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1448  
标签:教师随笔
杜牧逸事
秋浦河入江口的水面称杜湖,湖畔的一座山叫杜坞山,山下的渔村叫杜坞,皆因杜牧常游此处而得名,又因杜荀鹤在此筑别业隐居而增添无限情趣。

      杜牧文才出众,颇有政治抱负,但却染上了当时贵族公子的习气,是历史上有名的风流才子。他从黄州来池州前,纳了一个官妓程氏为妾,已怀孕。因遭夫人妒怨,只好将程氏嫁给石埭(今石台县)长林乡绅士杜筠为妻。过门以后,生下杜荀鹤。杜牧在《示阿宣》诗中抒发了他对程氏的怀念和对娇儿的歉疚。诗云:

      一子呶呶夸相门,宣乎须记若而人。

      长林管领闲风月,曾有佳儿属杜筠。

      南宋拜过右丞相的济国公周必大路过池州,特意到杏花村、杜坞造访杜氏父子的古迹遗风,留下《过池州赋诗》绝句:

      千古风流杜牧之,诗才犹及杜筠儿。

      向来稍喜《唐风集》,今悟樊川是父师。

      注:樊川即杜牧,因其故乡有樊川河而自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间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池州城西杏花村,早先只是几间“沦于荒烟野草中”的茅舍酒坊,毫无名气。唐会昌四年至六年(844—846),杰出诗人杜牧任池州刺史,春游到此,为江南风情所陶醉,即兴赋下这首艺术杰作《清明诗》,使杏花村名播历史,饮誉天下,成为“千载诗人地”。

      自杜牧题诗后,后人慕其名,逐渐修建,至清代,杏花村已形成了方圆十余里的名胜古迹区,如明大尹李歧阳题写的“杜刺史行春处”六字碑;明郡丞张邦教所建,太守顾元镜 重修的六角杏花亭;清知府李晖 建造的杜公祠以及黄公酒庐和 泉井等。素有“十里烟村一色红”和“村酒村花两共幽”的描绘。

      如今,政府正在重建杏花村古迹,再现古村风光。

      
标签:教师随笔 杜牧逸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关于杜牧
下一篇:杜牧和他的七绝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