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学反思
阅读:1225
标签:
教学反思
从纠正错别字引发的反思 (教师中心稿)
新疆奎屯市二中 高葆金
作为语文教师,教学中纠正错别字是令人头痛的事。错别字,错别字,学生的作文中屡见不鲜,屡禁不止。
今年接了高一年级一个班的语文课,写作教学方面,让学生写的大大小小的作文30多篇,其中有几个字,差不多纠正许许多多次了,甚至板书到黑板上也好多次了,但是,下一次作文,还会出现。例如:“初”、“被”“补”该是“衣”旁,有两点,却总写一个点。“分”“ 份”“纷纭”其中“分”字应是“刀”上面加个“八”字,即会意字,八刀才为“分”可是,总有些学生把刀上的“八”写成“人”。还有文革后,当时草草出台的一批简化字,考虑不太周全,例如:“圆”简化为“元”;“蛋”简化为“旦”,以致“元旦”与“圆蛋”也不分了。当时一大批简化字,如今还有人在写。这为语文教学留下了“无穷”的后患,语文教师刚刚纠正过来,别的科老师又在写,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许多学生说,写顺手了,有点情不自禁啊!
这里且不说老师该如何严格要求,甚至如何“惩罚”屡教不改者。单就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先入为主”的现象,我们说不能忽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认知事物,学习知识常常是认可最早识别认知的,这就是“先入为主”,就是说如果学生第一次从老师那儿学来的知识是准确的,这对学生非常重要——先入为主;反之,第一次学到的知识是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那么,一旦形成第一印象,“先入为主”那总会“根深蒂固”,难以纠正。由此可见,“教不严,师之惰”,为人师表,精益求精是多么重要。进行教学时,必须认真备课,力求一丝不苟,教师自身必须刻苦学习,加强专业知识修养,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准确无误。否则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那就会误人子弟。同时也给高一级的同行、同仁的教学留下了麻烦。
标签:
教学反思
从纠正错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用爱心呵护差生的自尊(网友来稿)
下一篇:
对几篇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的思想性质疑(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