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1790  
标签:备课资料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插图商兑(教师中心稿)


       江苏省盱眙县中学(211700)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选编了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文章《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该文运用大量的材料阐明了中国绘画、书法、戏剧、舞蹈、建筑在表现空间方面的共同特征。该文教学难度较大,《教师教学用书》在教学建议中指出:“为便于教学,可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有关彩色插图。”教材中为该文选编的插图共有四幅,即《荷花小鸟》(朱耷)《女史箴图》(顾恺之)《步辇图》(阎立本)及“张旭狂草”。笔者以为,教材选朱耷的《荷花小鸟》这幅图与课文内容不相统一,应该另换一幅插图。

      插图具有直观性,课文内容具有抽象性。插图应该是课文内容的视觉化,对课文内容起到诠释、补充作用。插图选编应遵循一个重要的原则,即要使阅读者从插图获取的信息与课文相关内容保持一致。

      教材选编朱耷的《荷花小鸟》意在配合作者对中国绘画处理空间表现方法这一问题的论述。宗白华先生在这里要论述的核心是:中国绘画处理空间表现的主要方法是虚实相生。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作者先引用了清初画家笪重光《画筌》中的一段话:

      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接着又举了八大山人的画为例:

      八大山人画一条生动的鱼在纸上,别无一物,令人感到满幅是水。

      作者选八大山人的例子是有充分的考虑的:八大山人生活在明末清初,有国破家亡之恨,常在画中流露出悲凉孤寂之情,构图极其简略,喜画不知名的小鸟、游鱼,其画风与作者的论述是完全统一的。按照插图选编的原则,教材选编插图时,应兼顾八大山人的画风与作者所述的内容,尤其应当服从后者。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教材所选的《荷花小鸟》主体是数茎荷花和两只小鸟而不是作者所述的内容,画面也相对显得比较拥塞,不太符合作者论述的核心虚实相生。笔者为了教学的需要,专门查阅了八大山人的作品,从中选出一幅《游鱼图》,这幅图只有“一条生动的鱼在纸上,别无一物”,正符合作者所述。

      另外,从八大山人作品的代表性考虑,选择他的另一幅作品《荷花水鸟图》(朱耷代表作之一),也比教材所选的插图更恰当,因为作者在举了八大山人的画为例后又举了另一个例子:

      我最近看到故宫陈列的齐白石画册里的一幅画上,画一根枯枝横出,站立一只鸟,别无所有,但用笔的神妙,令人感到环绕这鸟的是一个无垠的空间,和天际群星相接应,真是一片“神境”。

      《荷花水鸟图》的画面正是“一根枯枝横出,站立一只鸟,别无所有”,两个例子可以互相印证,更有利于论证作者的观点虚实相生。

      综上所述,笔者建议教材在修订时,从文图一致的角度出发,另选一幅插图,以便更有利于教学。

      个人简介:

      邱海林,男,1969年出生,中学语文一级教师,省重点中学江苏省盱眙县中学骨干教师,教科室副主任。曾获淮安市论文评比一等奖,淮安市优秀教案评比一等奖,淮安市优课评比二等奖。论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成才导报》《淮阴师院学报》。

      Email:qhl6952@sina.com

      联系电话:05178276952  13952356952

      
标签:备课资料 中国艺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探究,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辨词性,析风格―――浅谈如何鉴赏诗歌的语言(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