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阅读:158  2023-05-13
标签: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2023高考语文红色作文题目大全
资料编写者:尹瑞文

红色作文12大类:

1.坚守理想信念(有志气,有底气,有骨气)

2.铭刻爱国情怀(小我与大我,利己与利他,家与国)

3.法治与德治

4.苦干与巧干

5.规则意识

6.责任担当

7.健康的义利观

8.劳动精神

9.砥砺奋斗,复兴祖国(拒绝躺平)

10.文化自信(宁静、慎独、仁爱、诚信、专注、坚忍、君子不器、耐住寂寞、重义轻利、明德至善、自强不息、以民为本、天人合一、实事求是、唯物辩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至上、坚守原则、创新求变、共情与尊重、执于己与谋于众、严谨而又浪漫、命运共同体、底线思维、合作共赢)

11.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12.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来,“躺平”一词蹿红社交网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深感心累,只想躺平在地不再鸡血沸腾。有人说“躺平”意味着颓废、妥协和放弃;有人说“躺平〞其实不过是一种减少自己生活需求的“不消费主义”,清心寡欲回归最基本的生活,无可厚非;有人说“躺平〞只是降低欲望,淡泊名利,放弃了外在的评价,不追求功利化上进,苟且中不见得彻底放弃诗和远方。

对此,你怎么看?请你写一篇文章,发表自己的见解。

【单向式立意】

悄悄努力,默默积蓄,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奋斗姿势。

国不可一日无奔跑者,人不可一日无精气神。

拒绝“丧失化”,不做“躺平”者

【思辨式立意】

“躺平”之后再出发

身体可以躺下,心灵绝不“躺平”。

理解你的“躺平”,更期待你的奔涌。

“躺平”非缴械,重在适己行。

舍中得,破欲望之盗贼

【实战演练】根据以下材料,写出一条思辨型立意。

普速列车速度不快,逢站必停,票价实惠,最低仅1元。在高铁快速普及的时代,“小慢慢”承载着沿线群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示了发展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温度。

我们追求速度,但不是所有东西都越快越好,社会如此,个人也如此。在当今社会,我们该如何处理快与慢的关系?

请联系现实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理解与思考。

1.快之道,慢之理。

2.在高速的时代里慢走。

(2023四省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说,“70后、80后、90后、00后,它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

这一席话,引起了广泛的共鸣,为什么国人会一下子被“平视世界”四个字打动呢?

材料二:无独有偶,作家杨绛也曾对“平视”二字有过一段趣谈,她说:“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正的自己。

阅读以上两段材料,你有什么感悟与思考呢?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应如何审视自己、看待世界呢?

请结合材料,展开思考,联系现实,写一篇800字文章。

观点——

百年之大变局容观上促使我们看世界的方式要转变:我们既有不依附于强国的底气,也有不鄙夷弱囯的眼界。平视世界,才能站在人类的高度,审视共同的命运,开创共同的未来。

分论点:

1.平视自己,是一种摆正定位,拥有自知之明的体现;

2.平视他人,是一种尊重他人,能够和谐巷融的体现;

3.平视他国,是一种平等相待,展现大国自信的体现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出自《孝经》,是古代士人普遍恪守的价值观。立身即安身立命,进可做出可立于世间的事业,退能找到安顿灵魂的归宿;行道即坚守道义、正道直行,做于公有利的事情。扬名,不过是立身、行道后自然的结果罢了;更强调扬名于“后世”而非“当世”,足以让我们体会到立身和行道的分量。

无数历史名人正是深刻认识和把握了立身、行道和扬名的关系,并践行一生,才被世代所记起;在当今社会,很多人却直接把名利当作了目的。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联想和思考?请结合现实写一篇文章。

【立意参考】

1.且立身,谨行道

2.扬名不必在我,立身行道为先

3.立身行道于今朝,方可扬名于后世

4.扬名不必在我,立身行道为先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鲁迅先生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成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勠力同心的担当精神。一切视探索尝试为畏途、一切把负重前行当吃亏、一切“躲进小楼成一统”逃避责任的思想和行为,都是要不得的,都是成不了事的,也是难以真正获得人生快乐的。

请结合以上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和思考。

【关键词】阻力生力勠力

【参考立意】

1.生力拓荒筚路蓝缕,戮力同心共克阻力。

2.生力戮力齐为用,共克阻力报芳华.

3.化阻力为生力,以戮力谱新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冲浪是冲浪者站在冲浪板上驾驭海浪的水上运动,已被列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在惊涛骇浪之上翱翔,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海浪够高够大,且在冲浪者可驾驭的范围内;冲浪板尺寸合适,能被冲浪者灵活操控;冲浪者有足够的勇气,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一名冲浪者?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展开全文阅读
【关键词】海浪冲浪板冲浪者民族复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有时需要在“直道”上以实力硬拼,全力冲刺;有时需要在“弯道”上抓住机遇,巧妙超越;有时则需要另辟新径,“换道”前行。

以上这三种途径,哪一种更具有启示意义?复兴中学组织了“复兴路上”主题征文大赛,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演讲稿参赛,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

中心论点:复兴路上,直道为“马”

分论点1示例:

1、所谓“直道冲刺”就是正道直行,不玩花巧,堂堂煌煌地以实力硬拼,正面击败对手。

2、所谓“弯道超车”就是利用急速过弯的瞬间难度,抓住机遇,巧妙超越对手。

3、所谓“换道前行”就是不走寻常路,另辟新径,轻松到达终点。

分论点2示例:

1、“直道冲刺”并非不看方向,横冲直撞,而是在复兴路上因时而变,随事而制。

2、复兴路上之所以需要“直道冲刺”,是因为中国已经从一个追赶者变为一个迅速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参与者与领跑者。

3、反观“弯道超车”,表面上抓住机遇、利用技巧取得一时领先,但终究积淀不足,未必能在复兴路上笑到最后。

23。网读下面的材料,极据要求写作。(60分)

《这里是中国》告诉我们,大碰撞的“洪荒之力”使得我国地貌景观极富变化,我们的家园多姿多彩。祖国之美,在名山胜迹、澎湃江河,也在我们身边的平凡原野,无名山木、寻常巷陌。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省文章。

(2023温州1.5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2年11月,陆军工程大学理论宣讲服务政治教员群体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这个群体注重系统学习、深入思考、厚积素养。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予人星火者,必心怀火炬。另一方面,他们以如火激情投身政治理论教学,不辞辛苦,勇于担当,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心怀火炬者,应予人星火!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2022台州一模)2022年最新热词当数“中国这十年”。回首中国这十年,天问追星、祝融探火、夸父逐日、天宫兴建……无一不举世瞩目,令人振奋。但中国成就不只体现在高精尖的航天领域,交通、通信等基础建设领域和扶贫、生态等民生领域同样硕果累累。这十年,作为中国人的价值感进一步提升,对国家的归属感进一步增强。

这十年也是你的成长黄金期,你对于价值感和归属感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关键词:祖国价值归属

立意:

1.回首十年,心有所属;展望未来,我辈奋发。

2.见证奇迹找到归属,创造奇迹实现价值。

3.在奋斗中实现价值,在洪流中找到归属。

4.祖国发展,需要个体的奋斗;发展的国家,给个体提供平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关于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抉择,有人认为要走独立自主的道路,也有人认为要走全球化分工与合作的道路,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形势比人强,刻下,最大的时势是全球一体化,合作共赢成为时代主流,在这一背景下,分工合作就是必然。

观点2:形势比人强,刻下,最大的时势是东西方对抗日渐加剧,合作共赢的时代一去不返,在这一背景下,独立自主就是必然。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六十岁以前画虾主要是草古,学习八大山人、郑板桥等画虾的技法。虽然声名日隆,求画者络绎不绝,但他自认为对虾的体会还不够深刻,曾写道:“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心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乃余或可自问快心时也。”

八十岁以后,齐白石画虾才真正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写道:“余之画虾已经数变,初只略似,一变毕真,再变色分深浅,此三变也。”

以上材料颇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关键词】变

【审题】

纵观齐白石画虾的艺术经验,得出以下结论:不为世俗声名所累,数十年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敢于自我否定,从自然事物单纯的模拟到形神兼备,不断追求艺术妙境。考生可从个人成长、企业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强盛等角度展开写作。

【最佳立意】

(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2)不满足于眼前成绩,敢于自我否定,新征程再出发。

【普通立意】

不断努力,持续奋斗

创新无止境

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2022湖州一模)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击壤歌》

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老子》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礼记》

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你有何启发?学校团委准备以“美好生活”为话题开展一次征文活动。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与体验,写一篇征文。

关键词:劳作、甘美安乐、大同

(2022宁波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利他主义行为通常是指对别人有好处而对自己没有好处的自觉自愿行为。对于人们为何会有利他主义行为,学者们提出过各种不同的解释。中国古代儒家相信利他主义行为是“人性向善”的本能显现;“亲族选择说”认为人们对诸如兄妹子孙之类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友善是为了基因繁衍复制;“互惠利他说”则认为许多看似利他的行为其背后隐藏着在社会中互惠互利的动机;“群体利他说”将社会群体视作一个有机体,这一理论相信利他的社会比利己的社会更适合于生存,人们出于理性更倾向于选择利他主义行为。

读了以上材料,你对“利他主义行为”有怎样的理解?请写一篇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利他主义行为、利己主义行为

审题要注意如下几点:

(1)材料里提出的核心概念是“利他主义行为”,文章的议论分析要围绕这一核心概念展开,这一概念在写作中不宜被替换成“利他主义”或“利他主义者”;

(2)对“利他主义行为”的阐发可依据材料中的定义,也允许重新定义,但要合情合理;

(3)材料中隐藏了一个关键词“利己主义行为”,学生要对两个看似矛盾的关键词进行思辨。

(4)如果考生能够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共同富裕、小我与大我等家国概念加以阐发,判卷时可适当提升得分等级。

【参考立意】

以向善之心,行互惠之举

利人即利己,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2022嘉兴一中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今时代,崇尚“巧”的大有人在,如果再来倡导守“拙”,似乎已不合时宜。但也有人认为,“巧思”有余而“拙力”不足是普遍性问题——“巧思”指要有科学的谋划,严密的举措,解决好“怎么办,怎么干”的问题,“拙力”则是恒心、毅力和韧劲,干事时总想“一击必杀”“一搏必胜”,这样反而难以成大事、克险阻。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看法?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关键词:巧拙成大事、克险阻

【参考立意】

(1)似拙实巧,唯拙者能成大事。

(2)拙力不如巧思,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要想实现弯道超车,就必须求“巧”。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庄子在面对楚王欲托付国事时,用“吾将曳尾于涂中”的回答拒绝了楚王;宋人面对绚丽斑斓的唐三彩,没有一味去迎合,反而返璞归真,摒弃多余的装饰和艳丽的色彩,使宋瓷简约素雅,温润如玉;成绩优异的烈士之子包家骏收到很多名校的邀请,但他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因为这是他因公殉职父亲的母校。在生活中,也有很多选择,每一次慎重选择的背后都有我们自己坚守的东西。


展开余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审题】

这篇作文,关键是要分析“选择”和“坚守”的关系。

有的选择让人肃然起敬,有的坚守让人生更有韧性。选择中有坚守,而坚守也决定了选择。当下,因为很多人缺乏对价值、原则、底线等的坚守,所以一些人的选择太功利,太浮躁,只是为了一时看得到的利益或好处,还有一些人是任性而为,直接躺平,只求舒适,还有的选择只是为了彰显自己的“风采”,更少考虑他人或国家的需要。选择其实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格局与胸怀。

最佳立意:“选”之大者,为国为民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庄子在面对楚王欲托付国事时,用“吾将曳尾于涂中”的回答拒绝了楚王;宋人面对绚丽斑斓的唐三彩,没有一味去迎合,反而返璞归真,摒弃多余的装饰和艳丽的色彩,使宋瓷简约素雅,温润如玉;成绩优异的烈士之子包家骏收到很多名校的邀请,但他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因为这是他因公殉职父亲的母校。在生活中,也有很多选择,每一次慎重选择的背后都有我们自己坚守的东西。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审题】

这篇作文,关键是要分析“选择”和“坚守”的关系。

有的选择让人肃然起敬,有的坚守让人生更有韧性。选择中有坚守,而坚守也决定了选择。当下,因为很多人缺乏对价值、原则、底线等的坚守,所以一些人的选择太功利,太浮躁,只是为了一时看得到的利益或好处,还有一些人是任性而为,直接躺平,只求舒适,还有的选择只是为了彰显自己的“风采”,更少考虑他人或国家的需要。选择其实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格局与胸怀。

最佳立意:“选”之大者,为国为民

【2022山水联盟8月联考】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2022年7月25日B站发布了up主衣戈猜想的短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视频里平凡而坚韧的跛脚“二舅”,在网络上掀起了刷屏热潮。

材料二:

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内耗的状态,内耗的长期存在就会让人疲惫。特别在意他人的看法,习惯拖延与空想,自我怀疑与否定,纠结过去忧虑未来……都属于精神内耗。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减少精神内耗勇敢面对高考”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道德经》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了解别人只是智巧,但了解自己才是明智;能够战胜别人是有力量,能够战胜自己才是真正强大。但今天一些年轻人自以为有“自知之明”,其实恰恰可能是“不明”,更有可能是因为格局和视野不够而导致的“自我设限”。

《人民日报》曾指出:“面对人生新阶段的困惑与挑战,青年人要学会向外探索、向内生长,求得更辽阔宽广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更深地扎根于奋斗的泥土中。”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关键词:自我设限向外探索向内生长

最佳立意:青年当突破自我盲区,砥砺奋斗,寻求更辽阔宽广的发展空间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学者认为,《西游记》里所呈现的孙悟空的成长史,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孙悟空“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完全无拘无束的“自在”,但随着这种“自在”发展到极致,他被压在了五指山下。戴上金箍,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看似脱离了个人的绝对自由,然而也正是孙悟空收敛心性,走向“成人”——最终成佛的道路。

“自在”和“成人”,是成长中的青年人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他们一方面渴望个体拥有

更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又随时要去面对来自社会的种种规范和约束。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写一篇文章。

关键词:自由自在规范约束成长

最佳立意:成长的过程离不开来自社会的种种规范和约束,只有自觉地遵守规范和约束,我们才有可能走向真正的自由。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青年科学家潘教授在他的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技术领先世界,令世界同行感佩不已,但国内民众并不十分了解他的经历和精神。郑导演认为,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破解创新发展难题的今天,如何对待科技创新典型,关系到一个民族科技的未来,关系到社会风气的导向,因此想以潘教授为原型,将他的事迹拍成纪录片、搬上荧屏加以宣传;但潘教授却不同意,他认为核心技术研发不需要宣传,科学家需要的是“恒兀兀以穷年”的实干精神和“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耐得住寂寞的精神。消息传出,人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如果你是潘教授的学生,请给郑导演写一封信,阐明潘教授不同意的合理性。

关键词:实干耐得住寂寞科技创新

最佳立意:只有耐得住寂寞地实干,科技创新才有希望。

或者:科技创新只属于耐得住寂寞的实干者。

2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刘基在《郁离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像松、楠、柏等可以做栋梁的树木,须三五十年才能长成;像柽、柳、樕等树木,一种就活,只能当柴烧。短期来看,栋梁材得利慢,木柴材得利快;长期来看,得木柴材的利是一,而得栋梁材的利是百。一个以种树为业的人,全部都栽种它们,世世代代享受好处,成为国内最富有的。这人的邻居家境贫寒,非常羡慕,就效仿他,但种植松、楠、柏不到三年,不等成材就砍伐了它,认为这样能常获利,但仅能供他吃一日两餐,没有剩余。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关键词:慢成材

立意1:培养人才要“慢”,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立意2:少一点功利之心,多一点长远布局,国家才有希望,民族才有未来。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者上进,“止”者知止,“正”者守正。“上”“止”“正”这三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包孕着国人从古至今的人生哲学与生命智慧。

上述材料能给努力实现自现价值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谚语道:“想要走得快,就独自上路;想要走得远,就结伴同行。”走得快慢与走的远近是衡量人生路的两种不同标准,独行或结伴也无非是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孰优孰劣本无定论。结伴同行者自有许多人支持,然独自上路者绝不能被视作一意孤行的莽夫——他们只是在群体性和独立性中偏爱后者。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2022年7月3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西湖大学首届本科生开学典礼致辞中说道:“所谓‘大写的人’,就是既要有勇担家国重任的脊梁,也要有托起民族命运、人类未来的臂膀……在世界的很多个角落,甚至在中国的一些贫困地区,还有许许多多远不如你们幸运的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面临着粮食、能源、环境危机等诸多的威胁。”

材料二:1947年,年仅34岁的钱三强晋升为法国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导师。然而,令人艳羡的职位和丰厚的待遇并不能减轻钱三强对祖国的思念,他毅然决定回国。他说:“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祖国再穷,也是自己的。而且正因她贫穷落后,更需要我们去努力改变她的面貌。”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作为新时代青年的鉴别与取舍。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团歌

材料二:

躬逢盛世,新时代中国青年恰逢成长成才、建功立业的宝贵际遇,需以信念铸魂、以实干凝魄、以党性修身,在“大有可为”的时代续写“有所作为”的青春华章。——太湖e评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用青春拥抱时代”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八一勋章”获得者杜富国,在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时,对战友说:“你退后,让我来。”在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时,他说:“我虽然失去了双手,但我还有健全的双腿,可以继续为梦想奔跑;我虽然失去了双眼,但我有信仰的明灯,可以继续照亮我前行。”在获得的荣誉面前,他说:“我是一名普通的扫雷兵,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但党和人民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杜富国的话对于我们青年学生如何正确认识“我”,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观点】有我与在我齐飞,责任与奉献共一色

(2021浙江高三二模)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历史的长河,生生不息;历史的声音,久久回响。

历史的声音,是民族兴亡得失的警钟,是先贤高洁志趣的铮铮话语……

倾听历史的声音,可以明得失知兴替,可以感悟人生真谛……

年青的我们,应该倾听历史的声音,迈开走向未来的脚步,迎接灿烂的明天。

校团委将举办18岁成人礼活动,你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请结合上述材料,以“历史的声音和时代的脚步”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立意】

(1)树立理想,与国家同行;

(2)继往开来,奋斗明天;

(3)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开拓创新;

(4)继承优良传统,踩着时代的鼓点走向成年。

4.(2021嘉兴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种观点认为:一个人要获得成功,应多倾听出发时的声音,坚定自己的理想。

另一种看法是:一个人要获得成功,应呼应时代的需求,并多思考未来的方向。

即将高中毕业的你,对此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立意】

(1)回望过去,坚守理想。

(2)立足现实,因时而变。

(3)放眼未来,思索方向。

(4)自我人生要融入时代发展之中。

(5)以赤子之心面对未来。

(2021金华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对于“界”的认识,有人说,心有底线,守住边界;也有人说,科学无界,大爱无疆;还有人说,人无高下,界有高低,当自我修持。


展开余文
你如何认识“界”?对于“界”之有无、高低,你有怎样的思考?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立意】

(1)人生价值的体现在于把握好界的尺度,守住底线,追求充实的人生价值,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

(2)做人“有界”,修养“无界”

(3)科学、艺术、道德等方面的追求,要突破身体、界域的限制,敢牺牲,能奉献。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豪车、别墅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权力、官职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技能、学历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一旦失去了这些物质条件、权力优势与职业保障,他们也就没有了相应的身份和地位。

②乐于奉献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为民谋利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爱岗敬业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一旦得到了这些优秀的品质,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拥有不褪色、永不过期的“身份”。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审题】

这则材料的重心是第二段,即我们要注重内在的精神层面的身份,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有内涵的人,优秀品质是我们永远的“身份证”。

【立意】

(1)永不过期的“身份象征”。

(2)我们该拥有怎样的“身份证”。

(3)给“身份证”盖上精神之章。

(4)道德立身,不以物惑。

9.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有媒体调查显示:84%的受访者确信自己生活在加急时代,“疲于奔命”是许多人的共同感受。

(2)按人的含义来理解的受难,对人来说是一种自我享受。——马克思

(3)做“修行者”,就是宅其身、抱道行。“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2020年2月3日《教育部致全国大学生的一封信》

请综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2020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立意:听从社会召唤,做一个有用之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红色作文导写:小我与大我)

材料一: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平稳“亲吻”祖国大地,圆满完成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任务。在这项万众瞩目而异常艰辛的任务背后,活跃着一群年轻科研工作者。他们用行动完成着习总书记“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的殷切嘱托,相信点滴之水终能汇聚成江河,每个个体的努力都会变成推动国家进步的力量。

材料二:

央视新闻“2021年中国要缅怀的星”这样评价27位逝去的院士:“即将过去的2021年,我国已有27位院士相继离我们而去。他们一生呕心沥血,不懈追寻,奉献祖国”,称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每个院士身上都洋溢着科学精神,每个院士背后都闪耀着个性光辉,中国青年应该从杰出科学家身上汲取力量,把个体发展和祖国需要结合起来,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读了以上材料,作为青年学生的你,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并联系自身实际,写一篇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00年《少年中国说》写出了少年对祖国繁荣昌盛所负的责任,“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2017年12月“佛系青年”词条刷遍朋友圈,火遍网络。佛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无欲无求,看淡一切,心若止水,怎么都行”的生活状态和人生态度。

2020年五四青年节之际发布的《后浪》让人思考青春的多样化,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年轻的一代拥有了选择的权利,可以自由学习一门语言,学习一门手艺,欣赏一部电影,去遥远的地方旅行……时代的馈赠、个人的探索,汇聚成青春的蓬勃、生命的丰盛。

不同时代的青年有不同的选择;同一个时代的青年,也有多种多样的人生追求。请结合以上材料,以“我的青春选择”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领路人

②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

③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鲁迅

④在变革的大潮中,我们每个人做好一件事就够了。——施一公

⑤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因为你们,心里有火,眼里有光。因为你们,这个世界会更喜欢中国。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

读了上面五则材料,身为当代高中生的你,有怎样的感触或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联系现实和自身实际,写一篇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红色作文导写:青春与家国情怀)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方志敏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黄大年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红色作文导写:敬业奉献,责任担当)

19世纪80年代,首批官派留学生被召回国,他们发愤图强,为国家带来新气象。

20世纪20年代,大批留学生回到祖国,他们赴汤蹈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一批批留学生冲破重重阻碍,投身新中国建设,创造无数奇迹。

20世纪80年代,大量中国青年远赴海外,谋求发展,书写别样人生。

21世纪,出现留学生“归国潮”;同时,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

青年是时代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作为一名正在求学路上努力奋斗的当代青年,读了上述材料,你会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与你的同龄人分享。

2.阅读下面的材料,构思论题角度与写作框架。(红色作文导写:敬业奉献,责任担当)

20出头的瑶族姑娘小卜,是瑶寨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临近毕业时,小卜犯难了:父老乡亲希望她能回去做教师,传播知识,为改变家乡的贫穷状况尽一份力;对小卜有录用意向的一家著名外企,则鼓励小卜加盟公司,发挥专业特长,创造优质生活;而小卜自己认为当前创业环境好,很想创办一家民族服装设计公司,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面对小卜的就业选择,你会给出什么建议?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红色作文导写:敬业奉献,责任担当)

高校招生宣讲会在学校礼堂举行,来自西安交大的老师讲述了当年交大西迁的故事。上世纪50年代,国家从大局出发,决定将交通大学从上海迁往西安。一批交大人响应国家部署,克服重重困难,随学校西迁。他们将先进知识和文化带入西部,也将毕生的精力奉献西部开发。如今,西安交通大学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持续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宣讲在同学们当中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有的同学说:要弘扬西迁精神,像老一辈交大人一样,到西部去。也有的同学说,现在与过去不同了,弘扬西迁精神不一定非要到西部去,通过信息和科技也能改变西部。有人认为,应先提升自己,发展自己,才能随时响应国家的需要……

请结合材料内容,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1)以当年西迁交大人身份,临行前给亲友写一封告别信。

(2)以高三学子的身份,写一篇发言稿,在“弘扬西迁精神”主题班会上交流。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红色作文导写:价值与追求)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高尔基

把希望建筑在意欲和心愿上面的人们,二十次中有十九次都会失望。——大仲马

这两句名言寓意各有不同,它们引起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800字;②不要写成诗歌;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红色作文导写:价值与追求)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成功带回了月球的土壤样本。令人震惊的是,有人翻出了16年前的一张报纸。结果发现,整个探月计划,早在2004年就制定了,叫“绕”“落”“回”三步走。但是,假如你回到16年前,看到这个新闻,你会怎么想?16年,好遥远啊,谁知道这16年里会发生什么?还有多少技术难题需要攻克?充满了不确定性。然而就在此后的16年里,整个计划被严丝合缝、半点不差地执行着。2020年底,计划完成。有人认为,先制定计划,再分解任务,是实现目标的可靠途径。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立意】

1.目标是前进的动力。

2.小目标让我们更易成功。

3.谋定而后动,计划是看清通往成功道路的关键。

4.制定计划、分解任务,是成功缺一不可的因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红色作文导写:家国情怀篇之中国精神)

在“读书沙龙”活动中,老师郑重地向同学推荐近期出版的《中国精神读本》。这本书精选了从晚清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改革开放一百多年来的华文传世名篇,为读者展现出波澜壮阔的近现代中国精神进化史。其中既有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孙中山的《国事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继续努力”)、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也有入选中学教材的林觉民《与妻书》、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多数同学纷纷表示要认真阅读,但也有同学质疑,这些诗文年代已久,在当今以经济、科技实力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读之又有何益?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请结合自己阅读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议论文,回应那些同学的质疑。

【审题】

注意文中要有“我”,要有情境感,重心要展现时代机遇和年轻人的责任,切忌空喊口号,大话连篇。考生要论述“中国精神”的具体内涵,不能笼统地说;要阐明为何、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立意】

(1)中国精神永不过时;

(2)继承并发扬中国精神,向世界展示中国精神;

(3)有一种力量,叫中国精神;

(4)弘扬中国精神,在困境中崛起;

(5)弘扬中国精神,托起复兴之梦;

(6)弘扬中国精神,走好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红色作文导写:家国情怀)

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1949年7月,人民日报在头版发布了向全国征集国旗、国徽、国歌词曲的启事,并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有一位青年,用庄严大气的中国红作为底色,设计出简洁的五星构图。他就是国旗设计者曾联松。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他设计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从此,不论走到哪里,只要看到五星红旗,每个国人心中就会燃起无言的感动。

2021年10月1日,中国成立72周年,追梦青春,强国有我,这盛世如我们所愿。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红色作文导写:家国情怀)

鲁迅先生曾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习近平总书记说:“只有为人民作出贡献的青春,才能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记忆。”

作为今日中国之青年,你对上述材料有何感悟?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红色作文导写:家国情怀)

1955年9月,在中国政府的营救下,历经5年艰苦奋争的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钱学森回国以后,他终于实现了为国为人民奉献一切的初心,投身“两弹一星”等科学研究,为我国的国防、航天等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创造了“十年两弹成”的佳话。

2021年9月25号晚上,在异国他乡漫长等待了三年的孟晚舟,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中国政府的包机上,孟晚舟感言:“感谢亲爱的祖国,感谢党和政府,正是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燃起我心中的信念之火,照亮我人生的至暗时刻,引领我回家的漫长路途。”

《人民日报》评论:中国所作的努力,维护的不仅是一位公民的权利、一家企业的权益,更是在维护中国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权利。……中国人民更加清晰地看到,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百折不挠地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

在学校举行的升旗校会上,你作为学生代表要进行“家国情怀,信仰力量”的主题演讲。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演讲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红色作文导写:家国情怀)

屈原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曹植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嗣同始!”

詹天佑说:“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钱学森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

李兰娟说:“我可以带队去支援武汉。”“国家的大事,自己义不容辞。”

从古至今,中国人民的奋斗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爱国史,一代代中华儿女各自用自己的方式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的壮歌。时至今日,虽然大多数中华儿女血脉里流淌着爱国主义的精神基因,却也有些年轻人夸夸其谈,仅靠一个键盘爱国;有些人只想做主播、网红,坐拥千万粉丝;还有些人盲目媚外,志在移民;甚至有些人拒唱国歌,一心“去中国化”……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针对“今天,我们怎样爱国”这个问题,谈谈你的思考与认识,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红色作文导写:家国情怀)

脱贫攻坚以来,许许多多的扶贫人员用汗与泪铸炼了筋骨,也铺就了奋进不屈的精神底色;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在泰山压顶的时刻,白衣战士谱写了英雄儿女的精神凯歌;在探索宇宙的征途上,我国航天人勇于探索的精神从不曾熄灭,它激发了中华民族“可上九天揽月”的壮志豪情;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刚满十四岁的全红婵一跳成名,教练说这个孩子比别的孩子能吃苦……

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我们总能看到精神的火焰熊熊燃烧。

对此,你有什么认识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联系自己和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红色作文导写:家国情怀)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以上论述对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红色作文导写:爱国报国)

材料一: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对接,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一个又一个瞩目的成就使中国向航天强国迈进。戚发轫在航天精神论坛上说:“爱航天,最大的爱是爱祖国。”的确,是爱国精神引领一代代航天人不惧挑战,潜心研究,拼命实干。

材料二:本届东京奥运会上,中国获得38枚金牌。每一枚金牌都融入了运动员誓死为国争光的精神,都浸满了他们辛勤的汗水。多少日夜,多少春秋,摸爬滚打,甚至满身伤痕。对于五轮比赛三次获得满分的全红婵,“练呗”就是秘诀;对于再次成为世乒历史上第一位双圈大满贯的马龙,完全“带伤出战”就是精神……综合上述材料内容,做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对于“爱国”,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受到怎样的启发?

【立意】

1.为国之崛起,献青春之力。

2.勇于担当,责任至上。

3.祖国强盛,青年之责。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红色作文导写:怀疑与信仰)

2012年,时任《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的卢新宁应母校北京大学之邀,以学姐的身份于北大中文系的毕业典礼发表演讲《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她说:“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20多年的社会生活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怀疑的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学者徐贲撰文《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评论卢新宁的观点:“怀疑本身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所有的‘信仰’,都必须建立在一些具有恒久而普遍意义的价值之上。人们只有确信这些基本价值,即使在现实生活中眼见无数糟蹋、破坏这些价值的行为,但仍然对这些价值坚信不疑的时候。他们才可以说是真正具备了信仰。”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从高考范文中汲取加分经验)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孙中山

2022全国乙卷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北京:双奥之城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比赛成绩中国奥运代表团名列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二;残奥代表团名列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一。均创历史最好成绩中国冬奥代表团名列金牌榜第三,奖牌榜第十一;冬残奥代表团名列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一。均创历史最好成绩群众体育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为现实科技亮点世界跨度最大钢结构场馆“鸟巢”;场馆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率达100%智慧场馆和智慧服务;“分钟级”“百米级”精准气象预报交通支持全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助力奥运京张智能高铁冬奥列车开行;全国高铁运营里程超4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国家经济国内生产总值:31.4万亿元(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114.4万亿元(2021年)

  双奥之城,闪耀世界。两次奥运会,都显示了中国体育发展的新高度,展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也见证了你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亲历其中,你能感受到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未来前行,你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歇。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2022全国新高考Ⅱ卷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微纪录片,介绍一组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他们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行业,也选择了事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展示出开启未来的力量。

  有位科学家强调,实现北斗导航系统服务于各行各业,“需要新方法、新思维、新知识”。她致力于科技攻关,还从事科普教育,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有位摄影家认为,“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是民族的,血脉的,永不过时”。他选择了从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通过照片增强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有位建筑家主张,要改变“千城一面”的模式,必须赋予建筑以理想和精神。他一直努力建造“再过几代人仍然感觉美好”的建筑作品。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2022浙江卷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近年来,浙江省着力强化创新驱动,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深入实施“鲲鹏行动”“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人才工程,全省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新时代浙江青年,在各行各业、不同领域开拓创新。如95后姑娘徐枫灿,在空军航空大学刻苦训练、满分通过考核,成为我国陆军首位初放单飞的女飞行员;90后青年工人杨杰,从一名普通的学徒工成长为“浙江工匠”,获得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团队,35岁以下成员占比近九成,勇闯国内智能超算领域“无人区”,斩获超算应用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

  以上材料对你未来发展有什么启示?请写一篇文章。

2021全国甲卷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全国乙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2021全国新高考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每个人在特定时代中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在同一个时代,有人慨叹生不逢时,有人只愿安分随时,有人深感生逢其时、时不我待……

请以“论生逢其时”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2020全国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2020全国新高考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2020北京卷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

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2020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面孔”是全球热播纪录片里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是用中医药造福人类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医务工作者厚重防护服下疲惫的笑脸,是快递小哥在寂静街巷里传送温暖的双手……也是用各种方式共同形塑“中国面孔”的你和我。

走过2020年的春天,你对“中国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温州市2022年三模作文

“你要成为你自己。”西方哲人如是强调“我”的存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意大利时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表示愿意做到“无我”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你,对以上材料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根据相关数据,“美食博主”李子柒年收入已经过亿,但她还在广西柳州建螺蛳粉工厂当老板。很多人认为她不应该野心太大。其实,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做人见好就收”“老人家应该在家带带孙辈,不要瞎折腾”“应该找份稳定的工作,早点结婚生孩子”……太多的“不应该”和“应该”简单粗暴地给我们的人生划定了条条框框,试图把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刻画成“理应如此”的模样。

对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22嘉兴二模作文题:

有人把成功定义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有人把成功定义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实现,有人把成功定义为社会价值的实现。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世纪著名的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尔弗雷德认为“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归属感与自我价值”。但是,在只有“我”的世界里,个体很难找到他人认同的归属感;而在只有“我们”的世界里,个体也许就会丧失自我的意义和价值。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立意:

1.在社会中实现我独有的价值。

2.姹紫嫣红,让满园春色更有魅力。

3.和光同尘,何必本色。

4.他人即地狱,天堂在自我

5.欲得他人认同,必先自我认同

材料一:近日,演员不愿意扮丑的话题再次引起舆论热议。在某电视剧中,无论是被绑架还是被打入天牢,女主角永远穿戴整洁,妆容精致……面对如此失真的呈现,观众纷纷给出差评。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演员巩俐在电影《秋菊打官司》里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为了贴近所饰演的农村妇女角色,她在陕西农村体验生活,把自己晒黑,让头发变得粗糙、毛躁,连村妇吃面发出的声音都要模仿。通过一系列努力,她塑造的“秋菊”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的经典。

阅读材料后,作为当代青年,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在下面的场景中,任选一种,完成写作任务。

①某校拟举行“美与丑”的讨论会,请写一篇发言稿,体现自己的思考与认识。

②请你以当代青年学生的名义给不愿意扮丑的演员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思考与认识。

立意:

(1)演员之“丑”乃艺术之“美”

(2)艺术之“丑”乃演员之“美”

浙江省慈溪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

2012年,时任《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的卢新宁应母校北京大学之邀,以学长的身份于北大中文系的毕业典礼发表演讲《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她说:“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20多年的社会生活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怀疑的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

学者徐贲撰文《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评论观点:“怀疑本身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所有的‘信仰’,都必须建立在一些具有恒久而普遍意义的价值之上。人们只有确信这些基本价值,即使在现实生活中眼见无数糟蹋、破坏这些价值的行为,但仍然对这些价值坚信不疑的时候,他们才可以说是真正具备了信仰。”

请综合分析上述材料,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立意:

1.信仰是人生的指路明灯。

2.信、知、行,摈怀疑,得大成。

3.坚定信仰,知行合一。

4.用脚踏实地的奋斗坚定信仰。

(瑞安十中尹瑞文)侯晓旭

        
标签: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2023高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3年5月温州市高三“三模”作文评分标准详解
下一篇:高考语文简答题规范答题、文言文句子翻译、名篇名句默写复习建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