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967
标签:
教学论文
学会挖掘话题材料中的宝藏(网友来稿)
江苏省如东县岔南中学 陈波
目前,话题作文正日益推广,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并且成为中高考的作文命题形式。但学生往往只注重了话题作文中的“话题”和“要求”,对“话题材料”漠不关心,甚至于不屑一顾。理由是只要围绕“话题”写作就行,所写文章与“话题材料”可以毫不相干。其实,在“话题材料”里蕴涵着许多宝藏,等待着我们去挖掘。
因为,大多数“话题材料”不只是单纯地引出“话题”,它对写作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话题”、确立主旨。
一、挖掘“话题材料”,有助于“话题”的理解
“话题材料”揭示了“话题”的实质,是“话题”的最好诠释。“话题材料”要引出“话题”,不然它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
如江苏省泰州市的作文命题——有这么一个故事,美国总统杜鲁门当选不久后,有位客人来拜访他的母亲。客人笑道:“有哈里(杜鲁门)这样的儿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赞同的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正在地里挖土豆。”
请以“同样自豪”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如果不看材料,我们就会在脑子里产生疑问:是什么东西感到“同样自豪”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脑子里没有一个“范例”,对这个题目感到空泛、虚幻。可认真阅读材料,就会豁然开朗。原来“同样自豪”的是“总统和农民”,那么也可以是“成功与失败”(只要过程是付出),可以是“伟大与平凡”(只要目的是贡献),可以是“优秀与普通”(只要是尽力所能)等等,思维的闸门一下子就打开了。尤其是某些象征性的话题,就更需要读懂“话题材料”。
二、挖掘“话题材料”,找到与众不同的立意。
某些“话题材料”实际上提供了主题范围,给学生写作提供了便捷的主题取向,让学生在写作时少走或不走弯路。
如:生活中,有无数美好的人、事、物——一颗美好的心灵,一份美好的情感,一个美好的梦想,一段美好的往事,一处美好的风景……这一切,就在我们的身边。请以“感受美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感受美好”这个话题很空,那么我们要确立一个什么样的主旨呢?不妨先认真研读材料,从而可提炼出以下几个方面可供选择的主旨:美好的心灵,美好的情感;美好的梦想;美好的思念;美好的自然或社会风尚……总之,通过这样的研读、提炼,总比只针对“话题”而冥思苦想来得快、来得准。
又如浙江省绍兴中考作文命题——大声的叫好是喝彩,热烈的掌声是喝彩,即使是一句淡淡的“你真好”,又何尝不是一种真诚的喝彩!个人在奋斗中取得进步,集体在合作中获得荣誉,家乡在变化中得到发展,祖国在发展中走向辉煌……这一切的一切,怎能不令我们为之欢欣,为之喝彩!请以“喝彩”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仔细阅读“话题材料”,就能找到它为我们提供了以下主题:为真诚喝彩、为取得进步喝彩、为获得荣誉喝彩、为得到发展喝彩、为走向辉煌喝彩。但是为了避俗,考生可以另定主题。有篇满分作文以《为“攘鸡者”喝彩》为题,另辟蹊径,反弹琵琶,对于传统观点大胆质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
三、挖掘“话题材料”,增添文章的魅力
“话题材料”里的文字,大多是千锤百炼的名言警句,有的是经过命题老师精心构思的短文,大都句式整齐,语言优美。在考场上,考生若能活学活用,将这些文字巧妙地运用到文章里,就能增添文章的魅力。
如江西省中考作文命题——“和”字,字祥义丰,意味深远,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对人和善、和蔼,对己平和、气和;家和万事兴,邻和胜亲人;商场上和气生财,困难时和衷共济;人类向往和平,世界需要和平……
请以“和”为话题,选择你最擅长的一种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有篇《以和待人》的满分作文第三节是这样写的:“以和待人的商人,和气生财,生意兴隆,财源滚滚;以和待人的官员,广纳良才,和百姓打成一片,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以和待人的文人,广结良友,人缘看好;以和待人的国家,与邻国相处融洽,没有战争的干扰,百姓其乐融融……”
这段话从“话题材料”出发,仿中有创,文字优美,成为文章的亮点,是本文获取满分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话题作文的深入发展 ,我们迫切需要写出与众不同的、熠熠生辉的文章,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充分去挖掘“话题材料”中的宝藏呢?
标签:
教学论文
学会挖掘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秋水》译文指瑕(网友来稿)
下一篇:
(第2讲)考场作文确立主旨能力•大题小作(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