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阅读:4214
标签:
备课资料
《荷塘月色》新解
宋文之
关于《荷塘月色》,我以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朱自清“欲宁静而不能,欲超脱而不得”的思想矛盾。
首先是心理上的。为了排解“颇不宁静”的心情,作者独自一人来到“日日走过的荷塘”,在经过一番心理调整之后,终于成了一个“自由的人”,“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并且开始“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了。作者此时的心理似乎达到了“静”,达到了“超脱”。但这种“静”和“超脱”只是暂时的。很快,他又不能不回到现实中。很显然,作者的心理轨迹是:不宁静——宁静——不宁静。这正是他矛盾思想的反映。其次是行为上的。从家里来到荷塘的过程,作者写得很详细。写了“出去”,写了“小煤屑路”,写了“树”。而且作者并不马上欣赏“荷塘月色”,而是“背着手踱着”,说“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这样详细的行为描写反映出作者想实现“宁静”的愿望是多么的艰难。但作者回去的行为却写得非常简略,只一句话:“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看来,他真是“欲超脱而不得”啊。
我们还可以从他的视线上分析他的这种矛盾思想。先写“荷塘四面”,然后写“无边的荷香月色”。写“荷香月色”时,先写“叶子”,再写“叶子中间”的“花”,最后写“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这样的视线描写反映了作者极欲宁静、超脱的心情。但紧接着,作者又从叶子底下的“流水”写到叶子之上的“月光”、“月色”和路边的“月影”,接着又写到荷塘四面的“树”,然后写到“隐隐约约”的“一带远山”。对于这样的视线描写,我们不能只作简单的形式分析,而应该把它与作者的心情联系起来。正是由于作者不能忘怀自己家乡江南正在遭受的苦难,所以,他的视线又不知不觉地移向“远方”。
如果我们从听觉上去分析他的“欲宁静而不能”的思想,就更有味了。文章最后写到:“这时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难道这些蝉和蛙在开始时不叫而直到此时才叫吗?这显然是讲不通的。惟一的解释是,开始时作者想竭力使自己“宁静”下来,以求“超脱”,于是这些声音都被他排除在外。后来他不能控制自己的内心,于是在他将视线移向远山时,在他将要想起江南时,这些声音都传入了的耳鼓。这是一个很生动的细节描写。
作者单位:广东顺德兆基中学
标签:
备课资料
荷塘月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兰亭集序》中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想
下一篇:
“眉语”见情绪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