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3222
标签:
教学论文
一字击起千层浪——毛泽东苦吟推敲一例(网友来稿)
江苏常州新桥中学 刘 成
在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首页的彩图中,附有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的手迹(见上图),在手迹里,下阕结尾句却是“曾记否,向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现在我们都知道这一句已经改为“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了。那么,作者毛泽东为什么要把“向”改成“到”呢?
首先从内容上看,该句的意思是,还记得吗?我们曾经在水急浪大的江心畅游,激起的波涛甚至阻碍了船儿的前行。在这里,诗人采用了大胆的想象和夸张,但为了使这种表现手法具有现实的基础和艺术的合理性,必须作这样的改动,因为“向”表明“击水”是在从“江岸”到“江心”且未到达江心的过程中,“到”在此有“在”的意思,表明“击水”是在“江心”,而水急浪大又莫过于江心,与下一句“浪遏飞舟”联系起来看,则“到”最妥当。
其次,从艺术表达效果来看,“到中流击水”是在中流击水的意思,与当时斗争激烈的革命背景相吻合,与整首词所蕴涵的意境也一致,比起“向中流击水”来,更能展现“同学少年”中流砥柱的英姿风采和“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远大抱负!也更淋漓尽致的地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激流勇进、敢于打破旧秩序建立新世界的壮志豪情!并且这也是对上阕“谁主沉浮”这一问题最有力最响亮的回答。
第三,从诗歌的节奏感来看,“到”虽有“在”的意思,但在这里却是动词,与上下文中的“携”、“挥斥”、“指点”、“激扬”、“击”、“遏”等动词和谐生动地点画出一幅动感强烈的“少年搏浪图”,与诗人胸中的情怀和志向相统一。而“向”却是一个介词,用在这里则缺少一种与这令人豪情顿生的壮观场面色彩一致的动态美!
另外,从词人的性格特征来看,“到”比“向”也更加贴切。毛泽东同志是一个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人,一生都站在风口浪尖运筹日月旋转,即使“风吹浪打”,也“胜似闲庭信步”。他游长江,“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殊”;(《水调歌头•游泳》)他游大海,“大雨落幽燕,白浪涛天”;(《浪淘沙•北戴河》)游遍祖国江河湖海的毛泽东,还曾经有过到尼泊尔的高原冰河、古老文明的恒河甚至遥远的密西西比河去游泳的设想。所以诗人畅游湘江,绝不会满足于“向中流击水”,对伟人而言,只有“到中流击水”的壮观,才有可能引发他长久的回忆!
总之,从“向”到“到”,清晰地展现了词人推敲苦吟的思路历程,也体现了酝字酿词的精妙!作者这一改动,动感强烈,意境旷远,真是一字击起千层浪,浪遏飞舟!
信箱:liucheng0515@163.com
作者邮箱: liucheng0515@163.com
标签:
教学论文
一字击起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昔日学生率众暴打老师
下一篇:
变换视角,分块品析,促学生“自悟”——教《记承天寺夜游》一得(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