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3030  
标签:教学论文
诗歌鉴赏教学三部曲(网友来稿)
浙江桐乡一中 王军

      在高一学年结束的一次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喜欢诗歌的仅占30%,对诗歌没有什么感觉或课外基本不接触诗的竟有一半多。而喜欢诗歌的同学,其喜欢的原因,也多半是小时候在父母的督促下背过几首短小的古诗,对于现代诗歌或篇幅较长的诗歌也常常“视而不见”,因喜欢诗而有过写诗尝试的同学则几乎没有。

      学生对诗歌接触太少,初中教材与教学中诗歌往往被忽略,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高中语文新教材的实施,为培养学生诗歌兴趣与鉴赏能力提供了契机。新教材第三册有三个诗歌单元,共选诗歌三十多首。集中学习鉴赏这些诗歌,对学生兴趣与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必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因为学生兴趣与能力的缺乏,对于有一定难度的诗歌(有的还是朦胧诗,有的是原本高三第二学期才学的),数量又那么多,学习中会有一定难度,引导不当,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抵拒的心理,加上应试的观念在师生的头脑中都有点根深蒂固,从高考“实惠”的角度看,有的同学认识上会产生偏差,缺乏诗歌诵读的热情。

      鉴赏于上述情况,笔者在教学中,从学生基础、学习心理和诗歌鉴赏规律出发,适当重组诗歌教学内容,有步骤地进行诗情诗趣的培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小结于下,以就教于同仁。

      一.亲密接触,初尝诗趣

      学生不喜欢诗歌的原因很多,但有一点不能忽略,其中有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诗歌,甚至对诗歌的认识存在误解。而学生对诗歌产生误解的方面也许正是诗歌的特质所在,诗歌的文学价值所在。这种现象的存在实在让人觉得可惜。因此在诗歌教学当中转变学生对诗歌的看法,激发学生学诗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1.选择学生易接受的诗歌,作为激发学生学诗的突破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我们现行的诗歌教学来说更是如此。本册教材所选的诗

      歌篇目较多,古今中外,各种流派都涉及到了。结合各类诗歌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一些浅显而优美的短诗作为诗歌教学的开始是比较合适的。鉴于以上想法,我把《诗经三篇》作为诗歌教学的第一课,以此来改变观念,引起学诗的兴趣。实践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

      在学生的心目中,《诗经》似乎比所学过“之乎者也”之类的文言文要难得多,而且《诗经》所反映的时代又那么久远,鬼才知道那时候是什么样子。这种心理,正是改变对诗歌印象的突破口。实际上,《诗经》作为人类童年时期的作品,它所反应的都是人类童年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用钱钟书的观点来看,远古时期相当于人一生当中的小孩子时期,当时无论是人的心理还是社会现象都是很简单的,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都是纯人性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诗经》的内容应该是好理解的,好理解的内容被人误解,一旦这层纸被捅破,学生就会恍然大悟,甚至会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如果我们的课堂上能有更多的“原来如此”的惊叹,证明我们的教学是成功的。

      《诗经三首》是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其有三首诗,两首是和男女恋情有关的,一首是军歌。当同学们得知要学这一课时,不由得发出了“啊”的惊叹。当我讲解了《诗经》的有关知识特别是介绍了《诗经》的思想内容以后,同学们的情绪渐趋积极,也许是距离产生美的缘故吧,欲了解古代社会好也是情理之中的。

      最使同学们感兴趣的是,了解人类童年时期青年男女之间纯真的爱情。《卫风·氓》虽然是弃妇诗,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对纯真爱情的渴望。“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们在女主人公蹬上墙头张望的焦急神态中看到了人类对的纯真、美好的爱情的渴望。《邶风·静女》一诗表达最原始的方式所体现出的人们对纯真美好的爱情的追求,以及爱情给人带来的无比幸福的感觉。“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当然,同学们感兴趣的原因不一定是因为这个年龄阶段对“爱情“这一话题较敏感,更主要的是被人性当中最美好、最纯真的情感所震憾。这时,因势利导,说明除了爱情以外,还有许多动人的情感,而诗歌是表达人类情感较重要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时,同学们似乎改变了以往对诗歌的的看法,至少让学生有一种感受,“不读不知道,一读味正好”

      2.利用背景知识及诗人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每篇诗歌,如果仔细研究,都能找到调动学生兴趣的突破口,当然能引起学生兴趣的

      方法也是多样的。如有些诗歌可以利用背景知识及诗人的魅力来调动学生的学诗兴趣。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童叟皆知的,而且由不同的传说不同的地方还演译出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同学们对这样的传说是很感兴趣的。在教《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和秦观的《鹊桥仙》两首诗时(这两篇是放在一起上的),我用牛郎的织女的传说作为引起学生兴趣的切入点,在实际的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对徐志摩这位诗人,同学们不是很陌生的,一来,他生于海宁,是我们的老乡,二是很多同学都看过电视剧《人间四月天》。这样的诗人,同学们是很感兴趣的。即便如此,同学们对他的认识也只能停留在不陌生的层面,而人们往往对了解一点又不能认识很清楚的事物有一种要探究的欲望,这是引导学习的良好的契机。一说起学习徐志摩的诗,同学们似乎很有劲,但叫位同学具体说说看,又说不出一二,些时,我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较详细的介绍了他的一生经历,创作情况,以及有关对徐志摩研究的评价,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学习《再别康桥》一诗时热情就更加高涨了。


展开全文阅读
      3.适当举行一些课堂诗歌朗诵比赛,营造良好的读诗氛围,激发学生学诗的兴趣

      中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胜心,一说起比赛都跃跃欲试。抓住这一特点,适当开展朗诵比赛能调动起学生们学诗的兴趣。但是,操作过程中也要注意方法。刚开始的时候,要求不能太高,不能吓倒学生。要采用鼓励为主的原则,争取使每位学生都能尝到读诗的乐趣。对于朗诵基础较好的学生,这样的活动给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基础不太好的学生也可以得到一次锻炼,至少有一次朗诵比赛的经历,认为自己还可以朗诵诗歌。而且,看到基础较好的同学的朗诵,对自己也是一种触动。同学们都有了读诗的愿望,班上就形成一种良好的读诗学诗的氛围,从讨厌诗歌变为亲近诗歌,这样才能使诗歌教学有效的开展下去。

      二.熟读吟诵,走进诗境

      如果说激发学生学诗的兴趣,能使学生亲近诗歌,把学生带到了诗的大门外,那么熟读吟诵,是把学生带进诗歌大门的关键一步。

      一般阅读需要理性的理解,而诗歌的鉴赏是需要感情投入的,感情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着鉴赏的质量。而衡量感情投入的最基本的方式是读,看你能不能用心的去读,读的过程就是“品”的过程,是一种有创造性的再现作者心理活动的过程,是接近作者主观世界的过程。用心去读 ,才能走进诗境。语文课堂,特别是学习诗歌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书声朗朗的。

      由于诗歌具有音乐美,韵律美,讲究节奏和韵律。所以读诗比读一般的文章要求更高,刚开始学诗的时候要作好正确的引导。

      (一)范读

      教师应该用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范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动听的声音,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使他们感到学习诗歌是一种美的享受。正确的范读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有感情地范读是准确把握诗歌感情基调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从心理学角度讲,听觉的感受能力要远远大于视觉。所以,听广播剧会使人捧腹大笑或者痛哭流泣,而很难想象一部感人的电影如果只有图像而没有声音会有观众把它看完。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我想用范读作为调动学生情绪,把握作者感情基调的突破口。如在教李商隐《锦瑟》一诗时,用范读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就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二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所以在读的时候要放慢速度,给人一种迷惘的感觉。这样本诗哀婉的基调就好把握了。

      2.范读可以对诗歌的韵律美、音乐美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诗歌具有韵律美,对这种韵律美的感爱是除了读以外的任何方式都代替不了的。如闻一多的《死水》一诗,从韵律来看,各节大体均押abcd型的二四脚韵,每行诗又以四音节为主。由于内在节奏的高度和谐一致,加上严格的双行押韵、每节一韵的音响效果,使全诗的节奏十分鲜明。如果教师能准确地充满激情地范读,就能使学生对这首诗的音乐美有初步的感知。

      3.范读能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学生不爱读诗的原因之一也许是不会读诗或是不能准确的读诗,所以也就体会不到吟诗的乐趣。教师的正确范读能把学生带入诗的境界,使学生感受到读诗带来的美感,就能激起学生读诗的兴趣。

      (二)指导学生读

      高中语文课堂出现的一种不好的现象是对文章诵读缺乏应有的重视,有的只是重点段落找学生读一读,如果段落比较长就改朗读为默读,这是学习语文不应该出现的现象,特别是诗歌教学当中,学生如果不张开口读简直不感想象诗歌鉴赏怎样进行下去。

      1.指导学生出声地朗读

      朗读就是要出声地读。诗歌是讲究节奏和韵律的,只有出声地读才能读出节奏和韵律感。从读的节奏和韵律上,可以看出对诗歌感情的把握。因为节奏与情感互为表里:喜悦之情表现为明快轻松之节奏,昂扬之情表现为急促有力之节奏,悲凉之情表现为低沉缓慢之节奏。同时,节奏还由韵律所支配,从而形成诗歌语言的音乐性。如再教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要求学生反复地出声地读,感受诗歌的整体意境。这首诗像一首萧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第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的字数基本上是六七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追求章节的波动的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节旋律上带着细致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二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互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2.指导学生熟读成诵

      学生对诗的“熟”往往理解成“背”与“默”。背的时候就默想,“默”仅仅是考试检查的一种方式。如果说出声地读可以走进诗境,那么诵读则是整体感受诗境最好的方式,诵读,就是熟读成诵,通过反复朗读达到熟练的程度,最终烂熟于心,不期然而然地背诵出来。诵读必以朗读为基础,即要大声读,通过对作者喉舌筋肉活动技巧的模仿,在身、心两方面留下痕迹,使文章词句甚至意绪从口中心中自然流出。它强调的是“反复”多遍,达到熟练,在多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古代著名教育家朱熹有两段话,说的就是诵读的要领:“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浪漫(随便)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由反复熟读至于自然成诵,终至背出,朱自清先生称为“记诵”,他认为:“偶然的随意的吟诵是无用的,足以消遣,不足以受用或成学,那得下一番切实的苦功夫,便是记诵。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

      3.引领学生在诵读中进入意境

      我国有诵读诗文的优良传统,诗文意境深邃,语言精美,声韵和谐,只要按照诗文偃仰起伏,做到口眼并用,心到口到,把握诗文基调,这样不仅可以学到知识,掌握作品的艺术技巧,而且可以融会作品的精神于自己眼前和心中,让人进入到一种可闻、可见、可感的意境里去。例如在教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时,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自己读来把握作者所流露出的爱国之情。在诵读指导中,我特别指出要注意每一个“——祖国啊!”的感情的把握。如第一节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写出了祖国数百年来的贫困落后的历史,这一段后面的“——祖国啊”表达了诗人看到祖国如此的面貌时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所以要读出低沉痛叹息的味道。接下来在人民的痛苦中作者又看到了希望,以至于最后发出了“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热情的呼唤。整首诗的感情是由低沉到兴奋热烈的,而每一个“——祖国啊!”都是这种感情变化的的集中体现,每一个都应在原来感情的基础上有所得高。读的时候能把握好这几个“——祖国啊”的感情,整首诗的感情也就能很好的把握了。


展开余文
      三.品味开掘,感悟诗情

      有了兴趣,才能喜欢诗,学会了读诗才能真正的品诗。诗歌教学的更高一层要求是在

      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品味开掘,感悟诗情。

      1.引导学生在联想和想象中反复品味,入乎其内

      品味就是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进入作品的特定情境,特定角色之中,去感受生活,体验情感。这就是品尝语言的滋味,揣摩形象的意味。如同品茗,品酒一样,亲口品尝,亲身感受,设身处地,推已及人,举一反三,挖掘、把握作品形象的深刻意蕴。通过自己的心灵,通过联想、想象,调动起自己的知识、经验,在想象中,对作家情感、作品情境进行再度体验。在教《孔雀东南飞》一课时,我注意渲染气氛,使学生仿佛置身于作品情境之中,当故事情节发展到兰芝被迫还家和仲卿分别之时,不由的想起了“性行暴如雷”的哥哥,我让同学们体会:她在婆家受婆婆的刁难,回家又不被亲人理解和同情,此时心情会怎样呢?——“逆以煎我怀”,有些同学禁不住叹了一口气。这样,品味之际,学生往往全身心沉浸于作品境界之中,情感、想象、感知、理解等各种心理机能被充分调动起来,为作品主人公的遭际所吸引,乐其所乐,苦其所苦,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

      2.引导学生开掘领悟,创造新境

      诵读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意境,开掘领悟是品读过程中的进一步提升。鉴赏诗歌不仅能使我们感受到作品的形象,体验到作品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还能够激发读者的深长之思,由作品生发开去感悟出社会人生的哲理、真谛。领悟便是文学鉴赏的更高境界,读者久久沉浸于作品所描绘的形象,对所展示的生活作出善恶、美丑、是非等的评价的同时,从中洞悉宇宙奥秘,理解人生真谛,认识生活本身,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自我人生品位的境象。这就是文学潜能的释放,文学价值的实现,是文学审美中的最佳效应。唐代诗论家司空图说过:“辨于味而后可言诗”。所谓辨于味,就是要求读者不但要感受作品的形式的形象,而且要领会形象背后的深刻意蕴、形式对内容的艺术表现等等。如上例:同学们体会到兰芝被迫回家又想到回家还得面对让人心酸的哥哥时难言的痛苦,这时我们可以提出问题,造成兰芝悲惨命运的根源是什么?以引导学生在品味的基础上走出作品本身,用局外人的眼光审视这件事情的性质原因,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阅历来评论这件事,也可以总结出自己从中受到的教育的启示。这样就能挖掘出作品的内涵,使文学价值得以实现。

      品悟开掘,往往受学生行活阅历的影响,因而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我在向学生适当介绍诗体常识,化解难度的同时,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对诗歌意象、意境的理解避免概念化

      意象和意境无论是在诗歌创作或诗歌教学鉴赏当中都是非赏重要的。在教学中应注意的一点就是,指导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时,不要从文字定义的本身出发,避免概念化,列举恰当的实例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是很有好处的。

      对于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概念在文字阐述有各种说法。简单地说,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意象一般以两种形态出现于文学作品中,即单个意象和整体意象。单个意象就是文学作品中最基本的艺术形象,整体意象则是一组或一串意象构成的有机的整体画面,就是意境,也称意象体系。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断肠人”等就是单个意象,而这些意象又有机的组成了凄清苍凉画面,构成更大的境界,人们常常把单个的意象看成是更大境界中的一个“部件”。带有凄凉色彩的大的境界就是意境。这样一解释学生就很清楚了。

      2.象征手法的理解避免单一化

      新教材第三册第二课课后练习有这样两个题:“死水”可能有什么象征意义;《我爱这土地》一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四组意象可能有什么象征意义?这两个题目的设置,应该为我们学习诗歌的象征手法提供些启示:象征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手法,由于诗无定论,所以对象征的还原也不可一概而论。指导学生分析象征手法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只要言之有理答案可以是丰富多彩的。

      3.知人论世避免规律化

      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也是一个作家思想、人格的写照。因此理解诗歌不能忽略时代和诗人本身的特征,但是绝不能用时代和诗人的特征局限了对诗歌的理解。钱理群在《名作重读》一书中写道:“不能否认一个时代、社会的‘大气候’(即我们通常据说 的时代精神、氛围)对生活在时代社会中的作家的思想、感情与创作的影响。但同时要看到,作家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影响作家思想感情的因素也是多元的;时代、社会对作家思想感情的影响更是复杂曲折的,作家思想、感情在具体作品中的体现同样复杂,甚至是微妙曲折的。” 一提起豪放派,学生很容易想到苏东坡的“大江东去”的壮阔场面与豪迈情怀。那么是不是豪放派所有的词都是这样呢?实际上,苏东坡本人的《江城子》一词,怀念自己的妻子不幸早逝,抒发了浓重的哀思。这首诗情词凄切,感人至深。此词虽不属婉约,但也不乏绵绵情意。

      以上是我在诗歌鉴赏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尝试,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诗歌鉴赏教学是教学难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有兴趣接触诗歌,让学生乐于去诵读诗歌,让学生在品味中有多方面的收获,这是教学的良好开端。这也必定为其它文学作品鉴赏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邮箱: aup_world@sina.com

      
标签:教学论文 诗歌鉴赏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选词填空三步曲——正确使用词语(网友来稿)
下一篇:京城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状况调查:老师工资六百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