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560
标签:
教学论文
语文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网友来稿)
安徽省泾县童疃中学 程堂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经过多年广泛论证,反复实验,终于出台。这一指导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集中体现了本次课改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纲要》对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的标准,教学过程,教材的开发与管理,课程的评价,课程的管理,教师的培养与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标准。
今秋,新的课程已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起始年级“闪亮登场”,标志着一个新的教育的开始。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老师的教学生活。作为这次课改的重点的语文将发生哪些变化及语文老师应该如何适应新课程呢?
语文新旧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旧课程是以知识传授为重点,教师要将语文的基础知识(字、词、句、篇),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进行分解,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老师传授的知识,以应付大大小小,反反复复的考试。而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让学生真正掌握终身有用的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的实施,语文教师在教育舞台上的历史定位将发生质的变迁,语文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向广大语文老师提出了新的思考,新的挑战,那么我们该如何走进新课程呢?
一、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新一轮课改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老师的教育观念的能否转变,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在于如何看待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语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智力的开发者,良好语文习惯的培养者,是信息的提供者,意义的建构者,学习的帮助者等等,传统观念必须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
1、语文教师是新课程的参与者,开发者。
在传统的观念中,语文课程是语文教育教学的方向或目标,是由国家制定,具有一定的专制性、统一性,语文老师的任务是忠实而有效地传授课程知识,学生考试能得到分数就行了。这样,语文这个本来最富有灵气和活力的课程走向了封闭,走向了僵化,走向了难、繁、偏、旧。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整齐化一,统一教材,统一教参,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标准答案,这样使语文老师伤失了自己的独立性、创造性。也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向的死胡同,使无数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是语文教学的莫大悲哀。到此,语文非改不可了。
语文新课程由“专制”走向了民主,由“统一”走向了多样,语文课程不再是“文本课程”,不再是知识的特定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老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成为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师就是课程之一,是课程的主体,是课程的创造者。只有这样,语文改革才大有希望。
2、语文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其实质是师生的交往。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交往、互动、发展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普遍存在“教师中心”的现象,教师有绝对的权威,师生之间只有领导与被领导,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对文章的理解,语段的分析,语言的揣摩,文章感情的把握,都以老师的答案为标准,更有甚者,作文都是按老师设计的套路模式。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自己的创造,这样的语文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剥夺了学生学习自主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
语文新课程要求通过交往、互动,形成人道的,和谐、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教学相长,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3、语文课堂是开发的
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习惯于课前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课堂教学的任务就是顺利完成教案所预先设计的内容。对于一篇课文,大多数老师还是沿用上个世纪从苏联传来的“老八股”的教学模式:板书课题——介绍背景-——字词教学——泛读课文——分析课文——总结主题——归纳写作特点——布置作业。这样的课堂是机械的,僵化的。学生按部就班,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语文教师自身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也得不到充分张扬。
新课程要求课堂从僵化走向开放,从书本回归生活世界,语文老师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对教课书的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让课堂成为一个动态的、开发的生命体验,让师生在课堂互动中,灵感自由创造。
二、努力丰富文化积淀,完善知识结构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文字精妙传神。语文肩负着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神圣使命,语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文学品位。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并不大,甚至有点讨厌语文。这里有教育观念的原因,更有我们语文老师自己的知识素养不高的关系。
有些老师上课时,语言单调贫乏,干瘪无味,颠来倒去就那么几个词,即无丰美的词句给人以审美的享受,又没有旁征博引给人以视野的开阔。这实际上是语文老师受文化与学识的制约。于漪老师上课语言生动,词采丰富,有感情,钱梦龙老师上课引章摘句,妙语连珠,让人回味无穷。他们之所以吸引学生,应归功于他们丰富的知识素养。
展开全文阅读
语文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面极广,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市井风俗,涉及古今中外。作为语文老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要大力发扬多看书的风尚,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力,关注我们生活里的热点、焦点,寻找能引起学生心灵共勉的切入点,把生活的源头活水引进课堂,才能使学生心田永远流淌着汩汩清泉。
三、建构新的教学方式
21世纪教育的基点是终身学习,这是一种贯穿于人的一生的学习,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是与他人合作、分享、共进的学习,是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的学习,是以信息技术作为强大认知工具的潜力无穷的学习。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一场“学习革命”,这场革命将彻底改变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相应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创造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尊重人的创造性、充分发掘人的潜力、促进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的崭新的教育观念以及基于高新技术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育时代已随着世纪的更替而成了教育的过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国家教育投资的进一步增长,许多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走进了课堂,许多学校建立了校园网,开设了电子阅览室。轻轻一按,缤纷世界尽收眼底。借鉴现代化的语文教学手段,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以课本和书面资料为唯一教材的保守教学模式的弊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其他各种感官,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充实、最具体的经验。
但走进课堂,我们会发现这些设备的实际使用率却很低,有的只是作为学校的摆设或对外公开课时的点缀。许多语文教师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很不娴熟,有的不知道如何利用IE浏览器在网上搜寻信息,不懂得如何制作课件,更有甚者投影仪也不会使用。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尽快走出“脑盲”的境地,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使语文教学走出课堂,走进网络,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环境和有力的工具,使语文教师真正由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作者邮箱: ch-914@sohu.com
标签:
教学论文
语文教师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语文教学的最佳效果是什么(网友来稿)
下一篇:
课程改革拖后腿?南京“高考之痛”引发争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