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15 2025-09-23
标签:
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以2025年全国一卷作文题为例谈宏大叙事类作文写法
宏大叙事误区 (一)喊口号,个体代入感不强,情感无法引起共鸣。
解决办法:
宏大叙事个体化,叙事越宏大,越要突出个体。比如设计“我与材料互动的具体场景”(如“我读”“我讲”“我听”“我见证”),挖掘场景中的“精神共鸣”,体现我的感受(如“我懂”“我学”“我明白”),再延伸“‘我’的行动”(如“我记录”“我组织”“我呼吁”)
宏大叙事个体化写法示例:
那位鼓书艺人开不了口的,我却读出“铭记历史”四个字来。我不敢回想那些背负着民族苦难与辛酸的逃难人们,不敢回想那段哀鸿遍野的历史,可我必须回想,我必须铭记那段血与泪的悲壮史诗。即使我没有亲身经历,但那是渗入民族血脉的痛!我必须怀想那些亡灵,我须得将他们的魂魄安放于心,凝聚力量,带他们一起建设、见证、经历现在的盛世中华,那是他们应有的幸福。
宏大叙事误区 (二)批判性思考缺位,论证单一,无问题诊断。
解决办法:
批判性思考,多问一个为什么(比如思考,如果忘却历史、不尊重历史会有什么后果),发现现实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方案或者关联未来。
宏大叙事辩证化写法示例: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突破,中国在行稳致远地前进,这是新时代给予我们的底气。但回首昨日,我们仍有个别国民忘却历史,轻视历史,诋毁军人的表现。吾以为,在时代的浪潮里,当以铭记国耻的反思和展望远方的信心为桨,响应民族所向披靡的号召,不忘那片鲜虹的历史里惨痛的屈辱代价,不让“忘记苦难”成为传承民族精神的短板。唯有如此,才能让先人撒下的热血映照今日之辉煌,让民族崛起的战歌抚慰期盼光明到来的人民,这便是我们对“民族已经起来”的最好回应。
宏大叙事误区 (三)写作模式化、疏离化。
解决办法:
锚定材料(诗文/人物)的历史背景或现实场景,补充“可感知的细节”(如历史事件、生活场景、人物状态),(如不要笼统地说“爱国者要热爱民族”,而是具体描述在民族饱受苦难的背景下爱国者艰难的心理状态。)
宏大叙事具象化写法示例:
日军铁蹄踏遍中华时,山河破碎的惨状刻在每一个国人心头。当看到逃难者裹着露出棉絮的破袄流落街头,老舍笔下的方宝庆“开不了口”;当看到孩童怀里揣着半块干硬的饼,因饥饿哭嚎不止,老舍笔下的方宝庆“开不了口”。他被困在这样的乱世里,他想唱鼓书谋生,却见惯了同胞的苦难,喉咙像堵着滚烫的沙砾,终究“开不了口”!
标签:
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以2025年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2026届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积累:电影《731》写作用法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