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4478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病梅馆记(网友来稿)
吴张泽

      龚自珍

      成都二十中语文教研组 吴张泽

      学习过程

      一、导入

      韩愈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历来的先知先觉们往往因为其眼光前瞻、洞察敏锐、见解犀利而与浊世格格不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人类意志养成了他们牢骚满腹则“大鸣大放”的锐气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批判精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近代杰出的思想家龚自珍的小品文,去感受时代先驱的文人情怀。

      二、作者

      龚自珍,自幼博览群书,精通历史、地理、文字、经学。但多次应试不第,38岁中进士,做过校对官、内阁中书、礼部主事等,48岁辞官南归,在江苏云阳书院讲学。曾与林则徐、魏源等结成“宣南诗社”,多表达对腐败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变革社会的急切愿望,是首开近代文学风气的诗人和散文家。代表作是辞官南归途中又北上迎接后离京的妻儿,沿途所作的绝句315首,概称“己亥杂诗”。其第5首“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第125首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最为有名。

      三、解读

      ⑴一读(自由朗读),正音、明句读。

      明确:①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②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

      ③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④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⑤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

      ⑥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也

      ⑵二读(译练结合),解决《优化》夯实基础部分;课后练习第二题。

      ⑶三读(点名抽读),找各段中心句。

      明确:①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②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③穷余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⑷抽点学生紧扣中心句,概括各段内容,用两个字浓缩。

      明确:梅祸---贮梅---疗梅

      ⑸什么称之为“祸”?文中指什么事呢?作者对此有怎样的态度?

      明确:灾害;江浙之梅被斫正、删密、锄直;愤慨。

      ⑹今天园艺不就是在修枝裁叶吗?怎么理解“梅祸”呢?

      明确:园艺是为了美,从这个角度看并没有值得大惊小怪的,文人画士的做法无可厚非;但自然本性被戕害,个性魅力被磨灭,生命张力被束缚。

      ⑺从江浙之梅的遭遇中我们会联想到什么呢?

      启悟:梅→人

      ⑻联系《己亥杂诗》第5首、第125首你觉得“梅”“文人画士”“疗梅”具体指什么呢?

      明确:人、人才;束缚人性、扼杀人才的人和制度;复归自由人性、惜护个性人才。

      ⑼全班学生齐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五、附:板书

      病梅馆记

      龚自珍

      自然本性被戕害

      个性魅力被磨灭

      生命张力被束缚

      梅—————喻—————人

      复归自由人性

      惜护个性人才

      作者邮箱: wuzhangze_79@sina.com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病梅馆记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项脊轩志(网友来稿)
下一篇:五人墓碑记(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