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备课资料
阅读:4047  
标签:备课资料
《报任安书》解疑
黄蔼北

      《报任安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以作也。”

      人们读这段,一般是这样理解的:文王被拘于羑里之后,才演《周易》;孔子被困于陈蔡之后,才作《春秋》;屈原被放逐之后,才作《离骚》;左丘失明之后,才作《国语》;孙子膑脚之后,才作《兵法》;吕不韦迁蜀之后,才作《吕览》;韩非子被囚于秦之后,才作《说难》与《孤愤》。这样理解,显然与司马迁在书中写的内容存在矛盾。比如说,吕不韦的书成于秦王政八年,有其《序意》篇为证,而他是在十年被贬黜到蜀的(其实他未到蜀即自杀),可见著书在前,迁蜀在后。《韩非传》中写得很清楚,《说难》、《孤愤》诸篇作于在韩国时,秦王见了这些文章,感叹说:“得与此人游,死不恨矣。”可见韩非著书在前,被囚在后。

      究竟是司马迁写书矛盾呢,还是读者理解错了呢?我认为司马迁所述并无矛盾,而是读者理解错了这段话。《报任安书》反复说自己受腐刑所带来的精神痛苦。他认为一个读书人受腐刑是奇耻大辱,他宁肯死了,也不愿苟活。而他终于忍受这奇耻大辱而不死,是因为他的《史记》一书尚未完成。在信中,他表白:“且夫大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下面就接着写这段话,引前人的行事作为例证。意思是说,文王虽被拘于羑里,还有《周易》传世;孔子虽被困于陈蔡,还有《春秋》一书传世;屈原虽被流放,还有《离骚》;左丘虽失明,还有《国语》;吕不韦虽被迁,还留下《吕览》;韩非子虽被囚,还有《孤愤》、《说难》诸多文章流传后世。司马迁认为古人受辱,但有美名传播后世,他要学习古人。所以他又说:“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标签:备课资料 报任安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读沈从文《边城》
下一篇:《天问》篇名题义考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