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案例
阅读:2620
标签:
教学案例
唱流行歌曲,品美的语言——从歌词中学习语言活动案例(教师中心稿)
策划者:临海市回浦中学
[活动目的]
流行歌曲,中学生喜闻乐见,并深入学生心里,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而语文学习,天然地与生活紧密联系,因此,语文教学似不应漠视流行歌曲。但中学生自觉地在流行歌曲中学习语言的很少,大多以流行歌曲的曲调、浅浅的哲理的歌词来舒缓情绪。本活动则以学习语言为目的,通过活动积累语汇,抒发性灵,品赏语言。在提高语言修养的同时,提高对流行歌曲的赏鉴能力,从而提升精神,促进高尚的审美情操的形成。
[活动准备]
本活动由两项内容组成:一项是用流行歌曲的歌词表现中学生的生活(包括人和事),一项是化用古诗词或直接将古诗词谱上曲的流行歌曲的鉴赏。前者,由于大多中学生对流行歌曲比较熟悉,无须作多大准备,只要提供每人一份的书写纸就行。当然教师这一头要准备一些范例,以供学生参照。后者,化用古诗词或直接将古诗词谱上曲的流行歌曲,涉及许多朝代,因此,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到现代新诗的鉴赏性书籍应俱全,以供师生查阅。以流行歌曲为对象设计活动,学生本是欢喜,但亦可适当鼓励竞争,评选优秀条目和优秀的欣赏文字以适当的形式予在表彰。那材料的收集、整理由谁负责,评委怎么组成,发什么奖品等均应在准备阶段落实好。为了使活动过程轻松活泼、充满乐趣,宜在唱中学语言,那么领唱、教唱人员应预先物色好,或准备相应的音像设备。至于课务方面,活动的方式、进程、时间、地点,宜事先向学生交代清楚,到图书馆阅览,应提前联系。
[活动过程]
之一:用流行歌曲的歌词表现中学生生活
(一)激发热情。对中学生喜好流行歌曲事,社会媒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常常是颇有微词,在这样的环境中,在课堂的严肃场合,学生不一定能真实地袒露心胸,教师可从自己所喜爱的流行歌曲以及自己听流行歌曲的感受谈起,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所喜爱的流行歌曲,借此激发参与的热情。
(二)明确任务。从学生喜欢流行歌曲引到对歌词的关注,不少歌词用以表现学生生活却也别开生面,生动风趣,引人深思。比如,用流行歌曲表现人:①尖子生: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②差生:伤心总是难免的(《梦醒时分》)。用流行歌曲表现事:①上课了,不得不放下心爱的课外书:让我再看你一眼(《让我再看你一眼》);②高中生减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③做多项选择题: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学生依照例子进行拟制。需要提醒学生的是,用歌词表现的生活不宜笼统,应当具体明确,否则会失去效果,如,失败时:爱拼才会赢。“失败时”过于笼统概括,歌词与生活内容虽然协调,但难以给人直观的感受;另外,所用歌词实际上具有对某种生活自我解嘲或幽默评判的意味,因此表达忌直露,如上面的例子,即使把“失败时”具体化,“爱拼才会赢”的表达也过于直接,重复歌词本已有之的内容,意味不足。如果用“现实总是太残忍,我早已付出了灵魂”(《谢谢你的爱》)来表达,则是语言的创造性运用。每生拟制条目的数量,最好与学生商量确定。
(三)学生拟制。学生拟制时有几点教师要予以指导:1、克服思维定势,不受歌词原来所表达的内容的限制,善于换一个角度思考。原来表达爱情的,现在用来表达体育活动行否;原来是伤感的,现在用来表达欢乐行否;原来表达人生哲理的,现在用来表达考试感觉行否……比如,“朋友啊,朋友,你可曾记起我”(《朋友》)在歌曲中是表达友谊的,但用来表达考试时,碰到似曾相识的题目的心情却也是贴切而幽默;“何不潇洒走一回”(《潇洒走一回》)在歌曲中是表达一种人生态度的,如果用于表达长跑跑了五圈,实在跑不动了的感觉,借“走”的意思改变,收到轻松、风趣的效果;听历史课:过去的时光难忘怀(《妈妈的吻》)借角度的转换表达自己的观念。2、要善于联想。生活与歌词的联系,可从相关、相似等方向展开联想,拓宽思路。上面所举的几个例子,由“记起”想到知识的记忆,由“走”想到长跑,在字面上是相关,类型上是相似。听历史课:过去的时光难忘怀,是相似联想。高中生减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则是利用相似,用歌词评判现实。3、同学之间多讨论,思维的撞击往往会有崭新的发现。4、要注意规范。如果歌词记不清楚,要找相关的材料核实。所用歌词要注明歌名,要养成严谨、踏实的作风。
(四)活动评价。把学生拟制的条目进行筛选,然后汇总打印,学生人手一份。由评委评出优秀条目。优秀条目可分若干种类分别评出,如最幽默的、最能表现中学生心声的、最能引人深思的等等。
之二:唱流行歌曲,欣赏古典诗词
(一)搜集。古典诗词入曲的有两类:一类是直接把古典诗词谱上曲,如《诗经》中的《蒹葭》(歌名改为《在水一方》文字有改动)、《无衣》,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时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歌名改为《月满西楼》),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李叔同的《送别》,徐志摩的《偶然》等。一类是化用古典诗词的意境入曲,如《当》,化用汉乐府民歌《上邪》,《涛声依旧》化用张继的《枫桥夜泊》等。这些可由学生搜集整理。按朝代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把搜集到的歌曲录下歌词,注明诗词题目,是词的注明词牌;歌名与诗词题目不同的要对照写出。如果是化用,则同时录下原诗词和化用后的歌词。然后汇集打印,发给学生。
(二)欣赏。欣赏要充分活动化,尽量成为学生的体验过程,不必拘泥于词句意义的解释。建议分三个步骤:唱、赏、再唱。
展开全文阅读
•唱。选择其中若干首歌曲,在唱中体味。如果为大多数学生熟悉,则可采用合唱或小组唱的形式,如果学生不为熟悉,可由文娱委员或能唱的同学教唱。尽量不用音像手段,让学生更多地主动参与;如果使用,也要为提高活动效果而用,不能让丰富的音像去陶醉学生。
•赏。这是关键一步,也是难度较大的一步。唱的过程学生可能会更关注曲调,而赏则让学生的注意力关注到古诗词美的语言。教师应当是指导学生完成欣赏过程,这是从唱中体味的深化。指导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包括歌词的背景和诗词的鉴赏文章,可以分组进行,然后每组推选出一至两个代表在课堂上交流。
•再唱。在第二步完成的基础上再唱,将会有更深刻的感受,更能体会到这些诗词的语言所浸润的浓厚情感。
(三)点评。要求学生撰写整篇的欣赏文章难度恐怕较大,用点评的方式学生易于把握。点评可从三方面进行。一是背景点评。如评李清照:国破家亡,内心怎不凄切?二是词句或整首诗词点评。如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人人喜爱之物,诗人却问“何时了”,伤感 之情何以堪?再如评《当》化用《上邪》:率真、大胆的爱的誓言。三是歌唱点评。歌唱的曲调是否良好地传达了原诗词的意境。如评《水调歌头》:原词豪放中透出阴柔,回肠荡气;听歌曲,感觉顿失。每位学生至少点评一句,鼓励多作。点评文字作为作业上交。
(四)评价。把点评筛选汇集,印发给学生作交流。如有条件,可选优秀的点评推荐给校文学社或校外有关刊物上发表。
[活动建议]
本活动以课外为主,课内安排三到四教时,第一项活动,教师指导、明确任务可安排一教时。第二项活动,欣赏环节,除了查阅资料在课外进行外,其他活动可安排两到两个半教时,点评环节的指导可安排半教时。进程不宜太急促,总体上可安排三至四星期,让学生有比较充分的讨交流、品味、歌唱的时间,学生活动的成果应予以充分肯定,以适当的评价方式给以鼓励。“唱流行歌曲,欣赏古典诗词”活动难度较大,教师在教学搜集资料方面应多指导,多帮助,学生所需资料如果找不到,教师应尽量给予满足,因为,在这个环节学生最易因资料难找而失去兴趣。活动基本上在课外进行,教师要注意督促提醒,方式可以在中间选择部分先做的学生作课堂交流。为了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教师尽量为学生寻找发表的园地。
两项活动均可进一步延伸。第一项活动,把学生所拟制的条目打印分发后,选择若干条目连缀成文,如果能够在同一话题下,有前后一贯的主旨,那所缀之文一定不失为幽默小品。第二项活动可以增加让学生写鉴赏文章的环节。要不要延伸当视学生的兴趣和层次来定,或者不作全面要求,由一部分学生作延伸性活动。
[案例评价]
学生对语言的把握大致上有两种状态:一种为所知,一种为所有。“所知”是对语言的认识,如语法结构、修辞方式等。“所有”是对语言的占有,亦即语言已成为心理结构的一部分。“所知”不一定能成为“所有”,学生能说出语法结构、修辞方式,但常常不能运用,这样的语言只是独立于学生心灵之外的认识对象;“所有”不一定“所知”,学生占有许多富有意味的语言但对之往往作不出分析。“所知”与“所有”相比,“所有”更加重要,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拥有语言而不是认识语言。对语言的占有主要通过言语活动实现。但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所占有的语言常常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就好比空气,人们吞进吐出,在使用、占有,却常常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一样。这就需要一定的触媒,使所占有的语言浮泛上来,成为一个人的语言修养。本案例就是这样的触媒。学生对流行歌曲的言辞早已拥有为学生“所有”,但这种所有常为情爱一类心理占据着。“唱流行歌曲,品美的语言”活动就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语言的存在。从学生的语言“所有”出发,提高他们的语言修养,培养语言审美意识,事半功倍。否则,无疑是一种教学资源的浪费。本案例设计的基本理念即在于此。
第一项活动表面上看,独立的一句歌词并不一定见得美,似不宜看作美的语言的品味。但语言之美在于运用,一些流行歌曲的歌词也许平淡甚至粗劣,但它却实实在在被中学生拥有着,简单的批评只能令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感到惶惑,同样的歌词换一个角度表达新的内容,则是别开生面,是语言之美的创造,这种思考方式,也促使学生对语言的敏感,促使学生认识语言之妙,妙在运用,妙在内蕴。
从流行歌曲到语言的品味,中间自然存在着距离,缩短距离的方式是唱,这在活动设计中有所体现。
以流行歌曲为对象设计活动还可以涉及许多内容,比如歌词的诗意表达,生活化表达,歌词创作对语言规则的叛反,流行歌曲与流行情感等等。利用学生的言语资源,自然还可设计多种活动方式。
[活动附件]
一、学生拟制的部分条目:
1、清华北大: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想说爱你不容易》)
2、看小说入了迷,蓦然回首,发现还有一大堆作业:如果说伤心总是难免的,你又何苦一往情深。(《梦醒时分。)
3、考试: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雾里看花》)
4、考前复习历史:我怕时间太快,不够将你看仔细。(《至少还有你》)
5、考试得满分:千年等一回。(《千年等一回》)
6、考试之后:就当是游戏,总又忘不了结局。(《就当是游戏,总又忘不了结局》)
7、成绩:现实总是太残忍,我早已付出了灵魂。(《谢谢你的爱》)
8、做选择题: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雾里看花》)
9、下课铃: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晴。(《明天会更好》)
10、被老师叫去办公室:祝你平安,祝你平安,让那快乐,围绕在你身边。(《祝你平安》)
11、批评好学生: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心太软》)
12、上网:爱上她不要家。(《某某某》)
13、父母送我上车时:别在异乡哭泣。(《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14、坐在上学的车上:走吧,走吧,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爱的代价》)
15、听老妈唠叨:有时候交谈变得空洞,沉默却像沟通。(《有时候》)
16、长跑:再强的人也有权利去疲惫,做人何必撑得那么狼钡。(《男人哭吧不是罪》)
二、学生点评《虞美人》
1、“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信夫!
2、成也此词,多少人因此词而认识李煜;祸也此词,李煜因此词而命绝他乡。
3、粗听曲调高亢,细品悲恨相接。
4、春花、秋月,人人喜爱之物,诗人却问“何时了”,伤感之情何以堪?
5、亡国之音,深切的痛苦亦复何用?
6、问答之中,内心波涛起伏。
7、愁乃无形之物,却似“春水向东流”,化无物形为有形。
8、愁似水东流,何时能尽?
9、据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大概李煜已抱死的决心,感情抒发才会如此深挚吧。
10、回忆是痛苦的加剧。
11、听歌曲《虞美人》,才知道什么叫靡靡之音。
12、听《虞美人》潸然泪下,但感伤的不是亡国,可见欣赏也即移情。
标签:
教学案例
唱流行歌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构建“自主发展”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踏胜迹寻对韵——吾乡对联欣赏活动案例(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