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德育论文
阅读:1241  
标签:德育论文
语文学习与生态道德教育(教师中心稿)


江苏省常熟市昆承中学  [215500]

现行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新选了一篇《灰姑娘的时钟》(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版第五册)。这篇课文借灰姑娘因未守时而受惩罚的故事,提出了“时间伦理”的概念及其社会意义。这是教材中首次将“时间”的意义上升到“伦理”的层面来阐述。在教学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我感到学生的觉悟也被激发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他们认识到,珍惜时间不仅事关个人,而且事关他人,事关整个社会。作为一个现代人,珍惜时间也是应当具备的伦理道德。

受此启发,我联想到现今全社会都在关注的环境保护问题。“环保”应该成为全民的自觉行为。由于我们的教育还不够重视学生内心深处对生活的体验,因而他们往往缺乏 “环保”意识行为的自觉性。最近《上海教育》上有人撰文指出:教育的另一种表述,就是“意识”的培养。文中列举的事例之一是:刚刚举着旗子在宣传环境保护的孩子,回家时就将雪糕纸随意抛在路上。因为“宣传”是要求的行动,而潜意识里并没有时刻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① 因此,我们如果把环境问题上升到伦理学的高度,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是具有深远的道德意义的。况且,语文教学历来重视文以载道,在现代社会,这个“道”自然还应该包含“生态道德”。据此,本文将尝试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谈谈环境伦理教育问题,以及现行语文教材(以本人近三年执教的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教科书为例)与环境伦理间的密切关系。

                        一

“环境”是指环绕在人类周围的自然界,其中的山川草木、飞瀑流泉、鸟语花香等等,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一种自然氛围。“伦理”代表的是人类行为所必须遵循的准则、规范,并常常上升为责任和义务。然而,传统的伦理思想虽然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基本上属于人际伦理学的范畴,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人际道德。直到20世纪后半叶,人类作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以后,才感到有必要拓展伦理学的疆界,“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类扩大到生物和自然”②。按照“环境伦理”的观点,人与自然之间也有道德要求,即“要求人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维持自然环境的完整与稳定,自觉地履行保护自然的责任和义务”③。

在西方国家,有一大批环境伦理的先驱者对世界环境保护作出了重大贡献。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著名学者R•卡逊《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向人类敲响了生态危机的警钟。而法国思想家史怀哲提出的“敬畏生命”学说,则成为环境伦理思想的坚实基石。史怀哲倡导的环境伦理原则就是:鼓励和维持生命是善良的好事,而毁坏和阻挠生命是丑恶的坏事。他认为环境伦理的目的,就是要扩大人类的道德责任,尊重生命的范畴应该涵盖所有的生命,包括昆虫和植物。面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西方国家的青年学生和中产阶层人士,都在考虑如何以一场人类自身的革命,来摆脱困境。他们呼吁树立现代生态平衡意识,建立公正、平等、和谐的社会新秩序,并把尊重自然作为终极的道德态度。

相对而言,我国的环境伦理研究起步稍晚,目前还面临着普及教育的艰巨任务。其实,我国环境伦理还是具有传统基础的。《史记•殷本纪》中记载了“网开三面”的故事:商汤祷告鸟儿避开罗网,远走高飞,诸侯们盛赞他道德完备。此外,中国古人崇尚“天人合一”的境界,就连山水诗也尽显其精神—— “以追光蹑景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④。所以,当环境伦理在世界范围内渐渐深入人心之时,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和组织在普及环境知识、提高全民生态意识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1994年3月,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宣告成立,成立之初的五年内,举行了约30次“绿色讲座”,和“希望工程”合作,每年去学校普及环境教育,还仿效欧洲“绿色学校”做法,在全国中小学实验、推广。这一系列教育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据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统计,截止2002年12月31日,全国共建成13183所“绿色学校”。此外,自1995年以来,国家还先后在众多法规文件中提出要求,全国从中小学起就要普及环境科学知识。作为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一门课程,我们的语文教学在这方面理应起到积极作用。

                       二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一批蕴含环境伦理思想的文章,仅现代文部分就有:《敬畏生命》、《白蝴蝶之恋》、《大自然的语言》、《莺》(以上第二册),《种树种到联合国》、《猫》、《斑羚飞渡》、《心中的鹰》(以上第三册),《日本平家蟹》、《向沙漠进军》、《秃鹰之死》、《时间的脚印》、《气候的威力》(以上第四册),《萤火虫》、《夏之绝句》(以上第六册);另有一些展现大自然生机盎然、姿态万千的文章,如《春》、《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秋魂》(以上第一册)。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还很少有人从环境伦理的角度来研读这类课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效果。我想,如果教师和学生都能站在伦理的高度来认识、体悟文章内涵,那么就能在人性得到升华的条件下,主动地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因为环境伦理是生态意识的核心,伦理的觉悟才是人最彻底的觉悟。有了伦理的觉悟,保护环境的行为才有更持久的精神动力。

例如,在教学张晓风的《敬畏生命》一文时,我尝试结合史怀哲的“敬畏生命”伦理思想指导学生阅读。起初,学生的认识停留在这样的层面上:对文中描述的植物的种子长久地飘洒倍感惊讶。我就向他们介绍环境伦理的先驱者史怀哲的观点:一切生命都有生命意志,“敬畏生命”之内涵,是对生命持一种敬重感,是爱护生命,保护生命。⑤ 基于这种认识,学生们对文中“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之的敬畏”等语句就有了深切的感悟:在以往人际伦理思想一统天下的情况下,自然界很多生命必然生存于黑暗之中,不为人所知;而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则能改变这一切,它让人克服盲目的利己主义,更加关心其他生物的生命。从这样的角度和高度进行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对自然、对动植物生命之爱被激发起来了。


展开全文阅读
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一文时,我启发学生:环境伦理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赖、共存共融,人类与自然应该建立一种和谐的精神关系,生命的休戚与共无处不在。理解了这一点,大家再去吟读“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心头都充满感动。孩子们课上受此熏陶,课后还会随意去采摘花朵、捕捉鸟儿吗?接下去教同单元的课文——《莺》时,同学们读着“它们的歌喉轻快纯洁,尽管音域不太宽广,但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都普遍感受到了生命的共振,心灵的沉醉,对自然界生命的怜爱之情油然而生。

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的“单元提示”中,有这样一段话:“在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上,人类与自然环境是共生共存的。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教材中不少课文直接论及生态保护问题。《种树种到联合国》里说:“植树使警醒的人们认识到了过去,看到了未来,最终变为一种全民性的自觉行动。”这“全民性的自觉行动”正是环境伦理中的责任意识与终极道德目标,是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具体表现。而在课文《心中的鹰》中,则写出了人为了一己之利而毁坏美好的东西,并暗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遭到严重破坏:“我的手触到了光滑冰凉的羽毛。从那以后,我心目中的鹰都被击中了。它们纷纷坠入雪浪腾空的瀑布,一去不复返……我再也没有见到过飞翔的鹰了。” 环境伦理要求我们,不可为了人类的琐碎利益而牺牲其它生命,不能暴殄天物;它还要求我们建立这样一种生存方式:既使得人类繁荣昌盛,也使得其它生命生生不息。我们指导学生阅读上述课文时,如果只是在一般意义上分析和理解它们,那么最终得出的“保护环境”或“维护生态平衡”,就可能只是一个一般的语词,就像背诵的一个概念一样,只能让学生暂时性地记在脑海中。如果我们引导学生站在环境伦理的高度去解读课文,那么他们的道德意识就能从本质上被唤起,无论是对植物的一颗种子,对开放在田埂边的一朵野花,还是对一只活得庄严的鹰,或是在蔬菜架子上唱歌传情的莺,都会从心底里产生深深的敬意,而不可能轻易做出损害它们的举动。因为保护它们已成为自己的责任和基本道德。这是一种精神的觉醒,而且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行动的自觉化而日显深刻。

此外,语文教材中那些描写自然的神秘、静谧、壮美、和谐,给人以精神陶冶的课文,实际上都是从正面表明了人对自然的依赖。这些课文的教学,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生态伦理道德意识。当一个人真诚地感知到大自然存在的和谐与完整,便会油然而生一种超越自身利害关系的价值观,从而达到审美和伦理的统一,最终增强自己的道德感。

                        三

在这套教材中,编者还精心设计了不少练习题,对当前普及环境伦理意识十分有益。学生经过深思,加上教师的引导,他们的生态道德观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例如:《种树种到联合国》课后练习三:“给王果香写一封信,谈谈你对保护生态的看法。”《斑羚飞渡》课后练习三:“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试给狩猎队写封信,谈谈你的看法。” 《秃鹰之死》课后练习三:“了解周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情况,给有关部门写封信,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提出相关的治理建议。”《向沙漠进军》课后练习四:“收集资料,了解沙尘暴袭击中国部分省市的情况,并在班上交流。”《气候的威力》课后练习三:“……试联系你熟悉的人类破坏环境的事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过程,正是教师努力唤起他们的生态良知,并诉诸切身行动的最好契机。

环境伦理学者之一,美国自然科学家莱昂波尔德有一句名言:“像一座山那样思考。” ⑥ 其寓意就是,人类应当抛弃早期自然保护主义以人的需要来对待自然的观点,而必须顾及大自然的整体和谐。我在教学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学生思考的起点越高,他们的环境道德责任感就越强烈。他们在回答上述那些问题时,不再是泛泛而谈水污染、空气污染、破坏植被、乱垦滥伐森林等现象,然后引用几句口号作结,而是能逐步达到这样的理解高度:人类在自然界中扮演的角色,不应是自然的征服者,也不应只是自然的享用者,而应该是自然的管理者。地球上的生物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必须拥有特定的自然条件,人类对空气、水源,乃至阳光、土地的破坏,实际上就是剥夺了生物的存在权利,理应遭受道德的谴责。

事实上,只要我们有了环境伦理的思想意识,教学过程中就会随时发现有价值的话题与问题。例如,第一册第一课是《散步》,课后练习要求把附录的《送小龟回家》一文同课文作比较,看看它们蕴含的道理有什么不同。课堂上,我抓住《散步》蕴含的家庭伦理思想,以及《送小龟回家》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提示学生反复阅读这两段文字:“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散步》)“小雨把夜色洗得淡淡。街上,流动着七色伞。儿子在我怀中,小龟在儿子怀中,而妻,则依偎在我身旁。”(《送小龟回家》)进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比较、联想。学生很快回答,前者体现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以及中年人肩负的家庭使命与生活责任;后者主要体现孩子对小动物的爱护,以及关怀生命的道德意识的萌生。我及时点拨:珍爱自然界的生命,人类的生活会更美好,这就是环境伦理的内涵之一。学生不仅解决了书本上的问题,而且受到了环境伦理的启蒙教育,可谓事半功倍。

又如,第五册第四单元的写作训练中,第2题要求根据所供材料(广场上的观赏鸽惨遭毒手,成为人类的盘中餐),自选角度作文,并提示“可以从爱护动物、保持生态平衡的角度立论”;第六册“语文实践活动(一)——让我们走进绿色的世界”,在“活动目的”中提出:“认识自然生态,认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爱护生命,保护环境。”我在作这方面的辅导时,也注意从环境伦理的角度激活学生思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很幸运,因为我是人,不必像其它动物一样担心人类的残害;我很悲哀,因为我是人,我为人类的暴行感到羞愧。”另一位学生这样写:“在北京山顶洞人化石中,在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里……你都可以看到人与动物和睦共处的温馨画面。人是无法脱离动物的,每个人的心里都埋藏着对某一动物的美好记忆。人与动物相互依赖,这已积淀成古老的生物基因,一代代遗传下来,成为人类生命要求回归自然的一种本能。”还有学生这样写:“当我们因自己的尊严、感情受伤而痛不欲生时,别忘了很多动物正在被虐杀,被活吃。古代的庄子曾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为何人类进步了,对动物的爱反而减少了呢?‘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养生’,人类是与自然共存的,为了能更好地生存下去,除了保护自然,我们别无选择!”……那字里行间,闪耀的是人文的色彩,道德的光芒。我感到,我们教师播下的环境伦理教育的种子,正在发芽、成长。

附注:

①苏军:《“意识”的培养》,《上海教育》2003年第7期A版。

②王南林:《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光明日报》2002年1月22日。

③李培超:《环境伦理》,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④王夫之:《古诗评选》卷 4,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⑤史怀哲:《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⑥莱昂波尔德:《沙郡年鉴》,牛津大学出版社1949年版。

标签:德育论文 语文学习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让语文素质与应试技能比翼齐飞(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图像在语文多媒体教学中的特殊作用(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