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1269  
标签:教师随笔
高中第三册古诗文名句
王保智

      说明:1、加粗语句为必背名句。2、加下划线的是成语。

      一、《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夏季水流之急。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叙事)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写月色,第一句正面描写,用“积水”比喻“月色”,生动得写出了月色“空明”得特点;后面2句侧面描写,用“藻荇”比喻“竹柏影”,以竹柏影的“交横”从侧面衬托月色,更好的突出了月色“空明”的特点。)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议论,2句反问,1句感慨,旷达心境)

      三、《闲情记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盛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数十,驱之别院。

      此皆幼时闲情也。

      四、《周处》 刘义庆 (能够接受批评,立志改错,勇于自新)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命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五、《晏子故事两篇》 《晏子春秋》

      (一)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二)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正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成语:南橘北枳)

      六、《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七、《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展开全文阅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八、《观潮》 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君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地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村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九、《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写景、叙事)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情,

      1、 托月寄情:(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 绵绵无尽的深情:(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十一、《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景,望中所见,用“山河在”和“春”反衬战乱中的长安)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以花鸟分写春天,感时恨别,以乐衬哀)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忧国思家)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划一个忧国思家的艺术形象)

      十二、《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写景)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哲理:登高望远,不怕谗言。

      又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搂)

      十三、《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古传,如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哲理,体现“长江后浪退前浪”的哲理,也强调诗歌创作必须创新。)

      十四、《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远景: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近景:前写月夜景色,后写白天所见)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十五、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鲜明对比。乐观明快)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豪迈高旷的白鹤冲天图,反映高远爽朗的心情)

      十六、《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叙事,兴感之由,引发对历史的回顾)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议论感慨,以小见大,反思东吴的命运,深刻警策)

      十七、《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两件大事:当官、起兵勤王抗元救国)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国家破碎,个人命运动荡不安,国家个人命运相连)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兵败福建与被俘后的险恶危苦的处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抒胸臆,表明以死明志的决心,名句)

      十八、浣溪沙【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写景)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抒怀:积极的人生态度:青春可以永驻,不必危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

      
标签:教师随笔 高中第三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酸甜苦辣话考试(网友来稿)
下一篇:《浣花溪记》译文(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