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阅读:31  2025-11-09
标签: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议论文并列式分论点拟写方法作文指导
议论文分论点的常见“病症”如下:

病症一:观点重复(车轱辘话)

表现: 分论点一:坚持是成功的基础。分论点二:成功离不开坚持。

病症二:逻辑跳跃(想到哪写到哪)

表现: 分论点一:个人需要奋斗。分论点二:国家需要创新。(二者缺乏直接关联)

病症三:肤浅空洞(正确的废话)

表现: 分论点一:这很重要。分论点二:这很有意义。分论点三:这很有必要。

什么是好的分论点?——三大标准

1. 扣得住:紧扣中心论点,是中心论点的“卫星”和“支撑”。

2. 分得开:几个分论点角度不同,互不交叉,互不包含。

3. 排得顺:分论点之间有清晰的逻辑关系(并列、递进、辩证等)

拟分论点的基本要求

分论点: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分析,阐述其中某一个事理,论证其中某一方面的观点,就是一个分论点。其基本要求如下:

1.字数:分论点表述应简洁、明确,忌空泛(20字以内、陈述句)。

2.个数:分论点一般三、四个,但不宜过多;

3.位置:分论点一般处于醒目的位置,放于段首或单独成段。

4.结构:分论点句式要保持相似或统一。

5.扣题: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中心论点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且保证在总论点的统辖之下。

6.内容:①分论点间要界线清晰,不能存在包含重复关系,或者交叉关系。②分论点的排列应符合一定的逻辑顺序,不可随意放置。(并列、递进)

并列式分论点:

并列式分论点就是从不同的侧面横向展开来分解中心论点。

历来我们都将议论文分为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和解决问题(怎么样)三部分,但是我们不一定要将这三个问题都阐明清楚,可以择其中从不同侧面来展开。

并列式分论点拟写的方法有以下五种:

1)类--是什么--概念阐释法

2)因--为什么--分析理由法

3)法--怎么做--探寻方法法

4)果--追问结果——从“会怎样”的角度展开(结果、意义、价值)

5)谁--关涉谁?(自然、社会、人生)

1)类--是什么--概念阐释法

根据标题作解说,即对标题做“是什么”的发问,解释说明的内容就形成了文章的分论点。如以“自嘲”为题作文,运用“一问三答”的方法,首先对“自嘲”发问:“自嘲是什么?”可有如下答案:“自嘲是一种快乐的智慧”,“自嘲是一种达观的境界”,“自嘲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作答的内容就形成了文章的三个分论点。

句式结构:主题词+是/就是/意味着……

例如 :以“境界”为主题词拟写三个分论点。

境界是面对成败时能笑对人生的豁达。

境界是面对名利时能超然物外的淡泊。

境界是身陷逆境时能奋发向上的追求。

【巩固练习】请在横线处填出分论点

中心论点:树立崇高的理想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

分论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论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论点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分论点①:理想是奋斗的起点。

分论点②:理想是奋斗的目标。

分论点③:理想是奋斗的动力。

请以:“爱心 ”为主题词,拟写三个分论点

分论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论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论点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是……”的句式结构,很容易出现偷换主题词导致文章中心中途易辙,例如:“勇敢就是为国牺牲的爱国”,这样就容易导致自己写着写着,写成“爱国”这个主题 。所以大家在使用这个句式的过程中,一定要小心。

2)因--为什么--分析理由法

这种方法,就是把标题或中心论点作为结论,进行原因追问,有几个主要原因就可设置为几个分论点。如以“文化自信”为题作文,就可以以中心论点进行发问:“为什么说文化自信是力量之源?”

作答如下:

文化自信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脉;

文化自信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

文化自信建构了中国方案的文明气度。

作答的内容自然就形成了文章的三个分论点。

例如:以“责任”为主题词,拟写三个分论点。

第一组:

担起责任,让我们的人生更精彩。

担起责任,让我们的国家更富强。

担起责任,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

第二组:

因为责任,所以我们的人生更精彩。

因为责任,所以我们的国家更富强。

因为责任,所以我们的世界更美好。

以“阅读”为话题写分论点。

人生需要阅读,它犹如东方缓升的启明星,过滤我们愚昧的思想,净化我们的灵魂。 

人生需要阅读,它犹如一位无私的老师,赋予我们无穷的知识,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人生需要阅读,它犹如“百味瓶”,使我们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丰富我们的情感。

以“奋斗”为话题写分论点。

困境时“直挂云帆”,奋斗如梯,成就凌云壮志!

逆境时“吟啸徐行”,奋斗如钥,开启智慧人生!

青春时“上下求索”,奋斗如砖,铸造梦想中国!

以“勤劳 ”为主题词,拟写三个分论点。

勤劳让我们的时代辉煌。

勤劳让我们的国家富强。

勤劳让我们的人类进步。

【巩固练习】请在横线处填写分论点

中心论点:暂停是为了去得更远

分论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论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论点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展开全文阅读
①暂停,是为了寻回遗失的美好。

②暂停,是为了迈出前进的脚步。

③暂停,是为了靠近胜利的曙光。  

3)法--怎么做--探寻方法法

这种设置分论点的方法,实际是把标题或中心论点作为一个问题或者一个任务,然后追问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方法,从“怎么办”的角度,以中心论点作为结果,提炼满足这一结果的“条件”“措施”“途径”来设立分论点。这里的中心论点是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如以 “豪情壮志 ”为主题词,拟写三个分论点:

豪情壮志就要“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

豪情壮志就要“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豪情壮志就要“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例如:以“勇敢”为主题词,拟写三个分论点。

勇敢需要我们不惧困难,知难而上。

勇敢需要我们蔑视敌人,超越对手。

勇敢需要我们克制冲动,战胜自我。

中心论点:我们要学会欣赏别人。

分论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论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论点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①学会欣赏别人,要有坦荡的胸怀;

②学会欣赏别人,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③学会欣赏别人,要能够包容他人身上的缺点。

4)果--追问结果——从“会怎样”的角度展开。(结果、意义、价值)

热爱生活

中心论点:要热爱生活

①热爱生活,才会乐于为生活付出;

②热爱生活,才会有奋斗的力量;

③热爱生活,才会创造美好的生活。

中心论点:选择适当的对手

①选择适当的对手有助于自己树立人生的目标。 

②选择适当的对手有助于自己找到学习的榜样。 

③选择适当的对手有助于自己获得巨大的动力。

中心论点:阅读名著会让我们受益无穷

①阅读名著既可以积累知识,又能够提升素养;

②阅读名著既可以丰富情感,又能够陶冶情操。

③阅读名著既可以启迪智慧,又能够塑造性格。

中心论点:我们的生活缺不了道德。

①生活有了道德,才能继承尊老爱幼的美德;

②生活有了道德,才能构建和谐的社会;

③生活有了道德,才能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中心论点:要珍惜拥有。

①珍惜拥有,才能坦然面对错过的风景。

②珍惜拥有,才能知足常乐,把握现在。

③珍惜拥有,才能自信乐观的挑战未来。

5)谁--追问对象(谁)——从“关涉谁”的角度展开。(自然、社会、人生)

这种设置分论点的方法,实际是对话题的中心词进行分解,看话题涉及哪些不同对象(人、事、物)或同一对象涉及哪些不同境况。

(1)不同个体

中心论点:勤,是成功的保障

①孔子“韦编三绝”,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

②祖逖“闻鸡起舞”,才有了雄才大展,北伐报国的伟业。

③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有了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红楼梦》。

(2)不同群体

中心论点:社会需要关爱。

①对贫贱之人的关爱难能可贵。

②对患难之人的关爱更见真情。

③对陌生之人的关爱彰显伟大。

(3)同一人物面对不同境况

中心论点:让心底盛开一朵花

国家危难时,一代大家苏轼让心底盛开一朵爱国之花;

罢官遭贬时,一代大家苏轼让心底盛开一朵乐观之花;

文学创作时,一代大家苏轼让心底盛开一朵豪放之花。

中心论点:人生必须争

争,是一代爱国词人辛弃疾受到不公时的不屈抗争;

争,是一代倔强词人辛弃疾遭受挫折时的努力拼搏;

争,是一代英雄词人辛弃疾面对困境时的迎难奋争。

练一练:(从“关涉谁”的角度展开)

《赏识他人》中心论点:要勇于赏识他人。

赏识超出你的人,因为他提高你的目标。 

赏识反对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你的智慧。 

赏识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硬你的双腿。 

总结,并列式分论点共有五种写法,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1.(类)是什么?(内涵、外延)

2.(因)为什么?(原因、目的、条件)

3.(法)怎么办?(方法、途径、策略)

4.(果)会怎样?(结果、意义、价值)

5.(谁)关涉谁?(自然、社会、人生)

 

侯晓旭

标签: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议论文并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6届浙江省Z20名校联盟高三返校考“先行者与后来者”作文导写
下一篇: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详解——谓词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