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中考复习指导
阅读:2093  
标签:中考复习指导
中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趋势及复习设想(网友来稿)
安徽黄山市黄山二中 方金先

      现代文阅读是中考语文考查的重点内容,占试卷三分之一的分值,同时又是学生失分最多的部分。近两年来,为与新课改接轨,安徽省中考语文命题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现代文阅读考查变化最大,其中渗透了不少新课改的思想。打破了原来三种文体并进,课内外结合的框架,突出能力的检测。我们现在处在实行新课改,使用老教材的尴尬境地,中考现代文复习成了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分析近两年来安徽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思路,采取合理可行的复习方法,尤为必要。

      一、中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趋势、题型变化。

      (一)、考查材料由课内外并存向课外转变,由语段向整篇文章转变,有增加阅读量的趋势。以往现代文阅读材料多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各一篇或一段。其中一则是课内语段,两则为课外材料。文段篇幅一般都不长。03年安徽省中考改变了这种形式,减少一个文段,两则材料全出自课外,阅读量有所加大,内容加深。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检测,强化综合能力的考查,强化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另外,从外省市试卷来看,以后有考查整篇文章的趋势 ,阅读量还要加大。上海、武汉这几年的阅读题表现尤其突出。对速读提出更高要求。

      (二)、考查重点由侧重文体阅读转向文章整体理解体悟的检测,有淡化文体的趋势。以往阅读题多为围绕文体知识解读语段,考查学生对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能力。如说明文考查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内容;议论文考查论点、论证方法、论证结构等内容。去年安徽现代文阅读没有像以往那样偏重文体阅读,没有如“这段运用什么说明方法(论证方法)”或“这段的说明对象(论点)是什么”之类直接考查文体知识的题目。而是将考查的视点较多地集中在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内容概括、信息提炼、语言品味、再造利用等方面,间接考查学生的文体知识运用能力。侧重检测学生信息素养,加大了考查难度。

      (三)、考查内容体现人文关怀,教育导向。人文性和教育性是中考语文命题的重要原则之一。近几年来,包括安徽省在内的多数省市现代文阅读无不闪耀着灿烂的人文思想火花,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或引导学生关注生命与环境;或剖析生命的价值,颂扬向上不屈、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或歌颂无私的爱,揭示生活的哲理,等等。如去年安徽省试题中《阳光,是一种语言》,让人看到乐观进取,感受生活、用心生活的希望。《大自然的智慧》则把人类看成大自然的一个肌体,告诉我们人类要如爱护自己一样地善待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形象生动,有种温馨的感觉。这很可能是今年以至今后命题的一个方向。在复习备考中要结合教材中相关文章强化这方面的训练。

      (四)、考查方式由主客观题并存向纯主观题转变,加大了开放性试题考查力度。每小题分值增多,提高了答题要求。这两年安徽现代文阅读题都体现了这一点,以后更甚。

      二、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及复习设想。

      现代文阅读题的解答涉及到方方面面,就一般常规,我认为要做好这几点工作。

      (一)、快速阅读,整体感知。登临绝顶,方能一览无余;读懂全文,才可参透细微,解读一篇现代文必须有个整体感知的过程。学生在考现代文阅读时,往往先看“题”再读“文”,甚至带“题”读“文”,看一题读一段做一题。这样看起来省时,但对全文没有把握理解的前提下仓促答题,很容易顾此失彼,一叶障目,造成失误。有些题目必须建立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如“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等内容考查,没有整体感受,是难做好的。一般来说,在答题前至少要通读两遍文章。第一遍快速浏览全文,迅速捕捉信息。这一次一般最好不带题目,在自由状态下获得基本信息,诸如内容、思路、观点、态度、情感、方法等,看懂文章。重点把握文章写什么,怎么写,表达一种什么意思,做到心中有数。有时最初印象是最鲜明的,也是准确的。抓住关键语句(如中心句),迅速捕捉信息,简要归纳文章内容,最好是每段内容。这是解题的前提。失去了这个前提,就会造成答题的失误。如去年试卷中有一题:“作者使用‘一个器官’这一个词的用意是什么?”不从整体把握文章,就往往是认为强调人大脑的重要性,而忽视“人与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这一点。第二遍再依题读文答题。找出题目在文中涉及的段落内容,细加揣摩。有了第一步的归纳信息,解题时定向就更明确了。

      (二)、明确阅读目的,快速筛选信息。这是解答阅读题的关键之处。如果说上面的归纳信息是无明确指向的,那么这里筛选信息就是扣题阅读文章,在相应的段落里对有关信息进行提炼、整合,概括要点。这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也是中考现代文每年都要涉及的考查内容。一般来说,大多问题的解答与此有关。如去年安徽现代文阅读题中至少有五道题与之有直接关系。概括要点主要有三种形式:1、摘引文中原句,即用文中现成的语句概括要点作为答案。2、选取文中的重要词语,组成符合要求的答案。如阅读《阳光,是一种语言》,从1——4段中概括阳光“语言”有哪些特点?就可从文中“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攀谈”、“阳光会以动情的语言向你诉说重逢的喜悦”、“阳光的语言,此刻充满智慧,让你理解天雨花”等句子提炼出“明亮、透彻、动情、充满智慧”来答题。3、根据要求自行组织语言,自行概括。这一步是最难的。如阅读《阳光,是一种语言》,作者说阳光是“一种可以听懂的语言”,从第⑦段看,怎样才能“听懂”呢?第⑦段语言比较形象、含蓄,需要从“辛勤”、“把手指插进松软的泥土里”、“是阳光的朋友”等语词中提炼主要信息,归结为“做阳光的朋友,对阳光语言用心把握,真实感知”的结论。其化如分析重点语词的含义,也要求联系上下文,扣住主要内容来解答,也是个信息提炼问题。


展开全文阅读
      (三)、依据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明确答题要领。一篇文章的内容总是顺着一定思路来安排的,总有点规律可循,如中心句后往往有支撑句对其进行解说,对中心句的理解就可定向在其后的支撑句上。散文中抒情、议论性文字往往表达主旨,抓住它就抓住文章的核心。就一些知识点来说,其作用也有规律的,如记叙这一表达方式,在不同文体中作用不同。在记叙文中通过事例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或人物的感情等;在说明文中往往是举例子,说明事物特征;在议论文中是举例论证,阐述事理。同是写景,有的对自然景物的喜爱,有的借物言志说理,等等。又如现在提倡多角度理解小说的主题,一般来说,我们可从主人公的性格、地位;从社会背景;从主人公和次要人物的关系;从次要人物的言行等方面入手去理解。《孔乙已》、《我的叔叔于勒》等课文都体现这一点。就拿修辞来说,比喻在不同文体中作用也不同。如分析独立段的作用,可从内容、结构方面入手,就结构而言,处在段首有总领下文的作用;处在段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段末有总结上文的作用。学生在复习时掌握这些规律性的东西,解题会很快切入要点,不至于无从下手。同时还要明确一些答题规范,知道一道题从哪些方面来解。有道中考题要求说明拟人手法在文中的作用,一般可从“描述对象”和“表达效果”两方面阐述。而大多学生往往重解“表达效果”而忽视“描述对象”。另外解题时还要结合文章内容(上下文),学生特别在理解词语的含义上容易忽视这一点,误认为解释词语,不知道品味词语是结合语境反复体味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是的意义和作用。如这道题:“‘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有深意的,’这种‘深意’应怎样理解?”就不是解为“深刻的含义”这么简单, 而要写出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的目的。

      (四)、解答阅读理解题时要树立写作意识。解答主观题不仅有要对文章内容理解准确,还要能把自己消化吸收的结果表达出来。学生在解题时往往追求简单化,三言两语甚至几个词语就完事了,答案不成句子。或表述混乱,言不达意。造成不必要有失分。这在语文答题时是一大忌。一般题目要用准确、具体、完整、通畅的语句来表述答案。在解答开放性题目时,更要注意这一点。开放性题目的答案,就是一篇小短文。去年安徽试卷有道题是要学生就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谈一点看法,答题就要观点明确,说理充分。讲究思路、文采。现在主观表述题的“评分标准”不求唯一答案,“符合题意即可”。要求不仅答得对,还要答得好,答得妙。对语言表达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应学会用恰当句式、修辞增强文字表现力。如这样一道题:阅读《牵着母亲过马路》,谈谈受到的启发和教育。有个考生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天底下最伟大的爱是母爱,正是这样伟大的母爱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我当孝敬她——在我生活的每一天。’很有文学美。现在不少省市的主观题本身就是片断作文,如上海市去年中考就有一题要求学生根据一个词“百感交集”写内心独白。

      现代文阅读复习头绪也很多,我想这些方面工作还是要做的。

      (一)、研究近两年的《中考说明》,找出现代文阅读考查要求及考查层次。编选体现这些考查要求的阅读材料有针对性地复习。这里不多说了。

      (二)、让学生写点赏析性的小文章,从内容、结构、语言分析材料,养成对材料整体把握的习惯,

      (三)、重视开放性题目答题指导,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一孔之见,难登大雅之堂,疏漏和错误之处不少,望大家批评、指正。

      作者邮箱: fjx018@126.com
标签:中考复习指导 中考现代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无序,影响语文教学效率的又一痼疾——也为课标进一言(网友来稿)
下一篇:夸父逐日(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