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高考范文
阅读:483  
标签:高考范文
教师为高考作文评卷(教师中心稿)
本报记者 冯华

高考作文,历来是高考语文的重头戏。2004年全国第一次大规模分省命题,高考作文试题形式多样,地域特色浓郁。从“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包容”“忙”“人文素养与发展”,到“材与非材”“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买镜”等等,作文试题的“开放性”进一步扩大,为善于思考、富于创造的考生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理想的作文试题具有较强的激发功能

  从2001年、2002年对“诚信”与“道德”的期盼,到2003年、2004年对“情感”与“自我”的思考,作文命题愈来愈贴近社会生活。试题似乎年年在变,许多考生和教师不禁要问:什么样的作文试题是真正理想试题?今后高考作文试题的命题趋势应该如何把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曹阳认为,理想的高考作文试题应该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有较强的激发功能。所谓激发功能,是指让考生看到题目时,产生一种写作欲望,觉得自己有话可说,不吐不快,甚至有一种展示自己才华的激情。具有较强的激发功能,题目必须能够贴近学生的实际,题意容易产生联想或想象。第二,符合公平竞争的原则,写作空间广阔有“边”。“广阔”,指写作的范围大;“有边”,指有一定的限制,难以宿构套写,不能“题目之大,难以跑题”。如果写作空间不大,那么尖子人才很难施展才华,脱颖而出,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不公平;如果不“难以宿构套写”,那么任意搬来一篇别的题目的文章,你也不能说他跑题,或者考前碰巧练过与考题相同题目的考生照搬自己或别人的原文,这就与没练过此题的考生不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也是一种不公平。第三,有引导功能,对今后的作文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例如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文修养,重视文化积淀等等。

  今后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如何?这是人们年年热衷议论的话题。曹阳说,试题是在不断创新的,尤其是不少省市独立命题以来,都在不断追求自己的特色。

  “不断创新”不能总是在否定自己,只讲突破而不讲沿承。若说近期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是什么?一句话,继续坚持“开放性”作文题目,为考生发挥创造性提供广阔天地。知道这一点,不是要取巧,而是要针对这种开放性作文试题进行训练。

  什么样的作文是好作文?针对考生关心的这一问题,曹阳分析说,高考作文评卷有《作文评分标准》可循。简要地说,好的作文应该具备以下三点:第一,切合题目;第二,内容充实;第三,表达得体。“注意审题”年年反复强调,学生们往往认为是老生常谈。其实,年年高考阅卷都会发现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审题训练不能停留在告诫上,而要进行长期的艰苦训练才能奏效。

  “要做到‘内容充实’其实很不容易。”曹阳说,首先要面对的是“写什么”,也就是选材的问题。选材范围不能太窄,不能太陈旧,否则怎么写也让人望而生厌。然后是“怎样写”的问题,有的记叙文“以梗概代替描述”,当然内容不充实。有的考生一味追求“编故事”的本事,不注意表达真情实感,结果作文让人一看就是“为赋新诗强说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选写议论文的考生,说理能力普遍不强。本来高中阶段应该把提高说理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结果考生作文真正属于“分析问题”的并不多。当然抒情散文或哲理散文没什么不好,但是学生不善于理性地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这可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大问题。

  考生审题能力偏差,作文佳作不如去年多

  为了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2004年教育部将高考分省命题的范围从上海、北京扩大到11个省市,浙江省也列入了自行编制高考试卷的行列。作为首次自主命题的省市之一,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及考生的答卷情况亦成为社会的关注点。

  今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是由有关部门的一项调查引起的:“某省公众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总体达标比例仅为7.5%,与该省的经济发展颇不相称。”作文命题材料直指个人、民族的精神状况,直面个人、社会、国家、民族人文缺失的现状,表明命题者对于一个人的基本修养和品质的关注,强调了我们在建设物质家园的同时,应高度重视精神家园的建设。有关专家认为,以“人文素养与发展”为话题,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据浙江省温州市教研院高中教研室主任张新强介绍,2004年浙江省高考语文尽管出现了一批高分作文,但总的来说佳作不如去年多,作文依然是老大难问题。写作题60分,最后统计平均得分为40.37分(2003年抽样平均得分42.58分),比去年降低了2.21分。问题的症结一是考生审题能力偏差。不少考生不理解人文素养,把人文素养简单地等同于言谈举止、知识学历。二是抄袭套用。一些考生把事先准备好的作文原封不动地搬用,还有的考生套用《读者》、《故事会》、《小小说选刊》中一些作品的情节。三是用材不当。有的考生在文中所用的材料与表达的主旨毫无关联,有的考生则只能搬用试卷提供的材料作为论据,或者对试卷中的材料进行扩写。四是不合情理。一些考生在作文中编写的故事情节不合生活常情,不合生活逻辑,显得幼稚可笑。

  学生人文素养缺乏,令教育界警醒

  “今年浙江省20多万篇作文中虽有佳作,但荡气回肠之作不多,苍白空洞之文却不少。”张新强分析说,命题者想让学生有话说,学生却说不出深度。新课程标准要求“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和“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可实际情况却不如人意。“学生缺什么就考什么”,一位考试研究专家的话又一次言中,今年“人文素养与发展”的话题作文,恰恰击中了学生的软肋,反映出在高考压力下学生对人文素养的麻木不仁。以作为人文大省的浙江省自身为例:杭州自不必说,浙东的唐诗之路,衢州的南孔,宁波的河姆渡,绍兴的兰亭,温州的南戏和刘基文化等等,人文底蕴深厚,而这些很少有考生提及。这不能不令中学语文教育界深思。

  学生作文水平提高,有赖于教师引导阅读

  “今年的高考作文试题较往年相比,限制较少,由此看出高考改革的幅度正在进一步加大。”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毛志成教授认为,限制少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起他们的情感。纵观2004年高考作文试题毕竟还是有所限制。其实,严格说来写作文不应该有题目,也不应该提供材料。作文命题在审题上的难度不宜过大,限制不宜过多,这已是语文界达成的共识。高考作文最好能够给予学生多题选择,随着高考录取率逐年提高,作文命题从狭窄走向宽泛是十分必要的,与此相对应的是评价标准和制度要跟上。


展开全文阅读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是否培养了学生们的文墨兴趣和读书兴趣。毛志成说,现在整个社会“看书的人多了,但真正读书的人却少了”,目前这种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是世界性的,“社会文化影像化”的现象非常不利于孩子们静心地读书。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尤其要引导学生扩大阅读视野,读书的门类要多些。没有阅读,就不可能对人、事物、文化和世界有深入的认识;没有阅读,就没有思维品质的良好形成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如何看待学生作文中的“成人化”倾向?毛志成认为学生高考作文中的“大人气”或者说是“书卷气”,应该得到成人的尊重,他们的文章中吸收了较多的文化营养,这恰恰是他们有潜力、有发展的表现,如果他们的作文能够融入自己的生活就更为理想了。相反,文章过分俗白、琐碎,就不会有超越。从青少年开始,应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高考作文的训练和写作应该把德育功能放在首位,以德育带动智育。由此看来,对高考作文的评审方法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改进。

(四川省金堂中学童华池转自《中国教育报》)

标签:高考范文 教师为高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故事”加“哲理”朽矣 (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点评(67篇) (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