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3337  
标签:教学论文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分析(教师中心稿)


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 

2004年高考语文试卷的种类可谓丰富多彩,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了四套试卷,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等11个省市还单独命制了11套试卷,一共是15套语文试卷。除北京和上海以外,其他13套试卷是在教育部颁布的《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指导下命题。所以,从整体上看,这13套语文试卷在命题的总体框架是一致的,只是在题目的选材和个别题目的形式上有所区别。

2004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了四套试卷,这是考试中心首次在一次高考中出了四张试卷。与2003年相比,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根据《大纲》的要求增加了对标点符号使用和俗语内容的考查,加大了文言文翻译的分值。应该说,2004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是相对稳定的,这四套试卷在体例上是完全一致的,难易程度大体相当。除了《大纲》规定的内容,试卷的变化还体现在第六大题的考查内容上,例如广告词、对联和语句中的衔接语等题都体现了稳中求变的命题思想。

除了《大纲》中提到的几处变化以外,这四套试卷在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等内容在选取材料的方式和命题形式上都与2003年相同,考生看起来既熟悉又陌生,题目的形式非常熟悉,但材料是新鲜的以前未见过的。因此,只要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就能取得好的成绩。

作文题和前几年一样,仍然是话题作文。四道作文题的话题分别是“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从这四个作文题目可以看到,2004年高考作文题的命制非常自然,话题既富有哲理性又贴近现实生活,有利于考生表达思想、抒发情感。这一切表明,话题作文的命题思路已经趋于成熟。它对我们作文教学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值得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同行们去细细地品味。

下面就对2004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四套试卷作一简要分析。

 

第  一  大  题

 

2004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共四种)的第一大题均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2004年试卷中这部分试题的题型和数量与2003年基本相同,只在一道题目的类型上略有调整,即减少了一道“判断结构性病句”或“判断语义性病句”的题目(各卷分别保留其中一题),同时增加了一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题目。因此该部分试题总的数量还是6道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这部分题目重点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辨识错误读音),识记现代汉语的字形(辨识错别字),正确理解词语意思和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以及辨析病句(包括结构性病句和语义性病句)的能力。下面对全国卷(以下分为甲卷、乙卷、丙卷、丁卷)中这一部分各个小题的命题意图和试题答案作一个简要的汇总分析。

 

第1题:语音

该题重点是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加点汉字的字音。本题的能力层级为A级。

2004年全国卷中考查普通话语音的题目一共有三种形式。其中一种形式(甲卷)是要求找出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这是考查异形同音字的读音;另一种形式(乙卷)是要求找出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这是考查形近异读字的读音;还有一种形式(丙卷和丁卷)是要求找出所给汉字的汉语拼音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这是考查容易读错字的读音。这三种考查方式都是往年考试中曾经采用过的,考生不会不适应。只不过根据以往考试的情况,由于前两种方式并不给出汉语拼音注音,而且每组中都包括了四个不同的汉字,要求考生根据所掌握的词语中汉字的读音来辨识其异同,估计难度可能略高些;而后一种方式给出了词语中汉字的汉语拼音注音,而且四组一共只有四个汉字,要求考生根据所掌握的词语中汉字的读音来辨识其正误,因此估计难度会稍低些。但无论是哪种考查方式,考查的目的都是一致的,也都符合《考试大纲》关于“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的要求。而且从整体上看2004年语音题的难度也并不算高:一方面试题选择的需要辨识读音的汉字以及包含这个汉字的词语都是比较常用的,没有过于冷僻的词语和汉字;另一方面这些不同或相同的汉字读音都是在声母或韵母上有所不同,尽量避免了声调的干扰。

以下是甲卷第1题的参考答案和试题分析: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炽热    整饬    叱咤风云    插翅难飞

B. 唆使    夙愿    肃然起敬    追根溯源

C. 小憩    迄今    同仇敌忾    休戚相关

D. 显赫    唱和    溘然长逝    欲壑难填

甲卷是考查对异形同音字的读音的识记。试题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项。

第2题:文字

该题重点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即辨认词语中出现的错别字。本题的能力层级为A级。

2004年对汉字字形的考查形式基本上跟2003年试卷相同,即要求考生在每组给出的四个词语(包括成语等熟语)中找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而且有错别字的各组中也只有一个错别字;再加上今年有的试卷中出现的词语的个数和总字数都有所减少,因此该题整体上的难度应有所下降。不过考试后部分试卷的该题中有三个词语在社会上引起了一些争议:如试卷认定包含有错别字的词语“毛骨耸然”“天随人愿”,有人发现在市面上某些成语类的词典中曾被收录;而试卷认定包含有错别字的词语“班配”,在一些版次的《现代汉语词典》中也作为“般配”的异形词予以收录。考虑到这种情况,后来实际阅卷中相关省区对选择这些选项(即认为该项没有错别字)的考生也是给分的。虽然从严格的词语规范和词义解释看,试题认定这些词语包含错别字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只是既然有的词典收录了这些写法,命题者以后似乎还是应尽量避免选用这样的词语,毕竟高考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并不承担语言文字规范的任务。


展开全文阅读
以下是甲卷第2题的参考答案和试题分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梦魇    春风和煦    不可或缺    有志者事竞成

B. 置喙    如日中天    轻歌曼舞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C. 忤逆    毛骨耸然    拭目以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 什物    荆棘丛生    天随人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B项。“置喙”“如日中天”“轻歌曼舞”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几个词语都没有错别字。

 

第3题:词语

该题重点考查考生结合语境(上下文)准确理解和使用词语(包括虚词)的能力。本题的能力层级为D级。

本题是每年考试都要采用的一种考查形式。不过2004年的试题从整体上看也有一些小的变化:一方面跟2003年试题一样,2004年试题要求考生理解和选用的词语虽然仍主要是动词、形容词等实词,但也包括了一部分虚词,如2004年试题中就出现了“不免/难免”“究竟/毕竟”等副词,也就是说实词和虚词是放在一起考查的。另一方面还需要注意的是,2004年试题中要求考生理解和选用的词语,既包括意义非常相近的同义或近义词,如“采用/沿用”“终止/中止”“体验/体味”“盈利/营利”等,但也包括一些意义虽并不那么相近但比较容易混淆的词语,如“毕竟/究竟”“侧目/刮目”“抚养/赡养”等。不管是哪种情况,本题的基本目的都还是要考查考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另外今年本题需要辨析的词语大多都是比较常用的,一般凭词语搭配的语感就可以确认,再加上由于每道题目给出的三组词语中,总有1~2组词语是相对容易区别的,考生如果能确定其中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那么剩下的那个词语也就不难推知了,所以本题的整体难度应该说也是有所下降的。

以下是甲卷第3题的参考答案和试题分析: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这______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每个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

② 世界上生产维生素C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______这一技术。

③ 如果看了时下一些渲染情爱或暴力的小说、电影以后,就盲目地去摹仿文学作品中某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______能力。

A. 毕竟  沿用  鉴赏 B. 毕竟  采用  鉴别

C. 究竟  沿用  鉴别 D. 究竟  采用  鉴赏

正确选项是B项,即应选用“毕竟”“采用”和“鉴别”。

 

第4题:成语

该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本题的能力层级为D级。

本题也是每年考试都要采用的一种考查形式。不过2004年试题没有采用判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而全部采用判断“不恰当的一句”的题型。《2004年语文考试大纲》中把“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改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熟语”的范围显然要比成语大,至少还要包括歇后语、惯用语、俗语和谚语等。2004年客观题部分仍是考查成语,而把考查其他熟语(如歇后语)放在了后面第II卷中,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后在第I卷的第一大题中仍然只考成语,今后极有可能在这一部分也考查除成语以外的其他熟语类型。

以下是甲卷第4题的参考答案和试题分析: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

B. 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像巴黎这样的城市: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充满反差,又相得益彰。

C. 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警方决定顺藤摸瓜寻找在幕后操纵的黑手,最终全面破获了这起产供销一条龙的制贩毒大案。

D. 虽然中国队小组赛初战告捷,但从比赛中整个球队在战术意识、进攻手段和体能上的表现来看,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正确选项是A项,即这一句中的成语“忍无可忍”使用不恰当。

 

第5题:标点符号

该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本题的能力层级为D级。

标点符号的题目在多年停考之后,2004年恢复出题。不过跟往年较多采用的只给一个句子,而把使用不同标点符号的情况列为选项的命题形式不同,2004年的标点符号题是分别把4个不同的句子作为选项,要求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由于标点符号在实际使用中问题比较多,甚至包括新闻报道、学校教材等正式的书面资料中,标点符号的使用都比较混乱,因此在高考中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确有一定的困难。不过由于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先后多次正式颁布了作为国家标准的《标点符号用法》(国家出版总署1951年9月,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1990年3月,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12月),因此标点符号也是有“法”可依的,至少有些最基本的规定还是需要严格遵守的,这也正是出这类题目的依据。换句话说,试题中出现的正确和不正确的标点符号用法都是比较明显的和没有什么争议的。而目前尚未规范或者有争议的某些标点符号的用法,当然不会也不应出现在考试题目之中,即使句子中涉及这类问题,也不会影响到考生答题。

以下是甲卷第5题的参考答案和试题分析: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B. 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完成。

C. 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D. 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正确选项是C项。其中的顿号(并列性的词组之间)和逗号(句中的小停顿处)使用都没有问题。当然现在用逗号的地方也可以用分号(一般这里用逗号还是分号并不那么严格,可以视分句的长短而定)。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总括性语句前面的冒号的用法在这句中也是正确的。因为冒号既有提示性的用法,即用在概述性的语句之后,提示解释性或分述性的下文;也有总括性的用法,即用在总结性的语句之前,总括分述性的上文。

第6题:病句

该题重点考查考生判断病句(包括结构性病句和语义性病句)的能力。本题的能力层级为D级。

2004年的这一类试题继续沿用2003年的做法,即把以前判断病句类型中属于“结构性错误”的病句和属于“语义性错误”的病句分开。前者即《考试大纲》所列“病句类型”中分号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这一大类;后者即《考试大纲》所列“病句类型”中分号后“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一大类。相应地前一种试题的题面是要求判断“有/没有语病的一句”,后一种试题的题面是要求判断“语意明确/不明确的一句”。实践证明,把病句分成两大类后,由于考生不需要在辨析病句时区别两种类型的病句,而且试题给出的病句又都是比较明显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类题目的难度。需要说明的是,由于2004年语言文字知识部分增加了一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题目,因此虽然每套试卷都仍有判断病句的试题,但却并非两种类型的题目都考,也就是每套试卷只保留一道题目,分别考查其中一种情况的病句。


展开余文
以下是甲卷第6题的参考答案和试题分析:

6. 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 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B. 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C. 世界抗击艾滋病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和东方电视台台长,香港凤凰卫视总裁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D. 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正确选项是C项。因为这一句是说“参加会议的代表有X和Y,Z也列席了会议”,当然句子的语意是比较明确的。而其他几句就都有语意不明确的问题。

 

第  二  大  题

 

第二大题为现代文阅读。这一段现代文,《考试大纲》规定为“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所选用的材料,甲卷的《人体干细胞》属于生命科学,内容涉及人类胚胎干细胞,成人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的研究重点及其应用领域等等。乙卷的《白鹤梁》属于考古学,内容涉及重庆三峡的白鹤梁作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文物价值,以及如何保护白鹤梁等问题。丙卷的《茶马古道》属于历史地理学,内容涉及茶马古道的成因、作用以及发展历史等。丁卷的《化学制剂》属于环境科学,内容涉及化学制剂对自然环境的危害。本题的赋分、分值及考查形式仍与往年一样,共4个题目,12分,采用客观选择题型。 

甲卷所用的《人体干细胞》选自《科学画报》2001年第12期,乙卷所用的阅读材料《白鹤梁》选自《科学画报》2003年第8期。丙卷所用的阅读材料《茶马古道》选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3年第8期。丁卷所用的材料《化学制剂》选自《科技月报》1999年第10期。原文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人体干细胞

 人类胚胎干细胞是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中未分化的细胞。囊胚外表是一层扁平细胞,可发育成胚胎的支持组织如胎盘等;中心的腔称为囊胚腔,腔内侧有内细胞群。内细胞群在形成内、中、外三个胚层时开始分化,内胚层分化形成肝、肺和肠等,中胚层分化形成骨胳、血液和肌肉等,外胚层分化形成皮肤、眼睛和神经系统等。由于内细胞群能发育成完整的个体,因而这些细胞被认为具有全能性。

成人身上也有干细胞,主要分布于骨髓、血液、大脑、胰腺等处,比如骨髓和血液中就有造血干细胞。但是,这些成年干细胞非常稀少,较难分离和纯化。它们的作用基本上是确定的,例如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体内环境下的使命就是分化成各种血液细胞。虽然近年来发现成年干细胞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例如在体外培养时,可通过改变条件让骨髓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但是目前还未发现成年干细胞能像胚胎干细胞那样具有分化出所有类型细胞的能力。同时,成年干细胞在体外难以扩增,而胚胎干细胞可以在体外扩增达三四百代。因此生物学家们普遍认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更有价值,美国生物学家戴利说:“20世纪是药物治疗的时代,21世纪则是细胞治疗的时代。”

目前,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一个重点是用来产生神经细胞,以修复受损伤的神经系统。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一个实验室用病毒感染老鼠的脊髓神经,使之瘫痪,然后采用从人的胚胎组织分离出来的干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注射到瘫痪老鼠的脊髓中。三个月后经过治疗的老鼠能蹒跚地走路,而未经治疗的老鼠依然故我。解剖结果显示,这些来自人类胚胎的干细胞已经布满了老鼠的脊髓,并具有成熟的神经细胞的特征。

胚胎干细胞另一个研究重点是用于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再将这些胰腺组织移植到体内,以根治糖尿病。去年西班牙的研究者就将胰岛素基因转入小鼠的干细胞中,使之具有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再将这些干细胞植入患糖尿病的小鼠胰腺中,结果小鼠的糖尿病症状消失了。

胚胎干细胞还有多种可能的用途。不过,医学界的美梦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变成现实,胚胎干细胞分化的组织是否会在人体内无限度地增殖,甚至形成肿瘤,科学家必须小心提防,以免未得其利,先受其害。而分离干细胞必须“杀死”胚胎,这是否属于谋杀,也正在成为媒体和饭桌上争吵不休的话题。

 

7.下列对“人类胚胎干细胞”这一概念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类胚胎干细胞即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外表的扁平细胞和囊胚腔内侧的内细胞群

B.人类胚胎干细胞就是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腔内侧的内细胞群

C.人类胚胎干细胞是人类囊胚中可发育成胎盘、肝、肺、骨胳、皮肤等的全能性细胞

D.人类胚胎干细胞不仅指人类囊胚中未分化的细胞,也指成人身上的成年干细胞

第7题重点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答案为B。本题共列出对“人类胚胎干细胞”这一概念的四种理解,要求选出符合文意的一项。A项中的“囊胚外表的扁平细胞”与原文不符,可以排除。B项完全符合原意,只是文字略有变化,是正确选项。C项中“可发育成胎盘”的是囊胚外表的扁平细胞,而且也不是对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确切定义,可以排除。D项把胚胎干细胞和成年干细胞混为一谈了,因而也是错误的。

8. 原文中生物学家认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更有价值”,不属于生物学家判断依据的一项是

A.成年干细胞主要分布于骨髓、血液、大脑、胰腺等处

B.成年干细胞非常稀少,较难分离和纯化

C.成年干细胞并不具有分化出所有类型细胞的能力

D.成年干细胞在体外难以扩增到三四百代

第8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答案为A。本题列出生物学家认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更有价值”,要求从所给出的有关成年干细胞的四个选项中找出不属于生物学家判断依据的一项。A项只是说明成年干细胞所处的位置,并不能证明胚胎干细胞比成年干细胞更有研究价值,A项不能作为生物学家的判断依据,A项为正确选项。B项、C项和D项,都是与胚胎干细胞相比较而言的,原文中都有明确信息,这些信息都是与胚胎干细胞相比较而言的,都能作为生物学家判断的依据,因而都可以排除。

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都属于成人身上的成年干细胞

B.成年干细胞在体内的分化方向是确定的,在体外培养时其分化方向则是不确定的

C.所谓“细胞治疗的时代”,主要是指利用胚胎干细胞治疗疾病的时代

D.利用胚胎干细胞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以治疗糖尿病,已取得初步研究成果

第9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案为B。本题列出了对原文的四种理解,要求考生从中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A项与原文一致,可以排除。B项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中没有说人体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时的分化方向是不确定的。B项为正确选项。C项和D项都有原文的依据,因而也都可以排除。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已经证实,把胰岛素基因转入人类胚胎干细胞可以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

B.从人的胚胎组织分离出来的干细胞可以培养成为其他动物的多种组织细胞

C.胚胎干细胞具有无限度增殖的危险,所以目前还没有条件在人体上进行移植

D.胚胎干细胞研究在医学上有令人鼓舞的前景,但在社会伦理上却遇到了很大麻烦

第10题重点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的能力。答案为A。本题要求根据原文所提供的有关信息,对这些推断进行判断,选出推断不正确的一项。A项是把或然当成了必然。因而是不正确的推断。B项和C项都是基于胚胎干细胞研究目前只在动物身上做试验,还没有在人体上做这种试验,都是正确的推断。D项也有原文的依据,也是正确的。

 

第  三  大  题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文言文阅读水平的高低对于考生升入大学以后的继续深造,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文言文的阅读多年来一直是高考的一个重要内容。文言文的教学不应该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句子的整体意思,而应该把重点落实到句子内部重要字词的理解上,以便学生举一反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重要字词”,是指那些在古文中经常出现,而且容易跟现代汉语相混淆的字词。比如2004年甲卷文言文阅读材料《后汉书•孟尝传》中的一个句子:“后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其中“访问”一词就跟现代汉语的“访问”有着细微的差别,只有掌握了这种细微的差别,才能深刻准确地理解古文的原意。再举一个例子,还是《后汉书•孟尝传》中的句子:“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命题时把它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一句加以对照,问两个“遂”字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我们知道,“遂”字在文言中一般解释为“于是,就”,但是应该注意到“遂”字还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最后,终于”,这一解释可见于《辞海》《辞源》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各种辞书。《史记》一例正是“遂”字这一解释最好的体现,《后汉书》这个句子仔细体会的话,也应该是这个解释。当然,说要把重点落实到字词,并不是说每个字词都必须掌握,那样不但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即使对于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来说也是没有必要的。也就是说,我们认为那些没有普遍意义的字词是不必多花功夫的。比如甲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会稽上虞”“交阯”“户曹史”,这些地名、官名并不是语文学科所要求掌握的,“东海孝妇,感天致旱”这种不常用的典故、“澍雨”这类不常见的字词,也是不必拿来考学生的。

同时,文言文的教学还应该重视中学阶段需要掌握的古汉语所特有的句型,以及词类活用等知识。比如甲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尝竟不见用”,这是一个用“见”字表示的被动句,乙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吾在此,不汝容也”,这是一个否定句宾语前置的句子,丙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这是一个用“为……所……”表示的被动句,丁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日令家供具设酒食”,这是时间名词“日”用作状语的句子,意为“天天,每天”,像这样一些内容都为一般文言文所常见,具有典型的意义,是需要学生认真掌握的,命题人员也会常常拿这样一些句型或知识点来作为试题,希望大家引起注意。


展开余文
第三大题为文言文阅读,包括5道小题,其中第11~14题为四选一的客观题,第15题为主观性的翻译题,5题共20分。本题在取材上选用了较为浅易的文言文,分别考查学生在掌握实词词义、虚词用法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同时又注意考查学生在筛选文中的信息,以及理解语句意义,归纳内容要点方面的能力。

关于孟尝的这段文字选自《后汉书•孟尝传》,原文约有780字,删改后约为560字。删改后的文段已经没有生僻难解的词语,同时文中关于寡妇蒙冤招致连年大旱和移风改政引来去珠复还的描写虽属迷信,但仍不难理解,因此从整体看,本文段应该是适宜高中毕业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女弟先怀嫌忌,乃诬妇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太守不为理。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竟冤死。自是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后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因曰:“昔东海孝妇,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时降。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丹从之,即刑讼女而祭妇墓,天应澍雨①,谷稼以登。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以病自上,被征当还,吏民攀车请之。尝既不得进,乃载乡民船夜遁去。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桓帝时,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曰:“尝安仁弘义,耽乐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绝群。前更守宰,移风改政,去珠复还,饥民蒙活。且南海多珍,财产易积,掌握之内,价盈兼金,而尝单身谢病,躬耕垄次,匿景藏采,不扬华藻。臣不敢苟私乡曲,窃感禽息②,亡身进贤。”尝竟不见用,年七十,卒于家。(节选自《后汉书•孟尝传》)

[注]①澍雨:及时降雨。②禽息:春秋时秦国大夫,因向秦穆公推荐百里奚未被接受,自杀而死。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              至孝:极为孝顺。

B. 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          祷请:向神灵祈求。

C. 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            访问:咨询,打听。

D. 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            行旅:旅行,游览。

【答案】D

【分析】第11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词义的掌握。能力层级为B级。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B. 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C. 宜戮讼者,以谢冤魂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D. 即刑讼女而祭妇墓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答案】C

【分析】第12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

1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孟尝敢于仗义执言的一组是

① 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

② 因谢病去,妇竟冤死

③ 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

④ 宜戮讼者,以谢冤魂

⑤ 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

⑥ 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

A. ①②⑥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答案】B

【分析】第13题着重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尝品性正直。上虞寡妇婆母寿终后,受小姑诬告冤屈而死,以致郡中大旱。孟尝代为洗白冤情,最终“天应澍雨”,五谷丰登。

B. 孟尝很有才能。他就任合浦太守,前任宰守贪鄙因而“珠渐迁徙”,孟尝“革易前敝”,“移风改政”,以致“去珠复还,饥民蒙活”。

C. 孟尝因他的政绩深受百姓爱戴。在他将要离任时,当地吏民牵挽着他的车子请求他留下,他只能登上乡民船趁着夜晚偷偷离去。

D. 尚书杨乔极为赏识孟尝,认为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绝伦,因而竭力向皇帝举荐。孟尝竟然拒绝接受任用,最终老死于家中。

【答案】D

【分析】第14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着重在于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层级为C级。

 

第  四  大  题

 (一)文言文翻译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译文:                                                       

   (2)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译文:                                             

[答案] (1)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阯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2)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家。

[分析]第15题是考查考生对文盲文文意的理解和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文言文翻译的一个关键,是对句子中重要词语的理解,理解得准确了,理解得多了,句子中少数不明白的词语也可以推测出大致的意思。第一句的重要词语是“比”和“籴”。高中生应该都知道“比翼鸟”、“比目鱼”的“比”是并排、并列之意,引申为“天涯若比邻”的“比”,就是靠近、接近之意,那么这里“比境”就应该是接界、接壤,同时这里“与”应该是介词,那么还可以推测“交耻”是一个地名。高中生也应该认识“籴”和“粜”两个字,既然如此,那么“贸籴”也就应该是买进的意思。

第二句的重要词语是“身”和“就”。“身”有成语“身先士卒”、“身临其境”,是亲自、自身的意思,那么“身自耕佣”应该不难译出。“就”有“就位、就职、各就各位”,是靠近、走向的意思,那么“就居止者”也就不难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含有一定的主观成分,不是纯粹的客观题,所以考生的翻译只要意思正确即可,不必跟这里的参考答案完全相同。

(二)诗歌鉴赏

1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答:                                                               

[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疑惑和担心漏写了什么,故“又开封”。游于客居洛阳,见到秋风秋景,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验证自己的疑惑和担心。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鉴赏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体味其思想感情和艺术魁力,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在古代诗人中,唐代张籍以语言平易通俗、意味深远浓厚著称,本题选用张籍的《秋思》一诗,是给考生一次很好的锻炼。

诗中写游子长年客居洛阳,见到秋风之中一片凄凉萧条的景色,不可避免地勾起对家乡和亲人的悠长思念。思念久久萦绕心头,挥之不去,自然就想提笔写家信,可是在铺纸研墨之际,一时却又涌起千头万绪,无从说起。但是捎信的“行人”出发在即,时间匆匆,于是千言万语无法细加考虑。及至捎信人就要上路,却又疑惑和担心刚才因为匆忙,是否漏写了什么,这种疑惑和担心越来越强烈,促使游子出现“又开封”的举动。

此诗撇开游子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信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非常真切而细腻地表现了长年旅居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怀念关切之情。

只要言之有理,对诗歌的赏析允许有不同的角度和理解。关于本诗的细节,如果认为是游子在匆忙之中千言万语说不尽,等捎信人出发之际,又觉得有话要说,于是拆封补写,那也是可以认同的一种解释。

(三)名句填空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

   (1)             ,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2)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泊船瓜洲》)

   (3)大江东去,浪淘尽,            。故垒西边,人道是,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答案:(1)学然后知不足(2)明月何时照我还(3)千古风流人物  三国周郎赤壁

 

第  五  大  题

 

第五大题为文学作品阅读,含4个小题,共18分。今年4份试卷的阅读材料全部都是散文,分别选取了茅盾的《大地山河》、孙犁的《老家》、石评梅的《痛哭和珍》和陆文夫的,《快乐的死亡》。今年现代文阅读理解的考试,在保持题型稳定的前提下,主要加大了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考查的力度,也就是加大了对E级能力层级考查的力度。就拿石评梅的《痛哭和珍》来说,全部4道题中,涉及E级的题有2.5题,全部18分中,涉及E级的题占了11分。我们认为这样做,更能体现对文艺作品阅读能力考查的特点。

甲卷阅读材料选取了茅盾的散文(大地山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大地山河

茅 盾

   住在西北高原的人们,不能想像江南太湖区域所谓“水乡”的居民的生活。所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也还不是江南“水乡”的风光。缺少那交错密布的水道的西北高原的居民,听说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郡就是水闽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欺乃,飘然而过,总有点难以构成形象的罢?

   没有到过西北——或者就是豫北陕南罢,——如果只看地图,大概总以为那些在昔通地图上有名有目的河流,至少比江南“水乡”那些不见于普通地图上的“港”呀,“江”呀,要大得多罢?至少总以为这些河终年汤汤,可以行舟的罢?有一个朋友曾到开封,那时正值冬季,他站在堤上,却还不知道他脚下所站的,就是有名的黄河堤岸;他向下视,只见有几股细水,在淤黄泥沙中流着,他还问“黄河在哪里?”却不知这几股细水,扰是黄河!原来黄河在水浅季节,就是几股细水!

   大凡在地图上有名有目的西北的河,到了冬季水浅,就是和江南的沟渠一样的东西,摆几块石头在浅处,是可以徒涉的。

   乌鲁木齐河,那也是鼎鼎大名的;然而当我看见马车涉河而过的时候,我惊奸于这扰走乌鲁木齐河!学生们卷起裤管,就徒涉了延水的事,如果不是亲见,也觉得可惊,因为延水在地图上也是有名有目的呀!

   但是当夏季涨水的当儿,这些河却也实在威风。延水一次上流涨水,把“女大”①用以系住浮桥的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了十多丈远。

   光是从天空飞过,你不能具体地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光是从地上走过,你了解得也许具体些,然而还不够“概括”(恕我借用这两个字)。

   你从客机的高度仪的指针上看出你是在海拔三千多公尺以上了,然而你从玻璃窗向下看,嘿,城郭市廛,历历在目,多清楚!那时你会恍然于下边是高原了。但你还得在地上走过,然后你这认识才能够补足。

   你会不相信你不是在干地上。可不是一望平畴,麦浪起仗?可是你再极目远望,那边天际一道连山,不也是和你脚下的平地”并列的么?有时你还觉得它比你脚下的低呢!要是凑巧,你的车子到了这么一个“土腰”,下面是万丈断崖,而这万丈斩崖也还是中间阶段而已,那时你大概才切实地明白了高原之所以为高原了罢?这也不是凭空可以想像的。

   谢家的哥哥以“撒盐”比拟下雪,他的妹妹说,“束若柳絮囚风起”。②自来都认为后者佳胜。自然,“柳絮因风起”,多么清灵仪逸;但这是江南的雪景。如果说北方,那么谢家哥哥的比拟实在也没有错。当然也有下大朵的时候,那也是“柳絮”了,不过,“撒盐”时居多。积在地上,你穿了长毡靴走过,那煞煞的响声,那颇有爆感的粉末,就会完全构成了“盐”的印象。要是在大野,一望皆白,平常多坎陷与浮土的道路,此时成为砥平而坚实,单马曳的雪橇轻溜溜地滑过,那时你真觉得心境清凉,而实在,空气也清洁得好像滤过。

   我曾在戈壁中远远看见一片白,颇惊讶于五月有雪,后来才知道这是盐池! 

[注]①女大:即延安中国女子大学。②《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尔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太傅,即东晋政治家谢安,“谢家的哥哥”指其侄谢胡儿,“他的妹妹”指谢安的侄女、东晋女诗人谢道韫。

根据以上阅读材料,设计了4道试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和对文章思路的把握、对文中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整合、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对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的分析归纳以及对文章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等。下面逐题予以分析。 

18.本文主要分三幅画面来写河、写高原、写雪,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

   答:                                                             

 [答案]通过作者的观感和想像把三幅画画有机地连接起来,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构成行文的线索。

[分析]第18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和对文章思路的把握。能力层级为C级。 

本文抒写祖国西北山河大地的壮美,主要给我们展现了三幅画面:河流、高原和雪,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呢?主要就是通过作者的观感和想像把这些画面有机地连接起来的。住在西北高原的人不能想像江南水乡的真实面貌,没有到过西北的人也不能想像西北河流的真实面貌;而作者则是生在江南水乡,又实地考察访问过西北,所以不管是写江南水乡还是写西北风光,他都游刃有余,既有真实的观感,又有合理的想像,能把一幅幅画面很自然地组织到一起。这些画面中的情景,有的是作者所见,如在乌鲁木齐河看到马车涉河而过;有的是作者所闻,如延河涨水把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了十多丈远;有的是作者所思,如怎样才能真正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有的是作者所感,如面对西北雪景感到心境清凉而实在。当然,根多情况下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是交织在一起,不能截然分开的,正是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构成了行文的线索。

19.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真正了解”西北高原”? 

答 :                                                            

[答案] 既要有宏观的把握,也要有身临其境的体察。

     既要从空中飞过,也要从地上走过,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

 在空中你可以得到一个概括的印象,在地上走过你才能切实地明白高原之所以为高原。对西北高原的了解不是凭空可以想像的。

[分析]第19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以及对内容要点归纳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本题只要找到写西北高原的三段文字,对其所提供的信息加以筛选和整合,对其所包含的内容要点加以归纳,就不难得出答案所列的要点。本题难度不大,故分析从略。

20.在作者眼中,江南的雪和西北的雪各有什么特点?能带给人怎样的不同感受?

答:                                                               

[答案] 江南的雪若“柳絮因风起”,带给人清灵俊逸的美感;

西北的雪似“空中撒盐”,带给人厚重、实在的感觉,它具有填平一切坎陷的力量,同时使人感到心境清凉而实在。

[分析]第20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和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本文真正写雪只有一段,就是倒数第二段,这段把西北的雪和江南的雪作了对比。只要对这段文字所提供的信息加以筛选和整合,对其所包含的内容要点加以归绅,就不难得出答案所列的要点。本题难度不大,故分析从略。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与<白杨礼赞》在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上一脉相承,都是借景抒情,讴歌陕北解放区的新气象,讴歌北方人民的斗争精神和坚强意志。

    B.作者对江南水乡风貌和西北地区河流在浅水季节的形态的渲染铺陈,是为了更有力地突出夏季涨水时的气势,以秀美泪细来反衬壮阔雄浑。

    C.作者对延水夏季涨水将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十多丈远的描写,虽只有短短两行,却有撮人心魄的力量,真实地写出了西北河流的威风。

    D.作者巧用古代名句,善造意境。意境的营造和名句的妙用自然和谐、相得益彰,使人读后能获得“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的美感,韵味无穷。

    E.本文叙述明晰而善于变化,文字凝练而富有诗情画意。作者一反委婉含蓄的手法,以浓郁的情思和直抒胸臆的表达来加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 ][ ]

[答案]A、E

[分析]第2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本题5个选项中的4个选项考查的是鉴赏,能力层级为E级。只有A项兼有考查学生把握文章思路、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的作用,能力层级涉及C级和E级。

 

第  六  大  题

 

第六大题考查语言的运用,共有3道小题,能力层级上都属于D级。

22.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

    古人类学是研究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和规律等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问题的一个分支学科。

    答:                                                                       

                                                                          

[答案] 例1.古人类学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规律,例如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和规律等。它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例2.古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规律。例如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和规律等。

[分析]题目中所提供的句子不是病句,但宾语前的定语较长。这道题目考查的就是如何将这样的一个长句改为几个较短一些的句子,以更便于阅读和理解。原句的大致结构是“古人类学是……一个分支学科”,完成本题主要是将属于宾语定语部分的句子分解开。具体分析一下要分解的这部分内容。

“研究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的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和规律等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问题”中,“研究……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问题”是这部分的基本结构,其中“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的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和规律”是列举“人类起源和发展问题”研究的一些具体内容。看清了这些关系,题目就好做了。

23. 请拟一条以“说普通话”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 

    答: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答案] 略

[分析]本题以“拟一条公益广告”的形式,考查语言的实际运用,也考查了智慧。要傲到“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而又符合字数要求,是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要求学生所拟的内容紧密结合语文学习,且有国家语言政策教育的含义。

24.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扫千年旧习,_______________

    祖国江山好,_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题例:①树一代新风②大地气象新

第二题例: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分析]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形式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对对子一直是学习的重要内容。练习对对子能够从中学到推敲、锤炼、运用语言的一些方法,也是语感培养较为有效的方式之一。

对联是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的整体,有的对联还包括横额。对联形式上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即上下联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当;平仄相异,能够做到声调和谐。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对联讲究炼字,更讲究炼意。作对联需要对每个字进行反复推敲、苦心琢磨,但是好的对联却又要求不见斧凿之痕,信手拈来,宛若天成。

这道考题带有一定的尝试性,因此没有提出严格对仗和平仄要求;题目所给的对联字数有多有少,提供了一定的选择性。本题的目的不仅考查语言运用能力,也有传承中华文化的意味。

 

第  七  大  题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①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波兰谚语)

    ③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达•芬奇)

    ④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塞纳克)

面对各种说法,有人想:我该相信谁的话呢?也有人想:还是相信自己最重要。请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分析]第25题考查写作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今年(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甲卷的作文为话题作文,话题的语言材料选自学生常见的名言,话题为“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其材料共包括四句名人名言和谚语。应该说这一话题作文的设计思路和要求,对近四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即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1年的“诚信”,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2003年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是一种延续。所给材料和所引话题作为写作的导引,仍旧体现出“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的“三自”原则。

这个话题作文在审题上难度不大,材料契合学生生活实际,要求也切近学生平时的写作训练。话题表述平实、易于把握,这对学生准确、全面地审读和理解题意很有帮助。但同时也正是因为审题比较容易,学生要写出有“亮点”的文章就比较难。同时,这个话题的难易程度对一般写作水平的同学有利于正常发挥,对有优秀写作才华的考生也有助于创新并脱颖而出。

写作是有形的思维,思维是无形的作文。今年的这个话题对启发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思考及个性化表达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也是可出彩的地方,不仅话题本身体现了较强的思辨性,而且所给的四句名人名言、谚语也具有鲜明的哲理内涵,如:“走路与问路”“相信与怀疑”均体现了这一点。面对外人言谈,我是相信别人还是相信自己?从话题我们可以知道,“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这个话题同时可以引发多种观点。首先,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有利于调整或提高自我;第二,不听取别人的意见容易闭目塞听;第三,盲目听取别人的错误意见容易误人误己;第四,对别人的意见不必太在意,关键是要有自己的主见等等。可见在构思时一定要考虑从“他人的意见与自己的看法”两方面来立意。尤其应注意,立论时不能片面、绝对,要辩证思考和说理。对于“相信自己”和“听取意见”,不能因为强调前者就全面否定后者,也不能因为强调后者就全面否定前者。可发表你的见解,写出富有文采和哲理的议论文;也可以叙述你的见闻,通过编故事来体现其中的哲理;甚至可以结合话题抒发你的感受,表达自己的人生体悟。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话题作文的试题要求在表述上与往年话题作文的表述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即在“要求”的最后加了一句“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看似一句平常的话语,实则体现了命题者的细心之处,放上一句强调的话,可以尽可能的避免考生跑题、偏题,又在彰显命题者对考生细心关照的同时为作文评阅明确了标准。可见要求中的这句话并非可有可无,而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今年作文的评分标准仍旧采用“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相结合。与2003年的评分标准相比在分值上有较大变化,即由2003年的“基础等级”中的内容和表达各25分降为每项20分,而“发展等级”则相应地由2003年的10分提高至20分。表面上是5分、10分的分值差异,实则体现了命题者对考生的期望,同时也有利于拉开作文水平的档次,该处所做的评分调整提示考生要想作文取得高分必须重视在“发展等级”上下工夫。“发展等级”主要包括四个指标,即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而要做到这四点,功夫必须花在平时,靠考场的几十分钟的急就章是远远达不到的,很明显这项调整具有引领学生落实基础走向创新的导向作用。

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 张伟明

   

   Ⅰ. 试题评价

   2003年是全国大部分省市在使用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以来参加高考的第一年,同时,高考时间也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加之本年三月下旬国家又全面启动了高中的课改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搞好命题工作,使高考既能顺利完成选拔的任务,同时又让社会各界满意,对命题专家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坚持三个有利的命题原则,严格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坚持注重基础考查而以能力立意为主的命题方向,成功地完成了由现行教材向新教材的平稳过渡,在试题的改革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总体评价

   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结构与2002年一致,共有7道大题,26道小题;主客观体的分值为45分和105分。相对稳定的试卷有利于考生应考和中学语文教学。

   2003年语文试题的知识面、覆盖面符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考查内容均是学科主体内容,这些内容与学生今后的工作、学习有密切的关联,同时又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原则,可以较好地检验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

   2003年语文试卷的长度适中,绝大多数考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试卷。

   试题科学规范,题目表述方式合理有效。试题考查考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试卷所提供的现代文阅读材料和作文材料都体现了理性思考的要求,启发和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答题的主观能动性。

   结合学科特点,重视挖掘知识中蕴涵的思想方法、道德情操、价值取向和能力因素,体现出较强的人文性、发展性。

   作文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题目有思辨性。强调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只从感性出发,要有理性思考,不能只看事物的现象,要注重本质。这样的命题立意与前几年的作文题相比,拓展了写作思路,扩大了写作范围,对中学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

   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严格以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为命题依据

   高考考试说明的诞生使命题工作进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阶段。能不能严格依据考试说明命题,不仅是命题能否顺利完成选拔,避免随意性的问题,也是广大教师、考生评价试题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从测试内容、测试形式、试题结构、试题难度、题量来看,与往年一样,依然严格坚持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使广大考生阅读后有一种亲切感,减轻了心理压力,从而以平静的心态顺利完成答卷。这不仅在广大教师和学生心目中,而且在社会上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全国卷语文学科命题被社会各方面人士广为称赞。

   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在考试内容和结构上与2002年大体相当。在内容方面,有变化的是:①文言虚词由20个减少为18个。②在阅读方面,将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要求的“概括中心思想”改为“概括中心意思”,并且首次在现代文阅读中提出了信息“整合”的概念。在试卷结构方面,2003年考题与2002年完全相同,相信考生拿到这份试卷不会感到陌生。

   2003年试卷中的语言知识题继续体现出对语言基础知识以及基本能力的考查。其中部分试题在考后引起了一些争议,主要涉及到现代汉语文字、词语使用的规范问题和现代汉

   语语法知识和应用的一些问题。不过这些争议恰恰给中学老师和学生这样一些提示:使用现代汉语的文字和词语一定要注意规范的写法和用法,有些字的写法虽然在古代存在,或者在有关古代汉语的字典、词典中可以查到,而现在再这么写、这么用就不规范了。比如在现代汉语中,“伶俐”就不能写作“伶利”,这就像“海湾”的“湾”不能再写作“弯”,“暮色”的“暮”不能再写作“莫”一样,所以“伶牙利齿”或“灵牙利齿”就应该看作是不规范的或者说是错误的写法。这一点试题分析中做了说明,实际上就是提醒大家今后碰到类似的问题也同样如此。而对于现代汉语的语法问题,也应该明确,实际上在中学阶段只需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最简单最基础的语法知识,或者说只需要让学生做到凭借正常的语感能判断出几种常见的语病就可以了(这一点在“教学大钢”和“考试说明”中都有明确提示)。而一些更复杂的语法分析内容是没有必要都教给学生的,甚至老师讲了也不一定都能讲清楚。因此无论是考试还是教学,如果过多纠缠在一些似是而非的细节问题上,不但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可能误人子弟,对中学生正确和灵活地使用语句反而是一种消极的引导。对有些人关心的语法分析问题,试题分析中虽然做了详细说明,但目的其实倒不在于让大家去搞懂这些问题,而更多的是提醒大家没有必要去无谓地争论这样一些问题。

   2003年的作文题仍然是话题作文,并且继续体现了高考作文的开放性原则。考试结束后许多人对作文题发表了评论,有的认为好,有的则认为不好,这个现象是正常的。应该明确的是,高考作文既有选拔的功能,也还有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导向功能。关于选拔功能,过去说的比较多了,这里就不再重复。至于导向功能,其中又包括两点;一方面是就是要给中学作文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在写作方面的素养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一点从作文的开放性和评分的要求上已经体现的很明确了。但还有另一方面过去说的不够,这就是高考作文在形式和内容上所给的提示作用。在形式上,高考作文有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等,各种形式的作文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是有区别的。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对于检验学生在掌握某种文体和对某些事物的认识上具有长处,而话题作文则是在一定限制的情况下让学生自由地发挥,从而检测学生在作文能力上所达到的高度,也就是说让学生们各尽其才,各显其能。在内容上,高考作文的题材也应该尽量开阔、触及的面应该尽量宽广。以近几年的考题为例,1999年高考作文的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涉及到科学发展和伦理道德层面的问题~2000年高考作文的题目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涉及到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和认知方法问题;2001年高考作文的题目是“诚信”涉及到对人的道德品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关注;2002年高考作文的题目是“心灵的选择”涉及到人的思想和感情活动,而2003年的高考作文“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则是让考生从感性或理性的层面探讨在面对事物时我们是否受到感情的影响。以上可以看到,高考作文每年都在变换内容,这一点就提示我们,学生作文可写的内容面是很宽的,也应该让学生在各方面得到锻炼,为他们走上社会铺平道路。如果高考作文题目在内容上一成不变,结果只会使教学变得单一,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二)试题在命题改革方面做了很多成功的探索,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当前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就是在全面推开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下,进一步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进行高中课程改革。在这种情况下,试题不论在结构形式还是测试内容方面都不宜有大的改动,以保证中学教学秩序的稳定,保证高中课改的顺利进行。2003年的语文试题,命题专家以非常负责的态度进行改革,既不呆板照搬过去,又尽量把题目出新出活。试题不偏不怪,稳中有变,变中求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测试内容和命题角度稳中有变。在语言知识和运用方面,第3、6、23、24、25等小题的考查角度,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又有创新,形成2003年试题的一大亮点:特别是25小题“仿写句子”推陈出新,在形式上更开放,在内容上更看重意义的表达,而“生动”和“亲切友善”的要求则更易使考生发挥想像力,因而倍受广大师生称道,在文言文阅读方面,在保持以往命题思路的基础上,减少了文言词的考查,增加了对作者态度的评价题,使文言文的命题呈现新意,在现代文阅读方面,注重对考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的考查,既符合汉语文阅读规律,也符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名句名篇的考查定位明确,既考虑教学的实际,以课内为主,又重视课外引导,体现了一种先进的语文教育观,也符合新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作文命题稳中有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话题的形式、写作的要求和作文评分标准的修改。往年的话题形式有的是一个判断(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的是一个概念(2001年“诚信”)有的是一个短语(2002年“心灵的选择”),2003年的话题是两个并列的短语(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一话题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体现了这一代青年的人文情怀,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在写作要求方面限制性也较以往有所增强,有效地起到了抑制宿构的作用;在作文评分标准方面的改动,更能客观地反映考生的作文水平。作文命题的变化反映了命题人审慎、严肃的求实态度。

   (三)选材注重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注意贴近现实生活,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

   和往年一样,2003年的语文试题在选材方面,思路清晰,视野开阔。不仅仅局限于语文本身,而是大胆开掘,努力渗透到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在语言知识运用方面,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艺术、体育、环保、交通、新闻等多个领域,在阅读方面涉及到自然科学、文学作品(散文、诗歌等),在作文方面涉及到古代的寓言等等,这不仅增加了试题的文化含量,增加了试题的可读性,也使语文试题更具有语文特性,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广泛肯定。

   二、统计数据分析

   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考生平均得分89.77分,难度为0.598,试题比2002年的0.65略大。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中,难题有5道,中档题有7道,容易题有14道。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中,难题有3道(难度值在0.3以下),分别是2、l0、13题;中等难度的题目有18道(难度值在0.3至0.7之间),分别是1、4、5、6、7、1l、12、14、15、16、17、18、19、21、22、23、25、26题;容易的题目有5道(难度在0.7以上),分别是3、8、9、20、24题。可见,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总体难度上升的原因不是难题多了,而是中档题多了,容易题少了。从多年考试的统计结果来看,试题的区分度与难度没有必然的关系。2003年区分度好的题目有:l、6、16、17、18、19、2l、24、25、26这10道题,区分度尚可的题目有,3、5、7、8、12、14、15、20、23这9道题目,区分度差的题目有:2、4,9、10、11、13、22这7道题。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难度过大的题区分度都不好,中档题中也有3道题区分度不好,容易的题目中也只有第9题区分度较差。

   总结以上数据,2004年高考语文命题应该避免出难度过大的题目,对中等难度的题目也要分析研究,尽量避免出区分度不好的题,适当降低试题的难度.

   三、改进命题的建议

   2003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总体上是成功的,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个别题目题干表述还不够严谨,有些材料还可以进一步打磨加工,作文题命题方向好,导向好,但限制层次较多。为了加强命题的科学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命题的质量,我们建议:

   1.今后的语文命题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要继续加大改革力度,对一些主观性强的题目进一步突出开放性。譬如为了鼓励考生个性化的阅读(即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层次的多角度的理解)和阅卷的灵活性,有的题目可以尝试不给标准答案,只确定一些原则性的要求。在作文方面,在命题开放性较大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三自”的要求,努力探索新的适合学生发挥作文水平的命题形式,在有效避免抄袭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限制的层次,给考生更大限度的写作自由。

   2.名句名篇的默写,应尽量避免那些生僻的语句,而突出对一些思想性强,文化内涵丰富且脍炙人口的名句名篇的考查。

   3.适当调整难题的布局,尽量把能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安排在第二卷的有关题目中(如现代散文的阅读),使试卷难中易题目的分布更趋合理。

   

   Ⅱ.试题分析

   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在考试内容和结构上与2002年大体相当。在内容方面,有变化的是:①文言虚词由20个减少为18个。②在阅读方面,将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要求的“概括中心思想”改为“概括中心意思”,并且首次在现代文阅读中提出了信息“整合”的概念。在试卷结构方面,2003年考题与2002年完全相同,相信考生拿到这份试卷不会感到陌生。

   2003年试卷中的语言知识题继续体现出对语言基础知识以及基本能力的考查。部分试题在考后引起了一些争议,主要涉及到现代汉语使用规范问题和语言(语法)应用的问题,它提示我们:现代人在使用现代汉语时一定要注意现代的使用规范,有些字的写法虽然在古代存在,或者在有关古代汉语的字典、词典中可以查到,而现在再这么写、这么用就不规范了。比如在现代汉语中,“伶俐”就不能写作“伶利”,这就像“海湾”的“湾”不能再写作“弯”,“暮色”的“暮”不能再写作“莫”一样,所以“伶牙利齿”或“灵牙利齿”就应该看作是不规范的或者说是错误的写法。这一点试题分析中做了说明,实际上就是提醒大家今后碰到类似的问题也同样如此。而对于现代汉语的语法问题,也应该明确,实际上在中学阶段只需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最简单最基础的语法知识,或者说只需要让学生做到凭借正常的语感能判断出几种常见的语病就可以了(这一点在“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中都有明确提示)。而一些更复杂的语法分析内容是没有必要都教给学生的,甚至老师讲了也不一定都能讲清楚。因此无论是考试还是教学,如果过多纠缠在一些似是而非的细节问题上,不但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可能误人子弟,对中学生正确和灵活地使用语句反而是一种消极的引导。对有些人关心的语法分析问题,试题分析中虽然做了详细说明,但目的其实倒不在于让大家去搞懂这些问题,而更多的是提醒大家没有必要去无谓地争论这样一些问题。

   2003年的作文题仍然是话题作文,并且继续体现了高考作文的开放性原则。考试结束后许多人对作文题发表了评论,有的认为好,有的则认为不好,这个现象是正常的。应该明确的是,高考作文既有选拔的功能,也还有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导向功能。关于选拔功能,过去说的比较多了,这里就不再重复。至于导向功能,其中又包括两点:一方面是就是要给中学作文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在写作方面的素养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一点从作文的开放性和评分的要求上已经体现得很明确了。

   但还有另一方面过去说得不够,这就是高考作文在形式和内容上所给的提示作用。在形式上,高考作文有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等,各种形式的作文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是有区别的。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对于检验学生在掌握某种文体和对某些事物的认识上具有长处,而话题作文则是在一定限制的情况下让学生自由地发挥,从而检测学生在作文能力上所达到的高度,也就是说让学生们各尽其才,各显其能。

   在内容上,高考作文的题材也应该尽量开阔、触及的面应该尽量宽广。以近几年的考题为例,1999年高考作文话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涉及到科学发展和伦理道德层面的问题;2000年高考作文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涉及到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和认知方法问题;2001年高考作文话题“诚信”涉及到对人的道德品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关注;2002年高考作文话题“心灵的选择”涉及到人的思想和感情活动;而2003年的高考作文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则是让考生从感性或理性的层面探讨在面对事物时我们是否受到感情的影响。以上可以看到,高考作文每年都在变换内容,这一点就提示我们,学生作文可写的内容面是很宽的,也应该让学生在各方面得到锻炼,为他们走上社会铺平道路。如果高考作文题目在内容上一成不变,今年出个“山”,明年出个“水”,后年出个“桥”,结果只会使教学变得单一,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下面就对2003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作一简要分析。

   

   第一大题

     

   第一大题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包括6道小题,每题3分,共18分。2003年语文试卷中这部分试题的数量与2002年相同,仅在小题的类型上略有调整。前几年曾归入这一大题的“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今年仍放在第Ⅱ卷第四大题中;前几年曾归入这一大题的“语句顺序安排和调整”,今年也仍放在第Ⅱ卷第六大题中。

   这部分题目重点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即辨识错误读音)和现代汉语的字形(即辨识错别字),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和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以及辨析病句等方面的能力。下面对各个小题的命题意图和试题的正确答案做一些具体分析。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宦官  豢养  盥洗  患得患失  风云变幻

   B.莅临  乖戾  官吏  呕心沥血  不寒而栗

   C.翌日  对弈  肄业  苦心孤诣  雄关险隘

   D.羡慕  汗腺  霰弹  诌媚阿谀  借花献佛

   【答案】B

   【分析】第1题重点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误读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级。

   普通话语音的题目,曾经停考过几年,从2001年起仍然作为语言知识部分考查的一项内容。2003年语音试题与往年特别是2002年的试题相同的是,不要求考生使用汉语拼音拼写汉字的字音,也不给出需要辨识读音的汉字的汉语拼音注音(包括没有给出一组词语中相同汉字的汉语拼音注音),而是要求考生根据给出的词语来辨识其中作为语素的汉字的字音是否相同。跟去年不同之处则是考查内容改为对异形同音汉字的字音辨识,要求找出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出这类题目的目的除了考虑到每年语音试题的题型应有一定调整外,主要还是因为异形同音汉字的误读同样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语音学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应该引起一定的重视。

   虽然从总体上看,这几年语音考试的形式多多少少总会发生一些变化,但异形同音汉字的字音辨识,也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形式,因此考生对这道题应该不至于完全不适应。本题的难度也不算太高:一方面试题选择的异形汉字都是比较常用的;另一方面试题仍然给出了包含这个汉字的常用词语(包括成语),这也可以避免多音字或冷僻字的读音干扰。此外,今年试题中所包含的读音不同的字,与其他读音的字都是在声母或韵母上都有所不同,不涉及声调问题,这也与往年尽量减少声调干扰的考虑一致。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项。其中“莅(临)”、“(乖)戾”、“(官)吏”“呕心)沥(血)”和“(不寒而)栗”的读音都是lì。其中除“莅临,”一词考生可能会略感生疏外,其他的几个词语都是常用或常见的,其中考查读音的汉字也不冷僻,考生应该能够正确辨识。而其余3组都包含1个与其他加点字的读音不同的字:如A组中的“盥(guàn)洗”,不读作huàn;C组中的“雄关险隘(ài)”,不读作yì;D组中的“谄(chǎn)媚阿谀”,不读作xiàn。本题难度0.668,区分度0.301。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部署  备受青睐  恰如其分  可望而不可即

   B.报道  伶牙利齿  群贤毕至  一年之计在于春

   C.揣度  共商国是  唾手可得  冒天下之大不违

   D.通谍  猝不及防  大相径庭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答案】A

   【分析】第2题重点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宇形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出现的错别字。能力层级为A级。

   2003年对汉字字形的考查形式基本上跟2002年的试题相同,即只要求考生在每组四个词语(包括成语)中找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而且有错别字的各组中也只包含一个错别字。

   因此整体上说这道题的难度并不高。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题目中出现的错别字又是最容易错(至少是不容易辨识)的,而且给出的其他没有错别字的词语中也都包含了容易写错的字,因此对于考生还是会有一些干扰。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项。其中各个词语中都没有错别字,但有一定干扰的是“部署”容易误写成“步署”,“备受青睐”容易误写成“倍受青眯”,“恰如其分”容易误写成“恰如其份”,“可望而不可即”当然是正确的写法,不过现在也有另一种较常见的写法是“可望而不可及”(《现代汉语词典》:“‘即’也作及”),所以“即”反而有可能被认为是错别字。这一题的其他几组中都包含一个错别字:其中C组“冒天下之大不违”中的“违”应写作“韪”;D组中“通谍”正确的写法是“通牒”:这两题考生做出正确判断应该问题不大。至于B组“伶牙利齿”,正确的和规范的写法应该是“伶牙俐齿”,虽然有个别词典可能也收有“灵牙利齿”或“伶牙利齿”(作为并存的写法),但是根据权威和规范的现代汉语字典和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商务印书馆出版),《小学生规范字典》(李行健主编,语文出版社出版),《汉字形义分析字典》(曹先擢、苏培成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汉语成语小词典》(北京大学中文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等),都规定连用或同时出现时应写作“伶俐”,而且也都没有“灵牙利齿”或“伶牙利齿”的写法。所以根据规范的现代汉语的用法,“伶牙利齿”中的“利”还是应看作为错别字。这一题的情况提醒考生,今后判断现代汉语中词语的写法是否正确还是要以权威和规范的字典和词典为准。当然本题还需要注意的是有错别字的这三组中其他的几个词语也都有容易写错的字,列在里面无非是起干扰的作用,也就是有些基础不够扎实的考生可能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些词语上,但实际上这些词语似非而是,其中并没有错别字。本题难度0.121,区分度0.118。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报载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近年多次________北京大学,为推动孙中山研究做出了贡献。

   ②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________,在2008年前将每年增加800万平方米的绿地。

   ③邓亚萍现在留给大家的印象,________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________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

   A.莅临  计划  不仅是/而且是   B.莅临  规划  不是/而是

   C.亲临  规划  不仅是/而且是   D.亲临  计划  不是/而是

   【答案】C

   【分析】第3题重点考查考生结合语境(上下文)准确选用词语(包括虚词)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本题是每年考试都要采用的一种形式,即考查考生对具有相近意义的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今年的试题与往年稍有不同的是,其中考查的词语既包括实词,也包括虚词(今年是连接词)。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项。即应选用“亲临”、“规划”和“不仅是/而且是”。

   ①为什么本句只能用“亲临”,而不能用“莅临”?“莅临(近似的还有“光临”)”和“亲临”的意思差不多,在有些语境中也不是不能换用。但使用“莅临”这个词要有两个基本条件:其一是来访者(莅临者)应该是“地位相当高的贵宾”;其二是用“莅临”一词表示“来访”,一般应该是说话人在把来访者作为当面听话的对方(至少来访者应在场)的特定场合下有尊敬意味(同时也是自谦意味)的特殊表达。但本句中一方面“孙中山的孙女”与“北京大学”之间显然并不能构成悬殊的地位差别,说“莅临”就不大合适;另一方面原句开头还特别加上了“报载”,这也就限定了这句话不是当着来访者的面说的,不需要考虑“尊敬”或“自谦”,因此也就肯定不适合说“莅临”了。

   ②为什么本句只能用“规划”,而不能用“计划”?这两个词(作为名词)从词典释义看差别确实不太大,比如《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对“计划”一词的释义是“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对“规划”一词的释义是“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也就是说“规划”也可以说就是一种“计划”,二者的区别仅仅在于“规划”一般用于表示“比较全面和长远的‘计划’”。不过相信考生凭语感也可以大致上判断出在本句中选用“规划”一词更好些。这是因为在实际用法上,“规划”一词一般更多是用于比较全面、长期和重大、而且相对说比较综合、立体和形象的工作计划,像“城市建设布局”就明显是属于这种情况;相反“计划”一般说就不大适用于这种情况了。

   ③为什么本句只能用“不仅是/而且是”,而不宜用“不是/而是”?其实如果完全不考虑本句的内容,使用这两组连接词都可以,或者说至少在语法上都是成立的。但使用两种连接词在表达的意义上有区别:“不仅是/而且是”表示的是递进性的并列关系,即连接的两项可以同时肯定;而“不是/而是”表示的是选择性的并列关系,即否定前者肯定后者。从本句的意思看,显然要表达的还是前一种意思,而不是后一种意思,所以只能选用“不仅是/而且是”。当然考生要做出这种判断要有一个前提就是考生必须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即对“邓亚萍”有所了解,知道她曾是多次获得世界冠军的著名乒乓球选手,几年前已经退役,后来先后到清华大学和英国学习,现在还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同时她还参加了国际奥委会、北京申奥和北京奥组委的工作,等等。由于邓亚萍几乎是全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相信每一位中学生(更不用说是报考大学的学生)都不会不知道她的这些情况,因此考生在这一句中选择“不仅是/而且是”,一般说应该不会有什么障碍。本题难度0.801,区分度0.234。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n
标签:教学论文 2004年高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挖掘职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网友来稿)
下一篇: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