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529
标签:
教师随笔
掌握语文学习的钥匙(教师中心稿)
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语文组 刘忠诚 417000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真正要学好它需下一番苦功不可。笔者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认为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对提高语文能力应该有所帮助。
勤于朗读。俗话说:一天不念,心里明;两天不念,说不明;三天不念,忘干净。“念”字在这里就是指出声朗读。好多同学读书不愿出声,更不愿放声,这样不好。因为用普通话正确的朗读,做到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字正腔圆,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不颠倒,不破句,语气自然流畅,抑扬顿挫,富于表情,这不仅是一种美感的享受,而且比默读更能增强记忆和感知的效果。另外,朗读是多种感觉器官参与的活动,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深入体会作品所表达的爱憎感情,准确把握作品的谋篇布局,还可帮助我们有效提高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勤于查正。在阅读写作时遇到“拦路虎”,要马上查字典、成语词典或其它工具书,千万不可蒙混过关,自欺欺人。否则就容易读错、解错、用错,闹出笑话来,甚至误了大事。作为中学生,手头一定要有一本《新华字典》和《汉语成语词典》,若条件许可,还可以买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勤查工具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排除阅读和写作上的一些障碍,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扩大知识面,积累词汇,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勤于背诵。死记硬背是我们反对的,但不可“矫枉过正”,如果脑子里没有因背诵而形成的足够的积累,那写文章将会是满篇空话,一定要背下来,这使你终生受益。在课外阅读中发现了精美的篇章文段也要抄下来,背下来,不要怕吃苦,功到自然成。
勤于观察。中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善于随时随地的观察生活,因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这不仅是学好语文的需要,也是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的一种积极的表现。观察,一要用眼看,二要用心想,三要用笔记。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是获得素材的重要手段,著名的教育家霍姆林斯基一生写了很多著作,大部分资料就是靠长期的观察写出来的。
勤于动笔。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话说得好:好记心不如烂笔头。因此读书要做好笔记。笔记可以提要式、摘录式和心得式等,也可多种形式交叉使用。还要坚持写日记,要学会观察生活,把察有所感,心有所得及时记下来,以备日后选用。勤于练笔,形式多样,除以上两点外,还可自拟题目写作,也可尝试投稿。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有付出,就一定会从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勤于修正。修正就是修改文章。修改是写文章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文章质量的重要措施。古今中外的作家们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老舍曾强调,文章草稿打好后,要“狠狠地改,不厌其烦的改”。要想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就要学会精心修改自己的文章,不搞形式,不停留在增删个别字和几个错别字上。要从遣词造句,标点符号,修辞方法,段落层次,过渡照应题材修饰,审题立意,语言风格等多方面,认真地全方位字斟句酌的推敲和修改。只有这们才能改出精品来。
勤于思辨。“悟”即悟性。王国维先生讲过,古今成就大学问者大事业者,经历的三种境界中,第三境界即“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讲的就是这种“悟”性。一个中学生有比较扎实的基本功,有比较广阔的知识面,又肯动脑筋想,那么他肯定会处在一个高的“境界”中,也往往会有百思不得其解,忽又豁然开朗的感受。这种感受就是来自于对书中问题的思考,生活中是非真伪的辨别思考的多,交流的多,就可思维敏捷,融会贯通,视野开阔,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标签:
教师随笔
掌握语文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高考散文阅读三步法(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学报增刊征稿】 农村高中班主任工作“二十字真言” (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