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1094  
标签:教师随笔
纪念博学多才的漫画家丰子恺
深圳新闻网

      由于工作上的原因,去年与丰子恺先生的女儿丰一吟先生通了几次电话。不想,一吟先生非常慷慨地赐赠给我们两人各一本《子恺风景画》集。翻开画集,满目珠玑,作品篇幅不大,造型简括,形象准确,情态生动,用笔流畅,线条简练,色彩沉着而朴素。我们不能不为丰子恺先生那充满感情和诗意的画作所感动;也不能不为他那精到的笔墨功力和表现力而惊叹!纪念丰子恺先生,因为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趣、幽默,既富情趣,又富哲理,这在现代中国画家中是仅见的。

      丰子恺乳名慈玉,学名丰润,又名丰仁,堂号缘缘堂。丰子恺出身书香门第,6岁起在父亲座下读《三字经》、《千字文》,不久就能诵读唐诗宋词。9岁,父亲因病去世,母亲钟氏把他送到私塾读书。他从小便喜爱画画,在塾中,他遵照老师吩咐,画成了一幅孔子像,因而成了当地的“小画家”。1914年他进入省立杭州第一师范学校学习。国文教师单不庵给当时丰仁取了个字,叫子凯,“凯”与“恺”通,所以以后就叫作子恺。二年级起,李叔同担任国画课,教他们用炭条写生,丰子恺这时才知道绘画的真正途径,他利用一切机会练习,进步非常快,深得李叔同先生的好感。在丰子恺毕业前一年,他所敬爱的师长李叔同突然离开学校,出家为僧了。这对丰子恺震动很大。

      1919年丰子恺从一师毕业,1920年任上海专科师范学校教务主任,兼授图画课。1921年春天,他东渡日本求学。在东京,丰子恺被各种艺术深深地吸引了,短短10个月里,他上午到洋画研究会学画,下午读日文。后又改下午学小提琴,晚上去学英文。他还经常去各地参观游览,东京、西京、横滨等地的画展、音乐会、歌剧场、旧书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这10个月里,他画了10个月的炭笔画,拉完了三本小提琴练习曲《霍曼》。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东京的旧书摊上看到了一本毛笔速写画册《梦二画集·春之卷》,他被深深地吸引了,这个偶然机缘使丰子恺找到了他毕生的典型画路。从此,他开始用毛笔画速写——这就是被郑振铎、朱自清等人称为的“子恺漫画”。

      1921年底,丰子恺回到上海,在上海专科师范教图画课,同时远去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任教。1922年春经夏丐尊推荐去浙江上虞马湖畔的春晖中学任教,在这里他又重新拿起了画笔,开始用毛笔创作漫画,一发而不可收,经常把平日喜爱的古诗词句意作成画;把日常生活中有感触的事物一一描绘出来。1924年丰子恺为《我们的七月》设计了封面,并在此刊上发表了他的第一幅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文学周报》把丰子恺的画作命名为“漫画”。1925年12月,《文学周报》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漫画集《子恺漫画》,没出一个月,上海开明书店重版了这本画册,以后他又陆续出版了《子恺画集》、《学生漫画》、《儿童漫画》、《云霓》、《人间相》、《都会之音》等画册。1926年5月,丰子恺为中国青年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第一期专号设计封面《射塔“矢志”图》。6月他又为《中国青年》第二期设计了《战斗图》,鼓励青年勇敢斗争。这幅封面连续用了半年之久。1930年丰子恺失去了慈母,为此他蓄起长须,成了闻名的“丰氏胡子”。1937年因日寇侵略,丰子恺携家来到杭州。他在杭州租了一处别寓,与弘一法师及一些朋友交游,冬、夏两季回到故乡,他把自己的读书心得、思想感受、艺术主张、见闻纪录,以漫画、随笔或文艺理论的形式,大量发表在报刊上,并出版不少集子。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选出郭沫若、茅盾、冯玉祥等各界名流为理事,丰子恺任会刊《抗战文艺》编委,并为封面题签。抗战期间,丰子恺把八年多的逃难生活称之为“艺术的逃难”。他一路上写了大量的文章,记了数万字的《教师日记》。在此期间他的绘画收获也是十分丰富,他一改以往只作水墨画的习惯,大量创作彩色画,画幅比以前扩大了。他还为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药》、《故乡》、《风波》、《白光》等作漫画插图,出版了《丰子恺绘画鲁迅小说》。抗战胜利后,他画了许多《八月十日之夜》和《狂欢之夜》为题的画,送给许多亲朋好友。1946年12月,丰子恺的学生钱君匋为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彩色漫画集《子恺漫画选》,次年又出版了《护生画集》、《劫馀漫画》等,1948年又出版了《丰子恺画存》。1948年9月,他携儿女与开明书店经理章锡琛夫妇结伴同赴台湾。在台湾仅住了两个月,便又回到厦门。解放后他主动热情地参加各种社会事务。1951年4月,他作为文艺界代表参加了上海市第二届二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在这次会上他与陈毅成了好朋友。他先后担任中国美协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友好协会副会长、上海文联副主席等,他还是上海文史馆馆员、西泠印社社员。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开始,他便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反革命黑画家”等帽子,遭批斗,关“牛棚”。1972年,丰子恺的问题作为“人民内部矛盾”处理。1975年9月15日于上海龙华医院逝世。1978年中共上海市委给丰子恺彻底平反。1979年6月28日,上海市文化局、文联、画院在龙华革命公墓大厅联合举行了丰子恺骨灰安放仪式。

      这本《子恺风景画》集2000年5月由桐乡市丰子恺纪念馆编印。是从丰子恺先生自1938年至1946年间236幅作品当中选出的100幅。这236幅作品自广西桂林到宜山,从宜山到贵州都匀、遵义,再到四川,又从重庆带回到江南家乡。1966年在浩劫中曾被抄家时取去,后幸而一张不缺地送还。在1938年12月他在桂林开始作这些画时,曾在日记中写道:“今日乘闲,发心将抗战以来所作画稿选较可者描绘各一幅,盖‘缘缘堂毁后所蓄’印,以供自己保藏。缘缘堂原有藏画甚多,中有不少大幅已裱好,皆未带走,尽付丙丁。现在从新来过,也许比第一次更进一步。现概用册页,不用大幅。一则吾画宜于小幅,不宜大幅;二则流离之中,大幅携带不便,故决用册页也。取四尺正版笺一开十二(三乘四),大小如洋琴谱,作画恰到好处。今日开十大张,共得一百二十张。用牛皮纸包裹,专供自藏页之用。今日先选七幅,下午一气描成。”丰子恺从开始作这些画时,便在日记中用如此多的文字详尽地记录了当时之况,可以看出,他对这些小画的用心和珍爱。


展开全文阅读
      据丰一吟先生回忆,这本册子在其弟新枝离开上海赴河北石家庄前丰子恺先生与儿子依依惜别时,问新枝需要什么,他说只要爸爸的画。经丰一吟先生劝说,丰子恺把这236幅珍品全部给了儿子带到了石家庄。这些珍品一直由儿子丰新枝先生如宝珍藏,直至1981年,上海举办丰子恺画展时,才从石家庄送到上海。以后便由丰一吟先生珍藏。1987年12月这批珍品又到新加坡展出。2000年5月,由桐乡市丰子恺纪念馆从236幅中选出100幅编辑成集,以内部资料印刷出版。这在美术界也算是一件幸事,使更多的美术工作者和爱好者,尤其是对丰子恺先生敬慕的人以饱眼福,对丰老先生更加了解,对研究丰老先生的学者来说,开了一扇新窗。 (赵燮 金池)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方珏

      
标签:教师随笔 纪念博学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子恺漫画选》自序
下一篇: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重读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