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1617
标签:
作文指导
让学生妙笔生花——作文教学中的几点探索(网友来稿)
安徽砀山铁路中学语文教研组 杨岗
在批改学生作文时,竟然发现雷同率高的惊人,内容雷同、手法雷同、思维雷同……让人几乎难以感受到个性智慧的闪耀,空话套话多,严重脱离自我生活,有的学生作文已成为一种应付,胡编乱造,生搬硬套,模仿抄袭,实在是触目惊心。
反思之余,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真正的绽出个性的奇花异彩?
1勤积累
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停。丰富的积累是学生写作的活水,写作是阅读的蓄水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难想象学生脑中无物,腹中无墨,又怎能写出文章来。我们应当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的生活,让他们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创造生活,把他们的视线,触角引向自然,社会,学校,家庭 ,让他们放开眼看,竖起耳听,接受新事物,接受新信息。让时代的活水在他们的心底流淌。只有了这个物质基础,学生作文才能思之有据,言之有物,写之有序。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观察五光十色的宇宙奇观,分析发人深省的大小事件,挖掘光彩照人的英模形象……离开了生活,写作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要强调学生做有心人,把平时自己看到的,悟到的,精彩的内容记下来,或摘抄,或做成卡片,随手翻阅,写作时便可以信手拈来了。
美好的生活应该有美好的文章。年轻的心,最容易被打动。应教会学生:要更多投入生活,让心灵与自然交流,用心灵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激情。
2善创新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鼓励学生的大胆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上的一切。生活中,想象力就象是一个三棱镜,它能够创造出七彩人生,学生一旦拥有了它,也就拥有了创造性。在写作中,要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特别是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告诉学生:一千个作者,同样要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好的文章要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在作文中,我们应诱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而求新。“班门弄斧”既可以批评缺乏自知之明的人,又可以歌颂敢于向权威挑战开拓者;“这山望着那山高”含有贬义,指责那些见异思迁、朝三暮四的人,可我们也可以赋予它新意:赞扬不断进取的精神。逆向思维可以给文章出人意料的清新与生气。
3抒真情
古人曾留下这样的说法:“读《出师表》而不痛哭的人不是忠臣,读《陈情表》而不流泪的人不是孝子。”就是因为这两篇文章都抒发了自己强烈而真挚的感情。前者表达了诸葛亮知恩图报、尽心竭力的诚挚之情;后者表达了李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笃厚之情,强烈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共同的情感体验被唤起,这样就发生了情感共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就是要以情动人。学生有时写文章,写得有人物,有情节,文笔流畅,合乎文法,就是引不起人的激动——重要原因是没有强烈的情感注入其中,读之令人索然无味。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倾真情,用我手写我心。
写作中,只要学生勤于积累,善于创新,抒写真情,定会妙笔生花。
作者邮箱: DSTZTHB
标签:
作文指导
让学生妙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学作文教学研究(网友来稿)
下一篇:
《珍珠鸟》教案(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