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189 2022-09-14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二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二导学案设计
《老子》四章教师版导学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学习活动一: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识作者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等记载老子出生于楚国或陈国。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道德经》分上篇《德经》和下篇《道经》,该书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2.知背景
老子生活的时代,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一些有识之士洞察祸福之机,深明成败之理,认为只有避世韬晦,才能保全个体的人格尊严和生命价值。同时,他们也出于忧患意识,为社会开出了一剂与儒家截然相反的“药方”,主张以宇宙本体、万物之源的“道”作为法则,以“天道”驾驭“人道”,用无为”实现“有为”。老子就是秉持这一思想的大哲学家。
3.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三十辐共一毂(中空出),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和泥)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门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企(踮起脚)者不立,跨(跨大步行走)者不行,自见(显露)者不明,自是者不彰(清楚),自伐(自我夸耀)者无功(名作动,建立功业),自矜(自我夸耀)者不长(长久)。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赘瘤),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动词,为,做)。(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刚强)。知足者富,强(勤勉)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长存,长寿)者寿。(第三十三章)
其安(安然未变)易持(持守,把持),其未兆(名作动,出现征兆)易谋(解决)。其脆易泮(分离),其微(细微)易散(散失)。为(动词,做)之于未有,治(动词,处理)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毫毛的末端);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一筐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失败)之,执(有所把持)者失(失去)之。是以圣人无为(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接近)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以……为贵,意动用法)难得之货;学不学,复(弥补,补救)众人之所过(过错)。以辅(辅助)万物之自然(自然变化)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学习活动二:研读课文,把握主要观点
章节 方面 主要观点 启示、道理
第十一章 论道 1.“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2.“有”与“无”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无”能发挥大作用,但被人忽视了。 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有”和“无”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要过于狭隘。要兼顾双方
第二十四章 修身 “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这些躁进自炫的行为短暂而不能持久,是因为了违背自然规律。 人应谦恭谨慎,不应自我夸耀。只有脚踏实地,不自以为是,不好高骛远,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方可长久。
第三十三章 修身 “自知"“自胜”“知足”“强行”的人。要在省视自己、坚定自己、克制自己上下功夫,并且矢志力行。这样才能进一步地开展他的精神生命与思想生命。 “知人”"胜人”因然重要,但是“自知"“自胜”更加重要。
第六十四章 治国 1.重视祸患的根源。在祸乱发生之前,先作预防。2.凡事皆由小及大,由否至玩,因此要实现远大、宏伟的目标,必须管视细微和小节处。3.玩大的事情,必须有能力和甜心一点一演去完成;心意稍有松懈,常会功亏一篑。 大的东西无不是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有坚强的教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学习任务三 课后巩固,完成下列练习
1.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
A.死而不亡者寿 B.治之于未乱
C.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D )
A.死而不亡者寿 常于几成而败之B.千里之行 复众人之所过
C.当其无 不失其所者久 D.凿户牖以为室 是以圣人欲不欲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C )
A.曰余食赘行 B.其脆易泮 C.生于毫末 D.起于累土
4.下列对原文内容或手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老子》第十一章里论述了“有”与“无”即实在之物与空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所讲的“有”与“无”是就现象界而言的。
B.在《老子》第二十四章里,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说“自见”“自我”“自矜”的后果都是不好的,这些做法是不足取的。
C.《老子》第六十四章以“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进行对比,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道理。
D.老子指出“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许多人不能持之以恒,总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主要原因在于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
5.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老子》把很多社会人生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比如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大与小、长与短等;认为所有这些对立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
B.《老子》认为,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虽是显示自己的功劳,却往往不被认为有功或者不能成就大功。
展开全文阅读
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认为“自知”比“知人”更加重要,“胜人”比“自胜"更加难得。这是极富人生哲理的判断。
D.人们做事,常常是在将要成功的时候却让它失败了。假如在将要完成的时候像开始的时候一一样谨慎,就不会败坏事情了。《老子》告诫人们做事要善始善终。
6.理解性默写:
(1)《老子》第十一章中指出“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作用的两句是: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_。
(2)《老子》第二十四章中指出自夸和自高自大的害处的两句是:自伐者无功_,自矜者不长_。
(3)《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了解、认识别人叫作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的两句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4)《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战胜别人和能克制自己的弱点的重要性的两句是:胜人者有力_,自胜者强。
(5)《老子》第六十四章中以树为喻,指出强大的事物都是从微小开始萌发的两句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6)《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指出做事情坚持如一,就不会失败的情况的两句是: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侯晓旭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二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二导学案设计
老子》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辛弃疾词五首赏析
下一篇:
《老子》四章学生版导学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