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高考范文
阅读:1995
标签:
高考范文
2002-2004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教师中心稿)
感悟生命的真谛
1风-----可以穿越荆棘
四川考生
生如风。一个亘古的比喻。①你也许感慨于它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着一丝痕迹。我却跋山涉水,在时空里淘尽沙砾,找到了这个比喻的真谛:唯有风,可以穿越荆棘。②狄金森把人生描绘成篱笆墙的内外,我们一层又一层地爬过,事实上,这层层篱笆缀满荆棘,我们通过时,往往遍体鳞伤,身心俱毁。这时,你看到,风在墙外千萦百折,不屈地呼啸而过,空气中凝结下壮观的痕迹。
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③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烈日暴雨来过,飞沙走石来过,我们布满伤痕,还要面对一片片荆棘的丛林。
梭罗说:“这儿可以听到河流的喧声。那失去名字的远古的风,飒飒吹过我们的树林。”④或许垂问远古,能把生命如风的真谛领悟。
苏轼看见了风。⑤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黄州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越过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
顿悟。于是他逍遥红尘,寄情山水,最终文名垂千古。⑥只是,那夜的风,已遗落于岁月,无人见得。
梵高看见了风。⑦他在向日葵田地中懒散地躺着,纠结于一个难解的疑问与痛苦:耗尽心血的画作,竟是一幅也无人理解,一幅也卖不出去!对于一个把艺术当生命的人来说,无人欣赏自己的艺术好比无人重视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被轻视、被鄙视的痛苦!这是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挫折!
幸而他看见了一阵风穿过向日葵田地。那阵风被阻挡了,发出愤怒的吼叫。然而它们向前!向前!全然不顾被招摇的枝干划破的身躯,它们成功了。
于是他也成功了。
《向日葵》等画作在他死后不久,直至今日,都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品。⑧……关于风的故事太多。
在风吹着号角呼啸而过一座又一座沉默的荆棘林时,相信很多睿智的眼睛看到了它在昭示什么。
唯有风,可以穿越荆棘。 唯有学习风,我们才能藐视一切挫折,让痛苦烟消云散,让快乐洒满旅途。⑨
含英咀华:通篇不讲命运,只是以风来暗喻人生的多难;也许是从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论断中受到启示,试图从理性的高度来观照人生:痛苦挫折造就英才,时代社会孕伟杰!文章拟就了一个充满诗意,饱含哲理的开头。然后,作者审视历史,评说古今,议论中外,摆事实,讲道理,作喻证,分别列举狄金森、苏轼和梵高的感人事例,表明白己钟情于风的理念。相信“唯有风,可以穿越荆棘”,也就是唯有风,才有藐视挫折,化解痛苦的精神和意志,才能让快乐洒满生命的旅途。不仅如此,作者还引了著名作家梭罗关于风的言说,使文章更具迷人的芬芳。文章构思新颖,标题靓丽,语言优美,诗意浓郁,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点评:
①开篇显旨:“生如风”,把人生比喻成风,风之无形可以感悟想象,化抽象为具象,“亘古”则说明真理的永恒。
②“我”确认是自己的感受,“真谛”与“亘古”映照;以荆棘暗喻苦难人生,“穿越”写其力量之足。
③“涅槃”包含内蕴,言其生命之旺盛。④哲人梭罗之语揭示生命的多彩及其苦难。
⑤苏轼看见了风,只是信手由来,典型。文人的苦寒命运即此。
⑥时代造就了苏轼,“寄情山水”仅仅是其表象而已。
⑦梵高和“向日葵”的事实更进层表述命运如风在于穿越!
⑧ “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品。”和上文痛苦人生形成比照。力透纸背!
⑨文末点题,收束全文,
以“唯有学习风可以让快乐洒满旅途”昭示人生!苏轼等用例信手拈来,哲理包孕其中。
。
2 挫折 痛苦 人生 云南考生
尝闻一说曰:鹰鹫之属,本为同族,其名曰隼。岁逢大旱,木尽枯群隼枵腹腹。①或搏苍穹,徒鸿蒙,求索于重峦之颠,或敛翅羽,扑尘埃,偏安于腐尸殍肉。则前者傲而化鹰,后者鄙而称鹫也 余闻此而有言曰:大旱之岁,乃隼族直面挫折与痛苦之际也,志不同则前途殊也。归属若何,唯志所谋。②
然天地万物,苦痛挫折非仅此一案,广袤乾坤,何处不有。③君曾见清泉挫折流于大石者乎?此泉之挫折也。择退者,蔽于石阴,遁于林洼,而久之腐,不名于世也;而进者不畏险阻,旋而复击百万遭,竟成深谷疾流而遏舟舸。君亦见清风之阻于绝壁者乎?此风之挫折也。择趋避者,散于群峦之外,须臾而无形,倾刻而泯灭;择挺进者,继往削磨千亿载,乃得赤漠飞沙之掩白日。物之形貌,择于何,择于挫折也。④
而青史之上,举大业者亦莫不有择于苦痛挫折也。⑤百里奚之举,孙叔敖之仕,皆自其不辍于逆境之苦也。而史迁之心,笃大志而不易,遭酷刑而不馁,于大辱重挫之下毅然择生,终有绝唱之史,无韵之骚,令后世文客抚卷喟叹;亦有武侯之志,承先帝之德,尽报国之忠,剑指中原,不胜不休,虽失大计于街亭,义不择退,再回出师,终塑英豪之名而得千古慨叹。⑥
人生之不如意者居多,直面挫折,化解而微言苦痛,惟怀大志而不言败者,可转而为人杰;⑦逢小挫抑或夸言痛苦而逡巡而返者,茫茫千间未可计数,而留其名者未之有也。乃知骅骝浩,必有跌扑尘泥者,偃志者死,其奋起者得利足;猿猱攀于绝壁,必有失手折臂者,其灰心者亡,其拼搏者得神技;人必有踬踣于疾风骤雨者,其苟安者寻一穴而居,闭塞而昧昧一生,傲立者跳跋淖而行,待霁虹如画,而后登坦途,沐清风。⑧不为斗米折腰,陶潜择归隐,弃荣华,于是《归去来兮》传诵千古;临危厄而不屈,文天祥择死国,弃官爵,乃有灼目丹心永耀汗青!⑨
展开全文阅读
余由是曰:快乐苦痛坦途挫折,于人生路上相伴相生而未可避免,这亲临之地,择何方而往,人各有愿而未可强加,然播义于四海,流芳于后世,则非不畏挫折,临痛苦而笃志不易者可至也!⑩
含英咀华:本文话题为“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每个人的生命之旅中,苦痛挫折是无法回避的千古话题。该文思路开阔,纵论古今,笔法娴熟,体现了扎实的文言功底和较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举史例,使文章显得厚重,思辨性强;用对比,观点鲜明,具有说服力;此处皆得益于作者丰厚的文学厚养,理性的思考。不限文体,给了考生展示才情的巨大空间,任凭思想自由驰骋。此文材料充实丰富,句式灵活、多样,见解精辟,行文大胆等特点,体现了考生鲜明的个性特征。
点评:①“尝闻”表明根据由来;“群隼枵腹”则能分高下,优劣。暗含命运迥异。 ②“唯志所谋”水到渠成揭出题旨。为全篇立意张本。结构下文,显目。
③“天地万物”,此处宕开一笔。推而广之,下文用例可随意取之。
④“泉流”之命运在于搏击;“挫折”衍生出“清泉”!
⑤由自然推及到人类,过度自如。
⑥百里奚,孙叔敖,史马迁的材料取自教材,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⑦再论“志”者,呼应上文。
⑧由“骅骝”“猿猱”说到“人生”,足见其事理的普遍性。有力。
⑨这两句对偶,工整齐一,内旨丰厚,伟杰风范。
“鱼”和“其他”来作象征物,新颖别致!
3蝶的翅膀•鱼的泪光•其他
湖南考生
蝶的翅膀
我在黑暗里旋转在花香中呓语,只等那个美丽的梦绽放在阳光里。①
祖辈们留下千年的企盼:传承美的精魂,在美与这世界相融之前,我们黑暗中呼吸激越与执着。黑暗的载体是造物主用失败、痛苦、迷惘编织茧。
愿沿一路溪流翩翩起舞,撩起归浣女的情思?谁不愿越着坎坎伐檀声,流连于江南烟雨里?②谁不愿……
然而我们明白,脆弱的翅膀经受不住风雨,只有在孤独、寒冷、黑暗中造就的凝着自由与美丽的体格,才能让我尽情挥洒自由与美丽。③
不要善意地用您的剪刀剪开我的茧,帮我挥去那些生命中的苦难,请不要!过早地让我闻到花香不是对我真正的关爱,而是一种善意的摧残——我地在阳光下萎缩,化作一片枯叶,融入泥土…… ④
有我。就让我自己面对苦难。
鱼的泪光
我向往地平线尽头那一泓清泉,那里系着我勇敢的的梦;我渴望融入浩瀚宽广的海洋,把心变成蓝色;我想静静地在清流明净的湖水里遨游,身上不染一丝纤尘……⑤
昂起头,眼光中的不屈不挠的棱角已残破不堪,我奋力冲去,一个华丽得让人感觉不到一丝阴森与狰狞的玻璃罩把我搂住,搂得生疼。
于是闭了眼,任身上的鳞无力地飘飞。 ⑥
残阳如血,我看到周遭的东西一片狼藉,我的梦,我的心,我的泪滴。
也许,这玻璃笼住的世界很安全很温暖,不会有暴风雨侵袭,不会有雷电肆虐,可这于人生而言,究竟是风景线,还是囚笼呢?⑦
爱我,就别把我搂得太紧。
其他 ⑧
岁月的潮水汹涌着,把历史的血腥与人性的脆弱漂白成永远,在这永远里,涵混着太多的迷惘与痴迷,智慧与清远。
怎样让这“永远“变得明流晶莹?怎样让蝶儿轻盈地吞吐芬芳,鱼儿自由地诠释生命呢?你听——
让每一个生命都经历他应当经受的苦难,让每一个灵魂都在不断残缺中变得完美吧——呵护,有时其实是一处善意的摧残。 ⑨
含英咀华:生命的光华历经苦难,破茧而出是一种美丽,是艰辛的过程。本文“蝶的翅膀•鱼的泪光•其他”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作者很巧妙的组合一体,通篇比喻和象征,揭示了自然和人类共同的规律,一切事物生命都有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过程,苦难是打开生命之门的钥匙,任何人都不可违背。文章不说教育,但整篇全在论述教育,蕴藉丰厚又不失灵动。
点评:①文题含蓄,本篇写成长的经历和生命的含义。
②“谁不”排比铺陈对美好的向往。
③“然而”起转折,“自由与美丽”还需“体格”,暗含成长的条件。④“善意的摧残”似矛盾,暗指教育不当!
⑤我的向往,是自由的选择。
⑥失去了“浩瀚宽广的海洋”就失去了生命和自由。
⑦“是风景线,还是囚笼呢”选择疑问,是人反省。
⑧结构转入下文,自如。勾连人生,本意就在此。
⑨生命和灵魂不在残缺,是呼号更是警策。
4因为我在
福建考生
曾经单纯地认为,幸福的生活就是没有暴风,没有骤雨;曾经单纯地认为,快乐的日子就是衣食无忧,心想事成;曾经单纯的认为,一只翱翔于天际的雄鹰不幸地失去了翅膀,那么,也就意味着它的生命必然难以逃脱摧折的命运……然而今天,我第一次对自己的认识产生了怀疑,内心深处似乎有着一种什么东西在呼唤着……①
手上拿着一本书,书名《时间简史》。我没有打开,抚摩着那烫金的题字,思绪仿若春雨,细密如织。透过它们,我眼前似乎出现了一个微笑而亲切的面庞——史蒂芬.霍金。②
史蒂芬.霍金,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他一生坎坷,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必须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话机与语言合成器和人进行交谈;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时需要请人将每一页都摊在大桌子上……这一切一切的困难,我们常人难以想象。③上天赋予他的只是几乎完全丧失的听力、视力和说不清话的口齿,而他却能够毫不气馁,压力愈大,他愈坚强。尽管在我们眼里,他是那么无助的坐在轮椅之上,但是他的思想早就已经超越了时空的范畴,生命的界限,便如同天边的启明星,放射出万道毫光,火样豪情。④
回归现实,回归我的生存领域,陡然间,我却发觉自己是那么的渺小。⑤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学业的失败,病痛的折磨,家道的贫穷,分离的苦闷……这人生的所有不幸都降临在了我的头上,我失望,我无助,我哭泣,有无数个漆黑的夜晚,我曾一遍又一遍的询问自己,“我,究竟是不是这红尘沧桑中无用的败笔?”回答的除了一片风声,还是风声。在我看来,这,已是默认。⑥
而今再想想,和霍金先生比起来,不啻有天渊之别。⑦虽然他在肢体上有缺陷,却拥有我们常人所不能及的坚强信心与顽强斗志。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失败,他笑着面对;对成功,他一笑而过,拍拍手,再去迎接新的挑战。记得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就是在崎岖的山路上彳亍而行。有的人摔倒了,却立马爬了起来,拍拍膝盖,说声,‘不痛。’但有的人,爬了起来,却从此害怕走路。”如果没有这番对霍金先生的思索,也许我现在还不明白自己已成了后者,也许我还永远只会哭泣,只会等待,只会为了一个虚幻的理想泅渡终生,而一无所获。⑧
霍金先生,是您,让我看到了失去双翅的雄鹰是怎样对着天空发出不屈的嘶鸣的;也是您,让我从过去那昏昏噩噩的生活状态中摆脱出来,找回自我,重造希望的明天。 我默默的地拿起一只笔,在雪白的墙壁上留下几行平平仄仄的足迹,“沃土一寸,必有遥远的历史/春水一方,怎能不浸透漫漾的情思/性格演绎生活,像男人爱上女人一般自然/朝朝暮暮,暮暮朝朝/风,带来对天空的执着/更有蒲公英对于大地/深深的眷念/眸光湿漉漉/被刺目的字眼搅乱/泛滥的心事惊醒在雷的声息中/推开灵魂中的那扇门/才发现自己/已在梦中耸成一座山/因为,我在”。⑧
展开余文
含英咀华: 本题为2004年福建试题。“因为我在”文题展示的是人的内在的主观能动,是撼人心灵的呼声!文章在散文中包含理趣,力除泛泛述理,写霍金事迹的同时,着重由霍金联系到自己,谈了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找回自己,重塑明天。加强了文章的针对性和现实感。文章出彩之处还在于结尾的小诗,用理性的光辉照亮别人的生命,隽永含蓄,意味深长。
点评:
①“曾经单纯地认为”开篇由远接近,退一步说明,托出下文《时间简史》及其主人,妙。
②揭出讴歌的主人公对象。作文依照原文提供的人物来写,胸有成竹。
③命运不济,惨像。
④成就辉煌,伟哉!上下暗比。
⑤“回归现实”拉转开来,解剖自我,联系上文不留痕迹。不是孤单写人物,现身说理更为典型。
⑥自我陈述,实情。和霍金比若何?
⑦此句开启下文,在情理之中。⑧“笑着面对”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⑧诗兴大发,不是无病呻吟,从上文由来,水到渠成,情感自然流淌。
5人生当如铁
福建考生
我坐在桌前,一边看书,一边思索,这是一种习惯。①
看的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是一本我很喜欢的书。没有别的原因,只为书中蕴涵着的“硬汉形象”而深深吸引,这是一种很纯真也很质朴的感情。②无形之中,却投射出一往无前的勇气与毅力,如同诠释着存在永恒的信念:人生当如铁。书中的主人公桑提亚哥连续出海十四天了,一条鱼也没捕到。然而,他不沮丧,不伤心,也从不轻言放弃。因为他有自信,有不屈的斗志,在他看来,世界上是绝没有做不到的事情的。然而,往往事与愿违。似乎是幸运的女神背弃了他,一无所获的结果持续了许多天,唯一的伙伴,那个孩子,也选择了离他而去。孤独的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浩瀚无常的大海面前,也许,他最后的结果终是难逃一败。然而,即使如此,他还是未尝放弃求索的希望,毅然地在这一片苍茫而遥远的领域和各种困难纠缠,和穷凶极恶的海上霸主搏斗了三天三夜……最后拖回家的只有一副十八英尺长的鱼骨架和伤痕累累的身体。③
世俗的人们都认为他失败了,败得一塌糊涂,败得无可挽回,甚至昏头昏脑到将无用的鱼骨头当作“战利品”拉回来。但是,却不懂得,老渔夫所做的一切,就是人类意志力的记录,生命存在史上的奇迹。他们比起老渔夫来,是何其渺小,又何其的懦弱!④
老人不畏惧风吹雨打,因为他是弓,压力越大拉得越满,射出的箭越是强劲;老人永不言败,因为他是铁,沉甸甸压在心底,化作信念的基石;老人是鹰,纵横四海,飞得越高,看得越远……⑤
一个相信自己的人,是不会被狂暴的波浪所吞没的;一个相信自己的人,是不会被死一样宁静的孤夜压弯脊梁的;一个相信自己的人,所谓绝望,不过是他手中随而扬空的屑粉;一个相信自己的人,他会在失败中拯救自己,在成功中摆正自己,在红尘的沧桑中升华自己,在多舛的命运中坚定自己!⑥
这部小说的真谛,它的精神内涵也就恰恰在于此。⑦
桑提亚哥,一个普普通通的老渔夫,却能及别人所不能及。无论在哪,只要遇到挫折,困苦,他总是默默地对自己说,“痛苦对男子汉来说不算一回事”,语气很坚定。即使面对死亡,他也没有皱过眉头,收回前进的脚步。人生如铁,一个无比亮丽的字眼,笼罩了他的生命,刺入他的血液,幻生出酽酽的豪迈,凛凛的英雄本色。⑧ 合上书,我的脑海里出现了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说出的经典名句:“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但他的精神是不可战胜的。”天,终是无雨。⑨
含英咀华:文章切合文题,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以景物描写开头,烘托“我”的心情,接着结合《老人与海》谈自己的读书体会,揭示桑提亚哥的形象意义。最后用小说中的精典名句“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但他的精神是不可战胜的”作结,并以“天,终是无雨”照应开头,收束全文,结构圆合。本文语言老到,文采飞扬,文句意蕴丰厚,不乏精警之句。
点评:
①本文是2004年高考题。文题醒目,笔力雄劲。“铁”为题眼。
②“硬汉形象”“很纯真很质朴的感情”一般人同样可以企及。
③复述原著内容,只取为我有用的部分,足见剪裁的功力!
④说理评价,明确。
⑤想象,排比盛赞老人精神。
⑥全是议论,连续排偶,语含深情。
⑦承上文小结。结构明晰。
⑧此段文字包含“硬气”应合文题,实为老人之英气。
⑨“天,终是无雨”有诗情,有阳光在前头。
6 壮哉,猛士!
福建考生
是谁?曾经彷徨,而后怀着满腔热情拿起笔杆子,向敌人的咽喉刺去;是谁?曾经呐喊,而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铺满荆棘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追寻那一片光明;是谁?曾经伤逝,为的是无法一直做人民的孺子牛,为革命多做一件事。是您,鲁迅先生!沧海横流,您是识时务之俊杰;刀光剑影,您是永远不倒的猛士!壮哉,您是千千万万人心中的人。①②
您的眉宇之间透着一股刚毅,一股正义,您敏锐的目光揭示了当时社会丑恶的一面!您看到了被封建传统思想压迫致死的祥林嫂;您看到了那位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Q;您还看到了您儿时好友闰土怎样变得麻木。于是,您把这些丑恶用纸记下,用笔代枪,击中时弊,让人们从梦中惊醒。您说过,国人的病需要用文字来医,而不仅仅是药。慢慢地,有人揉了揉睡眼,看到了污浊;他们在您的指导下站起来,革命,为自己,更是为了国家。这一切,都让您看到了希望,您笑了,您看到一批批猛士如同您一样准备上战场!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战场上淋漓的鲜血,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③
您犹如一轮喷着红火焰的红日,在平静苍白的天空中炽热地燃烧,猛士的一生是不畏艰险的,在如地狱般的世界里炼狱,在一次次为“刘和珍君”追悼时接受考验,猛士呵,您也许是那只将要涅的火凤凰。④
您疼惜青年,您的那两本书是小售票员的希望。当您知道您身边有点点革命的火种,您便会以持续不灭的热情去关怀。您始终深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刘和珍君写下了挽歌,“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您何曾畏惧!殊不知,您的举动会让更多的刘和珍君站起的,到今天,若您仍在世,您便会看到革命的胜利所留下的辉煌。人们这样称呼您:猛士,一位不朽的文学巨人,一位流芳百世的精神巨人!⑤
您的不屈不挠,您的坚定无畏,更像一面高举的旗帜!时间的流逝可以洗去旧谜,但您——猛士的光辉将永远铭刻在历史中,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壮哉!猛士,听,人们前进的步伐……⑥
含英咀华:触摸大师的心灵,感悟鲁迅,本文用“您”呼告,和先生对话,直接抒情达意。文章一气呵成,感情强烈,热烈歌颂了鲁迅这一无产阶级革命斗士。本文妙于材料的选用。作者能够自如运用中小学学过的有关鲁迅的文章,加以精要的概括,作为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这篇文章给我们有益启示,取材当用好课本内的材料,也可以写出优秀的文章。
点评:①文题浓缩了先生的一生,倒装句式,不同流俗。
②是谁?是你。先问,后答,似乎完满。不然,下文更为精彩。
③用材料显得机智,糅合中学语文课本事例,信手拈来,为我所用。读者当可借鉴。
④“红日”“燃烧” “猛士”“炼狱”词语选用形象,包含情感。
⑤暗用《同志的信任》和《纪念刘和珍君》的内容,恰倒好处。
⑥“壮哉!猛士!”点题。情感及至。
7让苦从指逢间滑落
四川考生
漫妙的世界,不尽的人生,总有快乐,也总有挫折,总有欢愉,也总有痛苦。当挫折与不幸不期而至,当痛苦与艰辛悄然来临,有人鼓起勇气正视它,也有人回避它,轻视它,甚至放大它。而人生境界、生活的理念中,确需要用一种心态对痛苦进行调节和支撑:不能因花落飘零就丧失对一个季节的热盼;不能因秋叶归根就忽视丰收的希望;不能因为山河破碎就熄灭理想之灯。还是如静水深流般淡化痛苦吧,还是如潮起潮落般正视规律吧,让痛苦从我们的指逢间滑落,让我们积极人生。①
生活在世,总有遭遇。古人在先,憾人心灵。屈原遭逐,失却抱负;孔丘遇厄,失却自由;左丘失明,失却光明;司马宫刑,失却人格,这些是所谓的人生挫折,与之相比,我们确是时代的幸运儿,更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化痛苦为动力,化挫折为斗志。②还有什么理由因偶然的一次划破手指而恐惧失去生命?还有什么理由因不经意间掉落一缕青丝而担心青春早逝?还有什么理由因别人的一句批驳而沮丧半生?当然就不能因一次的考试失利而放弃学业,不能因与家人不合而断绝关系,更不能因竞争失败而悲观厌世,一旦尝试放大了生活中的细微痛苦,得到的又将是什么呢?③
许多人遭遇挫折时,盲目放大痛苦,痛苦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失却了生活的方向。既然痛苦常伴人生,就应当树立生活的信心,就应当充满自信地去理解、消化并化之为战胜的力量。 ④
朋友离别了,并不意味着诀别,那就约定相会的时日吧,将暂时的痛苦化成相聚的期盼;面子失落了,并不意味着失却人格,那就用幽默的语言找一个理由,找一个台阶吧,将痛苦化成欢愉的风度;眼睛蒙尘了,并不意味着失却光明,就用理智的清水吧,冲刷眼神,让它明亮;鞋入沙砾了,并不意味着坎坷一生,倾除沙砾吧,将痛苦还给大地。⑤一个细微的动作,一段短暂的沉思,就能让眼前的痛苦化解为祥和,而为什么要将之放大而折磨自己呢?一段快乐的吟唱,一路郊野的欢愉,就能舒畅现实的人生,就让痛苦随天之云、地之雾顷刻散去,而为何要放大痛苦而陷入新一轮的挫折中呢? ⑥
展开余文
人生苦短,信念永存。事业、人伦、生活、情感,哪一样不是苦乐相伴;读书、工作、休闲、娱乐,哪一样是一定会顺顺利利?如果真的在挫折中放大痛苦,那人生又有何乐趣可言?⑦
人需要一种自信和高昂的理念,人更需要正视一切挫折和痛苦。论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得与失,荣与辱,逆境与顺境,富贵与潦倒,哪一样人生能少,又有哪一样可以凭主观就能扩大? 风雷雨雾,终要过去;摆正心态,生活才能继续。既然已经经历了挫折,就不要人为地放大痛苦了,人生需要大度,大度才有人生,就让痛苦从指逢间滑落吧。⑧
含英咀华:议论文的生命在于理性的美,往深处开掘就是推理的过程,本文在平静中作细致的理析,说的是关于如何看待人生的道理,其实也是说生命的过程和坎坷,辨证说理,没有丝毫的悲叹和哀鸣,给人以信心和力量,语言富有文采,多用整句,铺陈叙述,娓娓而论。
点评:①“让苦从指逢间滑落”文题形象,本文是对“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的陈述,首段破题,不绕弯子。
②抬出古人,榜样力量。“屈原遭逐”,“孔丘遇厄”,“左丘失明”,“司马宫刑”,此句在《报任安书中》能找到注脚。
③连续反问,气势不凡,理由十足。
④揭出现象,作为靶子。
⑤姑且而言,指明方向。不强求,让人易于接受。
⑥两个对比,全是描写,仿佛不是在写痛苦。
⑦“哪一样”,不言过其实,说事实有普遍性。
⑧正面指陈,人生之积极意义,生命的内涵和真谛,警告人们当正确对待自己的人生。
8天涯何处无芳草
福建考生
最早知道这句话是在一些劝慰失恋者的文章中,至于芳草怎样演变成美人和爱情就不甚了了。大概屈原常提到美人香草,芳草吐露芬芳,当然可以借指女子了。①
后来才知道这句诗出自苏轼的《蝶恋花》,原词写的是暮春的景象:“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柳絮飘飞,一朵朵飘落的都是春天的美丽和芳馨,但需要叹息吗?花朵凋零,说明夏天已经来到了,芳草遍天涯,这是多么蓬勃的生机!花褪残红,青杏的果实已经孕育了;燕子大概要再往北飞了,盎然的春意并没有消逝,只是往北“迁移”了。②
何止爱情,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有时看似沉重的失落,其实却是另一种形式的得到。③
夕阳消逝了,留下漫空的云霞;云霞消逝了,留下满天的星斗;星辰消逝了,
黎明就在遥远的天边闪亮。
不是有人感慨青春的流逝吗,青春的黑发上照样可以结晶出白发的智慧。古人就曾经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错过晨曦的灿烂,还有满目青山夕照红的壮观景色。李商隐感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们完全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虽是近黄昏,夕阳无限好。④
不要过多的埋怨失落。失落可以是凋谢,也可能是成熟;失落是一种欠缺,也可能是一种弥补;失落是一种沦落,也可能是一种超越。失落了春天的花朵,你得到夏天的葱茏;秋天给了你黄叶飘零,但也给了你累累硕果;北雁南飞,冬天给你凛冽的风和冰冷的雪,也给你土壤的好墒情,古人不是说过“瑞雪兆丰年”吗?
失去有时就是一种得到,你不必过多逃避。失去有时就是一种得到,你不必过多逃避。⑤
泰戈尔就曾说:“如果你因为失去月亮而哭泣,那么注定你也会失去群星了。”你可能抱怨命运不公,给你生命的酒盅兑了太多的痛苦,你完全可以把它当作疗治懦弱的苦药服下;版画只有黑白两色,太单调,没有五彩的缤纷,但它拥有了雕刻的空间,酒盅兑了太多的痛苦,你完全可以把它当作疗治懦弱的苦药服下;版画只有黑白两色,太单调,没有五彩的缤纷,但它拥有了雕刻的力度;你听过老鹰抱怨自己的巢太窄了吗?以飞翔作为一种休息,广阔无垠的天空都是它的巢!⑥
不要抱怨现在的学习繁重,失去休闲,失去欢乐,甚至失去脸上的笑容。知道运动员怎样练身体的,压杠铃、举重!现在失去休闲,为的是将来生活的闲适;现在失去的欢乐将来会加倍补偿;笑容很可能昙花一现,你们现在所做的是,给笑容培土、浇水、施肥,让这朵人生最美丽的花朵常开不败!⑦
含英咀华:临场作文的机智在于善于驾御材料,急中生智,用已有的推出未知的,面对痛苦和失落,人生应该取什么样的态度,本文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人生的图景,通篇洋溢着理性,说平常事,论常见理,语调平静,作文可见其人,本来就给我们一个积极人生态度的范本!
点评:
①文题包孕内涵丰富。以有“芳草”命意。开始文字似乎和本题无关。
②腹有诗书,文采斐然。不揭文题,让你欣赏苏轼的词作。从中领略自然所包孕的生命。
③由“何止爱情”说开去,下文大谈人生,露出庐山真面目来。
④“感慨青春”有针对性,诗句反其意而用之。
⑤“不要过多”,意在规劝,举例生活化。
⑥版画,好调色作画,多采生活好描绘。心的本色就是如此,成如郎月照花,败似雪底苍松。
⑦反复强调现在,如何面对,似言有尽而意无穷。
9生命的高度 安徽考生
生命,赋予每个人只有一次,弥足珍贵,但有些人却在生死抉择时自己的生命去追求更高尚的,在他们看来更可贵的东西是爱情、正义、他人的生命……①
选择爱情。比利时举行了一场登山比赛,接近山巅时,一直遥遥领先的丈夫忽然失手,惨叫一声向山谷跌去,当他落到妻子的身边时人们看见了惊心动魄、催人泪下的一幕:妻子奋力向空中跃出然后抱住丈夫,最终两人一块跌入深不见底的山谷。正是那一跃,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永恒的一瞬,正是刹那的生死抉择让人们热血沸腾。我们仿佛听见了妻子的声音:“我要和你永远在一起。”是的,最后的心,也要为你而跳!②
选择正义。6月26日,戒毒日。电视上报道了一个真实的、催人泪下的故事。在一次打黑缉毒的战斗中,一个武警人员不幸落入犯罪分子手中,残忍至极的犯罪分子出于报复,给他强行注射了一支毒品,而这个深知毒品危害的武警人员趁着毒瘾未发作时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是的,他以死的代价作出了选择,他选择了正义。他以热血和生命诠释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含义!③
选择他人生命。二战中曾有一个爱兵如子的军官,一次空袭中,他看到弹体将要地而左前方尚有一个小战士未卧倒,于是他奋力向前一扑,趴在小战士身上以身相护,炸弹爆炸后两人都平安无事,当军官无意一瞥后发现刚才他卧倒的地方被炸了一个大坑。倘若没有他刚才的一扑,恐怕早已死无全尸了。这也许是一种巧合,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一种回报,一种对崇高选择的回报。④
简•爱放弃了自卑,选择了幸福;卡秋莎放弃了堕落,选择了重生;安吉尔•克莱放弃了自傲,选择了苔丝;斐迪南放弃了富贵,选择了爱情;保尔放弃了苟全,选择了共产主义事业;牛虻放弃了生命,选择了革命。⑤
是的,选择可能平凡而又朴实,但其意义却伟大而又深远。正是这一次次心灵的选择洗掉了人类这个物种因物欲而蒙上的恶名,铸就了你坚韧而又脱俗的性格,塑造了你高贵而又圣洁的灵魂,堆砌了你生命的一段段高度!⑥
含英咀华:佳作来自于心灵深处,如果从自己的心中找到最真挚最深沉的感悟,无文皆可成文。本文选材典型,择取“高度”来展示心灵对人的重要。心灵的选择,任何一次成功都是来自艰辛的抉择,生命的高度是一层层迭起的,作者反复渲染,不厌其烦,意在告戒人们,一切来自心灵的判断与取舍,走好人生,让心灵净化,让你的生命精彩万分。
点评:①本文为2002年高考满分作文。“生命的高度”文题把抽象具象化了,
②分层论述,“选择爱情”就是选择生命,撼人心魄!
③“选择正义”是个鲜活的材料,扣住“心灵”二字做文章。
④选择生命,是给他人生命,切合孟子“舍生取义”的要义。
⑤此段聚焦群像,说的是普遍的真理,靠心灵选择生命。
⑥点题。“一次次”的应和“一段段”的,讲述堆砌生命的高度的艰难曲折。
10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江苏考生
“砰”的一声巨响,从巴伦支海海底传了上来,把一群刚要觅食的海鸥又惊回了天空,凄厉的尖叫声打破了这静悄悄的早晨。①
海底,一个黑色的怪物,像一条受伤的鲨鱼迅速向下沉去。
“舰长,我们该怎么办?”“请回答!”“请告诉我们该怎么办?”
一连串惊恐的问题传回了巴甫洛夫舰长的舱室,老舰长苍老的脸上立刻又多了几条皱纹,使他看起来更加的苍老。②
“除必要的值班人员,全体舰员全部到第二舱室集中。”
麦克风里响起了老舰长的声音。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舰员们都来到了第二舱内,几乎所有的人都围到技术员斯琴文科斯基上尉的身边,担忧地问这问那,上尉则紧紧的闭着嘴,汗珠不断地从他的额上流下来,他的双眼始终没有离开过巴甫洛夫舰长的双眼。③
“俄罗斯的勇士们,请安静下来!”老舰长慢慢的开了口。“我们的‘库尔斯克’发生了鱼雷爆炸,大家都知道,大火一起都烧到了第一核动力装置舱,并且破坏了部分保护装备。”老舰长又向四周瞄了一瞄,一群军官都不敢和他对视,纷纷低下了头,他分明看到了他们苍白的脸色,他又狠狠地咬了咬牙。“仅剩的核保护层仅能支持我们的‘库尔斯克’再开半个小时,但我们回到摩尔曼斯克港则需要50分钟,在这段时间内,我们的设计师为我们准备的防辐射装置,可以保护我们的安全,不过。”巴甫洛夫舰长又停了一下,“不过我们俄罗斯也许会因此而遭受一次大灾难,我没有剥夺你们生存的权利,让我们来举手表决一下,请同意关闭动力装置的人举手。”④
老舰长缓缓地举起了右手,他扫视了一下其他的军官们,他们并没有举起手来,他又缓缓地举起了左手。老舰长的脸色铁青,他狠狠地看着技术员斯琴文科斯基上尉,看到了他脸上的两行泪水。⑤
“斯琴文科,你这个混蛋,你这个懦夫,你这个自以为孝顺的懦夫,都是你让我们的男子汉全变成了没用的人,你不会得到任何东西交给你母亲,我现在就毙了你。”巴甫洛夫舰长愤怒地拔出手枪。“不用了舰长,”上尉平静的说,“我们已经将核动力装置关闭。”
巴伦支再次沉寂。克里姆林宫上的三色旗仿佛在为它的勇士们奋力飘扬。⑥
含英咀华: 巧妙的文意暗合是本文的特点。本文写“心灵的选择”却通篇无一字直接写选择。作者很懂得临场作文的为文之道,他知道,千把字的篇幅,不可能详述事情的来龙去脉,于是直接把生存死亡的矛盾、冲突推到了读者面前。“‘砰’的一声巨响”,这个开头非常精彩,正如古人说的那样:开头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尾也很有特色,原以为舰艇上的军官们都是懦夫,但他们却在老舰长想到以前就把核动力装置关闭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苏联一部小说的题目,借用此处,贴切。
点评:
①本题为“心灵的选择”,如何把抽象化为具象,是个范例。开头描写当如爆竹,骤响易彻!
②船长的形象很突出。
③气氛紧张,为选择张本。
④老舰长坦陈灾难降临,生死随人选择,是考验的时候。
⑤斯琴文科斯基上尉的泪水是“怯懦”的表现。
⑥结尾出人意料,是群像刻画。
11选择牢笼 江西考生
如果你选择的是翅膀,你将拥抱整个蓝天。
如果你选择的是鳍,你将亲吻茫茫碧海。
如果你选择的是四足,你将体味莽莽绿林。
而我的选择却是——牢笼。①
人说:“绝色女子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大艺术。”何以这位艺术家如此不爱惜自己的辛苦结晶?
我在浣溪侧濯洗过双足,那水轻灵自由;我在亭榭沐浴过晨风,那风飘逸清新。
我是大自然的女儿,我可以尽享自然的一切馈赠,在我们美丽的家园中尽享着生命的润泽。然而,在那如画的国土上,竟然出现了战乱。②
当我看见鸟儿们惊得四散奔逃,当我听见河流的“丁冬”转向了呜咽,我不愿叹息什么,风更不会哭泣什么。我清楚地理解现在的处境,我的处境,我的命运也就是越国的命运。
我不仅是自然的女儿,而且是越国黎民的女儿。看见颓败的家园,倾听战士们沉重的叹息,我做出了选择。③
放弃的是青山绿水,是亭台轩榭,是欢歌笑语,是兄长父母。选择的是人前假意欢笑,是深夜泪湿巾帕,是违心奉迎,是刻骨伤痛。然而,我知道我的选择是正确的。④
虽然我一人如入牢笼,但我的人民可以死里逃生。我不求人们为我歌功颂德,这只是女儿对伟大母亲的一点回报。” 我打点行装,泪水被风吹成一条弯曲的小河,流淌在祖国的大地之上。我又轻拂一下琴弦,那音韵在山谷中回婉转成千古泛音。
我以平静的声音告别祖国:“我是西施,我选择牢笼。”⑤
我走了,脚步沉重。但我心中有一个信念——“越必灭吴”!⑥
含英咀华: 文题已先声夺人,引发我们强烈的阅读欲。原来选择“牢笼” 的是西施。穿越时空和古人对话,作者以第一人称口吻,叙说了她选择牢笼的原因。全文充满浓郁而悲壮的爱国情怀,本文与其说是一篇散文,倒不如说是一篇散文诗,诗一般的语言,叙述西施的故事。虽不见一“情”一“理”,但情理之争却跃然纸上。西施以自己的选择告诉我们:在个人得失与国家利益面前,“情”与“理”的天平该倾向何方。
12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谢的花
四川考生
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戈壁滩,而我们一生的事业就是让那里开满鲜花。——题记
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而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①
一枚贝壳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将无数的沙粒转化成一粒并不规则的珍珠,雨后的彩虹绽放刹那的美丽却要积聚无数的水汽。如果把这些都看成是一次又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成就了光彩夺目的珍珠和美丽的彩虹。②
点评:
①开头四行短诗式的排比,引发强烈的悬念:为么选择“牢笼”?
②语句飘逸,如水流轻盈,如晓风拂吹,也如主人公西施。
③家国命运相连,西施的选择正是“牢笼”呀!
④虽然选择“牢笼”却意味着放弃,心藏复杂的决心。文意顿时深刻了。
⑤表明决心,点题。
⑥耐人寻味,铮铮铁骨,男儿心肠!
点评:①从现象说起,直入文意。
②“挫折成就了光彩夺目的珍珠和美丽的彩虹”,用语新奇。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细雨。”如果遭遇挫折,仍能以奋斗的英姿与之对抗,那么这样的人生是辉煌的。③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从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④ 昭君出走大漠,丝绸之路上又多了一串驼铃的丁冬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不应该是她真实心态的写照吧!如果不赂画师,终至出塞算是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换来了汉匈两地人民的短暂安宁。⑤
苏武和昭君的举动应该是对直面挫折,缩小痛苦的心理的诠释。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没有必要因叶落而悲秋,也没有必要因挫折而放弃抗争。因为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
人们常说,风雨过后,面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荆棘过后,面前会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大人生的痛苦”。⑥
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那挫折必是滋润花的养分,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没有滋润它养分的花迟早也会枯萎。
痛苦和挫折是人生必然要遇到的两大难题,要想让我们的心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只有在遭遇挫折时排解痛苦,积蓄人生的力量为新的目标而奋斗,生命之花才会常开不败,生命的存在才会有新的更深刻的意义!⑦
含英咀华:文章开篇用—段寓意深刻的比喻作题记,总领全文,让文章笼罩浓郁的诗意与深邃的哲理意蕴。作者机智地把目光锁定在大自然和人生世界,或喻证,或引证,或例证。举贝壳育珠,水汽凝虹,苏武坚贞不屈,昭君化解汉匈矛盾的事例和冰心老人对成功所作的诗意的诠释,生动地阐明了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挫折是滋润成功的花儿的养分;要想让我们心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必在遭遇挫折时勇敢地去排解痛苦,缩小痛苦。文章说理精彩,语言极具磁力,用诗化的语言叙事抒怀,并刻意锻造警句格言强化美化自己的说理,表现出深厚的语文功底和高超的写作才能。
13列车 茶 春花
云南考生
引:人生之路是自己的,没有谁能帮我走下去,但,我,用不着回去战战兢兢地生怕影子的黑暗吞没了太阳明亮的光线,人生之中有那么一次面对朝阳也是荣耀。①
列车
羚羊奔跑时如闪电划过夜空,也似一张急驰的赛车;流水奔腾而下时像千军万马咆哮而过,也像一张从不停息的赛车;时间如白驹过隙,兔走鸟飞,也像一张从
③冰心的话有误,白璧微瑕。
④苏武的列子典型,得益于课外阅读。
⑤写昭君表明出塞的意义。杜甫的诗句起点化作用。
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大人生的痛苦”,进一步点题。
⑦总结。感召人们去体味生命的含义。
点评:①文题多概念并列,是内容的切合。引子为全文之魂,总摄下文。
不等人的赛车。而高考也像一张车,不同的是它是列车,载着各个奔向不同方向的人,呼啸而过。②
我便是列车上的一个乘客。我使尽了浑身的力气,紧紧抓住车的边缘,害怕被凹凸不平的路和列车忽快忽慢的速度甩出车厢。偶尔也会花点心思在路旁美好的色上,看那儿风飞缱绻,云卷缠绵,姣花弄影,碧柳摇青,暖风熏人欲醉,媚日和煦暖身……正当我沉湎于前所未有的景致时,脚下一阵猛烈的摇动,一阵临空的逍遥,背上椎心的疼痛——我掉下了列车!③
天啊!这是怎样的恐惧!路上满是突起的峭石,齐我身高的荆棘,原先蜂飞蝶舞的景致荡然无存!我胆怯了,开始了消沉,绝望:万一天下起大雨我该怎么办?万一还有不绝于耳的嘲笑声怎么办?万一我被荆棘刺得遍体鳞伤怎么办?万一我的鞋子丢了怎么办……如果那样的话我会脚底磨起血泡,用尽所有的力气,禁不住别人无情的嘲笑,然后倒下,甚至——死去!④
不!我绝不坐以待毙!
于是发足狂奔,我发现我赶上了列车!
原来把摔下列车放大为死亡(或其他)的人无异于庸人自扰,杞人忧天。⑤
茶
看那点点的茶叶在滚烫的火中舒展嫩蕊,上下浮沉,自有一种从容而不急趋,审慎而不狂躁,安静却不沉沦的积极。撮上一小口,立刻暖彻心肺,流经血脉,舌底生津,涩中带甘,余香满口。⑥
人生又何不似这茶?一次又一次地被沸水冲起来,水冻后又跌落杯底,这样浮了又沉,沉了又浮,直到最后仍散发着生命的脉脉清香。若是害怕沸水烫碎了心,烫失了生命,那么清香也会随风逝去……生命便应该像茶一样从容,不为成功沾沾自喜,更不会遭受挫折而担惊受怕,用最坦然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一切的倾轧,绝不放大痛苦,夸大挫折。⑦
春花(尾声)
也许冬天的冰雪会覆满我的心,也许我走不出痛苦的心境,于是我会放一把火,烧尽冰雪,烧出另一个春天。⑧
当花铺满大地时,我摘下了一朵,可它却枯萎了!
“春,你会枯萎吗?”我胆颤地问。
“不”,春笑着回答,“你失去的只是春天里的一朵花,但我还是属 于你!” 含英咀华:本文立意新颖,文题和与挫折,痛苦有什么关联呢?高考像呼啸而驰的列车,“我”紧紧抓住列车的边缘,车在奔驰,“我”在痛苦。“我绝不坐以待毙”,于是,我赶上了列车;人生如茶,在沸水中沉浮,但却那样“从容”,宛如生命;一朵春花虽会枯萎,但春天会永恒地留在你的心里。三个部分,三个比喻,看似松散,但却一丝串连,即“用最坦然的中的一切倾轧,绝不放大痛苦,夸大挫折”。文章具有很强的整体感。形散而神不散,微微的议论串起华美的描写,抒发坦荡之情。作者扎实的文字功底,新颖的构思,不凡的想象力,一览无遗。
②高考也象列车,比喻恰当。暗含痛苦的抉择。
③直接写自己的心理感受,绘声绘色,
④写自己的恐惧心理,以为所经历。
⑤层次小结:放大痛苦无异于庸人自扰,杞人忧天。
⑥涩中带甘,余香满口,人生就是如此。
⑦人生犹如品茶,享受过程,不甘痛苦。
⑧春是暗喻,人生的春天就在身边,情感升华!
14人生的斗士
福建考生
他不仅是现代科学界的泰山北斗,还是一位永远战斗不息的人生斗士,他是谁?他就是史蒂芬•霍金。①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繁花似锦,光艳夺人;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繁星闪烁,熠熠发光;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葱葱郁郁、油油翠绿。是的,他的成功,不仅仅是他的非凡的科学成就,其原因中更值人称道的是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人生的无比自信,这造就了一个时代的伟人,人生的斗士。②
先来想想他的成就。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艰辛,写出了著名的《时光简史》,推动了科学界的飞速发展,为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也被称为与英国牛顿和德国爱因斯坦并列的世界三大科学家之一,他的成就足以临驾当今科学金字塔的顶峰,成为一颗最耀眼的北斗星。③
我们在惊叹他在事业上的非凡成就的同时,也不免会感叹他命运的不幸和他意志的无比坚韧。在他身上,不仅闪耀着智者无比的光彩,更散发出斗士所特有的一种韧性,他是精神睿智的结晶,是人格力量的聚集,他,是人生的斗士。④
记得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个女记者提出了一个令全场鸦雀无声的无比尖锐的问题:“霍金先生,难道你不为被固定在一个轮椅上而感到悲哀吗?”众所周知,霍金是个全身瘫痪的人,只有一些手指可以活动,其命运无比悲惨。然而,霍金镇定自若地用手指在键盘上敲出了这样一些字:“我没有悲哀。我却很庆幸,因为上帝虽然把我固定在这轮椅上,却给了我足以想像世界万物,足以激发人生斗志的能力,其实,上帝对人都是很公平的。”他的回答得到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⑤是的,他战胜了命运,战胜了自己。朋友们,你们是否已为霍金这种“日破云涛万里红”的自信力和“泰山崩前而不动”的坚强所折服?是的,人生的斗志,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人生的斗志,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镶嵌。⑥
也许,在人生道路中我们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但我们要坚信,命运由自己掌握。让我们怀着刘禹锡“直手天上争春回”的豁达,拍拍我们身上的灰尘,继续我们的人生旅程,去追求我们的理想吧!霍金,他就是火,点亮了我们前进的灯;霍金,他就是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⑦
含英咀华:“霍金”,是一个时代的精英,把他比喻成斗士,立意不同响。本文文采十足,语言铿锵有力,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多变,富有自由灵动的色彩。文章以设问开头,引入评述的对象,接着排比句式的运用使文章绚丽夺目,激情四射;而对霍金科学成就和坚韧斗志的评述,紧扣题旨,语言简练,重点突出;紧接着对材料的转述更可见出作者驾御语言的能力;而恰当的引用更使中心得到突出;文末的两个比喻连在一起,使文章的收尾显得简洁有力。整篇文章语言流畅、思路清晰、观点突出、逻辑严密,是考场上不可多见的优秀的议论性散文。
点评:①开篇直接破题。斗士,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是时代的脊梁!
②“坚韧不拔的意志,人生的无比自信”是斗士生命的内涵。
③盛赞其成就和给人类的贡献。
④“精神睿智的结晶,人格力量的聚集”比上文推进一层,内旨丰富。
⑤记者的提问宕开一笔,灵动。
⑥“镶嵌”炼词,精妙,临时借用。
⑦机智,再进一步明旨,扣住中心。
15菊花飘香的时节
重庆考生
当清爽的秋风将天空吹向更高远,当陌生的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当枝
上的绿叶换上橙黄,当一点点微酸已着枝,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时节。①
菊之淡
“哐当、哐当……”听见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拂抑、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情操,稽康,这个时代的英雄,一代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的生活,和任何人一样,你也对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劝他入仕吗?是否忘了《与山涛绝交书》?那铿锵的言辞已经向所有人宣告他对仕途的不屑,就让他做他自己吧,让“竹林七贤”永远过着“邺下放歌”、“竹林饮酒”、“曲水流觞”、“南山采菊”的生活,不要让世俗的秽气覆盖了菊花淡淡的幽香。②
菊之傲
是否还能记起那个楚国相位持竿不顾、依然决定“曳尾于途中”的庄子?这个“心如澄澈秋水”,如不系之舟的清高居士,拥有举世的才华,然而却不曾向权势显贵屈服,一生过着清贫飘零的生活,你是否也想劝他入世,期望他能为祖国为社会为黎民百姓做番大事业。是的,所有人希望如此。然而,庄子他自为自己就是一棵树、一棵捍卫心灵月亮的树,如果你硬要将他拔起,种在污秽的社会泥土里,他将立刻枯萎死亡,就让他永远地做一棵树吧,他身边会有一株傲岸的菊花陪着他。③
菊之殇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面对滔滔江水,面对彼岸的乡亲父老,一代霸王也不由泪湿衣襟,江水已随他人姓,美人自刎在怀,是乘船逃走,重整旗鼓,还是投身乌江,“死亦为鬼雄”?如果你正在项王身边,是否会劝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呢?江东父老们也期望项王忍辱负重,说不定历史就会为此改写,然而项王最终选择投江而死,他认为应该死得有尊严,他认为那才是他的英雄本色,一枝菊花的生命形态枯萎了,但花香永世留香。④
或许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认为是对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英雄本色,抛开他人的期望,抛开他人的劝阻,向着自己的认识迈进。⑤
当清脆的打铁声从远方传来,当远古的大鹏展翅欲飞,当滔滔的乌江向天咆啸,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季节。
含英咀华:文章取意于菊之精神,作者的立意聚集了全部的情感与思绪,凝成了全文的核心。本文选取稽康、庄子、项羽历史人物,以高洁的菊花象征其品格,将人物自我的认讽与他人期望的关系寓于生动形象的语言中。文章一开始就展示了一幅旷远的画面,想象丰富,文情并茂,引人人胜。结尾两段升华主题,前后照应,行文自然流虹。
点评:①本文在于其抒情和哲理性,文题夺人。菊之傲骨之气可见。
②稽康,对仕途的不屑,其实就是自我认识,还是扣题。“菊之淡”暗含一种精神。
③此节暗取《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一文,庄子独立的文化品格,决不屈从权势,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我行我素,切合文意。
④项王以“死亦为鬼雄”作为人生信条,唯我论,悲剧。
⑤生命在于延续和抗挣!避开上文,回到眼前,说常理。
16水的成长
江苏考生
江水,就像孩子,他们成长着,但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永远是孩子。
高山,就像父母,虽然他们在一天天的老去,但在孩子的眼中,他们沉稳,让人能依靠,父母像大山,父母永远是父母。①
天空中的小水珠,一滴两滴……凝结成一片厚厚的云,就像母亲腹中的胎儿,一天天的长大。
雨滴坠落下来,它们汇入山脚的溪流,雀跃着。它们顺着山势顺着山的引导,奔流着。就像父母牵着跌跌撞撞的孩子教他们走路。②
溪流顺着山势的引导进入了河流,河流翻卷起小小的水花,一朵两朵……像是调皮的孩子在跟父母做着鬼脸、眨着眼睛。而山是沉稳的,山有山的威严,看着那河流上的水花,他们只是静静地微笑。他们要担负着树林、草儿和小鸟甚至人类的生命。所以他们沉重,他们不能陪着河流去玩耍。③
渐渐的河流明白了,他们不再像从前那么顽皮了,他们涌起河水,静静地舔着大山的脚底,好让大山站麻了的双脚放松放松。④
儿女也明白了,他们端着一盆温热的水,放在刚下班回家的父母脚边,为他们脱下鞋,用水温润着父母的双脚,用手感受他们趾间的粗糙。
河流越来越宽大,望着沉重的大山,它想它应该为大山分担些沉重,所以它载起了航船。山望着河流笑了,笑得很舒坦,就像父母看见孩子把家里收拾得整齐后那种微笑。
渐渐的河流来到了平原,它与大山渐行渐远,大山的影子早已模糊了,但河流的记忆里大山依旧清晰。此时的河流已经能负起很重的大轮船了。大山在眺望,蜿蜒的河流不知伸向何方,“孩子,路上小心啊!”大山在心中默念着。⑤
终于,河流来到了入海口,曾经雀跃灵动的它,汇入了深沉的大海,学着大山的沉稳,海水水色深蓝;此时百万吨级的轮船载着货物载着旅人在它广阔的洋面上行驶着。⑥
含英咀华:水,在这里是一个意象,具有深邃的意念。把孩子和父母分别比喻成水和山,予以了话题极富生活化的鲜活,而亲情、血缘关系的自然生发、联想,又使得话题思辨思想有了生命化色彩。作者构思十分精巧、生动。全文以明快、活泼的语言,既完整地记叙了在父母关爱、呵扩下儿女成长的过程,又极其形象地点出溪流渐渐汇入大海,有了“大山的沉稳,海水水色深蓝”的题意。文章清新自然,思路明晰,是一篇相当温馨、动人有着个人化感受的佳作。
点评:①以比喻描写入题。开首联系“灵动和沉稳”。
②写水具有灵性,活泼。
③水和山的不同性格,具
有人化的内涵,细腻逼真。
④是沉稳前的灵动。
⑤一份凝重和希望。
⑥山水相融,大爱若水。水
17水边的女人
江苏考生
我看见西子浣沙的涟漪,望见貂婵戏水的波澜,听到红拂袖水的誓言,闻到虞姬临江的哀叹。水边的女人,永远带着那一份无悔,保持着那永不失去真彩的灵动。“汝”,于是我想到了你——黛玉。水做成了女人,宝玉如是说。你就如那一池流过沁芳闸的活水,带着灵动,淌入了贾府。①于是,一泉清流被你演绎到了极致。水边,你写下了《葬花吟》;水边,你赋出了《唐多令》。提锄揽篮,收一方落红;扶柳洒泪,送一池飘絮。也许,你又感怀身世了,面对那池清流,你想到了“逝者如斯”;看到了随波而去的落红,你想到了“花自飘零水自流”。水成了你感情的承载,载着水做的女人的眼泪,流向远方。②但贾府并不是一个任水自流的地方,你觉得你在被束缚,被一堵堵围堤挤压着,仿佛就要成为一潭死水。你在抗争,为那一份灵动与鲜活而争取着自由。③海棠诗社或许就是一次吧。当你写下“碾冰为土玉为盆,半卷湘帘半掩门”时,你的灵动已无法更变地展现在那一尺白宣之上。然而,李纨却依旧把胜者的皇冠戴在了那个只会写“珍重芳姿昼掩门”的宝钗头上。不置可否,宝钗用她特有的淑女风范展现了大家闺秀自重与懂事,而黛玉,你又输在何处?一句“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句“月窟仙人缝袂,秋闺怨女拭啼痕”。试问你输了吗?没有,恰恰相反,你争得了那一池的灵动。④为什么碧蓝的清池不会改变它的颜色?智者乐水,欣赏的就是它的灵性与矢志不渝的心志。黛玉,你总是在这么抗争着,为着你的初衷,也为着你不变的灵气。也许,你已经头破血流,也许,你带着那一丝不可遗忘的悔憾辞世,然而,如水,如你带来的是不可磨灭的灵性与不可变更的志气。面对封建的枷锁,你选择了水,洗一身清洁,染一池灵动,追一方梦想。汝——水边的女人…… ⑤
含英咀华:本文取意于水的“灵动”,偏重写水。写黛玉“带着灵动,淌入了贾府”,自卑而寄人篱下但这是“一泉清流”,但在贾府这“一潭死水”不能“任水自流的地方”,黛玉“被束缚”,被“挤压”,面对封建的枷锁,世俗的偏见,她不服输,她“为那一份灵动与鲜活而争取着自由”。在灵动的水边,她写下了《葬花吟》,赋出了《唐多令》,“提锄揽篮,收一方落红,扶柳洒泪,送一池飘絮”。“智者乐水”,黛玉这位“智者”,这位“水边的女人”,为着“不可磨灭的灵性与不可变更的志气”,“争得了那一也的灵动”,将“一泉清流”,将“水的灵动”演绎到了极致。文中所引的诗句,信手拈来,活泼灵动。构思新颖,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实属难能可贵。
①“带着灵动,淌入了贾府”在描写中轻入话题。仿佛烘云托月一般,“淌入”富有诗意。
②顾影自怜,以泪洗面,还是个“水”字。
③灵动其表,刚强其里,写女性为自由的斗争!
④“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名句熟烂于心,信手拈来。
⑤“洗一身清洁,染一池灵动”,与水为伴,就是永存美好。
18山明水秀
江苏考生
山是高大的,看着高大的山、高大的树,你会知道天空有多高;听着树叶宏亮的声音、鸟儿清脆的声音,你会知道云朵有多高;感受着树缝中的阳光,你会知道太阳有多高——全都在山顶,在树梢。因为高大,所以山明。①
水是柔美的。那小镇中几曲几折的溪流,缓缓地欣赏着同样柔美的地方;那春雨一丝丝,柔柔地染湿脸庞;露珠一颗颗,依偎在草尖,久久不愿落下——是水的柔,水的美。因为柔美,所以水秀。②
水是活泼的。那小河中的激流,那大江中的旋涡,是多么性急的孩子呀;显微镜下的分子们,又是多么淘气的 互相追逐打闹的小宝贝。那哗哗的声音,是乐队的演奏还是嬉笑的响动?可是精灵藏在其中?水秀,因为精灵,因为活泼。③山是稳重的。那长满了青苔的石头,那挺拔高大的树木,甚至就是这山,多少年来也没走过半步;显微镜前也不能见到你的身影。稳重的你可是在思考该怎么做才好?山明,因为思考,因为稳重。④
山是孤寂的。所以他时不时更换眩目的服装;那朝夕变化、季节更替,也只是为了吸引爱美的你去与他做伴。有孤寂,所以山明。⑤
水是悲伤的,因为想家而悲伤。这远游的旅人,一刻儿也不停下匆匆的脚步,不换去风尘仆仆的蓝衣。因为这一停下,可就想要飞奔回故乡。有悲伤,所以水秀。⑥
当孤寂的山融入活泼的水,就创造出了河底那些圆圆的小精灵。他们为了留住活泼的水,将所有艳丽的服装都展示了出来,反倒成了小丑一般,什么颜色都有了,却一件也没穿全。他们被叫做“雨花石”。有水(雨)有山(花),所以水秀山明。⑺
当悲伤的水流入稳重的山,水这可怜儿的悲伤也勾起了山的悲伤,于是他们的心一齐碎了;水把头埋入地下,山却把心的碎片一块块收好。于是就有了迷乱复杂的溶洞,就有了千姿百态的石笋,就有了洞口突突的泉水。有山有水,所以山明水秀。⑧
当高大的山与柔美的水交织在一起,高大的山庇护起柔美的水,所以有了清潭,有了池塘;柔美的水滋润着高大的山,所以有了花草,有了绿树;所以山水之间有了伊甸,有了桃缘。有伊甸,有桃缘,所以山明水秀。
有山,山明;有水,水秀;有山有水,所以山明水秀,所以水秀山明。⑨
含英咀华:文章是我们案头的山水,山水是我们生命之源,我们没有理由不爱山水。本文作者思路之敏捷和畅达,模山状水,赋予山水之灵性,充分利用人们头脑中山水之表象,写出和其他考生不一样的山水内涵,显然是考试临场的发挥。作者慧眼独具,巧取山水之特点,写沉稳和灵动写水秀山明,在物与物之间架起某种联姻,写山水之不可分离,从而揭示出人间的普遍真理。物有关联,人有依存。
点评:
①“山明水秀”应该分成上下来写,先写“山明”再写“水秀”
②两节以描写入题。
③“活泼”为本节文眼,连缀动词极写其灵动。
④紧承上文写山的沉稳。
⑤ “有孤寂,所以山明”也找出一条理由来。
⑥悲伤,而有泪,所以水秀,可以曲解。
⑦山有水则灵,写意逼真。
⑧拟人描写,翻出新意。
⑨点题。不厌其烦,渲染一番。
19人生的内涵
甘肃考生
只有众多音符,才能奏出美妙、雄壮的交响乐,一个音符,即便有独到的艺术,奏出的音乐总是乏味单调的。———题记①
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有千万种步伐,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事,有不同的物。一个人做的事好与坏,需要别人评价;一个人生活的快乐与平淡,需要别人点缀;一个人想得到别人的信赖,需要自己先付出努力。 ②
富人并不是很快乐的,因为他得不到别人的关心与信赖,他不能融入大众的爱。
穷人并不是很悲伤的,因为他得到了别人的同情与关怀,他融入了大众的爱。 ③
要想得到别人的一点爱,就必须先去爱别人一点;要想得到别人的一丝情,就必须先给别人一丝情。
我们平等地来到这个世上,没有富人与穷人之分,没有纯洁与狡诈之分。是因为人的心灵的改变,有了善良与邪恶,有了富人与穷人。 人生就是这样,不然怎么有坎坷与曲折的道路,有拼搏与奋斗的意志;有悲伤与激情的感触。 想得到别人的喜欢,何不把自己的身份降低一些;想得到别人的笑语,何不把属于自己的和别人分享一些;想得到别人的信赖,何不把自己的真心坦露出来。④
只要你不拒绝小草的卑微,希望的田野不会拒绝你放飞的梦想。
只要你不拒绝雪山的巍峨,圣洁的雪莲就不会拒绝你内心的纯洁。
只要你不拒绝一步一个脚印的平凡,诱人的光辉就不会拒绝你对他们的拥有。
只要你不拒绝帮助别人的诚心,善良的人们就不会拒绝他们对你的喜欢。 ⑤
不是幸福之神不肯光顾于你,而是幸福在你身边徘徊时,你没有很好呵护他们。
不是别人对你不理睬不喜欢,而是你用金钱的面具将自己罩住,使别人感觉不到你的善良之心。 当你改变了生活状况时,不要试着改变别人的心态,要试着把自己改变,要使自己和别人心心相印。⑥
人生的内涵,与时俱进,试着改变自己的缺点去善待别人,别人就不再会觉得有什么隔膜,你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喜欢。
含英咀华:本篇演绎的一个人要关心他人,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道理。作者用抒情的手法,诗歌的语言,排比的段落,形象地诠释了这个话题。与其说是一篇散文,毋宁说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读一读这样的句子:“只要不拒绝小草的卑微,希望的田野就不会拒绝你放飞的梦想。”“只要你不拒绝
点评:①本文写“看到自己和看到别人”的话题。题记现旨意,为全文意脉。
②点出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暗指人与人不可分离割裂。
③富人和穷人是个体形象,扣住原材料申述。
④大谈人生道理,是平常之理。切中。
⑤横向铺叙,其实是说人生应取的积极态度。
⑥反面再添一笔。告戒世人。
雪山的巍峨,圣洁的雪莲就不会拒绝你内心的纯洁。”“只要你不拒绝一步一个脚印的平凡,诱人的光辉就不会拒绝你对他们的拥有。 ”“只要你不拒绝帮助别人的诚心,善良的人们就不会拒绝他们对你的喜欢”……这些句子想象奇特,用词优美,充满哲思,充满才情,表现出作者对自然、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的独特感悟、理解和较深的文学素养。
20致和绅的一封信
甘肃考生
和先生:近来无恙乎?近几年来你的身影频频闪现在银屏之上,一部部清朝历史剧将你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致使你的大名妇孺皆知。想先生一生,居庙堂之高,不忧其君,不虑其名,专事搜刮贪污受贿,弄得个脑满肠肥,却不料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先生性命。不但身死人手,家财散尽,白白浪费了先生许多精神,而且落得个千载骂名,先生若泉下有知,可曾有愧?有悔乎?①
先生当是明理之人,如何却因为那一点银子,便只看到了自己而看不到别人呢?②你的眼中为什么只有金子那绚丽耀眼的光芒,为什么却没有忧虑民生疾苦的焦灼?你的眼中为什么只有权杖杖头上那颗瑰丽的红宝石,为什么却没有为国操劳的疲倦不堪?你想知道你为什么会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的原因吗?小生不揣冒昧,愿为先生粗做指点,一原旁观者之言,能使先生悔悟,而当戒先生之后来者。③
希腊智慧神庙庙门有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先生之错,便在于此。认识自己不易,既要在别人的眼睛中看自己,也要用自己的良心去审阅自己,这个过程应当伴随你一生,一时一刻也不能废止。只有如此,才会心清神明,才会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才会明白自己生存的意义。④
其次,人应当在看自己的时候看到别人。先生之错,在于只看到银子和权力,既不审视自己,亦不管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致使误入迷途,殊为可憾、可叹。⑤人之处世,得为立身之根,变为处世之本。有德者,如孔孟之圣贤,皆勤勉自修,此为看自己;一生致力于游说君主罢战休兵,仁政爱民,其根本还是在于看到别人疾苦而痛之于己心。有才者,如唐太宗等,亦深谙看自己与别人的道理,一方面严于律己,洁身自好,另一方面任贤用能,励精图治,使得国泰民安,物阜民康。他们没有被名利和美色所遮住双眼,所以赢得了历史的赞许,人民的崇仰,千世万世为人们所称誉。 ⑥
能看到自己的人,和只能看到别人的人,都是凡人,既能看到自己又能看到别人的人,方是圣贤。奈何先生只看到自己,却熟视无睹别人,是以身死名裂,当不宜怨天尤人。 ⑦
愿先生早日转生,重新做一个对人民对国家有用之人,以洗先生之污浊,得后世之赞誉。
含英咀华:选择了自由度较高的书信体,直接和人“对话”,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应该说,颇有几分胆识。和伸是清代臭名昭著的大贪官,近几年在电视荧屏上频频“亮相”,给他写信,看似荒诞,却又有几分“真实”。作者指出,和伸之所以“身死人手,家财散尽,落得千载骂名”,其主要原因是:一、眼中“只有金子那绚丽耀眼的光芒”,只有“权杖杖头上那颗瑰丽的红宝石”,而无其他;二、“既不审视自
点评:①本文话题:“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文头直点和伸的骂名的缘由,毫不避讳。爽快!
②此句为文眼。干净利落。统摄下文。
③自己和别人对举,孰轻孰重,不言自明。
④和伸是看到自己,而没有“认识自己”
⑤金子是亮的,让人想起了老葛朗台的嘴脸。
⑥立身之本在于德,在于才,而和伸却缺乏了这一点。深刻。
⑦立出范本。贤人圣人,作为效仿。
己,也不管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致使误入迷途。显然,这些都符合话题的内容,可谓中规中矩。作者利用时空错位,亦幻亦真,亦庄亦谐,亦正亦反,以生动幽默的笔触,剖析了和伸肮脏的灵魂,使历史和现实巧妙地叠印在一起,给人以有益的启示。21化苦药为甘霖
黑龙江考生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市,而我嗷嗷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面对人生变故,丧妻之痛,庄子何其解脱。①
伟大的骚客屈平,怀着对楚国无限的哀痛和热爱,自沉于汨罗江水.后人哀之敬之,推崇备至.我却不以为然,我热爱《楚辞》,每读到《涉江》《离骚》《九章》常感激涕零,感谢屈原将自己的苦痛花作艺术的瑰宝光耀千古。然而我常想,如果屈大夫不投身汨罗江,还会有怎样的华采篇章呢?我又设想当秦兵压境,楚国危难之际,屈大夫如果健在会否如田单般振臂一呼,击退强敌,保住云梦之地?然而这毕竟是我的空想,屈大夫在楚王昏庸,奸佞陷害下,不胜悲痛化为汨罗英魂,令我辈嗟叹!②
同为伟大先贤,面对人生挫折,生命变故,庄子和屈原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人生就是在与不断的挫折遭遇为伴,爱情失意,爱侣早逝是挫折;亲人遭难是挫折;事业失败,商场亏空是挫折,考试名落孙山是挫折……遇到挫折,难受,痛苦是必然的.然而如何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往往决定你的人生走向。有的人会将挫折无限放大,如果挫折是一个小球,在他眼里会是整个地球,如果是一滴水,在他心里会化作大海.除了痛苦还是痛苦,于是沮丧,懊悔甚至绝望。③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垓下一役,几乎全军覆没,他只身逃到乌江,后面汉军穷追不舍,此时唯一小舟,一个仰慕项羽的艄公就是他摆脱敌军的千载难逢之机遇,可是霸王已经被懊悔痛苦压垮了,他眼里不是逃生的机遇,东山再起的契机,只有江东父老的白眼嘲讽,眼里只有黑色的宇宙,没有一点光亮,他用宝剑划破了吼管,只见那一刹那宝剑的闪光。同样面对失败,勾践则是不同的选择,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终于一雪前耻,光复故国。④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面对挫折,失败甚至是常人无法忍受的侮辱,我们许多先人早就作出了明智的抉择。司马迁这样记载: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而太史公遭遇男儿大丈夫的奇耻大辱,化痛苦为动力,留下光照后世的《史记》,这部无韵离骚,为后人对屈子的离去以莫大的安慰,太史公无愧于后人,他是真正的男儿大丈夫。⑤
我们回忆古人,就像照镜。⑥当你遭遇挫折,不幸的时候,请去古人哪里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是哪样的形容。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见到了太多太多承受不住挫折打击的悲剧人物。然而见到更多的是,头顶着乌云但坚信阳光就在乌云的背后的坚强不屈的人。当我们面对挫折时,此时我们的心灵的承受力是决定性的,没有承受力的人,如果说挫折痛苦是一粒苦药,他的心就像一小杯水,药化为水,处处是苦水,对于心灵坚强的人,如果挫折苦难是一粒苦药,那他的心会是好大一壶水,药化为水,苦味没了,
点评:①开头只说庄子,似乎在复述历史故事,看下文方知道为本文说理铺垫。材料熟谙,信手拈来。
②遭遇痛苦却将自己的苦痛花作艺术的瑰宝,既是堆砌事实又是论理。
③论及人生,由远及近。合理推之。
④面对痛苦不同的选择,确是同样的英雄。
⑤此段用活了高中课本材料,又论理有力。
⑥以古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如果是一大把苦药,那他的心就是一片大海。对于智者来说,挫折痛苦的苦药在他那里会化作甘霖,浇灌他心灵的土壤,长出伟岸的灵魂之树,结出智慧成功之果。⑦
含英咀华:站在历史的高度,分析说理,是一种智慧。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用例极有特色。一是用例概括。议论文一般最忌用例冗长。该文的用例概括准确到位,要言不繁,重点突出。二是选用的材料主要是中国历史事件、文学作品,用自己的眼光去解读破译,体现了作者广的知识和深刻的见解。读后确有“独自躺在那一方雪苇地里倾听教诲”之感。
22握住别人垂下的藤条
河南考生
一缕阳光刺破了黑暗的缝隙,于是缝隙里便有了新鲜与活力。同样,一席倾听让心灵插上翅膀飞越了茫然,于是心灵便有了空灵与清爽。 ①
曾经流浪在一个听不见风声,沐不着云雨的角落,以为在天与地之间,日与夜之间,只听得见自己的呼吸就够了,于是拒绝了阳光。湿润的空气竟在一夜之间将我流浪的绳子斑驳上悠悠绿意,像是走进氤氲的梦境,无奈最终棉絮收容了温存的泪水。②我记得很早很早的我像狮子般张开双臂在细腻的煤渣跑道上狂奔,跑道像一条宽长的海藻发出古朴深邃的幽香。或许是自己的疏忽,一时间成绩竟成了我唯一的救命稻草,被风雨肆虐了一季的操场如玻璃纸般迷眼,可我觉得它仿佛是一座孤岛,而我也正在自己的路上顶着风,冒着雨,苦苦地走,所有的颠簸都在脚底打茧,所有的风云都在胸中郁积,所有的汗水都在肤上打皱。可结果呢?步步引出迷茫,似乎一路风尘仆仆而来,扬起的风沙掩埋了身后孤寂的脚印,而前方亦困惑,亦恐惧。③
像一片飘零的树叶在风中跳着别人自以为美丽的舞蹈,一向高傲的我第一次低下了头。来到河边静听流水诉说逝去的流光,可那水底潜走的鱼儿再也无力捞起那些纷繁的记忆,于是萧索的芦苇在水中点出圈圈涟漪,水的流光已非昨日那般溢彩。
回到教室,夜的翅膀已经覆盖了大地,老师拿着一支蜡烛走过来,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她的笑容是那样的甜蜜,就像咖啡一样。刹那,我的空间像是被击碎了些什么。她坐下来给我讲了许多。她告诉我扔掉那个所谓的光环才能融入集体,感受大家对你的爱,何必非要强装起一副自强自立的神态而拒人于千里之外,有时候相信自己或许是自负的错觉。④
那夜无眠,我懂得了自己的疲惫忧伤,不得不承认是自己陷自己于暗无天日的洞穴之中,恰恰是老师垂下的一根藤索解救了自己。 ⑤
我的心路历程告诉我:有时在自己挖破手指也攀援不出的洞穴中,别人垂下的枯藤或许就是你的救命稻草。握住它吧!
含英咀华:文章最吸引人的是作者高超的驾驭语言的功夫:“一席倾听让心灵插上翅膀飞越了茫然,于是心灵便有了空灵与清爽”,“湿润的空气竟在一夜之间将我流浪的绳子斑驳上悠悠绿意,像是走进氤氲的梦境,无奈最终棉絮收容了温存的泪
⑦点题。化苦药为甘霖,人生面对挫折痛苦应取的积极态度。
①本文话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描写开头,文采凸现。
②曾经流浪,暗示现在回归了。
③苦涩人生因为考试失败,其实不足挂齿。
④“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她的笑容是那样的甜蜜”,人间还有真情在呀。
⑤破题。老师垂下的一根藤索解救了自己,深刻源于本质追寻!
水”,“被风雨肆虐了一季的操场如玻璃纸般迷眼”“所有的颠簸都在脚底打茧,所有的风云都在胸中郁积,所有的汗水都在肤上打皱”,“可那水底潜走的鱼儿再也无力捞起那些纷繁的记忆,于是萧索的芦苇在水中点出圈圈涟漪,水的流光已非昨日
那般溢彩”,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不禁为其内在的张力、酣畅的文气和精譬的比喻所吸引。
如诗如歌的标题,如诗如歌的文字,如诗如歌的画面,如诗如歌的感情,如诗如歌的哲理,首尾圆合的结构,行云流水般的行文,这样的文章,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为之击节赞赏?
23为谁辛苦为谁忙
上海考生
一
说到“忙”,《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够忙的。①那么一大户人家,绝大多数是只管吃喝玩乐不管事儿的主。家里家外的一应事务,大到生老病死,小到针头线脑,一家人的吃穿用度,与外界的迎来送往,都得她亲自过问。有几个吃饱了撑的,还时不时地给她惹出一些麻烦。那个与她同床共枕的浪荡公子贾琏,吃着碗里的还要看着锅里的,买小养妾,金屋藏娇,全然不把“凤辣子”放在眼里。更有那不成器的憨公子贾瑞,竟对她存非分之想,进行性的骚扰。还有……她楞是把他们一一摆平了。其间她用了多少心计,死了多少脑细胞,谁也说不出个数来。她的死,可以说是忙死的,累死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曹雪芹的断语,可谓一语中得。
王熙凤为谁而忙?她为的是这个家——一个处于破败没落的贵族之家。她纵有回天之术,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家一天天地走下坡路。她的死,与其说是一种无奈,毋宁说是一种解脱。②
&nb
标签:
高考范文
2002-200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说课,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也谈中小学教师读书少(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