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487
标签:
教学论文
新课标下的教师角色转换(网友来稿)
南华省南华县第一中学 卞育能
语文专家们认为:“新课标是建国以来最好、最科学、最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指导文件。”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启用,给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和勃勃生机。这是教师之幸,学生之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及新教材旨在改变现在中学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手段陈旧,课程内容存在“繁、偏、旧”的现象,改变落后于社会发展,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课程实施仍以课堂、教师、课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状况。在这一改革中,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关键,没有教师的积极配合,再新的教学理念,再新的教材,在实际教学中都变成空中楼阁。面对新的课程标准,语文教师迎来新的挑战,要实现角色的转换:
一、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改善知识结构。
教师角色的确立,直接决定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影响着课程实施的走向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在传统的教学当中,教师的角色是大纲、教材的解说者,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应对各种考试的组织者,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此外,新课程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新增了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在知识、方法和实践经验储备方面明显不足。面对新课程提出的要求,教师只有一种准确选择,那就是积极应对,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使自己成为一名有知识,会研究,善创新的教师。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就必须立志终身学习,不断提高学养水平。
通过长期坚持学习,语文教师应具有渊博的知识,不只是需要有一桶水,更需要有长流水。陶行知说:“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在和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取得教学相长的双重效果。教师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和条件,发展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形成教学风格和特色。”今后,我们面对一个富有挑战性和开发性的教学环境。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确立合乎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观和人才观;学习教育心理的有关知识,准确把握当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把握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的个性差异,从而做到因材施教;还要注意学习有关研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书籍,从而能够适应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只有不断以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开拓创新,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
二、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强调发现学习、研究学习、探究学习。这些学习方
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即: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通过研究性、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题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中活动中探究。然而,实践证明,尽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主体发展教育”已经提了很多年了,教师口头上也接受,但一到课堂上教师还是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教师接二连三地问,学生断断续续地答。如此,是不能落实新课标的。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场革命,也是新“课标”的灵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培养创新人才有效的途径。近十年在美国兴起的“构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学生主体的位置不能用客体来替代”。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代替学生掌握一条规律。教师的神圣使命,是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说:“教师的教为的是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是有对象的,有内容的,这就是学习的客体。谁来学呢?学生。学生必然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从学习的过程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只能通过他自己的实践和感知,通过他自己思维进行,别人不能越俎代庖。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学习,才能把人类的文明成果转化为自己的精神库存,才能把知识转化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新课标要求高中的学习方式由接受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转变,明确要求高中阶段应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新课程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敏锐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学习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
对于优秀文学作品,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元解读。“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关注学生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发现和体验,提高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要着眼于有效信息的传递,课堂教学可以不完整,也不是问题的逐一解决,而要有存疑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自主和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获得终身学习的信息和本领。应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并且鼓励有独到的见解和有创意的表达,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究解决实际问题。
三、听课方式的改变
展开全文阅读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使课堂死气沉沉。新课
改革强调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即“学生倾听教师”转变“教师倾听学生”。
在学生交流他们探究结果的过程中,通过倾听学生,教师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也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需要讲哪些内容。同时,通过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对教师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很有益处。也体现了教师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很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李政淘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说:“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相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教师倾听学生叙说,既是知识交流,又是心灵的沟通,表现在教师对个体生命的关爱,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忽视的过程。
四、教学手段的改变。
现代教学呼唤着教学手段的改革。目前那种黑板加粉笔、时间加汗水的作法已经远远落后于形势的发展了。现代语文教学手段包括有视觉手段(如幻灯和投影)、听觉手段(如录音和广播)、视听手段(如电影和电视)、自动视听手段(如语言实验室)及自动信息处理手段(如电子计算机)等。实践证明,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教学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总之,语文教师能在课堂中自觉地、创造性地、不间断地采用现代化的、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切实从课堂的实际需要出发,语文课堂才会“活”起来。
只有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这些变换,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师生共有”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主阵地,学生才会真正成为语文课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唯独如此,才能扯起语文新课标的帆,在新课程的汪洋大海中自由航行,驶向快乐语文的园地。
作者邮箱: ynbyn@yahoo.com.cn
标签:
教学论文
新课标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实施语文新课标提高作文水平积累知识是关键——作文教学实践谈(网友来稿)
下一篇:
“网语”漫谈(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