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897  
标签:教学论文
读一读,背一背(网友来稿)
王军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全国2004版)全六册编排了16个古文单元,占全部选文的44℅。如何教好古文篇目,一年来,我不停地思索、尝试。古典文学研究专家霍松林教授的一篇文章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这篇文章中霍教授回忆了儿时读书的经历。他读中学时经历过两位国文教师,一位是演讲型的,口若悬河,妙语连珠;另一位则只作精要的讲解,课堂上大部分时间让学生朗读背诵。霍老说,在后面那位教师的督促下,中学期间背诵了许多古文篇目,让也终身受益无穷。

      教材所选的古文篇目都是泽被万世的美文、雄文。篇幅短小,语言简练,文质兼美。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把这些选文当堂背诵下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收获。因此,我确立了“读一读,背一背”的古文教学思路。

      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我发现有两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何调动学生的朗读背诵积极性;如何解决朗读与文言词汇积累、内容理解相结合、相促进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我都是从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来着手的。第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对照注释,查阅工具书,熟悉文章,疏通文意。然后,教师范背课文。范背这个环节很重要。首先,它能激起学生的潜心理:教师能背,我也一定能背;其次,教师声情并茂的背诵本身就是入课的最好导语,激起了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兴趣。因此,在备课的时候,我往往要花很多时间在备范背上,反复揣摩文意,玩味文中的情感,听朗读磁带,直到感觉自己就是作者,文章有如己出。我不赞成在课堂上用媒体朗读取代教师范读范背。媒体朗读出自名家之口,大部分教师的范读范背都无法与之媲美。但教师的范读范背却能产生一种“场”效应,这是多媒体技术下的人机对话无法获得的。如同许多人宁肯花钱上剧院看现场演出,许多球迷宁肯不远万里赴法兰西买黑市球票去看世界杯,而不愿舒适坐在自家的电视机前看演出和比赛一样,学生更愿意追求的也是这种“现场效果”。

      整体感知之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把文章分为几块来教学。这一部分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用各种方法来帮助学生当堂背诵。讲一块,读一块,背一块。精要的讲解能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章的内容,达到理解背诵的效果。板书设计也要为当堂背诵服务,对照板书,学生能获得背诵的提示,同时,背诵又是对文章内容的又一次回顾,理解上的加深。讲完一块后,学生自由朗读这一块。教师不限制学生的朗读时间,直到大部分学生都停止朗读为止。在学生齐背的环节中,教师也加入背诵的行列,与学生一起背。书声朗朗中,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平等的师生关系。

      我在执教《归去来兮辞》时,设计了一个“四读”教案。一读:教师范背,为了背好这篇课文,我花了两天时间,反复揣摩文章,调整语气、语速、语重,结果,还算成功,同办公室的教师说:王军读《归去来兮辞》还是蛮到位的。成功的范背,把学生引入到了课文的情境中来,激发了学生的朗读欲望,为后面的朗读教学打下了基础。二读:根据“辞”押韵的形式特征,学生找出韵脚和所押之韵,板书在黑板上。根据换韵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行文流程。有了这些准备之后,学生自由朗读,我反对课堂齐读,那样会限制学生的个性思考。三读:每一韵为一块,引导学生与文章零距离接触,感受陶渊明高洁、闲适的生活情趣。讲完一块后,学生自由朗读这一块,然后根据黑板上韵脚的提示,师生齐背。四读: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注释的帮助,仔细体会全文,然后进行鉴赏性朗读,边读边在脑海中想像陶渊明遗世飘逸的隐士形象以及他的田园生活画面。

      一年来,我在教学古文时,课堂上总是书声朗朗。当堂背诵,避免了学生课后为教师布置的背诵任务而苦恼,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一位学生说:他非常喜欢“读一读,背一背”。

      作者邮箱: wan0jun@tom.com
标签:教学论文 读一读,背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浅说多媒体计算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网友来稿)
下一篇: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