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10  2025-11-10
标签:备课资料 高一备课资料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详解——谓词
Q1:嗯……没听过谓词,那谓词就是谓语吗?

      A1:不是的!谓词呢,是那些常常作谓语的词,指动词和形容词,是这两种词类的总称。而谓语是一种句法成分,二者是不一样的。

      Q2:那动词和形容词都是谓词,如何区分一个词是动词还是形容词?

      A2:首先,动词后面是可以带宾语的,而形容词不可以,一旦带了宾语的就是动词,不是形容词。其次,大部分的形容词可以受“很”修饰,而大部分动词是不可以受“很”来修饰的。

      Q3:谓词和名词的区别在哪?

      A3:第一,形态方面。大部分谓词都可以重叠,而大部分名词都不能重叠。第二,意义方面。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时地的名称;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的动词;形容词是表示形状、性质和状态的词。第三,语法功能方面。名词常作主语、宾语;谓词常作谓语。大部分名词不受“不”修饰,而大部分谓词可以;大部分名称不可以用“A不A”的形式来提问,而大部分谓词可以。

      谓词——动词

      一、意义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现等。

      例如有以下几种:

      (1)走、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动作动词)

      (2)爱、怕、恨、喜欢、羡慕、希望、讨厌(心理活动动词)

      (3)在、存在、有、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失(存在、变化、消失动词)

      (4)是(判断动词)

      (5)能、会、愿意、敢、应该、要(能愿动词)

      (6)来、去、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去、起来(趋向动词)

      (7)进行、予以、加以(形式动词)

      (8)姓、等于、像、似等(关系动词)

      二、语法功能(句法成分、词与词的组词功能及其他)

      句法成分(一)多数能作动语带宾语,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核心)。

      例:①他来济南了。

      解析:“他”是句子主语,“来济南”是句子谓语部分,“来”则是谓语中心语,且“来”可以带宾语“济南”。

      ②我们热爱祖国。

      解析:“我们”是句子主语,“热爱祖国”是句子谓语部分,“热爱”则是谓语中心语,且“热爱”可以带宾语“祖国”。

      词与词的组合功能(二)大多数动词可以受“不”修饰,少数心理活动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程度副词(如:很)修饰;大部分动词可以用“A不A”的形式并带宾语进行提问;多数动词后面可以加动态助词“着、了、过”。

      1.例:①不看、不吃;很想、很喜欢、十分愿意

      ②吃不吃饭、看不看书

      ③吃饭了吗?吃了。

      注:动态助词“着”表示正在发生的事情 ,“了、过”大部分表示已经发生过、已完成的事情。

      2.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的短促、尝试、轻松等意义,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

      例:①单音节动词重叠:想想、看看

      ②双音节动词重叠:打扫打扫教室、学习学习知识、理解理解文章

      ③动宾式合成词:看看书、洗洗澡、睡睡觉

      三、三类特殊动词

      1.判断动词“是”。

      “是”表示判断和肯定。常居谓语中心的位置,后头不能有补语和助词“了、着、过”,也没有动词重叠式,可以有“V不V”并列提问式,例如:“你是不是中学生。”“是”放在主语、宾语之间,有多种意义关系。

      (1)表示事物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①老舍就是《骆驼祥子》的作者(甲=乙)。

      ②女儿也是传后人(甲<乙)。

      解析:“是”前后连接“女儿”和“传后人”,但“女儿”是祖祖辈辈“传后人”中的一员,是属于的关系。

      (2)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

      例:①这孩子是双眼皮。

      ②这茶盘是景泰蓝。

      ③这一年,人家是丰年,我是歉年。

      (3)表示事物的存在。

      例:①遍地是牛羊。

      ②靠墙是一张书桌。

      ③教室前面全是菊花。

      提示:这类句子大部分为存现句。


展开全文阅读
      注意:副词“是”常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表示肯定。这些“是”要重读,相当于“的确、确实”的意思,不能省略。“是”不重读时,可以省略,只表示一般的肯定。

      例:①他的性格是变了。

      ②他是走了。

      ③今天是很冷。

      ④我们的战士是勇敢。

      2.能愿动词

      又叫助动词。顾名思义是表示可能、意愿之类的动词。

      注:当全句仅有能愿动词一个动词时,则能愿动词充当句中谓语;当能愿动词后还有其他动词,则能愿动词作状语修饰后面动词。

      表可能:能、能够、会、可能、可以、可

      表必要:要、应、应该、应当

      表意愿:肯、敢、要、愿、愿意

      3.趋向动词。

      表示移动的趋向。限于下列这些:

      来 | 上来 下来 进来 出来 回来 过来 起来

      去 | 上去 下去 进去 出去 回去 过去

      (1)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者谓语中心。

      如“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

      解析:“月亮下去了”中,只有一个动词“下去”,因此在这里“下去”作谓语。同上,“太阳还没有出来”,仅有一个动词“出来”,在这里作谓语。

      (2)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

      如“拿<出>一本书”,“拿<出来>一本书”,“拿<出>一本书<来>”。

      注意:若趋向动词放在动词后构成中补短语,若放在动词前则构成连谓短语。例如:“拿出去”为中补短语,而“出去游泳”则为连谓短语。

      /////

      谓词——形容词

      一、意义

      形容词表示形状、性质和状态。

      例如有以下几种:

      (1)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大方、大、小、高、低、长、短、肥、瘦(性质形容)

      (2)雪白、笔直、墨绿、火热、血红、绿油油、水灵灵、黑不溜秋、灰里叭叽(状态形容词)

      二、语法功能(句法成分、词与词的组词功能及其他)

      句法成分(一)形容词常作定语、谓语或谓语中心语。

      例:①他很开心(谓语)。

      ②多么美丽的姑娘(定语)。

      词与词的组合功能(二)性质形容词大多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且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例:很美丽、十分险恶

      注:形容词不可以带宾语!一旦带了宾语就是动词(联系兼类词)。

      那么什么是兼类词呢?

      兼类词:同一个词兼有两种词性,同音同形且意义之间有联系。例如“翻译书籍”“他是一个翻译”二者都有“翻译”,但第一个是动词,第二个是名词,且都表示将一种语言符号用另一种语言表示出来,意义相关,为兼类词。

      /////

      判断词性

      “端正态度”和“姿势端正”中“端正”词性分别是( )。

      A、动词,动词

      B、形容词,动词

      C、动词,形容词

      D、形容词,形容词

      注意,形容词最大的特点是后面不可加宾语,一旦加了宾语,则为动词。“端正态度”中,“端正”带宾语“态度,因此第一个“端正”为动词。“姿势端正”中,“端正”是修饰姿势的一种状态,形容物体各部分保持应有的平衡状态,因此为形容词。

      可以联想到:“端正”是一个兼类词,兼动词和形容词。

      /////

      结构助词“的”语气词“的”

      谓词包括()。

      A、名词、动词、形容词

      B、名词、动词

      C、动词、形容词

      D、名词、形容词

      注意: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要弄清楚谓词和体词之间的区别,不要弄混。

      /////

      名词的语法功能

      “她很漂亮”是( )结构关系的短语,且是( )性的短语。

      A、联合,形容词

      B、定中,名词

      C、主谓,形容词

      D、同位,名词

      “她很漂亮”是一个主谓短语。且主谓短语要判断是什么功能类型的短语主要看谓语 。“漂亮”是形容词,因此该短语是形容词性短语。
标签:备课资料 高一备课资料 现代汉语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议论文并列式分论点拟写方法作文指导
下一篇:《拿来主义》应试议论文写法改造(高中习作)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