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59  2022-09-25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乡土中国》第2课时:乡土本色与文字下乡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教学目标 

      1.梳理前三章内在关联,并总结文章梳理的基本方法。

      2.理解乡土社会“生于斯、死于斯”形成原因,以及它带来的深远影响。

      3.对比阅读,深入理解“文字下乡难”的多层次原因,并树立独立思考的意识。

      整体要求

      读进去(读懂):

      ①梳理各章内容(主旨、层意、概念) 

      ②理清各章关联 

      读出来(审视):

      不同观点,对话碰撞,形成独立判断

      一 阅读展示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每一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论述乡土社会的性质。阐述乡土社会人口不流动、聚村而居、村与村之间孤立隔膜、村落内部是熟人等特点;

      第二章:从空间格局角度,论述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

      第三章:从时间格局角度,论述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

      2.填出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第1章

      答案 ①聚村而居 ②安土重迁 ③讲究信用

      第2章

      答案 ①没机会学习 ②文字的局限 ③“面对面社群”直接会意

      第3章

      答案 ①无个人的今昔之隔 ②无社会的世代之隔

      3.三篇文章内容总结(详见课件)

      4.梳理各章内在关联

      第一章是第二、三两章的基石,第一章讨论了乡土社会的性质特点,是第二、三章的理论基础;

      第二、三两章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分别从空间角度和时间角度论证了“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这一结论;

      三章内容整体上构成总分关系。

      二 理解概念

      1.“土气”是个贬义词,但在费老的笔下却有了特殊的含义,甚至有了令人尊敬的味道。请结合相关文字,概括“土气”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土气”是形容乡下人本色的,他们就像土里长出的植物一样,从土里吸收生命所需要的养分,土给了他们熟悉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具体说来,他们是居住在泥土之上的,是依靠土地谋生的,土地在他们心中至高无上,生活、文化均是在土地上发生的。

      2.乡下人被称作“愚”,真正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说乡下人“愚”,不是指他们智力有问题,知识有局限,而是指他们不识字,是文盲,而文盲并非出于“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

      3.礼俗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有机的团结”的社会。

      4.法理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种为了要完成某一种任务而结合的“机械的团结”的社会。

      三 探讨问题

      1.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具体包括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以农耕为主,“土”具有崇高地位。②不流动。定居,村村之间有孤立和隔膜。③熟人社会、礼俗社会。④淳朴、信用。

      (2)它们之间是因果关系。与海洋文明、游牧文明不同,中华文明是农耕文明,土地是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神圣的,人们在思想上安土重迁。因此人口不具有流动性,世代定居,这又导致了村落间对外交流有限,相对封闭孤立。由于环境封闭、人口有限,因此人们彼此熟悉,构成了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由熟悉而得到彼此信任,构成了乡土社会品格的淳朴、信用。

      2.试分析《乡土中国》前三篇文章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三篇在全书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联系:乡土社会的土气的本色决定了其不需要文字的文化特点。二、三两章分别从空间、时间角度论述了文字对乡土社会的作用极其有限,是对第一章内容的有力补充和论证。


展开全文阅读
      (2)地位和作用:“乡土本色”一章是全书的开篇,提出了全书最重要的概念——乡土社会,指出了中国基层社会的性质,二、三两章对其原因的论述进一步阐释了“乡土社会”的内涵与特征,为接下来的重点内容,如“差序格局”“礼治秩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讨论乡土社会“生于斯、长于斯”安土重迁的特色及其深远影响。

      原因:农耕文明,让百姓无法脱离土地而生存;聚村而居,生活和工作都有其便利性;在与土地、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产生的熟悉而亲密的感觉;日日与土地打交道,视野封闭,缺少闯荡的勇气与决心。

      影响:“乡土本色”决定了乡土社会人们的交际圈是封闭狭窄的熟人社会,其社会结构也由此特色而造成。

      四 思辨探究

      1.关于乡土社会是否需要文字,请形成自己的判断

      【提示】

      (1)首先要明确三人的观点和理由,三位学者各有自己的角度。

      (2)评述可以从三人理由的漏洞出发也可以从自己的阅读或生活经验出发。

      不求达成一致看法,但求申明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2.现代社会在不断进步,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随着城市小区商品房的增多,大家会发现一个现象,老人们总喜欢在小区和路边种菜,但是小区和路边的绿化带是公共资源,不属于个人,而老人种菜却屡禁不止,老人如此喜欢种菜,你能用《乡土本色》一章中的相关原理来分析原因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1)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都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不管是到了最适宜放牧的草原,还是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无论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我们的民族是和泥土分不开的。(2)只有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他们对泥土充满无限的虔敬和深厚的情感,“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堂巩固

      一、选择题

      1.下列对《乡土本色》章节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城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十分疏远,近邻形同陌路;而在农村,人与人之间十分熟络,近邻堪比亲人,这体现了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社会。

      B.美国耶鲁大学的一群中国老人,因为在学校的一处荒地上遍种蔬菜,引起了美国媒体的关注,中国老人的行为体现了中国人对土地的敬重与依恋。

      C.中国农民聚村而居是出于聚亲连族、抵御外敌、保卫家园等的考虑,福建闽南山区一带的圆形、八角形、纱帽形等土楼村落的形式就是典型例证。

      D.在乡土社会中,亲属、村民间借钱也司空见惯,先靠人情做抵押,再辅以签字画押,订立字据,这体现了乡土社会的信用来源在于从熟悉中获得信任。

      答案 D

      解析 “亲属、村民间借钱也司空见惯,先靠人情做抵押,再辅以签字画押,订立字据,这体现了乡土社会的信用来源在于从熟悉中获得信任”理解有误,原文是不用签字画押,故此项曲解文意。

      2.根据《文字下乡》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等到传真技术发达后,人可以超越时空利用表情辅助语言来传情达意,文字就用不到了。

      B.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不是“愚”的表现,所以只教会乡下人识字并不能根治他们的“愚”。

      C.在熟人中我们的话少,是因为大家彼此熟悉了解,心有灵犀一点通,不需要借助语言表达。

      D.我们在现代社会里住久了,乡土社会里所养成的习惯还是会支配我们,会用声气辨认。

      答案 C

      解析 “是因为大家彼此熟悉了解,心有灵犀一点通,不需要借助语言表达”错。原文相关信息是“在熟人中,我们话也少了,我们‘眉目传情’,我们‘指石相证’,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可见原因是有表情、动作等更为直接的象征性材料可以会意。选项原因分析错误。

      3.下列对《乡土中国》1~3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多数中国人至今依然有着“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思想,这些都是中国基层社会乡土性的表现。

      B.费孝通在《乡土本色》中写道:“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这说明土地限制了人口的流动。

      C.中国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原因是:文字不是人们生活的必要媒介;人与人是面对面接触,有语言等传情达意的方式;人的生活是定型的,不需要文字帮助记忆。

      D.维持乡土社会行为准则的是道德和法律。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

      答案 D

      解析 “维持乡土社会行为准则的是道德和法律”,“法律”错,根据对《乡土中国》的理解,法律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

      二、重点章节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展开余文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为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风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语,“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节选自《乡土中国乡土本色》,有删改)

      4.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不流动是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孤立和隔膜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并不是指单个人之间,当然,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

      B.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C.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D.无论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他们无须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答案 B

      解析 “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错,根据第三段和第四段内容,“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故乡土社会没有具体目的。

      5.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从心”。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礼俗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答案 C

      解析 A项“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错,原文说“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没有说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B项“因为大家感情深厚”错,原文是说因为“熟悉”。D项“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错,原文说“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作者没有将二者进行比较。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答案 B

      解析 由原文“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可知礼俗不是一种“抽象真理”,更不是“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7.乡土社会对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有怎样的流弊?试作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乡土社会的地方性(孤立与隔膜),妨碍了现代社会的流动性。②乡土社会尊崇的是礼俗,它与现代社会尊崇的法理精神不符。③乡土社会对世界的认识只限于个别关联,影响对抽象的普遍原则(真理)的追求。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乡土中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乡土中国》第1课时:走近大师,初识书册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下一篇:《乡土中国》第3课时:差序格局与私人道德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