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519
标签:
教学论文
眉语见情绪
黄蔼北
“眉语”一词最早见于李白《上元夫人》一诗中,原文为:“眉语两自笑,忽然随风飘。”人们常说“眉目传情”,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人们用眉毛舒展或收敛等动作来代替语言,以此表情达意。眉语与手语、头语、眼语、脸语等,都属于人的体态语,这些都是无声而有形的语言。《列子》中有一名为《说符》的篇目,载有一个“察眉”的典故:“晋国苦盗。有郗雍者,能视盗之貌,察其眉睫之间而得其情。”意思是说,晋国人深受偷窃者之苦,有个叫郗雍的人,能观察偷窃者的面容,根据偷窃者眉睫之间的变化,而知道他心中的实情。后来人们把察看人的面貌便知道其实情称为“察眉”,如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即事须尝胆,苍生可察眉。”
我们通过“察眉”可以了解人的喜怒哀乐。笔者总结平时人们的“眉语”,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表达人物情绪的“眉语”:
扬眉:表示高兴的神态和心情。如“扬眉吐气”。
眉开眼笑、眉飞色舞:形容喜悦或得意的神态。
双眉紧蹙:表示忧愁不快乐。
愁眉苦脸:形容发愁苦恼,心事重重。
横眉:表示愤怒。如“横眉冷对千夫指”。
挤眉弄眼、眉来眼去:形容目光流动,左顾右盼的样子。多指以眉目传情。如辛弃疾《满江红·赣州席上呈太守陈季陵侍郎》:“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贼眉鼠眼:亦作“贼眉竖眼”,形容眉眼间的神情鬼鬼祟祟。如《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八回:“奶奶只骂我,本来这秃和尚贼眉竖眼的只看我。”眉或与眉相邻的事物,常常用来比喻其他事物:
眉目:比喻文章的条理。“眉目不清”即比喻文章条理不清。“眉目”也比喻事情的头绪。如“把事情弄出点眉目,再放你去”。眉睫:比喻近在眼前。如“迫在眉睫”比喻事情紧急,“燃眉之急”比喻事情到了十分危急的程度。“眉睫”也常代脸色,如“看人眉睫”即看人脸色,比喻仰人鼻息。由于眉毛在眼的上方,因此人们把书或文稿上端两侧的空白处叫“书眉”,把书眉处写的批注叫“眉批”。另外,在古诗文中,人们往往采用以局部代整体的方法,用“眉”来代“头”。例如: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鲁迅《惯于长夜过春时》)
上面几例中的“摧眉”、“低眉”均为“低头”的意思。
作者单位 江西大余县大余中学
标签:
教学论文
眉语见情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荷塘月色》新解
下一篇:
《陌上桑》中罗敷外貌描写的艺术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