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作文素材
阅读:488  
标签:作文素材
故事加哲理朽矣(教师中心稿)
胡子宏

      《读者》2004年第7期,有台湾作家刘墉的《点一盏灯在脸上》。文章讲述了几个小故事后,在结尾说道:当你怪这个世界太黑暗的时候,只要你在自己的脸上点起一盏灯,你信不信,一下子,整个世界都变得光明了。

      《青年博览》2004年第4期,鲁先圣的《奇迹很简单》说,美国东部一个小镇里,来了经济学家,在大锅里水煮石头,然后发动这人拿点盐,那人拿点海米,最后凑了味精、淀粉、胡椒等等,于是大家都觉得石头汤鲜美无比。不久,这个小镇成为美国东部的新兴城市。小镇的人们说,原来奇迹很简单,我们富裕的起点是经济学家的石头汤。

      像时下的励志书籍泛滥成灾一样,不少肤浅的励志散文也在鱼目混珠地骚扰着我们的阅读。譬如上面列举的文章,基本上都是讲一个或几个故事——故事可以是自己杜撰的,可以是抄来的,也可以是自身经历的——然后归纳出一些人生感悟或哲理。

      笔者与几个自由撰稿人在网上聊天,聊到撰写某些人生感悟之类的散文随笔的“技巧”时,发现不少作者已经习惯于“讲个故事,牵点哲理”的套路。

      “故事加哲理”的写作方式之所以畅行,首先得益于《读者》、《青年文摘》等文摘杂志的影响。不信,你随便翻开它们的任何一期,很容易找到类似的文章。这类文章文笔华丽、顺畅,令人若有所思。但是,冷静地分析起来,多数文章根本算不上原创,作者讲述的小故事大多是别人的,而归纳的所谓哲理,实际上是“废话式哲理”。像“心灵的温度将会决定一个人的生活和一生”之类,无异于“饿了就应该吃饭”。

      畅销的书籍未必是精品,流行文章的制作方式难以造就佳作。很多的所谓励志散文像可乐等饮料一样,有些甜,有些爽,但就是没有什么营养。有的故事被这个作者引用后,又被那个作者引用,让读者似曾相识。而类似的大同小异的哲理,实际上没有什么说服力。譬如上述的《奇迹很简单》,“煮石头汤”与经济振兴没有什么牵连,而这个故事,别的类似的励志散文也讲述过。

      包括《读者》在内的很多报刊,应该对肤浅的励志散文的泛滥,引为自责。当所谓的人生感悟充斥副刊版面的时候,那些肤浅的哲理往往会变得无聊和庸俗。读者在阅读中被肤浅的哲理所蒙蔽,得到的启发往往似是而非。

      (四川省金堂中学童华池转自《中国教育报》)

      
标签:作文素材 故事加哲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站三尺讲台,铸崇高师德 (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教师为高考作文“评卷” (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