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阅读:27  2025-03-09
标签: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2025年高考作文押题:君子不器,方成大道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君子不器”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君子不应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作文材料分析

      1. 关键词句分析

      “君子不器”:这一概念强调君子不应局限于某一种特定的技能或用途,而应该具备多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它体现了一种对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追求。在当今社会,“君子不器”的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一个优秀的科学家,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除了具备商业头脑和管理能力,还需要有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和道德操守。

      “不应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这句话进一步解释了“君子不器”的含义,即不能仅仅满足于成为一种工具,而应该追求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多元化的能力和品质。以学生为例,不能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应该在品德、艺术、体育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文化、有健康体魄的人。

      2. 关系分析

      对立关系:“君子不器”与“器具般的单一用途”形成对立。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过于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成为了某种特定领域的“器具”。而“君子不器”则倡导人们摆脱这种单一性,追求全面发展。例如,一些理工科学生可能在专业知识方面很出色,但在人文素养方面却有所欠缺;一些艺术生可能在艺术领域有很高的造诣,但在科学知识方面却相对薄弱。这种单一性与“君子不器”所倡导的全面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统一关系:“君子不器”并不是完全否定专业技能的重要性,而是在强调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综合素质的提升。一个人只有在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之后,才能更好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技能领域,实现从“器”到“君子”的转变。例如,一个医生在掌握了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之后,还可以通过学习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一个教师在具备了扎实的学科知识之后,还可以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3. 任务驱动分析

      内容任务:“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考生围绕“君子不器”这一主题展开思考。可以从个人成长、教育理念、社会需求等多个角度探讨“君子不器”的内涵和意义,分析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这一理念。例如,可以思考在当今社会,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君子不器”的人才;也可以探讨在职业发展中,如何避免成为单一用途的“器具”,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文体任务:“明确文体”,考生可根据自身优势选择。议论文可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深入阐述“君子不器”的重要性和实现途径;记叙文可以通过讲述个人或他人的故事,展现“君子不器”的实践过程和积极影响;散文则可以通过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对“君子不器”的理解和感悟。

      二、立意指导

      1. 培养多元能力,成就全面发展的君子:强调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摆脱单一技能的束缚,努力培养自己的多种能力,如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等,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例如,我们可以以当代大学生为例,探讨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如何通过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科研项目等,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君子不器”的人才。

      2. 超越工具化思维,追求人生的更高境界:论述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容易被工具化,成为某种工具或手段,而忽略了自己的内在价值和人生意义。“君子不器”则提醒我们要超越这种工具化思维,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追求精神的成长和人生的更高境界。例如,我们可以以一些成功人士为例,探讨他们在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如何保持对艺术、文化、哲学等领域的热爱和追求,实现人生的多元化和丰富性。

      3. 以“君子不器”为教育理念,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将“君子不器”的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例如,我们可以探讨学校如何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多元化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标题范例参考

      1. 《君子不器,全面发展》

      2. 《超越工具化,追求君子之道》

      3. 《以“君子不器”理念,育时代新人》

      4. 《摆脱器具束缚,成就多彩人生》

      5. 《君子不器,点亮多元人生》

      6. 《拒绝单一,走向君子之境》

      7. 《“君子不器”,塑造全面人格》

      8. 《培养多元能力,践行君子不器》


展开全文阅读
      9. 《君子不器,开拓人生新境界》

      四、名言名句

      1.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这句话强调了博学和思考的重要性,与“君子不器”的理念相契合,只有广泛学习并深入思考,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表达了知识的无限性和人生的有限性,提醒人们要不断学习,追求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避免成为“器”。

      3. “学无止境”——清刘开。这句话简洁明了地表达了学习是没有尽头的,君子应该不断追求知识和进步,不局限于某一方面的才能。

      4.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说明学习和成长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不断积累各种知识和经验,才能实现全面发展,成为“君子”。

      5.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雅斯贝尔斯。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制造单一用途的“器具”,与“君子不器”的教育理念相呼应。

      五、经典事例

      1. 苏轼: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他在诗、词、文、书、画等多个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情感真挚,深受人们喜爱;他的文章观点独到,文笔流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他的书法造诣深厚,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的画作也别具一格,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审美。苏轼的多才多艺正是“君子不器”的生动体现,他没有局限于某一种文学艺术形式,而是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2. 达芬奇: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同时他还是一位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解剖学家、地质学家、制图师、植物学家和作家。他的绘画作品《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他的科学研究和发明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达芬奇的广泛兴趣和多方面的才能使他成为了“君子不器”的典范,他的成就不仅体现在艺术领域,还涉及到科学、工程等多个学科,展示了人类智慧的无限可能性。

      3. 马斯克:埃隆马斯克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和多元化才能的企业家。他不仅是特斯拉汽车公司的创始人,推动了电动汽车的发展,还创办了SpaceX公司,致力于实现人类移民火星的梦想。此外,他还在太阳能、能源存储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马斯克的成功得益于他的跨领域思维和多元化的能力,他不满足于仅仅在一个领域取得成就,而是不断挑战自我,探索新的领域,展现了“君子不器”的精神风貌。

      4. 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涵盖了道德、伦理、政治、教育等多个方面,他的教育理念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弟子。孔子不仅在学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还积极参与政治活动,试图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的一生都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体现了“君子不器”的精神内涵。

      5. 屠呦呦:屠呦呦是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她发现了青蒿素,为全球疟疾防治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屠呦呦的成就不仅仅在于科学研究,她还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她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借鉴中国传统医学的智慧,同时关注全球健康问题,积极推动青蒿素的广泛应用。屠呦呦的事迹表明,一个真正的“君子”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有广阔的视野和人文关怀,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6. 杨振宁:杨振宁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同时,他还积极参与科学普及和教育事业,为培养年轻一代的科学家做出了努力。杨振宁的成就不仅在于他的科学研究成果,还在于他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君子”应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同时,积极关注社会发展,为人类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范文一:

      君子不器,全面发展

      “君子不器”,这一古老的智慧在当今社会依然闪耀着光芒。它提醒我们,不应将自己局限于某一种特定的技能或用途,而应追求全面发展,成为具备多方面素养和能力的人。

      在当今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人们很容易陷入专业化的陷阱,成为某种“器具”。例如,一些人在学校里只注重学习某一学科的知识,忽视了其他学科的重要性;在工作中,只专注于自己的岗位职责,缺乏对其他领域的了解和兴趣。这种单一化的发展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却容易导致个人的视野狭窄,思维僵化,难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

      相反,“君子不器”倡导的是一种全面发展的理念。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以科学家为例,他们不仅需要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深入的造诣,还需要了解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知识,以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同样,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不仅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商业头脑,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文化素养,以赢得社会的尊重和信任。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君子不器”的全面发展呢?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技能,更是为了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应该广泛涉猎各种学科的知识,不仅要学习自然科学,还要学习人文社会科学;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我们要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我们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可以结交不同领域的朋友,拓宽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了解不同行业的发展动态和需求。最后,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不断学习的精神。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我们也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念,以适应社会的变化。我们应该勇于尝试新事物,敢于挑战自我,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

      “君子不器”,是一种人生追求,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更多的“君子”,他们不仅能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卓越成就,还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让我们努力践行“君子不器”的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范文二:

      超越工具化,追求君子之道

      “君子不器”,短短四字,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容易被工具化,成为某种工具或手段,而忽略了自己的内在价值和人生意义。“君子不器”则提醒我们要超越这种工具化思维,追求人生的更高境界。

      在现代社会,工具化的现象随处可见。在学校里,学生们被视为考试的工具,为了追求高分而拼命学习,却忽视了自己的兴趣和个性发展;在工作中,员工们被视为赚钱的工具,为了完成任务而加班加点,却忘记了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在社会中,人们被视为消费的工具,为了满足物质欲望而不断追求,却失去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这种工具化的思维方式,让人们变得越来越功利,越来越浮躁,失去了对人生的真正理解和追求。

      “君子不器”告诉我们,人不应仅仅被视为一种工具,而应该具有更高的价值和意义。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不随波逐流,不被外界的因素所左右。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自己的道德和原则,不为了迎合他人而改变自己。例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归隐,追求自己内心的宁静和自由;李白不事权贵,豪放不羁,以诗歌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他们都是超越了工具化思维的君子,他们的人生境界和精神追求,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那么,如何才能超越工具化思维,追求君子之道呢?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内在价值。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我们应该发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次,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物质的享受和外在的荣誉,而在于追求内心的充实和精神的满足。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最后,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在面对各种信息和观点时,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盲目跟风,不人云亦云。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君子不器”,是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追求。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更多的人能够超越工具化思维,追求君子之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功利和浮躁的心态,找到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让我们以“君子不器”为指引,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成为一个有思想、有道德、有追求的人,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侯晓旭

标签: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2025年高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5年高考作文押题:将小事做到极致
下一篇:2025年高考作文押题:汉字演变史给我的启示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