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育新闻教师随笔
阅读:1838  
标签:教师随笔
我的期盼 我的梦!
摘自K12(中国中小学教育网)教育论坛

      作者: 大老鼠-xzy (202.104.148.53)

      发表日期: 2000年02月27日 09:04

      华厦智力工程研究所徐章英 顾力兵 

      我是原江西省教科所研究员徐章英,就是网上的“大老鼠”(伟大的世纪跨越的作者)。在这个领域,我还是一个新兵,从年龄看,我已经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兵了。但自问我的心还是年轻的,而且至今我还在寻“梦”:一个“减轻师生负担之梦”;一个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梦;一个不甘当教书匠的梦!今天我终于终于盼到了这一天:在新的千年来临之际,自五十年代至今长达半个世纪的“学生负担过重”问题又一次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新年伊始,就由教育部长亲自召开会议并发表讲话,《人民日报》等各大报纸连续发表文章,声势之大,力度之强前所未有,尽管离真正解决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既提到了国家最高领导决策部门的议事日程,应该可以看到希望了!我真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才能表达我的感情,一辈子的追求和梦想——“智力工程”探索也许有望实现了!确实发人深思,令人深省! 

      这是我的真情,我的大实话。因为我相信的不仅是领导;而是历史和创造这个历史的主人——广大教师和广大的人民群众,因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社会和历史发展之必然,相信一切事物终归会按照自己的本来面貌发展。这些日子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看了网上众多的文章、资料,这里可以不受地位和身份的限制,大家都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平等地充分交换意见,这可是一片孕育创造的绿洲,我终于在这里找到了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从而使我确立了这个信念:有领导的决心,有网上千百个大脑的联机操作,依靠亿万智慧的集成,我们一定会走出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路来。我想这是我们应有的自爱和自信。 

      我想说,但40多年的摸爬滚打,40多年的甜酸苦辣真不知从那里说起。总之,我们应该充分爱护和利用好这片时代赋予我们的田园,既要以大无畏的精神勇敢大胆地揭露问题,坦诚地向领导部门谏言,也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建议,更要我们从自己站着的地方——“课堂”,“讲台”做起, 向课堂进军,向45分钟要质量!从教育内部来讲,这可是减负的关键一着。我们一定要丛这里开始脚踏实地地进行艰辛的改革探索,相信朋友们一定会同意我的意见。也希望K12的管理者们能够努力去打开一个绿色通道,将大家的意见向有关领导部门反映,使言而有效,才能保护群众的积极性,才能使“论坛”更加兴旺发达。所以我是带着希望,带着期盼和渴望,带着满腔的热情想在网上寻找开明的领导;寻找希望的田野;寻找理想的合作伙伴!愿一切不愿当教书匠的人们联合起来,去进行一场新的长征,去开创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未来!从今天起我将逐步向大家介绍我们的思考和探索,希望大家给我们指点和帮助并参与我们的工作并以各种方式开展合作研究。相信网友们一定会给我们这两个热爱教育的老年人一点特别的理解和特别的爱。希望大家尽快给我们回音,帮帮“大老鼠”吧! 

      我的E—mail地址是:zlgcyjs@sina.com 

      为了大家更好了解我们,先向大家交个底吧! 

      徐章英,女,1936年生,上海人。1958年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生,响应号召去江西建设老革命根据地。曾任南昌一中物理教员、南昌市教育局教研员,1984年至江西省教育科研所任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江西省科协常委、江西省思维科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代表等。基于教育实践中诸多矛盾的思考,特别是“学生负担过重”的困扰,出自于一个普通教员自己解放自己的朴素感情,1985年我和我的爱人顾力兵同志一起在“国内首次提出智力工程概念”(1986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节目报导)。著有《论智力工程》(1987年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教学反馈与测试分析》1995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智力工程概论》(199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等。《中国科技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中国教育卫星电视》等均作过报导和专访。基于科学始于测量的思考,1986年研制成“教学信息反馈系统“1993年获国家发明专利。1996年退休至广州与学校合作开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负担”的实验研究(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子课题)。1999年我们又来到了深圳,现在有6所实验学校继续此项研究并走上了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正筹建华厦智力工程研究所,以便从理论、技术、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作者: 大老鼠-xzy (202.96.191.124)

      发表日期: 2000年02月28日 12:28

      课堂剖析 

      华厦智力工程研究所 徐章英 顾力兵 

      昨天我说了“我的期盼,我的梦”。谢谢xzx—xuduging给了我一个“Re”,谢谢您的鼓励。今天我想还是从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说起:因为这学校教育的主战场,也是减轻学生负担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以后再往远处说开去:关于智力工程的提出、基本思考及其开拓与探索。 

      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千百次重复出现的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这就是每当一次测验、考试之后教师就会恍然大悟,即原以为自己已经教过多遍学生本该掌握的内容,实际上不少学生却并未懂得,致使广大教师陷入了普遍的困扰之中,几成“课堂之谜”。由于激烈升学竞争的重压使教师很少有可能冷静、深入地思考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而不得不求助于“题海战术”、“大运动量”等没有办法的办法,造成了“学生负担过重”现象自50年代至今长期存在始终未能得到较好的解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个问题确实牵动着千家万户,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成了困扰我们学生、教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一大难题。尽管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我们来说,必须也只能从自己站着的地方去思考我们对解决这个问题能做些什么。应该看到这个现象深刻反映了我们教学工作的可靠性较差、效率较低、质量不高这一严重事实。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当前的教学工作还是一个科技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效率较低、质量不高实属势在必然。应该看到: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教学生产方式的革命。 


展开全文阅读
      一、课堂剖析 

      1.颠倒的课堂 

      现在我们在课堂里传授的各科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最后结果,课堂教学就是把人类认识的最后结果教给开始认识的学生。这不是一种颠倒又是什么呢?!众所周知:人类认识的最后结果是高度抽象化、概括化的认识结晶,充满分析推理的理性思维形式。而人类认识的开始阶段则充满着混沌、模糊以及伴随而来的诸多矛盾、冲突,甚至痛苦。无数事实证明:人类认识某个新事物,接受某个新概念经历了多么曲折又多么漫长的道路。但这一切在我们的教科书里都被严格的逻辑筛选得一干二净,看不到半点踪影了。我们的学生正是开始认识这个世界的青少年,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的认识是以形象思维为其主要特征的。什么“科学抽象”、“理想模型”对他们来说简直像天方夜谭一样。正因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方式造成了极大的矛盾冲突导致了教师“滔滔不绝”、“津津乐道”;学生却“云里雾里”“一窍不通”的必然结果。问题就产生在自己已经学过多遍且又教过多遍的教师往往很难体察一个初学者在接触一个新概念、新知识时可能产生的种种错误和误解,往往以自己的主观想象代替学生的客观实际,教和学的矛盾就是这样产生的。 

      因此,从教育内部来看,教学的可靠性较差、效率较低、质量不高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对学生怎样思维?学习怎样进行?……这样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只所造成的盲目性。只有掌握规律才能赢得主动,因此,教学的全部科学和艺术之所在于解决好两类不同认识方式的接口和匹配的问题。 

      2.缺损的教学 

      现代控制论告诉我们:对一个系统的有效控制必须取得足够的信息量,“反馈”是系统优化的关键,没有反馈的系统是无法实现控制和无从优化的。一个系统要高效和稳定,必须通过反馈调控才能实现。 

      对于一个没有反馈调控的系统,在控制端输入目标信息(激励),通过被控系统的内部过程使被控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输出参数(响应)。但却无法及时、准确地从被控系统获取反馈信息实时地进行调控。对应于教学系统,上述框图中的“目标信息”相当于根据教学大纲制定的“教学目标”,“被控系统”就是师生共同的教学活动;“状态信息”主要是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实际上它表征着师生共同活动中的教学效果。 

      对于反馈控制系统,控制的目标信息与系统的反馈信息在这里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的结果去激励被控系统,而系统的响应又被反馈系统取样,如此不断循环,使被控系统不断发展或者取得某种稳定。显然,在有反馈的控制系统中,对被控系统的控制不仅与目标的设定有关,还与输出的反馈有关,是两者的共同作用,才能使系统得到发展和稳定,这就是反馈控制的原理。由于反馈控制,使系统在实现目标时达到高效的发展和相对的稳定,这是无反馈系统无法办到的。 

      广大教师对教学中的反馈是十分关注的。课堂上的察颜观色、个别提问、课外作业、测验考试等,无一不是为了从学生那里取得反馈信息以改进自己的教学,但由于传统的手工业手段费时太多而不能为教师经常采用,致使教师无法由此获得足够的信息量以及时、准确、全面时地调控自己的教学,使我们的教学成了单向的、缺乏有效反馈的,盲目性极大的低效传输系统。这种缺损的教学带来了可靠性较差、效率不高、质量较低的必然结果。 

      3.错位的角色 

      人是能动的个体,学生的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如同人的身体的成长一样是机体自组织的过程,是任何人替代不了的。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任何人所代替不了的。但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却出现了另一个颠倒和角色错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成了被动的“填鸭”,课堂的“满堂灌”、“一言堂”,一切由教师说了算。把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当成了一个个简单的容器,可以任意灌注,任意填充,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挥。教师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疲惫不堪,而学生这一大批极其宝贵的人力资源却被白白地闲置和浪费,教师则由于寡不敌众而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因此,如何转变观念,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乃当务之急。须知,他们才是真正的上帝.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教学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困扰迫使我们去研究、去探索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问题。且听下回分解,明天再说。 

      欢迎批评,欢迎交流,欢迎合作! 

      我的E—mail地址是zlgcyjs@sina.com

      作者: 大老鼠-xzy (202.96.191.124)

      发表日期: 2000年02月29日 08:43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尝试 

      华厦智力工程研究所徐章英 顾力兵 

      谢谢教育家、花匠、x2x、lyt—lyt和网友们给我回信,给我鼓励,给我力量。有了大家帮助,我更有信心了,愿我们互相勉励,准备迎接九九八十一难的磨练去西天取得真经! 

      1.提倡科技兴教,向教育科研要质量 

      犹如生产力的提高必须借助于生产工具的改革一样,有什么样的工具力水平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在“科技兴国”、“科技兴省”、“科技兴市”、“科技兴农”……大潮中,作为传播科学知识的我们理应更认真地思考“科技兴教”的问题。如果我们的教学还停留在“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这样一种类似刀耕火种的年代,根本问题就在于我们的教学还是一种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教学效率不高、教学质量较低实属在所难免。当信息革命的浪潮滚滚而来,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时候,如何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武装我们的教学,对原有教学生产方式来一场革命,这是教育实践的呼唤,是时代的呼唤。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大烟囱经济”向“超级信息符号经济”迅速大规模涌流的时带来的“头脑资本”取代“美元资本”的严峻事实;知识经济社会向人的知识、智力和各方面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我们还想以传统的经验方式和习惯的套路去应付信息社会的挑战,我们一定会陷入拼时间、拼体力的极大痛苦之中,这种痛苦是以牺牲学生的身体、品格的良好发展为代价的,我们将会感到一种深深的历史的内疚。 

      当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的时候人们就期盼着这场革命的到来,遗憾的是这场革命却总是姗姗来迟。令人欣慰的是:现在这一天终于初见端倪,在教育部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就提到了教育信息化的问题;《中国教育报》特辟了一个“制高点”的版面;掌握和运用计算机已成为教师职称评定和学校进行等级评估的指标体系之一,教育信息化的浪潮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我们一定要有紧迫感、危机感,一定要看清形势乘势而进,知难而上,做一个敢吃螃蟹的人,才能跟得上一个飞速发展、充满不确定竞争的新时代。 


展开余文
      2.运用多媒体技术,按学生的认识规律组织教学 

      当代高新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使我们传统的用“一张嘴巴”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的变得具体、形象;使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使“静”的变成“动”的;这就使我们有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景,让人类认识的最后结果变得生动、有趣,喜闻乐见,充满魅力,更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必将大大提高课堂信息传输的效率,足以帮助我们把一个颠倒了的课堂颠倒过来。这无疑是一场教学方式的革命,我们应该满腔热情地去欢迎它。 

      3.构建双向双控的反馈教学模式 

      但再好的教学软件也只解决了优化教学过程的一半,即“教”的一半。说到底还是在“教”字上狠下功夫,依然是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只是改变了一种形式,很可能变“人灌”为“电灌”,这样的教学依然是单向的、不完整的,盲目性极大的,换汤不换药是不行的。因此,我们必须补上另外一半,即“学”的一半,构建一个双向双控的反馈教学模式。(详见《电化教育研究》)即学生的自控与教师的他控的完美结合。让课堂开放起来、透明起来,使教师和学生得以及时调控自己的教与学,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前向传输媒体,也为我们提供了得以实时采集教学信息的反馈媒体,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沟通师生之间的信息通道,实现教学的实时反馈与调控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提倡“科技兴教”,提倡借助现代高科技的力量进行一场教学生产方式的革命,但决非唯技术论者。技术不是万能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帽子是怎么也改不掉的,要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机”为本。必须赋技术以灵魂(教育的思想、理念……)技术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特别值得研究的是如何根据中国的国情和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去开创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未来,而不是照搬“洋人模式”。有的地方在许多条件还不具备的条件下不惜耗资几百万筹建“校园网”,仅仅是为了点缀和装饰,这是不可取的。(详见《电脑教育报》:“网络热的冷思考”)我们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实践。有兴趣需要详细资料的请E—mail给我:Zlgcyjs@sina.com 

      K12论坛:探索与献身

      K12教育论坛 2000-03-02 大老鼠 

      这是我若干年前在江西省女科技工作者联谊会上说过的一个话题,也许已经是一个过了时的老题目了。但在看了教育家“现实不容你消沉”和不少网友给我发来的E—mail之后,重又引发了我对这个话题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两个问题的热情和思考。所以在我原有的计划中插入两项,以回音网友们对我们的信任、鼓励和厚爱。让我们远在千万里之外互相勉励吧! 

      我是从讲台上走过来的人,我能够体会到第一线教师,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的老师们是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下从事着为祖国点燃朝霞、为人类哺育明天的工作。繁忙的日常事务、沉重的升学压力以及诸多的矛盾、困扰已经把老师们搞得不堪重负,更不要说搞什么改革和实验、研究之类的事,那简直几乎是难以上青天的事!但我们面对的却是“人”这样一个人世间最复杂的对象,而且还是人类群体智力开发、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这样一个最难、最深奥的题目。这就决定了我们将走一条十分艰难、曲折而又十分漫长的探索之路。对此,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而探索似乎永远要和献身相伴,这是在我们几十年的教师生涯、人生经历中所悟出的真谛。所以,我们常常这样勉励自己:世界上从来没有不付出巨大代价而成功的先例,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要成就任何一项事业都要准备去经受九九八十一难的磨练,真的,少一难也不行。且不说已经过去几十年的坎坎坷坷,就以退休后之后的经历吧!一方面,改革开放的巨大力量和岭南文化的宽容与博大接纳了我们两个已经“列编外”的退休人员,应该够福气了。但另一方面,毕竟花甲之年又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开始新的摸爬滚打,两个总共已达130岁的老人至今还在创业,其甜酸苦辣是可想而知的,多少有趣而又动人的故事留待以后有机会再讲吧。但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这可是我们的人生脊梁。生命之火为理想所点燃,尽管皱纹和白发可以爬上我们的额头但只要不爬上我们的心头,我们就永远是年轻的。尊敬的老师们、年轻的网友们;教育的未来属于你们,一定要把坎坷当作一种财富,一定要把人世间的甜酸苦辣当作一味佳肴来营养自己而决不能苦恼自己、伤害自己。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磨难,都不要让我们的心变冷。也许到哪个时候,我们也可以告慰自己,告慰我们的亲人和朋友,告慰一切曾经关心、支持和帮助过我们的领导和同志们说:我们已经尽力了。 

      就说这些吧,说得不对,请批评指正。

      作者: 大老鼠-xzy (202.104.149.160)

      发表日期: 2000年03月05日 15:59

      开创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未来 

      大老鼠 

      减轻学生负担,敢问路在何方?这是第一线教师发自内心的呼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这是我们想和老师们一起试图为大家提供的一份答卷。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这是一场伟大的革命。这场革命正在电影电视、邮电通讯、新闻出版等各个领域显示了无比神奇的力量。网上的朋友们一定会非常理解掌握这项工具的深刻意义:这里是一个信息的海洋,全世界充满智慧的大脑在这里接轨、凝聚,从而结合成一颗巨大的智慧原子弹,当其爆炸时,必将释放出无比巨大的能量,带来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是一场思维的革命,学习的革命,教育的革命。这场革命也必然会在教育领域展开,从而引起教学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提倡“科技兴教”实乃势在必然,计算机进课堂实乃大势所趋。我们一定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努力创造条件,克服各种困难,努力登上教育信息化这个制高点。否则,我们就会失去机遇,就会落后,而落后是要挨打的。但同时又必须看到中国是一个有着12亿人口的大国,而且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优秀文明的伟大民族,还是孔圣人的故乡,东方文化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西方文化既有相通的一面,又有相异的一端。为此,我们一定要在充分吸收西方科学文化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国情,特别是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去开创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未来。不要言必称洋,更不能照搬洋人模式。一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全面规划,逐步推进。不能一哄而起,一窝蜂上,甚至为了追求轰动效应不惜耗费几百、上千万的巨资建设“全国第一家”校园网。为了某种功利的目的将一项科学性极强的事业异化为像“大练钢铁”那样的“运动”。这样赶时髦的装备只能是一种点缀和装饰,甚至是一堆高级垃圾,必将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同样的问题是:如果在各种准备工作尚不充分的时候就让年幼的的孩子上网,让孩子们就在网上学习,甚至可以不要教师,取消学校,这无疑是将孩子们推向大海,是完全违背我国国情和中小学实际情况的,是绝对不可取的。 

      再者,不是只要有了计算机就有了一切,就连给教室信息化卖力最多的苹果公司总裁斯蒂夫·乔布斯都说:“技术解决不了教育难题”,因为计算机是要人去掌握的,它只是教师手中的一种“工具”,而且是一种“辅助”工具。必须赋技术以教育思想的灵魂,技术才能获得人的灵气,教育与技术这两张皮必须融合成一张皮,也就是说,教育与技术必须在深层次上结合才会有真正的生命力。光懂技术,不懂教育;或是只懂教育不懂技术,都做不好这项工作。因此,我们所理解的“现代教育技术”决不只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设备,而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教育的思想、理念和方法及其物化设备两者的乘积。少了其中任何一项都会得出“0”的结果。 

      我们是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孕育了自己的理念,构筑了自己的思想、方法和技术。这就是运用多媒体软件优化前项教学信息的传输,同时运用我们研制的“教学信息实时反馈系统”(只要很少的代价即可武装64个学生用的教室,这是普遍可以接受的)使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即时获取“教”和“学”的反馈信息,以便教师和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情况,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和“学”。同时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了技术支撑;教师也有了一双明亮的眼睛得以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情况。让课堂开放起来,透明起来,这必将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也为通向更高层次的计算机辅助教学驾起了一座桥梁。这是我们正在探索的路,这条路很长、很长……。我们多么希望有更多开明的领导能支持我们,因为像有人对我们说的,我们既“没名气”,又“没地位”,影响力实在太小;我们也多么希望能有更多的第一线的老师共同探索,因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还希望有远见的企业家能为我们提供技术支持,以实现我们的教育思想。还是那句话:欢迎联系,欢迎交流,欢迎合作!需要详细资料的请告知联系地址。 

      zlgcyjs@sina.com 

      作者: 大老鼠-xzy (202.104.151.225)

      发表日期: 2000年03月07日 23:44

      智 力 工 程 探 索


展开余文
      大老鼠 

      这里记录着两个普通教员对改革教育的思考;记录着一代人民教师的理想、追求和呼唤。整整十七年一直萦绕在我们心头的理想之火,曾鼓舞着我们不懈追求,奋力探索。几经挫折,几度迷茫……,是重又响起的“减轻学生负担”的号角再一次点燃了我们的生命之火,愿她在K12上越烧越旺。从今天起我将就:一、一般概况 二、智力工程的提出 三、智力工程的基本思考 四、智力工程的开拓四个方面向网友们汇报、学习、求教。 

      一、 一般概况: 

      如前所述,在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似乎千百次重复着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每次测验考试之后教师就会恍然大悟,即原以为自己已经教过多遍学生本该掌握的内容,事实上不少学生却并未懂得。出自于感情的驱使就会把学生叫来训斥一通:“你怎么搞的?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没搞懂!”但如果冷静下来理智地想一想。就会感到一个教师无权去责怪自己的学生,相反应该把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一面镜子,看一看自己的教学工作中究竟存在什么问题。如果说“他山之石,可以攻错”,那么我们就会非常明显地看到这在其他领域是绝对不容许存在的。我们很难设想一个产品出厂以后若干个月就这里捅个窟窿,那里出个漏洞。而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为什么却是那样的见怪不怪,甚至习以为常呢?这个现象深刻反映了我们教育工作中的可靠性较差,效率较低,质量不高。 

      为了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曾深入课堂听了100多节课,其目的就想设身处地体察一下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经历的全过程。有一次一个教师讲“功”和“能”,他是那样的津津乐道,那样的淘淘不绝,学生却说:“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这犹如一盆冷水,把我浇醒:课堂的45分钟确实是要打个大问号,值得问一问究竟有多少分钟才是有效的? 

      由于我们所学的专业使我们有可能接触到电子技术、计算技术、人工智能、认知科学、思维科学等较为广泛的领域,从而产生了将自然科学的思想、方法、技术引入到教育领域中来,建立起一门开发智力、培养人才的交叉科学、综合科学——智力工程,使教育由经验走向科学。1983年12月在江西省自然辨证发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上,我们递交了一篇题为“智力工程探索“的文章,当时仅仅出自于一个普通教员自己解放自己的朴素感情,没想到竟在会上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同行们的极大的兴趣和支持。,就在这次年会上成立了智力工程专业小组。接着在1984年2月、1984年11月、1985年12月分别召开了三次智力工程专题讨论会,我们撰写的“智力工程探索”被刊登在1986年3月28日《江西日报》上并为《新华文摘》1986年第6期全文转载。1986年12月,我们又召开了有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专家、学者参加的“全国思维科学与智力开发学术讨论会”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多次来信给以鼓励和支持,前国家教委柳斌副主任打来了长达176字的贺电,贺电中说:“人是一切事物中最可宝贵的,以人的德、智、体、美的发展为研究对象的教育科学应该是当代最重要的一门科学。探索规律、开发智力、为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而努力,是我们的光荣使命。”1986年3月5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节目报导了:“徐章英夫妇在国内首次提出智力工程概念”。《中国科技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中国教育卫星电视》、《午间半小时节目》等报章杂志和新闻媒体均相继作了报道和专访。1988年《论智力工程》论文集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1991年智力工程被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作为这个课题的测试工具“教学信息实十反馈处理系统”也于1993年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作为这项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的总结:《教学反馈与测试分析》一书于1995年3月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作为智力工程的理论思考《智力工程概论》于1997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智力工程的研究引起了国内科技界教育界的关注,我们个人也被光荣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全国三八红旗手、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并光荣出席了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顾力兵同志也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江西省人大代表、省党代会代表、南昌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等,我想,这不仅是对我们个人的鼓励,而是对人民教师这个神圣事业的鼓励;是对一切诚实劳动者的鼓励,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将由此受到鼓励,看到光明和希望。这个事实足以说明:当21 世纪的曙光冉冉升起的时候,时代在呼唤一代学者型教师的诞生而从实践出发,为实践服务是最有生命力的。一切不甘于当教书匠的人们应该行动起来去攀登教育科研的顶峰。要相信第一线的教师对教育科研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我们对实践中的问题感受最深,解决问题的要求最强烈。只要我们奋力探索也不致为日常的事务所淹没。普通教员也完全能够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研究课题,在三尺讲台上去画出属于自己的最新最美的图画。 

      二、 智力工程的提出: 

      1.教育改革之必然 

      智力工程源于教育实践中诸多矛盾的思考,在我们几十年的教师生涯中始终面对着“学生负担过重”这样一个十分尖锐的现实问题。用钱老的话讲就是:现在我们的广大青少年是生活在幸福的时代却过着苦难的童年。他们没有寒暑假,没有节假日,甚至连起码的玩的时间都给剥夺了。真是做不完的作业,背不完的书,整天被关在学校、家庭里过着两点一线式枯噪无味的生活,负担实在太重,学得实在太苦,严重扼杀了学生右脑功能的发挥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我们会感到一种深深的、历史的内疚。因为按美国神经生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斯佩里关于裂脑人的研究表明:大脑两半球的机能是不对称的:它们是各司其职又有着明确的分工。左半脑主管语言、逻辑。具有分析的、数理的、抽象思维的功能,其操作是串行的、继时的信息处理,是收敛的因果式的思考方式,循序渐进,严格按逻辑程序进行;右半脑主管形象、图象。具有非语言的、综合的、直观的、音乐的几何图形识别的形象思维功能,其操作是并行的、空间的信息处理,是发散的非因果式的思考方式。人的创造思维尽管目前还众说纷纭,但似乎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创造就产生在左、右两半脑协同工作的最佳状态,是大脑左右两半球的整合功能所产生的整体效应。其实,自然界早就以其朴素而平凡的事实揭示了一个最深刻的真理:任何新事物就产生在对立两极的和谐统一之中,不论是新思想的产生还是新生命的产生实际上都是同一个道理。但长期以来,人们却一直误以为左半球是优势半球;右半球是劣势半球,甚至是盲区和哑区。所以现在有人就提出了这种观点:开发智力就是开发右脑。日本人还提出发展一种左侧体操以便更好右脑功能。因为左右两半脑对人体的控制是交叉的:发展左侧体操其目的就是为了刺激右半脑的发展。由是观之,我们目前的教育却只注意了左半脑的训练。因为背书、做题大多属于纯逻辑的左半脑的训练,而沉重的逻辑负担必将严重压抑右半脑功能的发挥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影响了一代人的健康成长。难怪有人批评我们当前的教育是在认认真真做坏事,辛辛苦苦害死人了。由于沉重的身升学压力,使第一线的老师很少有时间作一些深层次的理性思考,第一是实干;第二是实干;第三还是实干,根本顾不上什么左半脑右半脑的问题了,这实在是一种极大的误区。但如果过分夸大右脑的功能,走向另一极端,同样是错误的。 

      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确实牵动着千家万户,也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面对这样一个尖锐的现实问题。教育行政部门也采取了许多相应的措施,有关知名人士也一再呼吁,但实际情况却改善不大,在某种程度上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甚至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也还是只有“分数”这一把尺子、“升学”这一个模子,这实在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事。看来,光靠行政命令和宏观控制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 

      教育阵地上这种落后的状态与知识经济社会对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要求形成了极为尖锐的矛盾,这预示着教育阵地上正孕育着一场革命。因为任何科学革命的前提就是原有的概念、理论体系在新的现实问题面前显得软弱无力,使人们产生了普遍的怀疑。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会感受到教育实践对教育改革的呼唤,都会出自于一个教师和公民的责任感非常强烈地去追求:问题在那里?原因是什么?出路又何在呢?如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即使社会对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呼声再高,国家化再多的钱,也培养不出国家所需要的第一流人才。当然办教育没有钱不行,但光有钱也是不行的。对教育来说,最大的贫困莫过于观念的贫困,“钱”是买不来一个现代化的。 

      当然,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该说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时弊。但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也只能从自己站着的地方去想一想自己对解决这个问题负有什么责任,该作些什么努力? 

      恩格斯早就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也指出:“教育科学中最难的问题也是最核心的问题是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即人的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是怎样获得的?有什么规律,解决了这个核心问题,教育科学的其他学问和教育科学的其他部门都有了基础,有了依据,没有这个理论基础,其他也都难说准。”看来,任何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零打碎敲都将无济于事。我们必须对此作出深刻的理论思考。从教育战线自身来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对人怎样思维?学习怎样进行?人才怎样成长等一系列本该回答的问题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所造成的盲目性。正由于此,才产生了一系列本不该产生的问题。正是在这种盲目性的驱使下,才不得不求助于“题海战术”、“大运动量”等没有办法的办法。因此,我们认为:面对21世纪即将到来的今天,要有效地培养人才,就要探索思维规律、人才成长规律,认认真真按教育规律办事。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探索思维规律,打开大脑禁区,揭开思维奥秘,只有掌握规律,才能赢得主动。一个平凡而又非常令人深思的事例足以说明这个问题,这就是孩子怎样认识妈妈的问题。这个问题平凡得简直不会让人注目,却又深刻得成了当前人工智能专家们研究的尖端课题。当然作为一个教师尽管无意也无能去解决“模式识别”这样的尖端课题,但我们可以从这里得到一点应有的启示。尽管这是一个尚待揭开的谜,但起码可以认识到的一点是:现在我们教孩子学习的办法与孩子认识妈妈所用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办法:孩子认识妈妈是一种“整体感悟”。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儿童由其呱呱坠地就在妈妈的怀抱里感受着妈妈巨大的爱,吃着妈妈的奶,倾听着妈妈的轻言细语和美好的歌声,时时刻刻和母亲接触,这是一种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整体感受机制,使孩子们自然而然地、甚至是轻而易举地就认识了自己的母亲,获得了在巨大干扰的人群中也能迅速地认出自己母亲的能力,这是近代计算机所望尘莫及的。与此相反,现在我们的教师教学生认识妈妈的办法和孩子认识妈妈的过程完全相反:我们是把一个有血有肉的、丰满的、完整的妈妈分割成支离破碎的点点滴滴,先是板起面孔说教:第一章 第一节:“关于妈妈的头发”,第一节:“头发的直径”;第一小点:长度的单位:“cm”、“mm”,这跟“妈妈”已经相去十万八千里了!难怪学生会说: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事实上,我们物理教师讲力学时,不正是这样吗?把一个生动、丰富的物理世界分割成支离破碎的点点滴滴,然后就板起面孔说教:“今天我给你们讲:第一编:力学;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一节:“匀速直线运动”,第一小点:“质点”。“什么是质点呢?质点就是一个没有大小的几何点”。在现实生活里你们是找不到的;这是一种“理想模型”,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真是越讲越玄,使不少学生就像走进了一座理论的迷魂阵一样。难怪经常有不少学生惊呼:“坐飞机了!”,“坐火箭了!”。教学效率较低,教学质量不高也就是在所难免的了。应该说:抽象化、概括化、严格的逻辑程序是人类认识过程的最后阶段,以牛顿力学为例,这是牛顿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长期科学实践的结晶。但在达成这个最后认识阶段之前,人们经历了多少艰辛的探索,付出了多少艰巨的代价,历尽了多少混淆、模糊,甚至错误的经历,但所有这些都被严格的科学逻辑筛选得一干二净,看不到半点踪影了。而当我们今天教孩子们接受这份精神财富时却忘记了人类认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及其固有规律,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稍加简化就把人类认识的最后结果全盘端给了开始认识的学生,仅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以为学生也会和我们一样去思考和认识问题,这就完全违背了这个年龄阶段上认识事物的特定方式和固有规律,这实在是一种“颠倒”。正是这种颠倒超越了大多数学生的承受能力,导致了极大的矛盾冲突,势必加重了学生负担,造成了化时较多而收效甚少的严重后果。面对人类智力开发这样一个最复杂的对象,我们却采取了最简单的办法,只是因为人的高度主观能动性,掩盖了许多实际存在着的矛盾。因此,教育科学的全部科学与艺术之所在就是要解决好人类认识的最后结果如何与开始认识的学生所固有的认识特点如何“匹配”或“接口”的问题。所以我们认为新时期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探索思维规律,打开大脑禁区,揭开智慧奥秘,只有掌握规律才能赢得主动。学生负担过重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人”这样一门复杂科学的探索和主体科学的发展,远不是“不准”所能解决的。智力工程的提出正是为了适应这种需要,是教育改革之必需,也是教育科学自身发展的必然。

      2.社会知识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之必然: 

      当21世纪的曙光冉冉升起的时候,如果说19世纪90年代曾产生过关于世纪末的思考,在20世纪90年代的今天,更需要我们将目光投向21世纪。在众多的关于世纪末的思考中不乏人们对跨世纪教育的呼唤。那么,21 世纪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纪呢? 

      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曾经提出:21世纪是信息与智能革命的世纪,智力资源的价值已被提到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高度,当前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智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著名社会学家艾尔温·托夫勒指出:权力将沿着暴力——财富——智力的轨道转移。温斯顿·邱吉尔也早就未卜先知地指出:“未来的帝国是智力的帝国”。国际未来学家儒佛内尔博士说:“未来的资本就是智能”。尽管社会对开发智力、培养人才的呼声甚高,但社会的智力生产至今仍停留在孤立、分散、自发、盲目的原始、落后状态。社会对智力开发事业尚缺乏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正如人们所说的:尽管人类创造了科学,但科学却至今未能回答人类创造科学的机制,在人类知识中最缺少的是关于人自己的知识。也许是因为上帝将人的眼睛造得向外,致使人很少能看到自己。继承人类智慧的努力毕竟花费了人们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况且随着人类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通才教育、终生教育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今天,如何使智力开发的事业也能够像物质生产、能量生产那样有计划、有组织、科学、高效地进行呢?在智力资源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物质资源的今天,为什么不能创造出开发智力的智力工程呢! 

      现在人类认识重心已开始由认识客体转向认识主体自己。人类正面临着物质的本质、宇宙的起源、生命的本质和智能的本质四大科学问题的挑战。1989年7月25日经布什总统签字批准,将来自10个州的85名议员联合提出的一项议案:“命名1990年1月1日开始的十年为脑的十年”成为法律。宣布20世纪90年代为“脑的十年”。随着人类认识重心的转移,认识内容的深化,必然会从创造物质生产工程、能量生产工程发展到创造信息生产工程,并从无生命的电讯工程、电脑工程发展到有生命的遗传工程以及科学、高效地开发智力的智力工程,这犹如未知元素必然在周期表的空格上出现一样,智力工程是社会向信息化、智能化过渡之必然。 

      3.科学自身发展之必然 

      从科学技术发展史看,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出现敲响了信息时代的大门,是科学技术史和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大转折,是人类历史上一座光彩夺目的丰碑,它第一次采用模拟的方法来研究被模拟的原型——大脑,使人的部分智能得以物化和外化。照亮了人类智能研究的新途径,预示着有可能宣告一群新兴的智能学科的诞生。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它作为一面镜子以此观照大脑的某一方面从而看到自己、认识自己,使智能这个“自在之物”逐渐变为“为我之物”呢!应该看到:宇宙是全息的,相距最远的两端有着最深刻的相似性。既然“镜子”已经产生,我们为什么不能自觉地认识自己呢?既然我们能教机器完成如此复杂的智力劳动,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以同样的方式教会我们的学生、教会我们的后代,教会一切需要学习的人们呢!既然机械的、电子的人工智能已经问世,我们即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创造出开发智力、培养人才的智力工程。事实是:人类将智能赋予智能机;智能机又将使人类变得更加聪明。人工智能与智力工程构成了智能科学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双翼,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智力工程的提出也是科学自身向综合化、整体化发展之必然。 

      三、关于智力工程的基本思考 

      1.教育必须由封闭走向开放 

      1969年,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创始人普里高津教授在“耗散结构理论”中提出:任何有机系统要实现内部的有序化,要进步、要发展,就必须同外界进行物质、信息与能量的交换,即保持系统开放。所以,“开放”是系统进化的必要前提,正是开放使系统从丰富多彩的万千世界中吸收丰富的营养和动力,从而带来盎然生机,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真理,是普遍的方法论原则。教育面对社会群体的智力开发、素质提高、人才培养等问题,面对一个复杂、多元的动态巨系统,理应成为一门复杂的交叉科学、综合科学,甚至是前沿科学。因为,当今任何一个复杂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交叉、综合和渗透,需要教育管理人员、教育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第一线教师的通力合作、集体攻关。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教育却只局限在社会科学领域内,唯上、唯书,从经验和教育史的资料中进行纯思辩式的理论探讨,较多的是经验性的描述和指令性的规定,是比较缺乏理论思维和科学依据的。从我参加工作的50年代起,教育战线时而树起张铁生这面旗帜,这就意味着可以不要知识;“四人帮”倒台后,又是学历第一,文凭至上,这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6.4”以后,又大声疾呼:“德育为首”,诸如此类的“一窝蜂”上,“一窝蜂”下,如此大起大落、大摇大摆式的调控教学,正说明了我们对教育规律还缺乏应有的把握。因为规律总是比较稳定的。而第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更是被封闭在学校大门之内,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压下抬不起头来,致使孤陋寡闻,因循守旧,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囿于实际经验,拒绝理论思维。1985年9月,我们江西省教科所曾以“教书育人”为题向全省中小学教师征集文稿,在564篇稿件中介绍自己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有344篇占60.99%;有关教育原理和教育理论方面的文章占12.76%,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能力的文章只占0.89%,连百分之一都不到。数据表明:老师们只想回答“怎么办?”至于“为什么?”“是什么?”的问题老师们似乎很少顾得上。现在仍有不少人认为:我们不需要什么理论,我们需要的是务实,第一是实干;第二是实干;第三还是实干。我们不想否定这种充满激情的务实精神,问题是我们在干之前、之中、之后要不要理性的慎虑、科学的设计和理论的总结呢!看来,对教育来说,最大的贫困莫过于观念的贫困,似乎除了“钱”和“分”就什么也顾不上了。无怪乎有的专家说:教师职业的局限,使他们与现代科学似乎完全隔绝了。无怪乎迟至今日我们都难以说清什么是教育?什么是人才?什么是质量?人是怎样学习的?思维是怎样进行的?……诸如此类我们本该回答的问题。这实在是一种莫大的贫困,极大的悲哀。在如此封闭的环境里,我们的教育怎么能发展?怎么能前进呢?现代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求整体观念和跨学科的研究;要全方位思考,立体化工作,因为世界是多样的、全息的,这就要求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和着眼点必须高瞻远瞩。在时空上,既有有纵向的、面向未来、紧紧跟随时代脚步的“创新眼光”,又有横向的、面向世界的、全息的、全方位的“系统眼光”,即不仅看到一点、一线,不能孤立地、平面地看问题,而应在系统中联系地、立体地看问题。这是我们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考。如教育的社会性,也就是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问题。因为教育的对象是社会的人,不承认这一点就不是一个清醒的马克思主义者。目前某些学校只着眼于培养少数尖子学生,忽视甚至放弃大多数学生的做法,是完全违背社会主义教育原则的,也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良心和道德所不容许的。但同时有必须看到问题的另外一面,即在人怎样思维?学习怎样进行?人才怎样成长?等一系列问题上还有其一定的自然机制,即自然属性的一面,这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正如列宁所说:“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中介,全面性的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错误和防止僵化”。因此,用全息的眼光,从综合科学的角度研究教育,才能比较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教育要改革,要发展,必须由封闭走向开放。向世界开放,向未来开放,向社会开放,向自然开放,向现代科学技术开放。只有充分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只有以全人类的知识和信息积累为基础,发展一门研究人类自身的主体科学,才能使教育有所突破并取得一些实质性的进展。这就是说要在教育领域引入一些高层次的理论思维和高技术的武装,才能实现综合创新之目的,建立起具有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基础理论。在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上,一方面要采取刚性的应急措施以治其标,另一方面必须组织力量,眼睛向下,沉入实际和第一线教师在一起进行艰苦的、长期的、实实在在的探索,拿出一些足以说服人的真东西来,这才是治本之策。我们一定要坚信真理在群众中,真理在实践中。 

      智力工程的研究就是要在一个开放的大系统中,借助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等横断科学的科学方法,既要继承与发扬传统教育学、心理学的宝贵成果;又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包括脑科学、神经生理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计算技术等,从而采用最先进的思想、方法、技术,按照工程学的模式研究开发智力、培养人才的优化理论与实施方案,是一门研究智能系统整体开发的交叉科学、综合科学。 

      2.系统研究、综合设计、同步改革 

      整体性原则是运用系统论观点认识事物的最根本的原则,现代系统论告诉我们:系统的特性不仅取决于它的某些零部件,更重要的取决于它的结构;取决于这些零部件的某些联系和特性。也就是说,系统的特性是系统中诸要素共同作用的整体特性。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要有效开发人类智能开发与培养人才就要解决好三个“一套上”的问题:即纵向的、横向的和全方位的“一套上”。任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零打碎敲的作法都将无济于事。 

      纵向的“一套上”就是从时间上看:人类智能从幼、少、青、中、老有一个全过程,每一个时期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为了有效开发人类的智力资源,必须对人出生以后的全过程和幼、小、中、大教育以及学生进入社会以后如何继续发展、成才进行系统研究、综合设计、同步改革,注重整体效应,才能取得智能开发的最佳效果。我们也曾就“浮沉问题”在幼儿、小学三年级和初中生中做过一系列调查。当问某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一块木头放在水里,会怎样?”有的学生回答:“不会沉下去!”有的孩子居然说:“会上沉!”“会沉上来!”总之,他(她)们只会说:“沉”,不会说“浮”。也就是说: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只认识“沉”,所以,当他(她)们接触“浮”现象时,他(她)们总要将它纳入“沉”的轨道加以把握。所以,就以“浮沉”这样一个简单问题的认识和把握而言,人类认识就是按照沉——浮——悬浮这样的规律发展、建构的。因此,学生的人脑绝不会像电脑那样你灌输什么它就接受什么,人的认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是学生自己进行的。他(她)们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任何人所代替不了的。如果要按学生的认识规律组织教学,那么对幼、小、中、教育就应该进行系统研究、综合设计、配套改革。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就应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观察各种浮沉现象,积累足够的感性知识基础和经验背景,到了中学阶段,再进行抽象概括的理性思维就会比较顺利了。而现在的学校教育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互不相干。中学不了解小学,小学不懂得中学,大学更是高高在上,离校后的情况更不可能准确、全面地反馈到学校来以帮助学校调控自己的教育工作。因此,学校只看到学生成长发展道路上极为狭小的一段,难免陷入分数高、成绩好就是好学生以及诸如此类的误区。无数事实证明在校期间的高分生到了社会上不一定有很高的事业成就。因此。不能只见“书本知识”,不及其他。为此,必须将幼、小、中、大、教育乃至社会成才这样一个全过程当成一个系统工程加以考察和研究去设计和编制教学大纲、教材和学校的一切教学、教育活动才能正确、有效地按科学规律培养人才。 

      横向的“一套上”就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必须配套改革,如果,这三架马车各唱各的调,是绝对不会有什么好效果的。因为学生不是在学校的保温箱里成长的;教育也不是干巴巴的说教所能奏效的,而是在家庭、社会这样一个复杂的大环境里广泛吸收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和营养综合达成的。五十年代一代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事业精神来自当时那个火红的年代的保尔、董存瑞、黄继光以及无数革命先烈、英雄模范伟大精神力量的感召。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影视上看到的不是“拳头”就是“枕头”,那么,他们又何以去构筑自己崇高的精神境界呢?所以,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教育事业,为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孩子们成才的沃土。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个家长乃至一切有良知的人们发自内心的呼唤。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们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身上流淌着的是自己父母的血。爸爸妈妈们无不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固然无可厚非,但事物的多样性是任何事物生命力之所在,世界上找不到两个脸型完全相同的人,更找不到两个智能类型、个性特点完全相同的人,就像世界上找不到两张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如有的人能歌善舞;有的人能言善辩;有的人富于沉思;有的人则长于技艺;有的人优势在嘴上;有的人优势在手上,从而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人才群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是中国人特有的平凡而朴素的真理。怎么能唯“升学”、“文凭”是论,为孩子们为孩子们设置如此狭隘的“独木桥”呢?这不是极大的盲目性又是什么呢?!因此,成功的教育,既不可能也没必要把所有的孩子都培养成科学家,成功的教育应该根据孩子各自的特点塑造一个最好的他(她)。所以,如果家长、社会的人才观、质量观不改变,学校的减负又从何谈起呢?而如果随之而来的社会用人制度,人才标准唯高学历是论,家长的人才观又何从改变呢?这是一个“链”,一个系统,一个整体,缺了那一环都不行。看来,还是那句话:必须进行系统研究,综合设计,同步改革。 

      全方位的“一套上”指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管理体制乃至考试制度必须配套改革。是理论、思想决定了我们的视野、境界和可能取得的成果。教育的贫困莫过于思想、观念、理论的贫困,曾几何时,教育只是政治的附庸、经济的侏儒,似乎至今还说不清教育是什么?教育的逻辑起点是什么?更不用说思维的规律、学习的机制、人才的构建等更深层次的问题了!面对一个飞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教育内容的陈旧、教育方法的简单、教育手段的落后乃至管理体制和考试制度的呆板甚至僵化,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 

      另人欣喜的是减轻学生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问题已引起了当今最高领导的重视,坚冰已经打破,航船已经起锚,我们可以看到曙光了! 

      3.信息化、定量化、科学化 

      智力工程以现代信息论为基础,将人的思维活动原则上看成是对信息的辩证处理过程;将人的智能活动原则上看成是人脑接受、加工、存储、自繁殖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人的认识过程就是客观世界通讯的过程,首先是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处理,然而根据新的信息对外界进行控制,并通过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调节,从而达到主客观统一的过程。 

      教学过程也就是信息传输过程,这是我们有可能对教学进行定量研究的基础。如何解决好教学信息的定量及编码技术问题,这是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当多媒体技术与信息高速公路飞速发展的今天,当第一批微机在发达国家的课堂里出现时,有人曾兴奋地预言:计算机将会给教育领域带来一场革命!十年过去了,这场革命在影视界、出版印刷界、国防部门、邮电部门、办公自动化等领域已经先后出现了,但在学校中却始终没能发生!许多学校花费大量资金购买的计算机却仅仅用来学习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和繁琐的程序语言,或是把书本上的内容搬上屏幕,成了电子黑板,更有甚者,把为应考而准备的各种“电子题库”劈头盖脑地压向早已厌倦的学生,老师们似乎仍然偏爱用惯了的粉笔加黑板,同计算机世界几乎处于“绝缘”状态。习惯的力量无形而巨大,难怪有人批评我们教科学的人最难接受科学,这确实是十分令人遗憾的事。 

      犹如生产力的提高必须借助于生产工具的改革一样,有什么样的工具力水平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在“科教兴国”、“科技兴省”、“科技兴市”、“科技兴农”……大潮中,作为传播科学知识的我们理应更认真地思考“科技兴教”的问题。如果我们的教学还停留在“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这样一种类似刀耕火种的年代,问题就产生在我们的教学还是一种科技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教学效率不高、教学质量较低实属在所难免。当信息革命的浪潮滚滚而来,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时候,如何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武装我们的教学,对原有教学生产方式来一场革命,这是教育实践的呼唤,时代的呼唤!其实质就是要探讨教学领域中的“二值逻辑”,并对其进行数字化模拟,以期实现逻辑知识传授的数字化,即数字化教学。因为计算机设计思想的基石是以“比特”为支点的“二值逻辑”。因此。任何领域的问题要想交给计算机解决,必须首先将其转换成“0”和“1”这两个数字表示的“计算机语言”。无疑,这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充分运用现代高技术手段武装我们的教学,探索一条运用现代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在教学方式上来一场革命,实现教学的信息化、定量化、科学化。 

      当代高新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使我们传统的用“一张嘴巴”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的变得具体、形象;使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使“静”的变成“动”的;这就使我们有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景,让人类认识的最后结果变得生动、有趣,喜闻乐见,充满魅力,更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更能为学生所接受,这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所无法实现的。正是由于高技术的支撑,帮助我们解决好了两种不同认识方式的匹配与接口的问题,必将大大增加课堂信息的容量、密度和效率,足以帮助我们把一个颠倒了的课堂颠倒过来,无疑这是一场教学生产方式的革命。对广大教师来说,由于高技术的渗透,提高了教学工作的科技含量,备课就再也不是简单的、枯燥无味的重复性劳动,而是充满激情的创造性劳动。必将大大改变“教书匠”的传统形象,预示着一代学者型教师的诞生。这才是减轻学生负担的真正希望所在。当前教育信息化的浪潮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我们一定要有紧迫感、危机感,一定要看清形势乘势而进,知难而上,做一个敢吃螃蟹的人,才能跟得上一个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但脑袋长在自己的脖子上,一定要形成自己的思考,酿出自己的蜜来。也就是说要根据中国国情和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去去开创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未来。 

      4.反馈、调控、优化 

      (1)反馈是系统优化的关键 

      教育是一个复杂、多元的动态巨系统。现代控制论告诉我们:对一个系统的有效控制必须取得足够的信息量,“反馈”是系统优化的关键,没有反馈的系统是无法实现控制和无从优化的。一个系统要高效和稳定,必须通过反馈调控才能实现。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战场,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向课堂进军,向45分钟要质量是减轻学生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舍此,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将难以落到实处。教学作为教育的一个子系统,包括了知识、学生、教师、媒体等各个子集,同样是一个复杂、多元的动态大系统。教学系统的有效控制尤其需要取得足够的信息量,反馈更是教学系统优化的关键。 

      对于一个没有反馈调控的系统,在控制端输入目标信息(激励)则通过被控系统的内部过程使被控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输出参数(响应)。对应于教学系统,“目标信息”相当于根据教学大纲制定的“教学目标”,“被控系统”就是师生共同的教学活动;“状态信息”主要是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实际上它表征着师生共同活动中的教学效果。 

      对于反馈控制系统,被控系统的状态信息(输出)被反馈系统取样,控制的目标信息与系统的反馈信息在这里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的结果去激励被控系统,而系统的响应又被反馈系统取样,如此不断循环,使被控系统不断发展或者取得某种稳定。显然,在有反馈的控制系统中,对被控系统的控制不仅与目标的设定有关,还与输出的反馈有关,是两者的共同作用,才能使系统得到发展和稳定,这就是反馈控制的原理。由于反馈控制,使系统在实现目标时达到高效的发展和相对的稳定,这是无反馈系统无法办到的。 

      广大教师对教学中的反馈是十分关注的。课堂上的察颜观色、个别提问、课外作业、测验考试等,无一不是为了从学生那里取得反馈信息以改进自己的教学,但由于传统的手工业手段费时太多而不能为教师经常采用,致使教师无法由此获得足够的信息量以准确、及时地调控自己的教学,使我们的教学成了单向的、直线式的、缺乏有效反馈的,盲目性极大的低效传输系统。这种缺损的教学带来了可靠性较差、效率不高、质量较低的必然结果。 

      2.构建双向双控的反馈教学模式 

      现行的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单向的、缺乏有效反馈的灌输式教学,面对教学这样一个最复杂的对象,我们却采取了一种最简单的办法:“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刀切”“一窝煮”, 企图“一次成功”,这仅仅是一种良好的主观愿望和经验式的运作,是不会有什么好效果的。现代多媒体技术为优化教学信息的前向传输提供了技术支撑,但再好的教学软件也只解决了优化教学过程的一半,即“教”的一半。说到底还是在“教”字上狠下功夫,依然是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只是改变了一种形式,很可能变“人灌”为“电灌”,看多了学生会感到一种“生动的呆板”。这样的教学依然是单向的、不完整的,盲目性极大的,换汤不换药是不行的。因此,我们必须补上另外一半,即“学”的一半,构建一个双向双控的反馈教学模式。 

      这样的教学才是完整的,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从反馈信息中不断调控自己的“教”和“学”,这样的控制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控制,而是教师的“他控”和学生“自控”的完美结合,必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优化前向传输的多媒体技术,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反馈媒体技术——“教学反馈测评系统”(详见“智力工程探索十”)。由于该“系统”的介入,营造了一个学生得以参与教学过程的具体环境,沟通了师生之间的信息通道,使传统的课堂开放起来,透明起来,从而使以学生为主体和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得以落到了实处。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获取的大量反馈信息中,为教学管理提供了一个数据化环境,我们就可以从量的积累中发现质的规定性。数据化教学环境的创设为使教学由经验走向科学提供了可能。 

      优化前向教学信息的传输和通过反馈检测不断调控我们的教学使之逐步优化,这是我们对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但再好的技术也是要人去掌握、去驾驭的,只有“人”才是技术的灵魂;只有人才能使设备获得灵气和活力。离开了“人”,技术很可能成为一堆废铁,甚至是一堆“高级垃圾”。因此,教师和学生的培训至关重要,特别是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以学生为主体和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问题不能老是停留在理论上,不能总是一种良好的主观愿望,依然以教师为中心的习惯模式去行以学生为主体之事,这样以学生为主体是始终落不到实处的。我们一定要首先转变观念,并采取有力的具体措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教给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配合老师搞好教学改革,他们才是真正的上帝,只有这些上帝真正被我们所感动了,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希望之所在。

      日前,我们就智力工程的一般概况、智力工程的提出、智力工程的基本思考等三个方面向网友们作了介绍。智力工程源于实践,研究的目的也全在应用,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自1986年以来我们从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应用研究等几个方面尽我们之所能做了一点工作。现就这最后三个方面介绍如下。我们期待着大家的批评、意见、建议和帮助,希望大家共同探讨,以便完善我们的思考,做好我们的工作。 

      四、智力工程的开拓 

      1.理论研究:素质、智能、SQ 

      (1) 关于素质 

      恩格斯早就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也曾说:教育科学中最难的问题,也是最核心的问题是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即人的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是怎样获得的,有什么规律,解决了这个核心问题,教育科学的其他学问和其他部分就有了基础,有了依据。没有这个理论基础,其他也都难说准。为此,走向素质教育首先需要回答的是:什么是素质?我们认为:凡规律都有一种简约的、和谐的美。如“牛顿三大定律”,“麦克斯韦方程”,“改革开放”,“一国二制”等。如对素质设计了几十个指标体系,不仅难以操作,而且多了就烦,烦了就乱,乱了就无规律可言了。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认为素质就是两大部分:一是见诸于物质的身体素质;这是基础,是依托,是根基,是人的“硬件”部分;一是见诸于精神的智能素质,是人的“软件”部分,但与机器和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作为物质基础的身体,其价值、机理已有较坚实的科学基础。为此,我们着力研究的是人的智能素质,并提出“人类智能系统”概念,这是智力工程研究的理论基础、核心课题,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行教育决策的客观依据。 

      (2)关于人类智能系统 

      我们认为:人类智能系统是一个可以在时空中展开的极其广泛而又相对的概念,即人的智能发展是一个有结构、有层次、有规律地逐步建构、逐步发展的。它不仅在时间上表现自己的历史性,而且在空间上展开自己的多样性,是一个复杂、多元的动态巨系统。从空间上看:人类智能一个整体结构,首先必须将环境引入人类智能的研究中来,因为只有在社会、自然与人这样一个开放的大系统中对人类智能进行考察和审视,才能透视人类智能的全貌及其本质特点和相互作用规律,人类智能就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的。“智”见诸于认识世界;能见诸于改造世界,“智”与“能”的统一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只见“智”不见“能”,或是将“智”定义“能”,将“能”定义“智”都是片面的、有缺陷的。因此,首先应将“智”与“能”整合进人类智能系统。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人类智能的本质。 

      如上所述,人类智能是一个复杂、多元的动态巨系统,除了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之外,还存在着人与环境之间复杂的联系以及各个子系统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这些子系统包括:输入系统(人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接受的外界信息均由此输入大脑形成的各种感知觉系统)加工系统(包括左脑的逻辑加工与右脑的非逻辑加工两大子系统);存储系统(包括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输出系统(包括口的表达、手的操作及人际交往等各个子系统)。对人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是人的动力系统(人的目的、动机,诸如理想、志向、兴趣等)和控制系统(包括人的情感、意志等)。 

      输入系统是人类智能的门户、智慧的窗口。如果离开了对外界信息的吸纳,人类智能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正如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创始人普里高津所指出的:任何一个有机系统要进步,要发展,就必须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即保持系统开放。只有在一个开放的大系统中广泛吸取营养,才能为系统带来盎然生机。人类智能也不例外。所以必须让学生从封闭的家庭、学校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在大社会、大自然中吸收丰富的营养,才能使他们变得聪明起来。如将他们封闭在家庭、学校大门之内,过着两点一线式枯燥无味的生活,必将使学生的智慧陷入枯竭状态。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双手实乃当务之急。 

      加工系统是人类智能的核心。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加工系统中的非逻辑部分,这是右脑的功能所在,“创造”就产生在左右两半脑协同工作的最佳状态。众所周知,没有逻辑就没有现代文明,但非逻辑系统的开发与训练是现行教育中比较忽视的部分,是一块未加开垦的处女地。所以有人提出:现在我们正面临着右脑革命。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而造成的学生负担过重现象必将严重扼杀学生右脑功能的发挥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我们将会感到一种深深的历史的内疚。丢掉了任何半个脑袋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偏废的教育。 

      输出系统是人类智能的归宿,包括口的表达、手的操作和人际交往。人类的智能就是按照人如何改变客观世界界而发展的。所以一定要看到:手和口都是人类智能器官,在大脑皮层占有很大代表区。手的出现,是人区别于猿猴的主要标志之一。他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手教会了脑,正是实践才带来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真理性的认识。而人又是社会的动物,他(她)不能离开人类社会而生活。因此人际交往能力在现代社会显得犹为重要。所有这些均属于输出系统的功能,也都是人类智能的表现。为此,必须十分重视学生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和交往能力的培养。但在以“升学”为唯一评价标准的现行教育体制中,这些都被弃之不顾了。 

      动力系统是人类智能的源泉;是“人”区别动物和“机器”的关键所在。因为人的任何活动都是有目的的,伟大的目的产生伟大的力量已为众之共识。美籍华人李玲瑶女士曾说:“我们很难设想一次篮球比赛可以没有篮圈,也很难设想一架飞机起飞可以没有目的地。那么,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怎能没有人生目标呢!?”遗憾的是:在我们众多的教学大纲中唯独没有关于如何形成学生人生目标和志向的教学大纲,这实在是一种不应有的失误。现在我们的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似乎都在做“推轮子”的工作:整天要学生学这,学那,却很少在打开“发动机”上下功夫,这实在是极大的误会。点燃理想的火苗,播下智慧的种子,这才是成功教育之所在。 

      控制系统是人类智能的支柱。因为任何创造都离不开巨大的感情冲动;任何成功都离不开顽强的意志努力。“情能育思”已为众之共识;一个感情淡漠的人是很难有所建树的。“情商”(EQ)概念的脱颖而出正是这一事实的有力佐证。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情绪或情感缺乏就会导致思维功能障碍。而要成就任何一项事业,都必须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磨练,少一难也不行。未来社会是一个变化无穷、充满竞争的社会。要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就要培养我们的孩子具备随时准备迎接挑战的顽强意志。如何孕育学生美好的感情,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至关重要。 

      (3)关于“SQ”概念 

      综上所述,为了描述人类智能系统的特征,我们提出“SQ”(系统商)概念,这是超“EQ”与超“IQ”的整合。人类智能系统与SQ概念的提出是人类智能研究综合、创新之必然,这就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导致的诸多弊端。曾几何时,人们将“智商”奉为至上,但不久就发现智商高的人不一定有很高的事业成就。继之,又提出“情商”概念,甚至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主要取决于“情商”的高低,这似乎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其实,人类智能的探索犹如喜马拉雅山的攀登,你可以从北坡上,我可以从南坡上;你看到的是北坡的风光,我看到的是南坡的景色。重要的是要善吸收、善于互补,而不是互相排斥、互相否定,现在应该是集众家之所长进行协同、整合的时代了!应该看到任何人的事业成就取决于构成这个人智能系统的整体素质,即“系统智商”的高低,而不仅是单一“智商”的高低或“情商”高低。“IQ”、“EQ”都反映了人类智能的某一局部,均有其正确的一面,也有其不足的一面,均应取其长而补其短。正如列宁同志所言:“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它的一切方面、一切中介,全面性的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错误和防止僵化。”智商高的人的人不一定有很高的的事业成就以及诸如此类的案例正是这种片面性导致难免的错误。中国是孔夫子的故乡,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优秀文明的伟大民族,也是一个最善于整体思维的民族,理应集古今中外之大成建立自己特有的智能观、素质观、教育观。从IQ —— EQ——SQ,这是人类对智能研究的必然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必然;也是东方民族的必然选择。 

      (4)伟大的历史超越 

      由是观之,只有全面开发人类智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才能有效培养人才;要科学培养人才就要全面开发学生智能,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而现行的教育只抓住了加工系统中的逻辑部分,即左脑训练这一小块,丢掉了整个智能系统中的绝大部分,致使培养的学生不是少了半个脑袋、就是缺了一条胳膊或是断了一条腿的残废人,只是因为人的高度主观能动性才掩盖了许多实际存在着的矛盾。诚然,没有知识就没有现代文明,但只重视知识的教育是狭隘的、低层次的教育。因为这样的教育只看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书本知识,却看不到人的动机的诱发、情感的孕育、意志的培养、操作的训练等更深层次的、对成才具有关键意义部分的教育,就像人站住地球上看到的地球似乎是一块平地,但如果我们能站在地球之外,我们将看到地球是整个一个球体一样。所以,一把尺子——分数;一个模子——升学的教育是只抓住了“知识”这一小块的简单、片面、不完整的教育,但确是历史之必然。因为在当今人类知识中最缺少的是关于人自己的知识,尽管人类创造了科学,但科学却至今未能回答人类创造科学的机制。只有知识才是外显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所以,这一切都是合乎规律地发生的,是无可非议的。因此,问题不在于“应试”,而在于考什么和怎么考?因为考试作为一种检测手段在任何时候、任何领域都不可避免的。问题就在只抓“书本知识”及其考试而不及其余甚至将其推向了极端 ,这就难免步入了误区。教育必须改革,不改革是没有出路的。素质教育的提出就是要将这种片面的、狭隘的知识教育提升到全面开发人类智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人的质素的高层次上来,很明显,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素质教育也不是活动教育,更不是课外教育,曾几何时,教育被看成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社会福利事业,成了政治的附庸和经济的侏儒,素质教育才真正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从而使教育真正恢复了的它本来面目,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超越! 

      2.技术开发:教学信息实时反馈系统的研制 

      基于科学始于测量的思考,自1985年起,我们就开始了“教学信息实施时反馈系统”的研制,1986通过省级鉴定,1987年获省科技进步奖。“系统”研制成功以后,我们一直致力于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并根据教学实践中提出的问题不断加以改进,逐步发展成适合于各种不同机型、具有各种不同功能的系列机,1993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教学反馈与测试分析》一书也于1995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1)指导思想 

      ●生产力的提高有赖于生产工具的改革,有什么样的工具水平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同样有赖于高层次的理论指导和高技术的武装,在于提高教学工作的技术含量,提倡科技兴教。这就是要充分吸收现代科学的思想、方法、技术的精髓并将其引入到教学领域中来,使教学由经验走向科学。 

      ●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信息传输过程。当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学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质量和效率)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足够的技术支撑。教育与技术的融合势在必行,在多学科的交叉、综合中必将有利于从新的角度探求解决问题新的药方,从而带来新的突破。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教育科研人员、教育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第一线教师的通力合作,也就是有识之士、有志之士、有权之士和有钱之士的完美结合、和谐协同,少了那一环都不行。看来,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具备这种综合素质,这就需要我们善于“拼”成一个人。 

      ●实现教育信息化,我们的基本思路一是运用多媒体软件优化前向教学信息的传输;教学软件的研制现已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各种教学软件纷至沓来。但不要无病呻吟,不要画蛇添足,不要故弄玄虚,更不要自找麻烦。总之,不要为用而用,而要在人力所不及的地方恰当地采用计算机辅助,一分钟、两分钟都行。二是运用反馈媒体实现教学过程的实时监控,增加课堂教学的透明度,为学生营造得以参与教学过程的具体环境。目前多媒体软件当然这在网络教学的环境下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每个学生一台电脑对大多数中小学来说是不现实的,不论资金、技术还是教师和学生的应用水平均相距甚远,在各方面条件还不具备时盲目上网必将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根据我国国情和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我们研制的“教学反馈测评系统”是绝大多数学校能够接受的。并为走向更高层次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架起了一座桥梁。 

      (2)系统的结构、功能 

      “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包括供每个学生使用的“反应器”,通过“课堂总线”和“接口”与主机相连;软件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与数据分析。可实时采集学生的应答反应与反应时间,在此基础上可作出各种统计分析:百分得分、标准分得分、按标准分划分的等级表、S——P表、M——T表等。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展,软件的发展是无限广阔的,如英语、语文的阅读速度测试、心理测试、智力测试等。 

      “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各个年级、各门学科、各个教学阶段,如重点难点课的课堂即时反馈、单元形成性测试、总结性测试、英语、语文课的阅读速度测试与训练以及瑞文推理测试等心理测试、智力测试等。“系统”的引入使课堂开放起来,透明起来,沟通了师生之间的信息通道,使学生得以参与教学过程,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都能随时知道自己的“教情”和“学情”,以便在实时反馈、实时调控中随时改进自己的“教”和“学”。 其更高层次的目标是从获取的大量反馈信息,特别是学生习惯性错误的分析研究中,我们即可发现学生加工信息的规律、思维的规律,也就是可以从量的积累中发现质的规定性。为教学管理提供了一个数据化环境,数据化教学环境的创设为使教学由经验走向科学提供了可能。 

      优化前向教学信息的传输和通过反馈检测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使之逐步优化,这是我们对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但再好的技术也是要人去掌握、去驾驭的,只有“人”才是技术的灵魂;只有人才能使设备获得灵气和活力。离开了“人”,技术很可能成为一堆废铁,甚至是一堆“高级垃圾”。因此,教师和学生的培训至关重要,特别是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以学生为主体和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问题不能老是停留在理论上,不能总是一种良好的主观愿望,依然以教师为中心的习惯模式去行以学生为主体之事,这样以学生为主体是始终落不到实处的。我们一定要首先转变观念,并采取有力的具体措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教给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配合老师搞好教学改革,他们才是真正的上帝,只有这些上帝真正被我们所感动了,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希望之所在。 

      3、应用研究 

      教学反馈测评系统研制成功以后,我们一直致力于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曾先后为江西、广西、广东、浙江、新疆等大中小学和科研单位所引入。开始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实验研究。1991年在由江西省分宜一小主持召开的全国小学电教协作会上,由该校教导主任夏侯斌老师应用“系统”上了一节即时反馈的观摩课(眼睛的科学),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眼睛为什么既能看到近物体又能看到远物体?这对学生来讲是较难理解和接受的。老师想了很多办法,如利用实物模型让学生看眼球的结构,制作幻灯片让学生看眼球肌肉收缩时对晶状体“突度”的影响;又做了一个小实验,让学生看到物距、相距的变化关系。按说,功夫已经到家了。但讲完以后一检测就发现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还没有掌握,说明一个正确认识的建立需要经过无数错误的尝试。如能得到及时矫正,就可以缩短这个过程。在教师和学生都知道结果的情况下,对存在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后再一检测,40个学生,36个都明白了。全场哗然,效果极好。 

      1996年,我们退休了,但对教育这份难以割舍的感情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追求以及探索智力工程之“梦”始终萦绕在我们的心头,激励着我们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将这项事业进行到底。从这个地方退下来,必须在另一个地方干下去,反正我们的事业决不能退休。我们努力在没有希望的地方寻找希望;在没有力量的地方寻找力量。终于我们重又找到了希望,找到了新的力量。广东经济的发展为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参观广州教育博览会时与学校的交谈中,他们对我们的课题表现很大的兴趣并邀请我们向全校教师作一次讲座,真是他乡遇知音啊,当场就有30多个老师自愿报名参加这个课题的研究。于是我们来到了广州,与这所学校合作继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实验研究。我们和老师们的心灵是相通的,我们深知老师们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对这套设备还不太熟悉,我们愿意当好老师们的拐棍,尽我们之所能扶老师们登上这个制高点。在将近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们硬是陪着老师们上下了556节实验课。我们深知竹子在地下埋得多深在地下就能长得多高的道理,作为一个科研人员一定要坚持沉入教学实际,与第一线的教师们在一起摸爬滚打,真心实意地问老师们服务,和老师们一起共同研究、探索,才能求得真知,书斋里的学问是苍白无力的。一年半的实验研究给我们留下了极为美好的记忆,广州市常务副市长专程考察了这项实验研究并给予很高的评价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他说:系统具有实时性、针对性、整体性应深入开展实验研究并组织推广。但好事多磨,合作期满后我们就离开了这所学校与另一些学校合作继续探索。中央电教馆的领导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原馆长李鹏在考察了我们的一所实验学校之后决定将此项研究正式列入由他们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以期探索一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负担的途径。1998年4月16日在深圳市沙头角召开了开题会,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确立了六所实验学校。但毕竟我们是退了休的外来人员,名不正,言不顺,在有的人眼里,我们简直成了“黑户”又能干些什么呢?!尽管我们不断鼓励自己当一个21世纪的武训尽我们之所能去呼唤改革,但我们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小了,在学术、权术、人术、钱术交叉、综合的复杂环境中,真的可以变假,假的可以变真,学术被功利扭曲、变形了,还能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呢?尽管老师有积极性,但只要校长不表态,老师还敢干吗?尽管有的校长很有积极性,但只要局长一句话就完了。只要有了“分数”,有了“升学率”,什么文章都好做,“科研”又能值几分?谁会化大力气投入呢?几多曲折,几多磨难,究竟还有完没完?面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负担这样一个大题目、难题目,我们的力量实在是太微薄了。 

      我们一直在寻找,寻找开明的领导能为我们正个名,让我们成立一个研究所,我们不要国家一分钱,只求在课题申报、列题、评审,参加会议等各个方面能给一个诚实劳动者以公正的待遇。两个年过花甲的老人至今还有一颗不可磨灭的心,还那样爱着教育,还在创业,这该是我们时代的骄傲。我们多么渴望能给我们一点特别的理解和特别的爱,因为我们留下的时间已经不会太多了,我们得随时准备接受马克思的召唤。希望您们能够理解我们这颗心,帮助我们成全我们共同的事业,也许这是我们最后的请求了! 

      我们至今还在寻找有眼力,有实力的企业家能为我们提供帮助。几十年的摸爬滚打,几十年的刻苦修炼孕育了我们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有的思路,多么希望能将现代教育技术真正用好在改革教育、教学的实践上,去开创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未来。教育既是功德无量的神圣事业又是交叉复杂的综合科学,更是无与伦比的巨大市场。但他的成功绝不属于那种只想认得一个字——“钱”字和只懂得包装、炒作的人。教育产业的成功属于那些有远见卓识、品德高尚的企业家。 

      我们至今还在寻找理想的合作伙伴,寻找一片希望的田野!愿一切不甘当教书匠的人们联合起来,为减轻学生负担,走向素质教育开始一场新的长征。我们提出的智力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大、新、难的事业,绝不是任何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所能及的。我们相信的不是我们自己,而是聚沙成塔,愚公移山的力量。相信有了网上千百个大脑的联机操作,依靠无数智慧的集成,我们坚信一个有着五千年优秀文明的伟大民族,定能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基础理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一定能以自己的艰辛努力去证明教育确实是一门科学,人民教师确实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去托起一个新世纪的太阳! 

      还是那句话,这就是我的期盼,我的梦!请大家帮帮大老鼠,帮帮智力工程吧! 

      
标签:教师随笔 我的期盼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关于随笔的一二点思考
下一篇: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歌手与哲人(1)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