联想自身,抒发壮志难酬之叹的同时,寻求内心解脱。

环节4:知人论世,介绍辛弃疾生平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写作背景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南宋词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历任江西、湖北、湖南转运使、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他提出的抗金建议很少被采纳,他本人也遭到主和派的打压,曾长期落职闲居。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和苏轼并称为“苏辛”。

此词是辛弃疾65岁登临镇江北固亭所作,时为南宋开禧元年秋。当时韩侂胄把持朝政大权,企图用北伐中原来提高自己的声誉,于嘉泰三年起用闲居的抗金派代表人物辛弃疾。先任命其为绍兴知府、浙东安抚使,次年调任镇江知府。镇江古名京口,素来是军事重镇,南宋时处于抗金前线。韩侂胄抗金的主张符合辛弃疾收复失地的一贯志愿,但是韩侂胄在军事上准备并不充分。辛弃疾对这种局面忧心忡忡,在登临北固亭时览景有感,就自然地倾吐出来了。

环节5:以典入词,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一大特色。请同学们诵读作品,并填写下表。

词句 人物 大意 寄予的情感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孙权 千百年来江山依然如故,却无处寻找像孙权那样的英雄人物。 对江山尤昔,而如孙权一样的英雄已不见的惋惜,暗含无人可御外侮之意。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刘裕 斜阳照着草丛树木以及普通街道,人们说武帝刘裕曾在这里住过。回想当年,他指挥者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势像猛虎一样。 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叹之情,也暗含着用英雄们的业绩鼓励、鞭策自己之意,隐约地表达了自己抗敌救国的心情。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刘义隆 宋文帝轻率兴兵北伐,想建立不朽战功封狼居胥,却落得仓皇逃命。 对当时执政者急功近利、主张出兵而不做充分准备的警告。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拓跋焘 往事怎忍再回顾,如今拓跋焘祠堂香火盛,乌鸦啄祭品,祭祀擂大鼓。 词人借此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江北仍处在金人铁蹄之下,不要忘记收复故土。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不思收付失地的悲愤之情。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 有谁来问:廉颇将军老了,饭量还好吗? 以廉颇自比,表示仍能为国效力,同时也抒发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

辛弃疾词的创作方法,有一点和他以前的词人有明显的不同,就是多用典故。如这首词就用了这许多历史故事。有人因此说他的词缺点是好“掉书袋”。岳飞的孙子岳珂说“用事多”是这首词的毛病,这是恰当的批评。我们应该作具体的分析:辛弃疾原有许多词是不免过度贪用典故的,但这首词却并不如此。它所用的故事,除末了廉颇一事以外,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眼前风光、是“京口怀古”这个题目应有的内容,和一般辞章家用典故不同。况且他用这些故事,都和这词的思想感情紧密相连,就艺术手法论,环绕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使用许多史事、以加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宋词里是不多见的,这正是这首词的长处。

环节6:对比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活动1: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古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或发思古之幽情,或对历史进行反思,或凭吊古人古迹,或借历史之酒,浇胸中之块垒。长久以来,咏史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永远供人欣赏和借鉴的珍贵的文学遗产。

本课学习的两首怀古词都借古人抒怀,在用典上有何不同?

明确:苏词以精细笔墨集中塑造了儒雅倜傥、智败强曹的青年将领周瑜形象。在对其显赫功业、横溢才华渲染之时,另置笔墨巧妙点染他温文尔雅的风度和幸福美满的婚姻,以一特写镜头“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凸显这位军事统帅风度翩翩、气宇轩昂、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儒将风范及其过人的胆识与才智。表达了词人对周瑜的仰慕、对自身际遇的无限感慨。

辛词上阕写的却是两人:三国时的孙权,南北朝时的刘裕。不像苏词那样倾笔于人物的音容笑貌、神情风采,而是侧重于史实的濡染。孙权和刘裕都是在京口建功立业,令人仰慕。下阕写了两人。刘义隆急于求成,仓促北伐,结果只落得个“仓皇北顾”的下场。词笔沉重地追述了这个惨痛的历史教训,悼古以讽今,告诫当政者谨慎用兵,免蹈前车之辙。廉颇渴望为国出力却报国无门,词人以之自比,倾吐心声。

活动2:情景交融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作者往往把丰富的情感巧妙地融入到所描绘的景物中。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缘情绘景,缘景明情,引人设物,情景交融,使笔下的词意味悠远。景必缘情而绘,物必因人而设。

请同学们思考,这两首词是如何借景物来抒情的。

明确:《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集中写景,浓墨重彩。先出乱石,峭拔险峻,势若穿空——从形状角度绘其雄奇;次写惊涛,撞击江岸,声若裂堤——从音响角度状其汹涌;再喻浪花如雪,且以“千堆”夸饰之,水大浪高,溅玉喷珠——从色彩角度描其磅礴。绘出了一幅雄浑壮丽的江山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没有纯粹的景物描写,景物描写有机地穿插在史实的叙述中次第出现,都是淡笔勾勒。开篇景物大至“江山”,小则“舞榭歌台”“斜阳草树”,浅墨淡抹,不着点缀。纯客观的轻描淡写,意在暗示事过境迁,物是人非。

活动3:诗歌的本质是对生命的独特发现和表达。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说两位诗人对生命有什么样的独特发现和创意表达,比较两首词的词风异同。

明确:《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故国神游”到结束,抒写词人的感受和人生理念。“多情应笑我”是倒装,意为应笑我多情,即多愁善感,无怪乎“早生华发”。转念一想,“人生如梦”,不如暂且酾酒临江,来个自我宽慰。


展开余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片即景抒情、由景物联想起古代两位著名的英雄人物—孙权与刘裕,吟咏他们的业绩,借以对韩侂胄进行讽喻与劝诫。“千古江山……雨打风吹去”,叹英雄千古难再,帝王豪奢淫靡的生活经不起风雨的洗刷。“斜阳草树……气吞万里如虎”,从回顾刘裕生平,揭示出蓬门陋巷低微出身,并不妨碍英雄建功立业。

下片追述历史上的沉痛教训和亲身经历,表现出词人对韩侂胄等当权者轻敌冒进的担忧,强调了把握时机的重要,倾吐自己壮志难酬的抑郁不平。“元嘉草草”三句,写刘义隆刚愎自用,好大喜功,冒失出兵,结果全军溃逃,落得仓皇北顾。词人直陈史实,寓议论于叙事之中。“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词人由今忆昔。四十三年前,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的词人,率众渡淮南归,原本想依靠朝廷的力量恢复中原,没有想到南宋朝廷昏聩无能,使他壮志难酬。“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说的是:长江北岸的佛狸祠,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击败刘宋军队南下江北后建立的行宫,现在这里祭神赛会,香火不断。词人借此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江北仍处在金人铁蹄之下,不要忘记收复故土。

“凭谁问”到结束,用廉颇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因为积极备战,不去逢迎权贵而不被重用的愤慨。

相同点:境界阔达,感情豪爽。

不同点:苏轼的词偏于潇洒疏朗、旷达超迈,词中的不平之意最后能通过对人生的参悟逐渐平复,因而我们能读到他的乐观旷达;辛弃疾的词喜欢用典,充满了奋勇御敌的热情和吴钩空握的悲哀,给人慷慨悲壮之感。

四、反馈与评价

请同学们思考《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是如何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进行抒写的。

周瑜青春年少,意气风发,风雅闲散,谈笑自若,运筹帷幄之中。为凸显周瑜形象,词人先写山之奇峭高峻,水之汹涌澎湃,联想“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为后文咏史,刻画周瑜,叙写赤壁之战场景做铺垫,同时表现了词人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下阙在咏史、抒情,词人回想起周瑜指挥赤壁之战的场景。表达了对英雄豪杰的仰慕赞颂。

词人咏史,由周瑜想到自身,为之后抒发情感做铺垫。

联想自身,本也有报国之志,但是自己没有机会向周瑜那样施展才能,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感慨,同时转念一想,不如月下举杯逍遥,寻求内心的解脱。

五、课后作业

1.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2.从两首词中选择一首,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则3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六、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苏轼  辛弃疾

《念奴娇赤壁怀古》 豪放风格

咏赤壁——感慨时光流逝,物是人非——壮丽

怀周瑜——缅怀英雄豪杰,仰慕赞颂——潇洒

叹自己——感叹年华将老,壮志难酬——豪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江山依旧,英雄难觅

金戈铁马,气势如虎

国土丢失,无心收复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侯晓旭

标签:教师随笔 高一教师随笔 念奴娇·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教师随笔)
下一篇:《乡土中国》第7课时:血缘和地缘与名实分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