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626  
标签:教学论文
图像在语文多媒体教学中的特殊作用(教师中心稿)


生活中图像无处不在,语文教学里也是无不显现,因此我们不该也不能忽略图像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但假如只把图像看成是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只是看看图新鲜,猎奇,那么未免曲解和大大降低了图像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另外,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看见老师为了准备第二天的课而整夜做教具、画图表,找图片,既辛苦又繁琐,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这些工作变得容易同时也为课堂增色不少。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图像在现代多媒体教学中的作用,更好的利用好它。本文所谓图像,泛指各种图形、图画、图表和图片。

1、图像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调节课堂节奏。

教育学告诉我们,直观性是教学的一大原则。心理学也表明,教学直观性原则不仅适应于低年龄儿童,也适应于高年级学生,乃至成年人,只不过直观性原则对不同年纪的人影响大小不同罢了。在教学中适时利用各种图像,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使注意力集中,并且可以使激发起来的兴趣持久。在日常教学当中,学生们总是兴致颇浓的要上多媒体课,正是因为多媒体教课堂中可以更多的接触到图像和声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往往会因为老师的字写的好,话言生动而喜欢上老师的课,那么以这种方式来激趣也不为一种好方法。生活中小孩子喜欢漫画、小人书也是很好的例子。君不见朱德庸的漫画也能在大人中大行其道,爱不释手吗?以图像来激趣改变了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尴尬局面,很好地调节了课堂的节奏,更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的教学上来。

2、图像更具直观性,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人物或事件的理解,有助于对课文线索的理解和记忆。

学习语文是语言文学的学习,而语言文学归根结底是对客观事物、事件、事理的语言文字表现,文字是其载体。文学以语言文字为工具的,形象化地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象性是文学的最大特点。我们倾听、阅读这些语言文字时,总要在头脑中“翻译”成更为直观的图像、过程、情绪,这样就有一个过程。而青年学生要把文字演化为形象,尚有较大难度,加之生活阅历浅,只能较概念化地理解课文形象。那么如何使语言文字更具直观性,学生容易理解就是一个更直接的问题了。

语言直观是建立在实物直观和图形模型直观的基础之上的。语言直观能动员和组织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的感性材料。我们课文中有大量的直观语言,如课文中人物的肖像描写、细致的行为动作描写,利用更直观的图像就可以使学生对直观的语言得到更肯定、更确切、更深刻的印证。有了图像,直观其形象,弥补了学生理解的不足。在《阿Q正传》的教学中,通过对鲁迅的上指怒发和炯炯有神的眼神、胡子进行描述,对课文中阿Q小鞭子以及猥琐的形象描写的朗读让学生对鲁迅和阿Q形象“造像”,让学生进行“语言再创造”,适时给出鲁迅和阿Q的图像,“造像”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而留之久远。那么设想如果给《中国古代的几种建筑》《古代的服装及其它》中的一些诸如厅堂楼阁,各朝服饰等概念性的词加以图解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说课文中的肖像描写、事件过程细致叙述是直观的话,课文的线索是要经过分析才能“抽象”出来,要是我们把它图像化、画成图表、学生就容易记忆了。

3、图像可以使知识系统化,抽象的内容直观化。

学习可以看成二个知识转移的过程:先由厚至薄,后由薄到厚。由厚到薄就是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过程;由薄到厚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在解决问题中再次积累知识的过程。这两个过程一直贯穿一个人学习过程的始终。其间运用图像无疑是一种有用有效的方法。比如魏书生先生就对基础知识画出“知识树”而使多少学生受益。利用上课时机对知识进行归纳,为学生当场画出画像,从而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根说:“读书足以使人怡情,足以长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古诗词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部分,但理解古诗词意境却是不易,而利用多媒体多图课件,在再现姿态万千的自然环境美,色彩对比与揭示主题,画面重点与文章重点联系,画面背景渲染与文章环境描写的异同等方面,通过对艺术美的欣赏和老师的提示和引导,学生可以在审美的愉悦中领悟到美的内蕴,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我们就能更好地诱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把握诗的美的实质,进行美的鉴赏,更好地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学的兴趣和敏感力。

 4、图像可以全方位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情操。

图像在语文课堂中,它综合了语言、构图、观察、归纳、想象、审美等知识和能力,可以更加全面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通过课件,把形、声、色、光、情、意融为一体,为学生演示这些动人的画面,创造出丰富生动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能从多途经接受课文知识。这种教学已超出了单纯的语言教学范围,也不是单纯实物直观教学和绘画直观教学,而是把直观教学抽象概括、情绪记忆、审美锻炼、能力培养融合地一起了。

另外,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我们也利用图画培养了学生欣赏图画的能力,让学生领略美术与文学艺术的相通之处。

                                                (2005/2/20)

标签:教学论文 图像在语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语文学习与生态道德教育(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试登山岳高,方知草木微(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