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77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学外语(教师中心稿)
 

http://www.sina.com.cn 2005/02/28 15:38  南方都市报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人谈论自己的文化与传统时脸上渐渐有了血色,不再视中华文明为无物,这是好事。然而,我们同时看到,膨胀的自信心使一部分人开始丧失理智,他们以正义者的姿态纷纷扛出民族自尊或保护本国文化大旗,为自己的不思进取与闭目塞听找借口。这种危险的倾向足以令人担忧,极而言之,它有可能会中断中国走向更加开放社会的步伐。

  举例说近两年来抵制英语学习的争鸣,一个较为突出的观点是“中文都学不好,何苦要学外语?”、“难道要让中文去死?”,字里行间仿佛透散着爱国爱传统的热泪与热血。然而,它经不起推敲。

  首先,教育部要求学生学英语,并没有因此取消中文课或禁止说中文。至于许多人中文没学好,是因为中文读得太少,而不是因为英语学得太多。韩复榘当年作演讲多有名言,其中一句大意是,在座的高材生都会七八国英文,而我这个大老粗连中国的英文都不懂。大家之所以觉得他可笑,是因为中国并没有自己的英文。同样,今天也不存在要保护中国英文这个逻辑。事实上,将中文与英文都重视起来不但不矛盾,相反因为语言是相通的,可以互相提升。由于汉语多诗意,少逻辑,学外语对中国人的思维训练也不无好处。

  我们使用语言,最重要的是用它来表达思想、传播知识。语言之精华在于文字内涵,而不是形式。真正“中文好”,并不在于文章通顺华美。否则,所谓的“好中文”,就会沦落为遣词造句的文字游戏,短暂时尚的庸俗载体。为了提升汉语文化承载的文化与思想,一方面,国家有义务保障民众尽可能多的自由思想;另一方面,民众要重视培养自己获得知识的途径。一个人多掌握一门外语,无异于给自己增加一双眼睛,增加与外界交流的机会。你多一份感悟与体会,就会多增进一份言说的内涵。因为有思想的语言都是可译的。

  还需要指出的是,全球化发展到今天,英语已不属于英美国家,并非“英语殖民”可以简单概括。当全球四分之三的邮件用英语书写,三分之二的科学家能读懂英文资料的时候,英语更像是一个数据库或图书馆,其价值将渐趋中立。有人就英语教学工业每年给英国带去70多亿英镑的有形和无形收入而大谈文化或经济殖民,以此否定英语教育,显然也是逻辑混乱——你不能因为大学收取学费就否定大学教育。

  最后我们再分析一下爱国青年们(当然其中不乏想在大学混文凭的“三流学生”,他们虚张了网上所谓的民意)的追问,“为什么西方人不学习汉语却要我们学习外语?”首先要回答的是,在西方学汉语的人已经越来越多,当然远不如中国人对西文这般重视;其次,我以为,这种外语学习上的反差正是中国未来可期强大的理由。我们不妨做一些推理:

  假如有两个房间,房与房之间没有可以来往的门,在隔离墙的正中间有一块玻璃。记住,这是一块落地的单向透明的玻璃。也就是说,从一个房间能看到另一个房间里发生的一切。我们不妨将可以看见对方的房子设为A房,只能被看见的称为B房。当然,为了更好地进行我们的推理,我们还可以将听筒加进来。A房可以听到B房里的声音,而B房住户对两个房间之间的这种微妙关系一无所知。他只能看到自家墙上有面镜子,他可以在镜子面前完成一种类似自我陶醉的审美,比如用它来化妆,或者穿上风衣后在镜子前优雅地打一个转,说一些“嗯,挺精神”之类的话,等等。

  接下来我们还得预设三个条件,与你一起挑选房间的人可能是一位智者、你生意场上的敌人或者一个恶棍。如果你必须挑其中的一个房间居住,你会选择哪一间?

  如果你有着和我一样平常的智力,我相信你会选择住在A房而不是B房。具体理由如下:

  如果B房住着智者,你可以通过观察与倾听,从他身上学到你需要的东西。比如他的举止,他阅读了哪些书,接待了哪些客人,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

  如果B房住着你生意场上的敌人,你同样可以通过观察与倾听(我们可以换上另一组词:监视与窃听)获得对你极其有用的情报。比如他进行了哪些秘密交易,你值得信赖的朋友是不是经常和他一起开香槟庆贺你新赔了一笔买卖……

  如果B房住着恶棍,你可以知道什么是丑陋与下流,并引以为戒。当他杀人或有其他危及整个社区安全的行为时,你可以介入或报警。

  在我看来,中国社会沦落为近代之积贫积弱,就是因为此前若干皇帝老儿带着山呼万岁的臣民躲在上述B房里照镜子的功劳,终于照得一代不如一代。而今日中国希望之所在,得赐于对开放社会的认同。学习外语可以使中国人面对世界时耳清目明,知道孰是孰非,择善而从之,知不善而改之,从此可以逃脱被观赏与因自欺而被欺的命运。未来开放的世界,将是每个国家都可以被观察、被学习与被介入的。(文/熊培云)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我们为什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雨巷》阅读欣赏(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望子成龙家长坐镇艺考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