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励志演讲稿
阅读:1556  
标签:励志演讲稿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两种译文比较
叶柏青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演讲稿,因其思想的深刻、内容的丰富和语言的精彩,成为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这篇典范的课文,教科书按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收录该文(以下简称译文(2))时,较原选自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的课文(以下简称译文(1)),作了十多处改动。下面试作比较品赏,以资揣摩和思考。

      一、辨明正误

      译文(1):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

      译文(2):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

      单独地比较(1)句和(2)句,我们也许看不出所以然来,但只要看看前半句,即“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就不难感觉到,上下句内部丝毫不存在转折意味。(1)句使用“但是”一词,应该算作是一处错译;(2)句用“而”表示前后顺承,再在状语中安置“当他看到”诸字,使得前后的主体更加一致。

      二、避免歧义

      译文(1):而他进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

      译文(2):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

      (1)句固然可以从褒扬的角度,拿马克思和其他人比较,凸现他对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相反,如果有人硬是从否定的角度,单就马克思本人而言,说他身上“很少”能见到“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恐怕不能完全指责他是无理取闹吧——原句本身就有歧义之嫌。(2)句不仅避免了歧义,而且用“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替代“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使它看起来更匀称,读起来更爽口,听起来更悦耳。

      三、明确对象

      译文(1):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为这一成果自豪。

      译文(2):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这里,作者旨在提炼马克思生前斗争的“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其中特别称道他创立国际工人协会的伟绩。这层意思,(1)句作“为这一成果自豪”。“为”者,“替”也,于是,“创立国际工人协会”这一“成果”便成了“自豪”的惟一对象。(2)句既将“成果”作为“自豪”的对象,又兼顾到其他许多成果,再使用“建树”一词,与之紧密呼应。

      四、界定内涵

      译文(1):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译文(2):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初看起来,“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和“战斗的无产阶级”之间只有一字之差,内涵却相去甚远。受“战斗着的”修饰的“无产阶级”,仅仅指这个群体中现在正在“战斗着”的人们,从时态看,是“正在进行时”。而受“战斗的”修饰的“无产阶级”,则泛指这个群体中过去、现在和将来前赴后继地从事“战斗”的人们;从时态看,它同时包含着“过去”、“现在”和“将来”,内涵一下子拓展开来,从而强调了马克思逝世所造成的损失之巨大,所形成的空白之深广。

      五、凸现形象

      译文(1):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

      译文(2):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

      马克思在思想上是巨人,在言行上则是伟人,伟人自有他特有的禀赋和风骨。对真理,孜孜以求;对事业,坚忍不拔;对人民,充满爱心;对敌人的诽谤和诅咒,则是眼珠也不转的蔑视,除非万不得已——即敌人的诽谤和诅咒损害革命事业和革命理论的时候,才会毫不留情地反击。(2)句改“抹”为“拂”,动作的幅度更小,力度更轻,蔑视的意味更浓。“回敬”则比“答复”更能反映马克思意志之坚定,态度之坚决,从而比(1)句更生动细致地刻画出坐看云起、静观世变的伟人形象。

      品读这两种译文,我们应该坚信这样一个写作的道理:词须达意,文不厌精——翻译,也应作如是观。

      作者单位:浙江余姚二中

      
标签:励志演讲稿 在马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祝福》的主题
下一篇:《我热爱秋天的风光》难点探析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