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92 2024-01-08
标签:
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尹氏八段论首段写法:二元思辨性作文坚守自我与改变自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一种人格像“牛油果”,当你不断往下挖时,会发现有一颗坚硬的内核。牛油果型人格的人坚守自我,不管外界如何风雨飘摇,也影响不了他们坚定的内心。
而老子却说:“上善若水。事善能。”即理想人格如一泓清水,它能冲开堤坝,随物赋形,溶江入海,让生命得以进一步提升。
在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对于想拥有“高质量青春”的高中生来说,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自我?请结合材料内容写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则蕴含辩证关系的新材料作文题,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
第一段用“牛油果”来比喻拥有理想人格的人内心坚定。第二段是老子的名言,意为拥有理想人格的人能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改变自己,与时俱进,以适应环境,从而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量,实现最初的目标。
题目给定了两个看似对立的观点,实则蕴含着辩证的关系,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即围绕“坚守自我”“改变自我”两个基本概念的关系进行思考。
【参考立意】
行若蒲苇,心若磐石
坚守内心,随物赋形
坚定内心,审时度势
坚定内心,随遇而安
坚守自我本心,灵活变通处事
固守精神的净土,活出自我的风采
恪守初心,任世界喧嚣繁华
守住原则,改变方式
坚守精神内核,拥有激扬的青春
【名言素材】
老子: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庄子:天下有道,圣人成焉(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生焉(保全生命)。
孟子:虽千万人,吾往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格言: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郑燮《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事例素材】
1.卞和献玉,即使帝王刖其足,剜其眼仍不放弃,正是因为他坚信自己所持为和田宝玉,所以即便权威再大,他也选择坚守自我,证明自我。诸葛亮躬耕陇亩,待时以出,没有在日复一日的沉寂之中消磨己身,是因为他对自身才学有清晰认知,坚守自我,所以能够在得遇明君之时,把握机会,一出即为帝王师。
2.以坚守为棹,须摒弃功利思想,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应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但坚守自我,并不是闭目塞听,一味地盲目自信。正如孔子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坚守自我之人,须脚踏实地,亦须仰望星空,如此坚守自我的大道才能越走越宽阔。
3.当“御用文人”李白呼唤自己放养于青崖间的白鹿即骑访名山时,他改变了自己。朝廷希望他吟风弄月歌功颂德,而他却只想一展鸿鹄之志,无法改变官场的他,只得改变自己的志向。于是寄情于山水,纵览名山大川,虽然未能圆自己的经天纬地之梦,但却造就了半个诗歌的盛唐,为后人所传颂。
4.那些不能改变的人,只能被环境淘汰。高尔斯华绥笔下《品质》中的老鞋匠虽然拥有全城最好的制鞋手艺,但却不愿改变自己,致使无法跟上机器化的时代,坚持手工制好每双鞋,最终饿死在自己的鞋铺中。改变自己,方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方能不被环境淘汰。
5.人,是需要改变的。一个人如果一成不变,倒不如投胎转世做个泥和尚算了。自古以来,改变得到的就是赞许,固执得到的就是嘲笑。秦国的商鞅变法,奠定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根基;王安石的变法,虽未成功,却为世人展现了一幅理想的生活画卷;太平天国的“平均地权”得到了大多数农民的响应,这才有了其辉煌的历史;再想想,所有的起义,斗争,不都是因改变才改写了历史的吗?所以,人是因改变而生。
6.屈原与渔父
屈原与渔父有两种不同的人格,他们秉持不同的人生态度与价值取向。前者坚守“伏清白以死直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高洁人格和舍生取义的理想主义精神,后者主张顺应时代、超脱旷达、在随性自适中保全自我。
【“尹氏八段论”首段写法】
坚己可行稳,若水则致远
(文/尹瑞文)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引用)万物之于人生,有岩之坚硬,亦有水之婉转。(阐释引用)一如做人,有人崇尚坚守自我的“牛油果型人格”,也有人追求随物赋形、溶江入海的“水型人格”。(联系材料)而对于想拥有“高质量青春”的高中生而言,理想型的人格塑造从来不是坚硬如石的静态定格,而是既要顶岩石之盾,坚守内心,也要取弱水之智,随物赋形的动态过程。(引出观点)
侯晓旭
标签:
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尹氏八段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二元思辨性作文“坚守自我与改变自我”导写
下一篇:
点染手法详解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